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再累,睡前也别忘这两件事

此文是旧文重发 首发于08年6月

叮当出生到现在,我不能说对他的陪伴做到了100%完美,因为写这个

公号虽然时间相对自由.

但每天找选题、写文章、回复留言、甄选团品,和出版社对接,要应付的事真是太多了,我都恨不得每天有48个小时。

只是不管多忙,在我家,除了迫不得已的出差,每天雷打不动的陪伴时间是有的,特别是每晚睡前一两个小时,不管多累多困,不管公号事情还有多少没处理,我们都不会怠慢这两件事:睡前共读和睡前聊天

先是把他喜欢的讲都烂熟的绘本讲完,或者轻声读几首小诗,读啊读,读到口干舌燥,然后躺下来在漫无目的的尬聊中慢慢入睡......

在我看来,这种日复一日但又温情绵绵的睡前仪式,给叮当和我们,都有着特别的安定作用。孩子知道妈妈在身边也很爱他,而我和刘先生,也因为那些咿咿呀呀的奶声,满身疲倦都被化解,换得轻松安宁。

睡前一小时,

高质量陪伴胜过一切

曾经听过很多妈妈和我说过,每天早出晚归,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但还是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做到亲子陪伴。

在孩子早期的启蒙教育中,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意识启蒙时,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Susan Harter表示,婴儿至幼儿期间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支持和积极关注,是奠定孩子身心健康健全、一生自尊自爱的基础。

当然,这也不是说,父母就应该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

我们提倡的是,坚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量的高质量陪伴,足可以给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意。

有心理学家做过统计分析,孩子在夜晚入睡前,对于父母会有一种天然的需求。

那个时间段,他们渴望拥抱也渴望沟通,抓住了睡前一小时的陪伴,也就抓住了高质量陪伴的秘方。

所以在孩子入睡前一小时,是增加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期。那这一小时,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呢?

亲子共读

建立父母和孩子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相信你们大多数人都知道。

孩子通过阅读绘本,不仅语言启蒙、认知启蒙、艺术启蒙、性格启蒙等可以得到发展,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能力,从而全方面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睡前的这段小时光,我觉得是最好的亲密时间。

有研究表明,人脑对于睡眠前的记忆,总是会特别深刻。所以很多孩子都对睡前故事的记忆,可以葆有至成年甚至一生。

我和叮当的亲子共读,白天晚上都有进行,但是白天是属于零碎的非正式的,只有到了晚上那个时刻点,共读这件事才变得

正式而有仪式感。

在我家,一般吃完晚饭,我和刘先生会轮流陪他玩会游戏、做做手工等早教活动。

如果时间不够多,早教游戏可以不做,但每天雷打不动地睡前亲子共读都会坚持,基本上都在一个小时以上。

不过老母亲也想吐槽的是,小家伙一到晚上就精神奇好,自己拿着绘本找妈妈讲,爸爸讲,小姨讲,真是一起看着绘本讲到天荒地老,唾沫横飞......

再忙再累,睡前也别忘这两件事

我想说,对于睡前故事而言,内容和形式都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是父母陪伴的温情,那种夜晚的共读时光,真的会成为孩子记忆中最美好的永恒回忆。

睡前聊天

架起一座通往孩子内心的彩虹桥

我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机构对0-4岁的孩子,做过一个长达四年的持续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和父母保持睡前聊天习惯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强一些。

同时还得出另一个结论:哪怕是父母对着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持续聊天说话,俗称尬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

人在夜晚将至,睡眠到来之前,都会有特定的倾诉欲望和情感表达需求,白天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晚上是最好的深度沟通时间。

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总结。

关于睡前聊天,我在公号说得不多,所以在这详细说说它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和孩子一起聊天,最重要的是保持聊天的纯粹性:

放下为人父母的身份,和孩子做20分钟平等又同龄的朋友,放弃所谓知识灌输式聊天,以及说教式聊天,毫无目的地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小快乐,小悲伤,小难为情。

1、学会做聊天中的发言人

在孩子还不会完整表达前,我们可以作为主要发言人,用缓慢的语言,和孩子天马行空地聊一聊白天的小事。

在叮当开始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时:“开心”、“不舒服”、“游乐场”……每晚的夜聊,基本上都是以我和刘先生慢慢说为主,中间停顿下来,由叮当来补充。

例如,我们会聊白天玩了什么:今天叮当很乖乖,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我们去了哪里玩呢?妈妈想一想……

这时候叮当就会补充回答说游乐场或者公园,我们就会说,“呀,叮当记起来了,妈妈怎么忘记了,叮当记性真好”,孩子就会乐得呵呵笑。

填空式聊天和提问式聊天,绝对是决战低幼儿童尬聊的法宝啊。

2、学会做聊天中的倾听者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到了学龄,孩子们表达不成问题,每天可以聊的内容也更多了:

我们所不知道的他在学校发生的故事,他喜欢的老师,他喜欢的朋友,他开心的事不开心的原因...都是聊天的素材。

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适时的引导提问,让孩子在聊天中内省、反思总结就足够好。

例如,我们可以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你觉得不开心?你觉得某某今天疏远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共情和肯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甚至可以引用自己儿时类似的故事来表达理解,提供策略。

3、可以聊聊热点话题

到了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自我意识,也形成了初步的三观时,除了聊孩子身边发生的一切,也可以和孩子聊聊身边人的小故事,或者是社会上正在发生的热点新闻。

和孩子一起各抒己见,留下问题和思考,也能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拥有自我的辨识力。这对提升孩子的自爱,缓解孩子的焦虑,都有很好的助力作用。

与孩子聊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始终知道,父母对自己是被关注的,背后是有支持的,这种关注

超越于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是心底的渴望联通和接近。

当然,提醒下大家,聊天最好把握好时间,聊到差不多就结束话题,不然孩子估计会嗨到半夜还不睡

丹妈碎碎念

我知道,对于多数父母而言,最长情的陪伴,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实践,而且,除了婴儿期,孩子的成长也并不是24小时需要父母陪伴左右。所以我并不提倡寸步不离的陪伴,但高质量的陪伴却至关重要,这关乎父母孩子亲子关系的建立,也关乎孩子健全身心和安全感的培养。

与其在孩子睡着后才开始内疚没有好好陪孩子,不如给自己和孩子定一个小目标,利用孩子睡前一小时,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的拥抱陪伴孩子,读读书,聊聊天,玩玩小游戏,一段专属的亲子时光,一定能开启大人和孩子之间共振的亲情频率。

我也相信,这样全身心地关注孩子,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着,被记着,这是建立父母孩子一生亲密关系最为重要的链接。

功利阅读

绘本阅读技巧

自主阅读

智慧教育

亲子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