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前些天过文学山房旧书店,江澄波告知臧炳耀已于3月15日病逝,我非常意外。臧炳耀是近年来苏州古旧书业两个硕果仅存的老人之一,他见证了文学山房由私转公,多种宋元善本的购入与转售。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作者与臧炳耀合影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江杏溪、江静澜、江澄波等合影(1937年杭州飞来峰)

臧炳耀曾对我谈起在公私合营中,来青阁主人有个学生史家荣,本是工人出身,却出来反对合营,竟因此获罪,被遣送青海劳教。原来,史氏是杨寿祺的得力助手,解放后因古书生意不好,杨寿祺就将店中的古籍作价,充抵薪水,转给史氏。眼看自己的财产要被充公,家庭负担沉重的他一时不能接受,就出现了前面一幕,不想遭此劫难。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明正德刻本 姑苏志


巧的是,今年某日午后去文学山房小坐,碰到一位上海来的老者正与江澄波攀谈,言语间谈及父亲去青海后,兄弟几人由母亲带回老家,抚养长大,并感谢江翁为他配齐《评弹艺术》云云。待其走后,江翁才不无感慨地说起,此人姓史,父亲为来青阁杨寿祺的学生,名叫史家荣。若非臧、江两位老人的回忆和那次偶遇,大约史氏的遭遇,只有他那几个与旧书业完全隔膜的子女才记得,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遗忘。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宋刻 元包经传 上海图书馆藏

1961年4月,文化部通知要求各地大力开展旧书回收业务,以缓和图书供需矛盾,新华书店在观前街166号设立旧书回收部,由江静澜、臧炳耀分别担任正、副主任。文革中,古旧书店暂停营业,臧炳耀由于是工人出身的党员,一度改任苏州图书馆的书记。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宋刻本《 东莱吕太史文集》 苏州博物馆藏

七十年代后期书店重开后,臧炳耀一直担任古旧书店的经理。1977年12月,他曾赴苏州图书馆参加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准备会议,后因上级规定,古旧书店藏书不予收录,没能继续参与其事,这也使得全国各古旧书店藏书中的精华没能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得到反映,如今回想起来,可能也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毕竟古旧书店所藏古籍数量庞大,颇多精善之本,此后流入市场,进入私人藏家手中,想要再次筛查著录,几乎不可能实现。

古书业老前辈臧炳耀回忆下的苏州古书业“十年特殊时期”

宋刻 元包经传 上海图书馆藏

对于中国的古旧书业而言,“十年特殊时期”无疑是一个分水岭。问题爆发初期,苏州古旧书店在臧炳耀等人的保护下,并未遭受到太大的冲击和损失。当时有销毁黄色淫秽出版物的命令,臧炳耀不得已与同事将一批弹词唱本、宝卷、佛经、家谱类的书,装满3船,由于既是党员又是工人出身的只有他一人,所以由他亲自押运到城外横塘红光造纸厂销毁。

内容整编自:李军《叹息书林友 惟留蠹鱼痕 ——记古旧书业前辈臧炳耀》,《收藏家》2019年6月刊 。感谢《收藏家》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