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敢于娶已经结过婚的甄宓?

大侃历史


曹丕是我国历史上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他在父亲已经被尊为魏王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权势,最终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开创了魏朝。不过,人们在提到曹丕时,话题往往不是谈论其政绩,而是离不开一位古代的著名美人,她就是曾先后嫁给河北霸主袁绍之子袁熙、北方枭雄曹操之子曹丕,还在野闻中被曹操另一子曹植倾慕的甄宓。

建安九年(204),曹操在与袁绍的战争中胜利,并攻取了其根据地邺城。城破后,随同父亲征战的曹丕在袁府发现了甄宓,尽管她已经被袁熙迎娶,但曹丕还是毅然将其纳入府中,并与之生下了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娶一个结过婚的女子会被认为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是容易遭人诟病的,何况当时袁熙并没有死,只是逃往了辽东。那么,曹丕为何敢于娶已经结过婚的甄宓呢?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着以下几点:

首先,甄宓确实姿色过人,让曹丕宁愿受些闲话也要娶到手。据《魏略》记载,曹丕在进入袁府后,便看到了袁绍的妻子刘氏将自己双手绑住,而一个年轻女子伏在她的膝上,十分害怕的样子。曹丕让这年轻女子抬起头来,自己则仔细端详,史载:“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

此外,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的记载,可见甄宓的美貌是得到了曹丕高度喜爱的,那么为了这样一个美人,承受世人的一些指责又有何妨呢?笔者认为,让曹丕不顾压力大胆迎娶甄宓的最大原因便是如此。

其次,三国时期和宋、明、清这样对伦理、礼法十分重视的朝代相比,对女子改嫁一事没有特别大的抵触。这一说法最好的证明和体现,恰好便是曹丕的父亲曹操,作为一个男子,曹操的爱美之心十分泛滥,而且,他似乎对他人的妻子尤其喜爱。曹操的妻妾中,光是他人之妻便有三个,分别是尹夫人、杜夫人,和邹夫人。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杜夫人本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且最初是关羽向曹操请求,想在吕布被诛灭后纳杜夫人为妾。可见,不仅仅是曹操,连关羽都对娶一个结过婚的女子感到十分正常。曹操能够强纳他人之妻,著名才女蔡文姬可以被赎回到汉境后另嫁给董祀,这些例子都说明:在当时,娶一个有过婚姻经历的女子并不算什么。

其实,古代女性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嫁给一夫,男性也就不是只能娶所谓“黄花大闺女”。只是在有些朝代,受儒学、理学中的落后观念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还被教育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子在丈夫死后自然也就不被允许改嫁,由此才导致了许多寡妇孤独终老。

可见,在儒学思想还没有被极端化的三国时期,娶一个结过婚的女子,并不算什么大事。曹丕身份本就非凡,想要和自己心仪的对象结婚是没什么人可以阻拦和说三道四的,何况对象还是这么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女子,这一切也就十分自然了。


邓海春


公元204年,17岁的英才王子曹丕,在遇到21岁的成熟少妇甄宓的第一眼,就被彻底俘虏了: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

传说中曹操对甄宓也是志在必得,结果被儿子捷足先登,只好灰溜溜地让步。为什么曹丕要冒着被父亲责备的风险,强娶甄宓呢?

一、甄宓美貌过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甄宓美貌过人,史书上有这样的描述:

瑰姿艳逸,着雾绡、云縠是何人。但见凌波微步,罗袜自生尘。 手托明珠翠羽,向芝田、蘅馆启朱唇。却含辞未吐,明眸转盼,暗识洛灵甄。 当日枕遗玉缕,令陈王、耿耿暗销魂。绣出神光离合,浮动素绫纹。 想挑鸾彩鸾期近,便绣凤绣虎才分。纵宓妃重遇,魏宫今日重针神。

据说甄宓小的时候睡觉,身上好像有层玉衣似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甄宓一人,迷倒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这三人可不是什么土包子,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特别是曹植,见过一面后,不顾人伦之情,梦中还要相会,足见甄宓之迷人。

曹魏时期,世人还没有被贞操观念束缚,娶有妇之夫不会被旁人诟病。《孔雀东南飞》里的美貌妻子被休后,马上就有一大批富贵人家来提亲。

21岁的少妇甄宓,正是鲜艳、饱满、成熟的时候,长期在军营中的热血小子曹丕,哪能抵得住诱惑?何况父亲也没少干过这类龌龊事,于是曹丕就大胆将她收入房中了。

二、甄宓家世良好

甄家是世袭大族,当曹操被送给太监当养子的时候,甄家已经享受了好几代年俸2000石的待遇了。

曹操儿子众多,当时曹丕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曹冲、曹植等兄弟都是强有力的对手。

除了家世很牛之外,甄宓温柔、有眼光、善解人意,也是吸引曹丕的地方。后来还劝曹丕多纳妻妾,多生儿子……

甄宓自幼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遗传父亲的作风

曹操这辈子没少干过荒唐事,为了下半身的幸福,强抢有夫之妇,闹出过不少绯闻。

比方说在攻打张绣时,张绣已经主动投降了,当见到张绣婶婶时,就彻底迷失了。当他在大帐中做神仙时,不堪欺辱的张绣发动偷袭,曹军大败,曹操本人差点连老命都丢了。

常年在军营中曹丕,对这些风流韵事自然是了若指掌,无限向往。

有其父,必有其子。攻占邺城后,曹丕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模样好、家世好、性格好、气质佳,像甄宓这样的白富美,曹丕见到后,哪还能迈开腿?

关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小杨品史


因为甄宓漂亮啊。



在汉朝,社会婚姻观还是很正常的,没有后代理学兴起后那么多违背人性的破规矩,要是女子对男方不满意,也是可以提出离婚的(和离),娶一个寡妇根本不算个事,就看当事人自己愿不愿意。所以司马相如勾搭寡妇卓文君才会传为美谈。

而且曹丕的母亲卞氏地位更为卑贱 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有这样出身低下的母亲,有这样不在乎礼法的父亲,曹丕娶寡妇实在是一点压力也没有啊。

更何况甄宓不是曹丕的正妻,曹丕另有正妻,甄宓只是曹丕的妾而已。纳妾在色,只要漂亮就行了。这方面曹操也做出了优秀榜样,他纳过的寡妇里面有两个最为出名。一个是张绣的婶婶,为此激怒了张绣,起兵反叛,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另外一个是吕布部将的遗孀,本来关羽看中了这个美妇人,但曹操却在答应关羽之后反悔,不但纳了这个寡妇,还对待这个寡妇的儿子秦朗如同亲生,后来秦朗还成为曹魏大将。


海军史研究会员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是描述甄宓美貌的佳句。

甄宓被人们熟知,很大原因就是曹操曹丕父子邺城“抢”河北美女甄宓这一幕,再《三国演义》中加了艺术化的描述,同时甄宓是魏明帝曹睿的生母。那么曹丕为何敢娶敌人袁绍的儿媳,我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原因之首:美貌绝伦,国色天香

甄宓的美,开头就提到,和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相比,甄宓的美有过之无不及,甚至要远胜于。那么曹丕作为曹操的世子(大哥曹昂已经在宛城和典韦为救玩人情的曹操战死),未来将是曹魏集团的接班人,当时曹操势力正旺,曹丕娶妻自然不是一般女子能入眼。

曹丕敢娶已经是人妻的甄宓,第一原因就是她的美貌已经是女子中的绝色天香,不然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在刚刚打下邺城就收其为妻,而且她的老公袁熙还占据幽州,并不是已经战死,只能说美貌让曹丕完全不考虑其他。

有人说父亲曹操和曹植都惦记甄宓,曹植更是写下著名的《洛神赋》,这不是野史,有才华横溢的《洛神赋》,描述的主人公正是曹丕敢娶的女子,也从侧面验证美貌是第一原因。

《洛神赋》中描述甄宓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波,罗袜生尘。“

原因二 巩固家族河北势力,争取河北世家大族支持

帝王将相不是普通人,婚姻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政治目的。

虽然曹丕被甄宓的美色吸引是第一原因,完全可以把她只是纳为妾,而不是妻,给她这么高的地位,那么说明甄宓不完全是依靠美色,曹丕曹操也不是傻子。

袁绍作为四世三公,占据北方的时候可以说名望实力都是最上,为自己的儿子袁熙找老婆肯定是优中选优,无论是美貌德行家世都是上佳之选,事实也是这样。甄宓家是河北的名门望族,虽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也绝对是河北的豪强大家。

当时曹操新定河北,虽然占据邺城,但是袁绍的势力还是很强,幽州还在袁绍两个儿子手里,曹操在邺城的统治缺乏根基,那么就需要取得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让世子娶大家族的女子就是一种方式,历史上的外戚就是这样的道理,娶了她也就得到河北士族的进一步支持。

原因三 当时的汉人民风彪悍尚武,处女情结弱

这是除了上面两个之外的第三重要原因,这个涉及社会的认知,但也是了解一个时期历史人物的重要一环,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礼仪》中记载“妇人,从人者也”,但这并不是魏晋时期的社会风俗。因为战乱等原因,魏晋时期的崇尚老庄玄学,讲究的是名流雅士,随心随性,就像这个时期的嵇康等人物。儒家的礼教相对弱化,妇女并没有被深深约束,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并没有树立起来,

处女情结甚至远比我们自诩的现代社会淡泊,这个时期的女子改嫁也很频繁,曹操军中的兵户如果士兵战死,老婆就要嫁给其他士兵,娶别人的老婆不会有任何道德上的压力,这是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再婚就会受到一定歧视,所以我们要了解当时的习俗,也就理解曹丕敢娶袁熙之妻甄宓。

相信读者看完这三个原因就很理解曹丕敢娶袁绍之儿媳宓,不仅可以得到国色天香的佳人,而且可以巩固家族河北统治,更没有处女情结,加上野史中继承父亲曹操的人妻控基因,十七岁的曹丕如何能抵挡二十一岁的甄宓,换你呢?


白杨说史


简单直接的两个字:美色。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曹魏好人妻;东吴萝莉控;蜀汉全是基。据说曹操15个妻妾中只有两个是原配,活生生的一个“人妻接盘侠”,儿子曹丕还是继承了曹操的“优良”基因的,美色谁不爱呢,何必跟美色过不去?




甄宓

大乔、小乔不容多说,三国的顶尖美女,但有这样一句话: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由此也可知其“颜色非凡,姿貌绝伦”

甄氏,容既绝世,妖艳绝伦,发尤美观,尝将万缕青丝,挽就云鬓,号灵蛇髻,光泽可鉴。


甄宓,不仅美貌了得,而且自幼喜欢读书,才华出众,所著的一首诗歌《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

甄宓,这样一位“颜值、才华、德行皆在线”的奇女子,自然更加令人惊艳喜爱了。

杨慎: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争之如此?

甄宓本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后来邺城为曹操所破。曹丕在袁府见其惊为天人,便先下手为强,不然被其父曹操看见那就以后见面还得躬身问安。

为何说曹操对其也有意呢?《世说新语》中说道: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据传曹操早已听闻过这甄宓乃是人间绝色,心动不已,破城之时便急忙派人去找甄宓,不料被自己的儿子曹丕抢先一步,没办法,只得捏着鼻子认她作了儿媳。

至于曹植,据说曹植一见甄宓,就惊为天人。两人由于同在曹府,时常相见后日久生情。据传曹植创作的洛神赋,就是以甄宓为原型的,可见其对甄宓痴情之深。

结语

“一女乱三曹?”此事不知真假,经过后世人的传说和演绎,难免有许多不详实之处。而甄宓,结局却是极为悲惨,为曹丕所弃赐死,相传她死后被发覆面,口中塞糠,十分凄惨,一代绝色,令人叹息!!

拙见,欢迎评论!!


历史学舍


首先当然是甄宓美。东汉末年有句俗语:“南方有两乔,北方甄宓俏”,甄宓以一人之姿可与二乔争锋,可以说是东汉末年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美女(貂蝉是虚构人物)。当时的中原战事频繁人口锐减,而且从文化角度来说伦理观远没有宋朝时那么刻板,大家对“二婚”的女子完全没有偏见(其实也不该有偏见),所以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与甄宓还真是郎才女貌。

其次,曹丕那点身份和地位,还真不怎么样。曹操虽然在曹魏时代被追谥为魏武帝,但在东汉末年,他的出身在士大夫眼中可不高贵。曹操是宦官的义孙,当时陈琳在《讨曹操檄文》中骂他是“赘阉遗丑”,考虑到东汉时代文人之间的鄙视链,这还真不是夸张。曹操已经如此了,曹操的儿子,能好到哪去?而且当时天下局势不明,曹操也不一定就可以取汉而代之,并没有我们今天眼中的“主角光环”。

最后,曹丕娶甄宓很可以带有一丝对袁氏的嘲讽。你说我们曹家是“赘阉遗丑”,你们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是不是?老婆还不是被我抢了?豪族又如何?古人将同嫖一妓者称之为同靴之谊,曹丕这可是直接“收购”,个中的成就感可能更深吧。当然,还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在这里卖个关子:魏明帝曹叡是甄宓的亲儿子,数数他的出生年月,这位曹魏皇帝是姓曹还是姓袁,真不好说呢!


隐语


曹丕为何敢于娶已经结过婚的甄宓呢?首先,当时有一种说法,"南有二乔,北有甄宓",南方有美女"大乔和小乔",北方有"甄宓",甄宓借用今天的话,她就是"女神"般的存在,谁都想拥有她!其次,二婚在当时那个年代,真的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举个例子: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先后嫁给平阳侯曹寿、汝阴侯夏侯颇和大将军卫青,还有过两次改嫁经历。为什么说"甄宓"是"女神"呢?我来详细说一说。

一、首先来说一下甄宓的生平

甄宓:文昭甄皇后(公元183年—公元221年),名不详,史称"甄夫人",因曹植一首《洛神赋》称颂其美貌动人,后人皆称其为"甄宓"。《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记载:"文昭甄皇后, 中山无极人,父逸,上蔡令。后三岁丧父,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

中山无极甄氏是中山国(东汉的一个封国,现河北定州市)当地的名门望族。甄宓的父亲甄逸任上蔡令(县长),在甄宓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喜嬉戏,9岁时就能博闻强识,过目不忘,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她表现出比同龄人的成熟稳重。甄宓小时候睡觉时,家里人都仿佛看到有一床玉被盖在她身上,后经相士为其看相,说她以后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建安中期,甄宓嫁给了袁熙(袁绍之子)为妻。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当时甄宓21岁,曹操攻陷邺城后,早有耳闻"甄宓"才貌出众,曹操就将甄宓带至家中。当时曹丕17岁,曹植12岁,两兄弟竟然同时都喜欢上了甄宓,而最后曹操将甄宓赐给曹丕为妻。17年后,曹丕称帝,甄宓被封为"甄妃",第二年被赐死。魏明帝曹叡(甄宓的儿子)继位后,追封其为"文昭甄皇后",改葬于朝阳陵。

二、甄宓的人品和才气

古人评价一位女性,首推的是她的品性,其次才是容貌。而我们的甄宓不仅品性极好,而且容貌也出众,所以才有"北甄宓"的说法。

汉末天下大乱,战争不断,受苦受难的都是普通老百姓。作为中山无极的地方大户,年仅14岁的甄宓不忍心看着周围街坊四邻忍饥挨饿,就跟母亲说,我们要积德行善,帮助百姓度过灾难。甄宓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善心,值得称赞!

甄宓在嫁给袁绍之子袁熙后,精心照顾婆婆刘氏。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所破后,甄宓为了保全婆家安危,主动提出牺牲自己,换取婆家的太平。甄宓就这样被曹操掳走,任人宰割。

甄宓在嫁给曹丕后,也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夫君,伺候公婆,并为曹丕生下儿子曹叡(即为魏明帝)和女儿曹氏(东乡公主),毫无怨言,全身心的尽一个媳妇的职责。

甄宓在失宠之后,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塘上行》,其用情之深,感人肺腑。可惜魏文帝曹丕不为所动,甚至将其误解为甄宓的抱怨之词,竟然下令将其赐死。自古红颜多薄命,可惜这么好的女人就这样香消玉损!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三、曹植深深暗恋的对象

自从曹植(当时他只有12岁)看到甄宓的第一眼,他就深深的爱上了甄宓。可惜命运弄人,甄宓却成为了曹植的嫂子,这段感情注定是一场不可能的爱情!曹丕其实也特别喜欢甄宓,虽然他得到了甄宓的人,却始终得不到甄宓的心。男人在情感方面也是很敏感的,曹丕也知道曹植喜欢甄宓,至于自己得不到甄宓的心,是否是因为甄宓也喜欢曹植呢?虽然最终曹丕也没有得到证据,不过他始终耿耿于怀,最终他赐死甄宓!在甄宓死后,曹丕还将甄宓生前用过的枕头送给曹植,以此来报复曹植。曹植睹物思人,悲痛欲绝,写下了千古绝唱《洛神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洛神赋》

曹植对甄宓的感情是真挚的,这是一种"爱而不得"的体验,如何描述这种体验呢?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我明明一秒钟都没有拥有过你,却好像失去你一万次"。曹植在得到甄宓死亡的消息,可以想象他是何等的悲痛欲绝!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为曹植感到惋惜,为两个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感动特别悲伤!对曹丕那种"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做法,感到愤怒!

甄宓作为一个生在乱世的女人,很多时候,她都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她只有尽量做好自己。身为女儿之身时,甄宓在家孝敬父母、照顾家人,在外体恤黎民百姓,尽自己的能力接济受难的百姓;嫁为人妇时,甄宓照顾夫君,孝敬公婆,在危难时刻,甚至牺牲自己来保全夫家;在改嫁后,她依然尽心做好妻子的本分。

我们今天来谈论"甄宓",一方面敬佩她这种无论人生如何跌宕起伏,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曹植与甄宓这种"爱而不得"的感情,其实很多时候都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为了不让他们的悲剧重演,我们在这里衷心祈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我们自己祝福!


小梁说历史2019


简单的说,好色!

解释一下,曹丕好色与他爸爸一样,甚于曹操!曹操无论如何还是有节制的,张绣他婶儿也好,秦朗他妈也罢,年龄不是问题、结婚与否也不是问题,照纳不误。虽然如此,曹操在这方面是会有所顾虑的,毕竟是丞相,满朝文武都看着呢,所以曹操还算长寿,终年66。

曹丕就毫无节制!40岁就驾崩了,他不再是丞相了,而是魏王、魏文帝,天子!郭皇后,文德郭皇后,比他大3岁;甄皇后,文昭甄皇后,比他大5岁。😄!郭皇后还好,曹丕非常宠爱,曹叡也敬爱,颐养天年,结局完美。

文昭甄皇后就惨了!年老色衰是肯定的了,别看生了魏明帝,没用,你这个老丑婆子,不用离婚,直接干掉!赐死。

言外之意,曹丕根本就没拿甄皇后当人,我估计她长相也不怎么样!!!当然了,在兵荒马乱的邺城,她还算是有点姿色,诱惑住了曹丕,曹丕当时年轻,在血淋淋的战场上,能遇到这么个稍微有点姿色的女人👩已经是西施了,还管她是不是谁的老婆?!他爸爸都不在乎,他怕什么!

甄皇后确实也不太出色,袁熙好像也不喜欢她!袁熙没有带她去幽州上任,留在了邺,估计也是烦她???曹丕赐死她,也不能都怪曹丕,甄皇后确实是挺烦人的😣!《三国志》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她比人大5岁,失宠是正常的,还有怨言?曹丕早就烦透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杀!活该!

为什么呢,根据史料记载,甄氏另有四位姐姐,分别名姜、脱、道、荣。哈哈哈😄!五朵金花🌸,四个都有名字!就她没有?!弄不好曹丕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魏明帝曹叡肯定不知道他妈的名字。因此,这个人活着连个名都没有,只能是费点劲:文昭甄皇后。


公明淏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历史!曹丕之所以娶作为有夫之妇的甄宓,这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婚姻宽松和其父曹操的作风,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结果。并且这种在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代取二婚女人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



在婚姻观念容忍度相对宽松的东汉末年,女性并不需要忠贞节烈为一个男人守寡终生,并且在当时的人看来,女子二婚三婚并不没有什么道德和理学问题。而这种极为讲究女性忠贞不二,至死如一的文化思想是在宋代理学大行其道时,诞生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卑微地位的一种文化约束,并直至清末。



同时,曹丕作为曹昂之后曹操的长子,长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对于一向喜好有夫之妇的曹操,曹丕更是耳濡目染,深谙其道而行之。且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权贵阶层娶妻纳妾无外乎图的就是女性背后的政治地位或者外表容貌。而甄宓的家庭背景肯定不如她的容貌更有名气。故而作为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权贵阶层,曹丕完全可以无视甄宓的家庭背景,图其貌罢了。



而像刘备则图的就是家庭背景了。在其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先后病逝,且刘备进入川蜀之后,为了稳固和笼络地方士族,就娶了已经死夫的吴懿之妹为妻。这是因为吴氏是原来蜀主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吴氏家族又是当时蜀地的权贵大家,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让婚姻成为它们交连的铁链。



所以,对于曹丕娶甄宓,这在当时并不会成为一段丑闻,这属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社会风气所致,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引起当时世人的太多关注和议论。


峰哥看历史



曹丕连自己老子曹操的女人都尽收账下,更可况是结过婚的甄宓呢?当然,甄宓是在曹操攻破袁绍大本营邺城时,曹丕快曹操一步将甄宓拿下的,否则日后见到甄宓就要叫妈了。曹操父子,对于人妻的爱好,真是做到了那个时期的极致。


而甄宓在历史上的确貌美如花,知书达理,是每个男人见了都会流口水的美女,因此历史上有“一女乱三曹”的典故,说的就是甄宓的美貌迷住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


建安年间,在河北有重大影响力的袁绍看到甄家是名门望族,为了取得甄家的支持,为其次子袁熙求婚迎娶了甄宓。至此,甄宓成为了袁家的媳妇。在政治上也向袁家靠拢,直到袁家被曹操打败,甄宓成为曹丕的妻子。



在嫁给曹丕后,甄宓生下了曹睿和东乡公主,日子过的也很幸福。但是到曹丕继承王位不久后,甄宓突然被曹丕赐死。


至于甄宓之死的原因在历史上争议不断。主流说法是曹丕即位后专宠郭贵嫔,导致甄宓不爽,露出不悦之色。加上郭贵嫔的谗言,导致曹丕怒杀甄宓。


一代美人,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一生。曹睿继位后,杀掉了郭贵嫔,追封了自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也算是尽到了最后一丝孝心。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甄宓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