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王-_-子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登上帝位后,孙权当然是先大肆封赏,对于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

据《三国志》记载:"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那么,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不封同样很有功绩的孙策为皇帝呢?这是一种忘恩负义吗?

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而南方的孙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出发,孙策就被许贡的门客埋伏重伤,不久便因受伤过重而去世,孙策去世后,孙权接过了江东的领导权,他在父兄的基础上用心治理,管理国政,奠定了东吴的牢固地位。

而孙权称帝后,便"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孙策自己被追封为王,而其子孙绍则被封为侯,对于孙权的这一举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道:"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的,孙策对于江东的建立有着无法磨灭之功,而孙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尊敬,只是封他的孩子为侯,在道义上讲,孙权太过于吝啬了。孙权对于孙策及其后代的处理真就有欠妥当吗?

我认为,其实并非如此。先说孙权之所以不封孙策为帝的问题。孙权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孙策还有后代。试想,要是孙权称帝后,又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岂不也是皇子,而且按照顺序,孙权死后更适合的继承人应当是孙策的孩子。孙权辛辛苦苦经营江东,死后却是孙策的孩子继位,他当然不会乐意。

除了孙权的私心,笔者认为,封孙策之子孙绍为侯,是一种保护性的措施,既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也是对孙绍的保护。何出此言呢?孙策被追封为王,是孙权害怕孙绍成为皇子,会危害日后自己孩子的统治,如果孙绍被封为王,地位尊崇,也会对自己孩子的统治有威胁。

那么,为什么说也是对孙绍的保护呢?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出于吴国需要年龄较长君主的因素,孙皓被拥立为帝,而孙皓继位后,却残暴不仁、喜好杀戮。于是民间渐渐流行起了应该立孙策之孙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只是侯位,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地位还要低,但仅仅因为被民间认为适合代替孙皓继位就被杀死,如果孙绍、孙奉被封为王,那么地位更高,也就更容易出于风口浪尖了,说不定孙绍时就已经因为被皇帝猜忌而死了。

在我看来,以孙策、孙权兄弟的融洽关系,孙权不会吝啬于给孙策一个更加显耀的名分,不会吝啬于给兄长的后代,自己的侄子更好的爵位和待遇。所以孙权并不是忘恩负义,以他的智慧,在封赏时肯定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这些虽然都是猜测,但孙权当年很可能也经过这样的斟酌。


煮酒君


孙策有没有这个资格?

当然有,其实江东的基业,并不是孙坚所打下的,而是由孙策打下的,当然,有很多将领是孙坚的旧部。

而且孙权并不是从孙坚那边继承过来的,而是从孙策那边继承过来的,所以不管是当时的人物,比如诸葛亮,还是我们来看,江东是孙坚、孙策、孙权打下来的,孙坚是打基础,孙策是开拓了基业,孙权是保住了家业并且扩大了家业。

按道理说,孙权称帝之后,封孙坚为皇帝,那是必然的,即使孙坚啥事也没做,比如曹操的父亲与祖父也是啥事也没做,同样也被封为皇帝。

孙策,也应该要被封为皇帝,因为孙权是从孙策那边继承的。

可是按之前开国称帝的人来说,且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开国者自己努力的结果,比如刘邦,刘秀,要么是从父亲那边继承的,比如秦始皇、曹丕,都没有从兄长那边继承过来的。

所以,这个对孙权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其实,如果没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的事情,大家还不觉得,他们的情况是一样的,司马懿传给了司马师,司马师传给了司马昭,司马昭传给了司马炎,而司马炎不仅将爷爷司马懿、父亲司马昭都封了皇帝,还将伯父司马师也封了皇帝。

这样,就显得司马炎很大方,而孙权就显得很寡情。

或许他们的心态上会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点很不同的是,孙策是有儿子的,而司马师是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

而且即使司马师没有儿子,同样在继承权上面给司马昭、司马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将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

司马昭立太子,要在司马攸与司马炎上面做选择,而司马炎要传位,也同样在司马攸与自己的儿子司马衷做选择。

孙权,不想有这个选择,所以就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样啥事都没有,只能是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


历史简单说


严格地说,并非无视孙策。不过待遇确实偏低。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孙坚是东吴集团第一代领导人,孙策是第二代领导人。同样是领导人,为什么一个成了皇帝,一个却只能称王呢?

因为孙策是有儿子的。(孙绍,封为吴侯)假如孙策成了皇帝,那他的后代,在法理上就有皇帝的继承权。参照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太宗赵匡义即位,北宋的皇帝都是出自赵匡义一脉。但到了南宋,因为赵构无后,皇帝又转回了赵匡胤一脉。

所以,如果孙策被追谥为皇帝,将来万一哪一天,孙策的子孙想要争夺皇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合法继承人”!这显然是个隐患。

孙策的孙子孙奉,继承了孙绍的吴侯爵位。孙皓在位时,有传言说孙奉才应该是皇帝,结果孙奉因此被杀。这件事本身不论,至少可以看出,【孙策后代有可能成为皇位的威胁】这事是的确存在的。

因此孙权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那我说孙权给的待遇偏低,偏低在何处呢?

低在孙策儿子的待遇上。

孙策不能是皇帝,只能是王爵。但是让他儿子继承他的王位,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孙权只给他儿子孙绍封了一个侯爵(吴侯)。

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刘秀称帝后,追谥他的哥哥刘縯为齐武王,刘縯的两个儿子分别封为太原王和鲁王。

对比之下,孙绍只得了一个侯爵,确实寒酸了点。

因此陈寿也忍不住批评说:“江东的基业是孙策打下来的,可儿子却只有一个侯爵,孙权实在是不厚道。”(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P.S.孙绍的这个吴侯倒不是乱封的,因为孙策生前的爵位也是吴侯。

曹操欲抚纳之,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资治通鉴》)


北门猿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南门太守


孙权登基以后,曾经做过一件另天下人为之不齿的事情,那便是追封兄长,孙策为一个小小的长沙恒王。

孙策与孙权为亲兄弟,之所以孙权能够夺得东吴政权,不是因为孙策无后,而是孙策在为大局考虑。

遍观天下诸侯,无不以攻城略地,一统天下为己任,东吴自然也不可能在其中独善其身,为了后世安稳,传位于自己年仅十岁不到的儿子,东吴必然会根基不稳,但若是传位于孙权,东吴便不会有这种担忧。

为了大局着想,孙策将东吴交给了孙权,而在孙权夺得政权以后,却只封了孙策一个恒王,孙策如何瞑目?

孙权没有追封其他皇帝吗?当然追封了,孙权的父亲,也是孙策的父亲被孙权追封为了始祖皇帝,这说明孙权并不是要做那开国皇帝,既然如此,为何不将兄长封为高宗皇帝?

是因为孙策功绩不够吗?若是论功绩,孙策比之孙坚更胜一筹,虽然孙策英年早逝,但孙策却是一位雄主,东吴政权的基础是孙坚拿下的,但彼时的孙坚还不过是袁绍手下一名部将,是孙策打下的江东地盘,为孙权留下了三分天下的基业。

于情于理,孙策都应该被追封为皇帝,而孙权却没有这么做,若是论起原因,倒是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

晚年时,东吴曾经就立哪个皇子为继任者产生过激烈斗争。都说晚年的孙权开始变得残暴不堪,动不动就斩杀大臣,与立嗣问题不无关系。

可以想到,孙权其实对立嗣问题一直都有自己的考虑,或者说是一直都有一种抵触心理,那么,孙权必然也不会允许孙策的儿子也加入皇权斗争之中。

孙权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而孙策的儿子孙策却又只是一个小小的侯爵,这么一来,从根本上杜绝了孙策之后争夺皇位的可能性。

说实话,孙权这么做确实是有点不厚道了,尽管立嗣问题很重要,但因此误了兄长孙策就显得有点小肚鸡肠了。


尽管从结果上来说,孙权的这一举动确实是有那么一些作用,但这一举动误的除了兄长孙策,还有自己的名声,后世之人评价孙权,不无拿这一污点斤斤计较的,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始祖皇帝,而却将兄长孙策追封为恒王,子侄也只是一个侯爵,孙策可是奠基了东吴基业的人物,如此做法,显得孙权无情无义。


魏青衣


孙权是政治家,不是政客。他可以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为何只封自己的哥哥孙策为长沙恒王,那也是有考虑的,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果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为皇帝,势必引起锅内政局的动荡不安。因为此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已长大成人,他这个江山本是从孙策手里接着,况且顾命大臣张召还在,他手里还握着一张王牌,君可自取,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孙绍理所当然的是皇太子了,等自己百年之后,只能将皇位传给孙绍,而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不甘心,是,江东是你孙策打下的,但我孙权死死守住的,况且我还实现了你孙策至死没有完成的目标,夺得了荆州,虽说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是在人家关羽背后捅刀子,但我毕竟实现了父兄两代人的目标,我辛辛苦苦挣来的江山岂肯便宜了别人,至于司马炎追封他大伯为皇帝,那也是有原因的,司马师只有两个女儿,至于儿子是过继司马昭的。说到底那还是亲弟兄,不怕他惦记江山,毕竟是一家人。所以我们对孙权的做法除了道德上的谴责外。别无他法。因为他这是明智之举。


约定9521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他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接受,东吴变为臣附曹魏王朝的诸侯国。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乘曹叡新君立足未稳,于公元228年两次北伐曹魏。孙权乘魏蜀两国交战之机,于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不久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局面终于形成。

孙权称帝后,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太子。孙坚与孙权是父子,血脉相承,因此追尊孙坚为帝顺理成章。但孙权的吴主地位并非来自孙坚,而是来自孙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孙权完全有理由追尊孙策为皇帝。但孙权一直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不合当时法统

夏商周三代,王位继承既可子承父业,也可兄终弟及。但秦汉两代奉行子承父业这一法统,只有在皇帝哥哥被废或早夭没有后代的极端情况下,才由弟弟继承皇位。如汉灵帝被董卓废掉,由弟弟汉献帝继位。

孙策虽英年早逝,但留有儿子孙绍。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帝,那么在他死后问题就来了:孙登上承孙权,孙绍上承孙策,两人的父亲都是皇帝,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果有权臣或武将扶持孙绍,那孙登的皇位岂能保住?为自己子孙后代计,孙权也绝对不会追尊孙策为皇帝。



原因二:没有先例可循

从秦始皇到孙权称帝的450年间,从未出现过弟弟追尊哥哥为皇帝的先例。汉昭帝死后没有儿子,辅政大臣霍光就从昭帝的侄子辈中选出昌邑王刘贺继位。因为刘贺淫乱无道,被霍光废掉,他又从刘贺的侄子辈中选出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依皇帝传承顺序,汉宣帝继承刘贺帝位,可以恢复叔叔刘贺的皇帝名号,但他只将生父刘进追尊为帝,并未恢复叔叔刘贺的帝号。


孙权之位来自孙策,于情可追尊孙策为帝,于理则不宜追尊。孙权主观上是有私心,但客观上则受法统限制。很多人不懂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去考量的道理,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生父司马昭和伯父司马师同时为皇帝的特例来贬低孙权,并不科学,因为不符合当时的历史。


史盲球盲过滤器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

这是一段基本的史料,大伙儿应该都清楚,但是我们看到孙权称帝之后,只是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仅仅只是称王而没有称帝

这是为何?

孙权与孙策虽然年龄相差比较大,但是感情其实还可以,在加之,孙权确实是有能力的人,不可能因为“小气”而在追封上如此的粗心大意

那真相到底是如何?

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脉的传承讲究的是正统,如果孙权登基之后追封其哥哥孙策为皇帝的话,那么孙策的儿子孙绍处于什么地位?

如果孙策是皇帝的话,那么孙绍也是正统的继承人,那么在当时东吴就会产生分歧,会出现两脉进行夺权。容易引起混乱,这也是为君最为忌讳的。

当然很多人会说司马炎登基之后,还封司马师为皇帝,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个前提,司马师并无子嗣,无法对司马炎的皇位产生威胁,所以封司马师为皇帝只会为司马炎赚取名声,是百利而无一害。

再说,在三国之前,并没有封自己兄长为皇帝的先例,因此,到了孙权这一辈之时,自然也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产生。可以说不是孙权不愿意,是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笑尝历史百态


我是勃勃,我来回答,很正常,追封孙坚为皇帝,才是正确的,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孙坚才是正统,说明自己的皇位来自父亲。

孙坚

孙权的江山是从孙策手上接过来的,大部分地盘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这个事实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因为古代继位的规则是父死子继,儿子是从父亲手里继承的东西。


追封孙坚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来自父亲,以后自己的江山也会传给自己的儿子,不会传给孙策的儿子,断了孙策一系的念想。


2、孙权借此举向孙策旧部表示,自己才是江东真正的主人。

孙策

其实,孙策旧部很多是不服孙权的。当时曹操来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见是投降,因为在他们心中孙权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子,不需要为了他冒砍头的风险和曹操对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说不定还有赏赐。


孙权不得用砍断桌角的方法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为孙权投降肯定就会被曹操除掉。周瑜张昭等孙策旧部内心也是不服孙权的,所以被孙权一步步清洗掉。


孙权直接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孙策,表示自己皇位不会传给孙策的后代,自己才是江东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东的主人。


事实也证明,孙权清理掉孙策一系旧部以后,就开始骄奢淫逸起来,因为没有了内部压力。


勃勃说:


孙权此举有出于私心,也有出于稳定政局的无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长的儿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政治,亲情也必须让位于政治,可怜孙策的儿子孙绍,一生郁郁寡欢。


职业减肥营养师


相信大家对三国时期的孙权都不陌生,这位历史上的响当当的人物可谓是逸闻趣事颇多,曹操曾这样评价过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天笔者想要涉及的内容是孙权称帝之后对哥哥孙策的待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孙权究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哥哥孙策的?又为什么会有“忘恩负义”的 恶臭评价。请跟随笔者一同去了解。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要对自己阵营中的人进行评优评奖、论功行赏的工作。他对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这样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同样是追封,孙坚被追封为武烈皇帝,而孙策却仅仅只为长沙桓王。

这样不同的待遇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孙坚和孙策对东吴的贡献旗鼓相当,却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回馈,这是否是孙权忘恩负义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样评价孙权的这个做法的“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陈寿对孙权的如此行事十分的不理解,他认为孙策对东吴的贡献十分之大,死后却不能够获得他应该拥有的尊荣,这是孙权的一种不懂事行为。

这里先简单描述孙策对东吴事业的伟大贡献。从了解他的光荣事迹可以对陈寿的忿忿不平有所理解。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两股势力对峙在官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雄踞南方的孙策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于是想要“袭许,迎汉帝。”但是历史总有些遗憾,孙策还没有没来得及出发,就受了许贡门客的埋伏,因此重伤在身,不久便因受伤过重而去世,孙权就这样从孙策手中接过了东吴的领导权。

站在这个角度看来,孙权的做法实在是欠妥。对于战功赫赫、为东吴事业鞠躬尽瘁的孙策,却没有给予他时候的殊荣,这没有特别尊重的意味,而且从道德和人情方面而言,孙权也过于吝啬了。

但是政治方面的策略都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现实状况的,孙权的这种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这背后支撑孙权的行动的最大原因就是关乎皇位的继承问题。

孙权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无可厚非。假若将和自己辈分一致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这是否意味着孙策的儿子官方承认其为法定继承人了,这对于孙权的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孙策的儿子有资格来问鼎皇位,这悄然便增加了孙权的统治压力,那么孙权对东吴的事业呕心沥血,却生生自己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隐患,试想,应该有野心的皇帝不会如此给自己埋个大坑吧。这还是出于对自己的孩子的保护,儿子孙绍会在父亲的羽翼下茁壮成长,不会有来自自己的表兄弟的威胁,这样后继者便无所忧患了。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具有潜在威胁性的人物,那就是孙权和孙策的兄弟孙朗。假若孙权将各个孙策追封为皇帝,那么从兄弟手中接过皇位就成为了惯例,这样孙朗就有了可乘之机,孙权的皇帝位又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自己哥哥孙策的儿子和孙权自己的儿子就存在着皇位的竞争,这又平白自己给自己增挑了弟弟的威胁,这样多方斡旋,孙权只能选择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由此看来,孙权的“忘恩负义”也是被逼无奈。

因此在种种考量之下,孙权选择了没有将自己的哥哥孙策追封为皇帝的道路。

其实孙策和孙权的兄弟关系十分的融洽,孙权在私人感情方面,是非常赞同将自己的哥哥追封为皇帝的,因此最终做出这样的抉择也真的是斟酌良久。

这里笔者对东吴的建立情况做一个较为简单的罗列。东吴的情况比较特殊,真正的奠基人不是孙坚,而是孙权的哥哥孙策。这位名震江湖的小霸王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打下了江东,在临死前亲自将皇位传给了弟弟孙权。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这些响当当的三国有名的人才,原来都是孙策的铁杆部下。孙策遇刺身亡前,将自己麾下所有的名将能臣都托付给了孙权。若非情谊深厚,怎会做出如此行为。

因此,孙权的“忘恩负义”只是迫于局势压力和种种思考之下做出的无奈之举,与个人情感出入较多,因此,对于历史人物的一些行为,不能简单地盖棺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