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引子:寿宁“冯梦龙寻访团”到建瓯探迹寻踪

2017年9月7日,宁德市寿宁县“冯梦龙寻访团”专程到建瓯,分别对五凤楼、建宁府孔庙、朱子五经博士府、光孝寺、通仙门、东岳庙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行考察探访。市方志委主任、《建瓯市志》主编赖少波陪同考察团追寻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足迹,全程为考察活动作细致精辟的品评讲解。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特贡献。

冯梦龙勤于著作,作品总数超过五十种。他六十一岁被任命为福建寿宁县的知县,明代属建宁府(府治在今建瓯)管辖,在任四年,也常到建宁府汇报工作,任内颇有政绩,曾编过当地的方志《寿宁待志》。到明末天下大乱,清兵入关,冯梦龙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从南下避兵祸的难民中收集材料,写成了《甲申纪事》、《中兴伟略》两部保存了珍贵历史资料的书。同时,冯梦龙也是通俗文学的全才,在民歌、戏曲、小说都有撰作。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一.冯梦龙任职神往的一古城:建宁府

建瓯,初名建安,古称建州、建安郡、建宁府,雅称芝城,别名富沙。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升建州为建宁府,经历宋、元、明、清、民国五朝,前后长达1290余年(618—1913年),是八闽大地上先后设置的五大州和八大府中最早设置的州和府,素称“千年建州、八闽首府”。

下面我们来细说一下历史上五大州和八大府的评情。

先来说说五大洲:

建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至武德四年(621年)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见《闽书卷之十三•方域志》第289页]

漳州: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置。[见《闽书卷二十八•方域志》第666页,《福建地图册》(1980年6月版)又作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置]

泉州: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置。[见《闽书卷之七•方域志》第152页]

福州: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置。[见《闽书卷之一•方域志》第15页]

汀州: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见《闽书卷之二十一•方域志》第489页,《福建省地图册》(1980年6月版)又作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

接下来说说八大府:

福建之所以别称“八闽”,其历史渊源是因为闽疆入宋以后曾存在过八个府级行政单元,民间习惯上俗称作“上四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下四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其中,“建宁府”是在南宋第一个由建州晋升为建宁府的,福州府的前身福安府设于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比建宁府迟了100多年;其余的6个府均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设置,比建宁府足足迟了200多年。

建宁府下辖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以及寿宁等七八个县, 是福建历史上先后晋升的八个府中规模最大的府城。闽北各地的老百姓在民间至今仍在传颂着:“去了三天建宁府,回家讲得一年古”。

另据有关史籍,当时的建宁府城池范围与现在的建瓯市区范围差不多,东西宽90多公里,南北长70多公里。建溪、南浦溪、崇阳溪三江在此汇合,城内有一条源出橄榄坑,经黄华山麓,横贯城区,西流注入建溪的内河。据旧志记载,这条内河是汉末三国吴永安二年(259年)开挖的。该内河建设别具一格,终年流水,大旱不枯,故有金瓯“龙泉”之称。在这条内河上先后造了7座桥,构成了千年古城“三山六水七座桥”的独特格局,使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更添几分妩媚。“三山六水七座桥、三十二条街、七十二条巷”是这座千年古城的典型风貌。

据史料记载,建瓯历史上先后共有24个城门,抗日战争结束后,还有9处城门保存下来,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通仙门、临江门、通济门、广德门和威武门等六处。其中,通仙门又称长桥门,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城楼,城墙主体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建的。城墙高6米,拱形门洞高4米、宽5米、纵深24米,是建宁府级城门。门洞上方石板上凹刻楷书“通仙门”3字,是乾隆壬子年重修时题的。城门上还有一座唯一存留的城楼,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城楼上供奉着太保神像,所以人们又叫它“太保楼”,通仙门太保楼现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师大黄寿祺教授将建州(原建宁府)和苏州并称为两座已经发现的有规划、最美丽的古城。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二.冯梦龙述职游历的一名山:黄华山

黄华山位于建瓯市区东北角,是建瓯城内第一名山。海拔202米,占地208亩,是建瓯城内的第一胜景。古人有诗曰:“建胜首黄华,回光照紫霞。钟鸣古寺晚,鸟去夕阳斜。禅静无尘入,年丰愿日赊。余辉挹不尽,莫漫点灯花。”

黄华山风光秀丽,引来了历代名人墨客涉足逗留,吟诗作赋。如汉代的梅福,六朝的顾野王,唐代的李频,宋代的苏轼、蔡襄、陆游、袁枢、杨亿、吴激,明代的冯梦龙、杨荣,清代的方苞、崔铣等曾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使黄华山成了一处珍贵的诗赋碑林。

黄华山不仅风景秀丽还曾是战略要地。唐代黄巢、宋代范汝为、清代石达开等农民起义军领袖及其部队,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南宋名将韩世忠曾练兵于山下,李纲留有“屯兵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州农民范汝为起义,夺城多处,朝廷震骇。抗金名将韩世忠统兵三万,入闽镇压,起义军终败,首领范汝为自杀。韩世忠进城后,余怒未平要屠城三日。当时名相李纲闻讯后赶往韩营劝诫,韩世忠才作罢。李纲解救建州全城百姓于垂危之中,百姓为纪念他,在黄华山上建有李纲祠。李纲保全建瓯城,被建瓯人尊称为“芝城之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将肖劲光曾带兵进驻黄华山并在此发表革命演说,还筹银元数千修建黄化山名胜古迹。中共闽浙赣省委在此创办福建公学,培养干部,为解放全福建、建立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岁月倥偬,沧海桑田,黄华山曾一度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经1994年开始重建、修复后,黄华山公园又重现了往昔的风采,山上重建、修复了黄华阁、挹爽亭、六角亭、咸宜亭、待月亭、二华叠翠亭、夕照亭、烈士墓及福建公学纪念亭、四省百县绿化纪念亭等多处建筑。公园正门还悬挂着肖劲光将军的题名“黄华山公园”。

黄华山,她见证了建瓯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沧桑,并留下了大量的人文历史遗迹。2019年8月12日,黄华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又经修缮重新开馆。而今这座城中公园,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芝城市民,她已成为芝城市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清晨到黄昏,保持着旺盛的人气,集大众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此外,还有毗邻的坑里妈祖庙,就座落在黄华山脚,背靠黄华山麓,面朝坑里水库,与黄华山唇齿相依、连为一体。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三.冯梦龙入闽交游的一友人:徐㶿(原字:火+勃)

冯梦龙肯定到过建瓯。因为当时寿宁县属建宁府管辖,而建宁府府治设在建瓯。当时建宁府管辖有建安县、瓯宁县、浦城县、建阳县、松溪县、崇安县、政和县、寿宁县等8个县(建安县、瓯宁县后合并为建瓯县)。

明崇祯八年(1635年),冯梦龙到建瓯向上司汇报工作,曾前往符山寺(符山为建瓯城内著名的三山之一)拜访其时寄住寺中的福建布衣文人徐㶿(原字:火+勃)。徐事后提及这次会面“彼此投刺,交相重而交相赏也”,还写了《赠寿宁冯梦龙令君》,赞其治县“农野饁残歌夜月,公庭讼简闭春云”。

徐的全诗::“溪跨长桥映斗文,专城初借大冯君。县从景泰年间设,地尽韩阳尽处分。农野饁残歌夜月,公庭讼简闭春云。新声最是吴歌艳,近制填词愿一闻。”

徐回福州后,收到冯梦龙寄给他并希望他为之写序的寿宁吟稿;因徐日程安排很紧,故在写序前他先复《寄冯寿宁》一信(见钞本《红雨楼文集》),直到第二年(崇祯9年)才为冯梦龙撰写了《寿宁冯父母诗序》。这些都是研究冯梦龙在福建的重要材料。徐是冯梦龙的好朋友,二人思想很接近,故后来清兵攻入福州时,冯梦龙选择了抗争,徐则以自尽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他们都是坚决反清复明的。

本文还想特别一提的是,冯梦龙现存传世的40余首诗作中,有首诗题为《春日往府》:

春日下山腰,春风寒欲消。草丝逢石罅,桃叶衬花娇。

水道将添笕,烧痕渐减焦。只愁零雨至,尚有未成桥。

很明显,写的就是春天来到建宁府(今建瓯)有感而作之诗也!全诗的风光景物,与当年八闽首府的时代背景完全吻合,值得研究冯梦龙的学者们细细研读品味。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再谈冯梦龙与八闽首府建瓯的三段情缘

结束语:

冯梦龙这位旷世名贤,为建瓯这座古城,留下了几多向往;为黄华这座名山,留下了几多诗篇;为徐火勃这位好友,留下几多思念。冯梦龙与建瓯的这三段情缘,是一笔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研究与挖掘的一份历史文化宝藏。(赖少波、冯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