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韵律还是枷锁?

Jeff鑫辉玩具有限公司


问题:对联仄起平收,平仄到底是韵律还是枷锁?

如:(左右对上下。高对低。大小对老少。美对丑,好对坏。东对西。内对外。善对恶、等等,不计其数);南对北可以,而东对西却不行?冬对夏可以,而春对秋却不行?按照“平仄论”这些最佳的词组都得弃置!现代对联到底是按平仄韵律为主,还是选词、意更佳?恕在下愚钝!敬请各大才子不吝赐教!🙏🏻🙏🏻🙏🏻

前言

从题主的问题可以看出,题主所举的例子有一点点片面,不足以作为问题的论据。

回答题主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论述,其一,平仄到底是韵律还是枷锁?其二,题主论据中的以偏概全。

一、平仄到底是韵律还是枷锁?

诗律不仅仅是平仄 ,但是平仄是其中最基础的规则之一。

平仄是枷锁吗?当然是了。

平仄是规则,所有的规则都是枷锁。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是枷锁,开车不要闯红灯也是枷锁。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

假如诗可以不要格律,做诗岂不比下棋、打球、打麻将还容易些吗?难怪这年头儿的新诗“比雨后的春笋多些”。

.....

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

老街发现,很多人误解只有中国诗才有镣铐,有人作格律诗认为平仄是枷锁,如果他们学习欧洲人的十四行诗岂不是更要了命,十四行诗的复杂规则是不输于中国格律诗的另一种枷锁。

只不过很多西方的”格律诗“被翻译成了中文白话诗而已。同样,中国诗也无法翻译成西方的格律诗。每一种本民族传统诗歌,都具有本民族的语言特色,只要翻译成外文一定变了味道。

话说回来,作格律诗就要按照格律诗的规矩。

假如开车总是闯红灯,还是走路好了。假如走路也要闯红灯,还是不要出门了。好比作简单很多的古体诗也是有规则的,假如仍旧不遵守,就作自由诗吧。反正:

难怪这年头儿的新诗“比雨后的春笋多些”。闻一多 《诗的格律》

二、格律诗也可以: 南对北 东对西

如:(左右对上下。高对低。大小对老少。美对丑,好对坏。东对西。内对外。善对恶、等等,不计其数);南对北可以,而东对西却不行?冬对夏可以,而春对秋却不行?按照“平仄论”这些最佳的词组都得弃置!现代对联到底是按平仄韵律为主,还是选词、意更佳?恕在下愚钝!敬请各大才子不吝赐教!🙏🏻🙏🏻🙏🏻

以上是题主的一段话。

其实在格律诗中,只要不在平仄不可更改的位置,平平相对、仄仄相对是允许的。

1、例如南对北:

哭卫尚书(唐·灵一) 
画戟重门楚水阴,天涯欲暮共伤心。南荆双戟痕犹在,北斗孤魂望已深。
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有路茫茫向谁问,感君空有泪沾襟。

2、又如东对西:

经废宫(唐·栖白)
终日河声咽暮空,烟愁此地昼濛濛。锦帆东去沙侵苑,玉辇西来树满宫。
鲁客望津天欲雪,朔鸿离岸苇生风。那堪独立思前事,回首残阳雉堞红。

3、内对外

赠韩家郎君在家修行(唐末宋初·无名氏) 

崇真起善立玄堂,谨奉朝昏两炷香。内侍孀亲行孝道,外持贞正合三光。
常行矜悯提贫困,每施慈悲挈下殃。他日聪明如省悟,也应归去到仙乡 。

但是在平仄固定的地方,的确是不可出现平平相对、仄仄相对的。

结束语

平仄相对是为了音韵之美,所以格律诗在特定的位置对平仄要求非常严。俗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也基本反映了平仄宽严之处。

但是在押韵时,无论古体诗还是格律诗,都非常严格。从南北朝沈约等人研究四声开始,就注意要求白脚与韵脚的平仄是相反的。因此在这里,除非是韵脚,否则仄仄相对、平平相对是不会出现的。

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名為上尾。詩曰:“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或云:如陸機詩曰:“衰草蔓長河,寒木入雲煙。”(“河”與“煙”平聲。)此上尾,齊、梁已前,時有犯者。齊、梁已來,無有犯者。此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為未涉文途者也。唯連韻者,非病也。如“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是也。节选自空海《文镜秘府》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格律诗词与中国语言是密切相关的。传统格律诗词实际是唱出来的,其抑扬顿挫,韵脚韵律已经自成体系。新文化运动打破了这个桎梏,创新了自由体诗,这其中自有格律诗的艰涩难懂,还有语言特别是白话文的普及和新旧语言的更替,到了今天自由体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试看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抛却主题 不谈,他们的诗具有强烈韵律感,优美动听 ,朗朗上口,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涌现了以苏婷北岛为主要代表的“朦胧诗”,他们的诗除了“朦胧”之外,则更注重抒发个人的感悟,韵律韵脚无足轻重。诗歌发展到今天,韵律韵脚更是可有可无 。哲学和宗教可能是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封建时代的生产关系,语言文字,八股文与古典诗词的“格律”是相匹配的。我妄议:古诗词的所谓“填词”是不是做好“格律框架”,选好词汇,填上了事?现代人喜欢格律诗不是坏事,唐诗宋词造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其博大精深,绚丽多彩,为世人所瞩目。但是“格律”是不是"定律"?“格律”是不是清规戒律?“格律是不是到了”顶峰”?显然不是!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律,也就是格律限制了文字的选择和表述,无端的苛求作者削足适履,体现古典文学的尊贵和霸道,文人的酸刻和无知!

古典诗词的平仄关系在那个时代是适应的,到了民国已经力不能及,到了当代已然成为诗词发展进步的枷锁!科学的进步,世界语言文字的交汇,语言词汇的爆炸性增量,新旧文化万花筒式的变化,使得传统格律诗词成为抱残守缺的代名词。办法只有一个,改!不失古典特色的的改革是中国文学发展进步的唯一出路。


用户4395868970


对联的仄起平收,是韵律还是枷锁,这个问题要怎么看,还得从对联的历史来看,对联启源于五代十国,至今,已流传了几千年,能登大雅之堂,也能入寻常百姓家,由于汉字的韵律,造就了对联能用极少的字,体现极深远的意境,给人予美感,给人予享受。

流传了几千年,古人早就总结出以平仄对应的相关格式和要求,这才充分显示出对联这一特殊文种的魅力,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意境大于表面的文字美。

另一方面,对联又是大众喜爱的产物,只要高兴,随意拟上几联,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也就乐在其中了。


老者6311002534379


其实,在最初的古代诗词中,平平仄仄本来就是一个诗词音律自然而然的存在!诗词格律主要是规范语词对仗(天对地,水对火……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隔行押同样韵母的韵脚(俗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对齐)……但是到了后来,一些被八股文毒害得很深的所谓的“专家学者”忽然发现在很多美妙的诗词中都有着“有趣“的平平仄仄(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平平仄仄不过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于是他们便开始利用他们在文化界的“名气“在平平仄仄上大做文章,其实就是故弄玄虚,自欺欺人!

记得,当年蒋介石看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禁不住拍案叫绝。但是嘴上却不服,于是便请来几个清朝的老朽学者要与毛泽东一比高下,结果,他们的沁园春雪都一塌糊涂的不值一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会呆板的填词——按照古板的严苛的诗词格律填词!

其实,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一路芬芳,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祖先其实一直都是在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上承上启下!其实,那些古板的,严苛的诗词格律就是“糟粕”!😂所以早就应该让那些抱残守缺的学者们见鬼去了!😂



——99爱世界世界爱


对平仄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要讲究一些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是吧?

但是,如果都按着古人给规范好了的那些个平仄模式又太限制人们的文思灵感了,怎么办?我个人的办法是,在古人给我们规范好了的大框架下进行灵活调整。比如,你做了一首五言诗,按古人规范的上句是,平仄仄平平,他要求你下句,平平仄仄平,但你觉得若一点不变地按着这个平仄要求往里填字有困难,限制了你的发挥,那你就给他调整一下好了。你可以把上下句中的个别字的平仄调换一下位置啊,是吧?但前题是,写完了你要多读几遍,听听你调完平仄位置的句子是不是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是不是拗口?如果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同时还不拗口,那么,这就挺好的啊!

古人之所以把诗词设定平仄,一是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为了谱曲演唱啊!

你比如说,我们听一支歌曲,音调大多都是高低起伏的啊,由低而高再低而至结束,是

吧?

再一个,韵书上虽然把一二声归纳为平,把三四声归纳为仄,但在具体细节上还是要有区分的。比如,虽然韵书上要求你这个字是仄声,但是,三四声之间在音调高低上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三声往低走,而四声往高挑,因此,在品读诗作时要看看整首诗在音调上协调否。

以上所说的仅是我个人拙见而已。但是,不管你是赋诗还是填词的,如果你没有按着古人韵书上所规范的平仄去作,就不要标上什么七绝、七律了等,就不要标上什么满江红,点降唇了等,如标上就不大好了。不但有附庸风雅之嫌,还会让那些较专业的人士讥笑嘲讽、嗤之以鼻的,是吧?

又及:如果一些人,我也包括在内,如果嫌写近体诗平仄格律要求严格的话,可以学习写古体诗啊!古体诗没有平仄限制,只是句尾字隔行押韵即可,但不限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


笔端蕴藏千点红


仄起平收与平起平收的平仄格式

对联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适用于首句不入韵的对仗平仄格式。例如: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也有平起平收的,即上联末字平声,下联末字平声,适用于首句入韵的对仗平仄格式。例如:

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对仗的基本规则

对联源于格律诗对仗句。上下句平仄相反,词性与句式结构相同,是对仗的基本规则。

“好”对“坏”、“美”对“丑”、“内”对“外”、“善”对“恶”等都是仄声字;“东”对“西”上下都是平声字;虽然上下词性相同,但上下平仄必须相反,否则就是上下平仄“失对”。明显违背了上下平仄相反的对联基本规则,这样的例子难道是对联吗?只能是对偶例子罢了!

对仗平仄变格

“一三五”(即单数位置的汉字)必须在有效规避孤平、孤仄、三平尾和三仄尾的条件下“不论”,“二四六”平仄相反,词性相同,必须“分明”。

规则与“枷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联源于格律诗对仗句也不例外。如果不愿遵守或不懂对仗的基本规则,只能是对偶式的标语口号。


总之,对仗基本平仄是对联这种体裁形式的规则,而不是所谓的“枷锁”。把上下句平仄相反,词性与句式结构相同的基本规则视为“枷锁”,以“因律害意”为借口,欲除之而后快,还算是对仗吗?

结语:

仄起平收,只是旧有对联习惯,不是对联的必要规则;上下联双数位置平仄必须相反,上下联词性与句式结构必须相同,缺一都不是对联。


碧水青松随笔


平仄用于诗词和对联,对中国文化曾经是个推动。但到了今天,比如对联,很多人已不太讲究平仄,而只重对杖和字意。其原因有二:一是时代发展了,要与时俱进;二是平仄来源于古汉语,与今日四声有別,难于准确掌握。



顿国翰墨


说二句,即是规则韵律,又是枷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载今。应为遵守。在对联,诗词中,我发现有时的意联,情词,确好于规则,应叫意词水流。就相说书的前台词。四句为诗,八句总纲,十六句美,三十二句勾开倒吧。让我慢慢的道来。多好的开场白。我认为,规则要遵,意联要发展。这就叫诗词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有改革发展,与时具进。诗词为什么不能?应该能。有的朋友说的很好,由于各地方言土语的不同。争加些意联诗应该是对的。一直坚持老八股?有的人认识可能有些不一样。自以为平水很高,出一些难联奇对,妙字,稀字,多数人很难理解,就别说仄平对之了。通俗易懂,简捷明了,主体直达,意味深长。应该是诗词所要表达的特色。个人观点,不足指正。











手机用户乌龙


我想起了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其中就说出我们现在文化的现状。

就像今天《论语》、《孟子》一样,一直在继承,却没有输出。

对联也是一样,遵守规则固然是好。但是这文化是用来传播、弘扬。

每个人的文化不一样,孔子几千年前就说:因人施教。

说了几千年,感觉当没说一样,一直在翻译意思。

应该找到这个时代继承者,而不是每天说着它有多么的好,它应该这样,时代在变,思想也要跟着变,跟着传播,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一起的事,怎么传播更好,怎么创造更好。

怎么让更多人喜欢对联,而不是厌恶对联,只有真正的喜欢它者才能更好的传播、发扬。



每天十点一本书


对联仄起平收,平仄是韵律。不是枷锁!平仄韵律与意境一样同为对联的灵魂。平仄韵律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平仄韵律不同的文字按一定规律组合,才能得到好的对联。

若没有平仄韵律,没有起伏,就会显得平淡无味。再好的意境,不能很好的表现,也会逊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然,平仄韵律对初学者似乎约束,但普通话基础好的人,通过学习,短期内便可掌握。至于极少数字古声读法,只须有所了解,不必照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