面對劉邦的自我迷失,蕭何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面對劉邦的自我迷失,蕭何陷入了深深的憂慮日上三竿猶未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劉邦雖還不是君王,但已陷在溫柔鄉里起不來炕了。

他現在是隻爭朝夕的享受著咸陽宮裡無邊的春色,恨不能一天掰作兩天過。

他昏了頭,有人沒昏頭。

先說蕭何。

蕭何本是劉邦上級的上級,劉邦還在鄉治保會工作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縣幹部(主吏掾,主管人事的領導)了。

雖然身份差別擺在那,但蕭何卻一點不擺架子,不擺架子是因為他眼毒。

他覺得劉邦身上有一種氣質,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即坦率又狡黠,即粗魯又精明,即大度又深沉,即荒唐又睿智……反正他強烈地預感到這個綜合性格的怪物能成事,能成大事,只是個早晚的問題。

面對劉邦的自我迷失,蕭何陷入了深深的憂慮 這些氣質他沒有,他不但覺得劉邦能成事,而且天天戴著假面具周旋於庸官俗吏的蕭何跟劉邦一處就覺得心裡特舒坦特敞亮特放鬆,被他強烈的感染,好象跟他在一起,多大的事經他看似不經意的擺弄,都能化險為夷,遇難呈祥,最終就不是個事。

這就是氣場。

鄉治保會主任的氣場能讓縣領導幹部紆尊降貴,放下身段,以高就低,心甘情願主動結交,可見劉邦的氣場絕不一般。

面對劉邦的自我迷失,蕭何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就衝這,蕭何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幫襯劉邦,劉邦不把工作當工作,好色貪酒,經常誤事,蕭何經常利用職權和工作之便把他打馬虎眼,擦屁股(高祖微賤時,蕭何數以吏事護高祖……)。

劉邦和老婆呂雉(就是西漢開國皇后,漢惠帝的親孃)的婚事也是蕭何牽的線。

呂雉她爹是個老炮,年輕的時候打打殺殺,老了就想過幾天清淨太平日子,沛縣縣令和他拜過把子,他就舉家遷往沛縣撲奔縣令而來,從此告別江湖的恩恩怨怨,隱姓埋名,了卻殘生。

沛縣縣令絕對夠鐵,他安頓好了呂家老兄弟,並大擺接風宴。

大當家的兄弟來了,誰敢不給面子?沛縣由縣到鄉的幹部和上得席面的人物有一個算一個帶著厚禮都來捧場。

劉邦也來了,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大子兒沒帶。

為了確保接風宴的順利圓滿,沛縣縣令特意組織了強有力的籌備和接待班子,並指名由精明強幹的蕭何負責。

到了上禮的時候,劉邦張口就來,自報賀錢十萬!

劉邦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褲蕭何能不知道?當時就發懵。

劉邦窮橫窮橫的,對蕭何說;"你信得過哥哥我進去通報就是,天塌下來有我長漢頂著。"

話說到這份上,蕭何也想看看劉邦葫蘆裡究竟賣的啥藥。這小子歷來命好,說不定這次又會撞個頭彩。

他硬著頭皮跟老呂說劉邦賀錢十萬。

老呂一聽,心想喝頓酒就十萬?這啥人啊?不行,我得親自去迎迎。

等上前一看,嗬,好一個男子!丰神俊朗,倜儻不羈,錢不錢的無所謂,就憑這份拿捏得死死的氣質,老漢我得陪他坐上席。

在座佳賓都不淡定了,這個平時做啥啥不會,吃啥啥不剩的劉邦憑啥和縣令的兄弟平起平座?

老呂和劉邦是王八看綠豆對上了眼,哪管這些人的心思,只顧著邊喝邊聊,緣份啊!爺倆那是一見如故,說不完的知心話,劉邦妙語連珠,豪氣干雲,把個老呂頭哄得是眉開眼笑,直呼痛快。早就把那隻虛烏有的十萬賀錢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一幕把蕭何看得是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還在後頭。

這頓酒只喝到太陽落山,百客散盡爺倆還意猶未盡,又從大廳喝到臥室,酒喝好了,老呂頭越看劉邦越喜歡,得知他還單著,當即提出要把自已的大女兒呂雉許給他做媳婦兒。

面對劉邦的自我迷失,蕭何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到了後堂知會老伴,老伴說你酒喝糊塗了吧,劉邦三十好幾一把子年紀要家境沒家境要根基沒根基,你就忍心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老呂頭說:"婦道人家頭髮長見識短你懂個屁,只看眼前。劉邦蒼顏龍準大貴之表,老子縱橫江湖幾十年從未見過這等人物,我女兒也非凡品,日後你就擎等著享福吧!"

老伴不敢和老呂頭犟,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到了日子,老呂頭說到做到,倒陪嫁妝將呂雉嫁到了一窮二白的劉家。

劉邦愣是一個大子兒沒花一頓酒一頓胡吹海聊白娶了個白富美。

這活兒幹得漂亮。

可話又得說回來,當天要是蕭何擺他一道,他就是把天聊死也攤不上這個美事兒。

新婚不久,劉邦到咸陽出差,場面上的規矩同事湊個份子喝頓酒道個別送點人情啥的,也就是應個付點個卯,可蕭何不這樣認為,劉邦在他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他不收黑錢平時工資也不高,可他送的程儀足足超出了別人的一倍還有餘,這不是錢的事兒,可見劉邦在他心中的份量和他對這份友誼的重視。

陳勝,吳廣起事之後,劉邦私放犯人並嘯聚芒碭山,官府株連到呂雉母子以及劉邦父母,又是蕭何為其百般開脫並最終無罪開釋才使得其有機會潛往山中和劉邦團聚……。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還是蕭何看準機會為劉邦在沛縣縣令之間搭橋為其爭取進身之階,後縣令反悔,又是他潛出沛縣,聯絡劉邦,暗通城中豪俊誅殺縣令迎入劉邦,劉邦自此獨樹一幟,稱雄一方,號為"沛公"。

自此,蕭何死心踏地的作了劉邦的總管,以其無比的忠心和傑出的行政能力為劉邦的勢力發展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此番入咸陽,群將掠美女搶珍寶,獨蕭何入府庫盡收秦朝典籍圖冊,天下形勢盡歸掌握,為劉邦以後征戰天下一統萬里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就這樣一位和劉邦有著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全局性前瞻性的頂級行政專家,對劉邦的迷失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