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群书治要360》讲座第73集03 全文1919字,阅读需5分钟

【夫除无事之位,损不急之禄,止浮食之费,并从容之官。使官必有职,职任其事,事必受禄,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引文有误,已更改],当今之所宜也。】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十五《魏志上》。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个“浮食”就是不作而食,“常式”就是常规、法式。这句话也和上面所讲的高薪养廉的问题密切相关。意思是说,要撤除无事可干的职位,减省不急需的俸禄,停发不做事、白领俸禄之人的薪资,撤并无事可做的官员,使每位官员都有一定的职责,每个职责均需承担一定的事务,尽好分内之事就必然领受一定的俸禄。用俸禄代替耕作的收入,这是古代的常规,也是当今社会应该采取的原则。

假如官员的数量太多,就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而官员数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结果导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可是,面对庞大的官员基数,即便行政开支已然入不敷出,每位官员得到的俸禄还是很微薄,不足以维持自己和家人体面的生活。官员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认为还不能够养家糊口,就可能会出现贪污受贿、与民争利的现象。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精减官员,使人当于事、俸禄充足,这样官员就不必与民争利。

而且,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官员一旦腐败,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出于保全自己的考虑,他们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位,并且廉洁奉公,如此才会走向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群书治要·袁子正书》中说,明智的君主设立官位,都是使人和事相称,不会让人浮于事。人和事相称,官吏的数目就会减少,人民就会众多;人民多了,从事农业的人口也就多了,物质基础就会丰厚;另一方面,官吏的数目减少,即使提高官员的收入水平,但整体所需的俸禄相对还是减少了,这样才不致于给国家造成过重的负担。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无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矣;失于小人,其为祸深矣。】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二《管子》。

德行厚实的人屈居下位,这被称为过错;德行浅薄的人地位尊贵,这被称为失误。宁可犯下委屈君子的过错,也不能犯下任用小人的失误。委屈了君子,他的抱怨不深;若误用了小人,他引发的祸患则很深远。

“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一个人的道德、德行很崇高,但是官位却很低,这说明君主对德行不重视、对贤才不恭敬,这是君主用人上的过错;“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一个人德行浅薄,但是位置却很尊贵,这说明君主可能偏爱亲近的人、喜欢阿谀的人,这是君主用人上的失误。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厚德才能载物,没有深厚的德行作为基础,身居高位,不仅会给自己招致灾难,而且对整个国家、团队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为什么?下面接着分析到,“宁过于君子,而无失于小人”,宁可犯下不尊重君子的过错,也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很深厚,但是君主给他的位置却很低,这对君子来说是种委屈、是种不尊重,可是,宁可犯这种委屈君子的过错,也不要犯那种误用小人的过失。

“过于君子,其为怨浅矣”,君子有德行,却屈居卑位,虽然受了委屈,但因为他是君子,他有修养,所以即便有所怨言,也仍然不会改变对君主、对国家的忠心,就像历史上许多遭到罢黜或流放的忠臣,比如范仲淹,虽然多次被贬,但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君主仍然很赤诚,甚至对于陷害他的官员,他都可以不埋怨。由此可见,得罪君子问题不大,君子不会挟私报复、也不会心生怨气而危害国家,但是君子不在朝,对国家治理来说,终是很大的损失。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失于小人,其为祸深矣”,假如这个人德行浅薄,但是却给了他一个尊贵的位置,这就是误用了小人,以此而引起的祸患就会非常深远。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论语》中有很多阐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一心为公,没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则恰恰相反,他无时无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这种自私自利的心一旦扩展,最后就会危及到整个团队的利益。

孟子也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把没有德行的小人选拔在高高的领导位置上,就等于把他的过恶播撒给广大的民众,而这种过恶一旦传播出去,就会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譬如,清朝乾隆皇帝,由于中后期重用了贪得无厌的和珅,结果贪污腐败蔚然成风,并且逐渐成为沉疴,一时难以扭转,以致于清朝从乾隆以后就慢慢垮了下来。历史上奸臣当宰相、受重用导致误国误民的例子不胜枚举,确实证明了“失于小人,其为祸深矣”这句话的真理性。

所以,一个人位置愈高,但是愈傲慢、愈强势、愈贪得无厌,结果就会上行下效,形成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而这个风气一旦形成,想要再扭转过来就非常困难。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中国古人懂得防患于未然、懂得防微杜渐、懂得慎于始,在征兆出现之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防范。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