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的“督抚老爷”

  在澄海城乡各地很多神庙里,至今仍供奉着两尊头戴红缨官帽,身着清朝袍服,足蹬乌靴,手执奏卷,气宇轩昂的“督抚老爷”。他们分别是清康熙年间广东巡抚王来任和两广总督周有德两尊神像。澄海人民世代纪念他们为民请命,上疏为澄海迁界复县所作的贡献,使人民免受离乡背井、流离失所迁界之苦;重返家园,恢复生产,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澄海人民建庙崇祀这两位清官,县志立传并入祀于名宦祠。

  澄城港口定安庙(俗称四座宫),祀元天上帝、协天大帝、天后圣母诸神。中厅左边设坛配祀督抚二公。广益龙田圣德巷口有“督抚祠”专祀督抚二公。神山诸庙宇,各地宫庙有的设龛配祀在殿旁,有的还设专祠奉祀。历代传诵,流传至今,使后代人永世不忘这段艰辛的历史。潮俗每届春初,各地游神赛会,“督抚老爷”也加入游神行列之中,作为潮汕人民的保护神。督抚庙前有一副对联,彰显他们的功德,联曰:

  巡粤表孤忠,耿耿丹心,奉牍两章昭史册;

  抚民留善政,元元赤子,讴思万载仰旂常。

澄海的“督抚老爷”

  清代康熙元年(1662),朝廷为抵御倭寇、海盗和郑成功反清武装力量袭扰沿海百姓,采用了原郑成功部将,后投降清朝的黄悟福向朝廷献上《灭贼五计》中之一计“请将沿海诸省之民尽徙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则贼不攻自破也”。粤省东起饶平大埕所上里尾,西迄钦州防城港,筑小堤为界,居民迁入堤内,违者治罪。海寇犹滋蔓,侵扰沿海人民。康熙三年甲辰(1664),朝廷敕令沿海州县人民内迁五十里,“沿海增设炮台,举烽为号,以便守御,徙民内地,以杜奸宄接济之患”。其时,澄海县迁去上、中、下莆三都和蓬州、鳄浦、鮀江共六都,苏湾都因许龙(南洋人,授广东潮州水师总兵、右都督)乞奏南洋缓斥三年。因此仅存苏湾一都。为加强防御,筑墩台戍兵守之。澄海在南峙山增建烟楼、粉猪、石头、脚桶山等四座烽火台。康熙五年(1666)许龙迁入大埔,撤去苏湾都,全县毕裁,澄海县建制撤销。县境併入海阳县。史称“甲辰迁斥”。(据饶宗颐《潮州志》)

  “甲辰迁斥”澄海是重灾区,全县皆在离海50里之内,尽在迁界之列,是全省唯一被裁撤的县份。因迁海界,澄民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徙入内地,哀鸿遍地、惨不堪言。澄海成无人区,农田荒芜,房屋倒毁,寺庙颓废。县城顿成废墟,遍地荆棘丛生,庐舍成狐穴。故园四野萧疏,满目疮痍。《澄海县志》记载,澄海有位儒生佘元晖站在迁界线上,遥望旧家,感慨万千,作《迁海界怅望故里》律诗一首,诉说自己的哀思,诗云:

  咫尺乡关隔万重,道旁回首正春浓。

  燕辞旧垒花争落,狐入空庭草漫封。

  万灶烟深余废井,千山月冷照孤松。

  哀鸿遍地归何日?只索吞声说旧踪!

澄海的“督抚老爷”

  初康熙四年,闽浙总督李率泰在任病卒,遗疏请宽两广边界。康熙七年(1668)春正月,广东巡抚王来任巡视边海,目睹人民流离颠沛,死伤无数,深受斥界之苦,决心为民上疏请命。会疏奏请展复县地。正月十三日抱病起草《展界复乡疏》:“迁界于郑氏,实无大损,徒害沿海生灵而已。臣谓欲民不困苦,宜将原迁之界,急驰其禁,招徕迁民,复业耕种,与煎盐晒卤。应将外港内河撤去桩栅,听民采捕。将腹内之兵尽撤,驻防沿海州县,以防外患,于国用不无可补,而祖宗之地不轻弃,更于民大有裨益也。”可惜奏疏写毕,尚未呈上,王来任便病逝。(据《潮州志》《澄海四百年大事记》 )

  康熙八年(1669)二月两广总督周有德看完来任遗疏,深为所动,决心将王来任奏疏代为呈上圣祖康熙皇帝,帝阅广抚王来任遗疏后,深知边界迁斥、人民流亡之苦,帝照准展复海界的奏疏。遣都统特某会同户部侍郎雷某巡视会勘。遂命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提督杨遇明、会同平南王尚可喜带领兵马一万七千余人由惠州经揭阳桃山,一同赴潮州会勘迁界,奉旨展复界地,允迁民回乡复业,下海采捕。春三月复置澄海县。复县之日,全县男女老幼焚香张乐,跪接圣恩,回籍人民载歌载舞,欢乐庆贺。

  澄海复县后,澄民世代不忘这两位为民请命的“巡抚”“总督”大人的恩德。自清代至今澄海各地乡村就将“督抚老爷”奉上神坛,立庙塑金身崇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