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古国是哪些,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评书人


西域三十六国的形成,与公元前2-1世纪的一次民族大迁徙活动有关。

从先秦时代至汉朝初年,大月氏人一直雄霸天山南北,乃至蒙古高原。当时的月氏强到什么程度呢?匈奴头曼单于的儿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早年也要被送到大月氏的王庭做质子,后来还是盗了人家的马才逃回了蒙古高原。

冒顿回到匈奴后,在他的带领下,匈奴开始强势崛起,而大月氏在冒顿的接连打击下,从今天的敦煌与天山之间的草原地带往西迁移,迁到了伊犁河、楚河流域,也因此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中亚民族一系列的大迁徙。

这场大迁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了西域诸国重新洗牌。《汉书·西域志》中这样记载:

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 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今天的乌兹贝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今中亚锡尔河)北魏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大月氏西迁的时候,有一些部落不肯离开,归降了匈奴,西汉称之为“小月氏”,而一部分遗民逃到了南山,也就是今天甘肃祁连山和新疆阿尔金山一代的山脉地区,被称之为“南山羌”。

大月氏在西迁的过程中,首先洗劫了乌孙,然后攻占了伊犁河的塞人(希腊称之为“斯基泰人”),乌孙无奈向东迁徙,投靠了匈奴,到了汉武帝时,乌孙王为父报仇,在匈奴军臣单于的帮助下,击败大月氏,将大月氏人从伊犁河流域赶到了中亚阿姆河流域,此后,乌孙王在伊犁河的塞人故地建立了新的乌孙。

公元2-1世纪,是中亚民族大迁徙的时代,从公元前176年大月氏西迁导致西域诸国在天山南北重新分布。塞人南下,乌孙西迁,匈奴则从蒙古高原进驻析罗漫山巴里坤草原、吐鲁番盆地等大月氏故地。

公元前108年,吐鲁番盆地的小月氏两部落归降汉朝,从吐鲁番东迁酒泉,从而引发了中亚民族新一轮大迁徙。在汉朝与匈奴对西域争夺战中,姑师人从罗布泊西岸北迁吐鲁番盆地小月氏故地,后来分化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楼兰人则与元凤四年(前77)南下鄯善河(进车尔臣河)姑师故地,更名为“鄯善”。公元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之时,西域只有二十六国,而到了公元前108年姑师人从罗布泊北迁吐鲁番盆地后,与当地小月氏遗民融合,由一国发展处“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东汉班固写《汉书》时,西域诸国发展为三十六国,最后增至五十五国。

那么这些国家都在今天的哪里呢?

今天的乌鲁木齐一代,除“单桓”以外,大体上还有“乌贪訾离”、“卑陆”、“劫国”等十几个,曾号称“十三国之地”。

而吐鲁番地区,曾有有姑师国(车师前身)、“狐国”、后来因为汉朝跟匈奴反复争夺,导致了大迁徙。

还没有迁徙之前的楼兰、再加上“若羌”、且末、小宛、乌垒、渠犁、焉耆、危须、山国等主要分布在今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大名鼎鼎的龟兹主要领土范围在今天的阿克苏地区,主要位于今天的库车、拜城、河、西达叶尔羌河莎车一带,从汉朝一直存在了千年之久。另外在阿克苏的温宿县地区,还有姑墨,温宿等小国。

在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喀什市,存在的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疏勒国”,这个国家是古罗马人获取丝绸的重要商贸点,古罗马人之所以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丝绸也称为赛里斯,就是因为疏勒跟赛里斯读音非常接近,拉丁语习惯在后面加个“s\


江畔初见月


作为一个新疆人,生活在曾经的西域三十六国的底盘上,我要详细说一说,记得初中学过新疆历史,里面也介绍过,西域三十六国是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因为玉门关以西就是匈奴地界了,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寻求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拉近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而西域三十六国这个名词始出与司马迁的《史记》。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西域三十六国:

1、乌孙:是由西汉时期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行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乌孙曾经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后于西汉建交,西汉宣帝是一分为二,5世纪被柔然所灭。在现在的西至巴尔喀什湖,东至玛纳斯河,北至塔城一带,政治中心在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范围较广。

2、龟兹:也是西域的大国之一,生产铁器,疆域最大时控制相当于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以库车为中心,公元648年被唐所灭,至今库车尚有习惯龟兹的说法,就我所知,库车目前还有个龟兹矿业。

3、焉耆:就在今天新疆巴州焉稽回族自治县附近,是个西域小国。

4、于阗: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是自古佛国,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被伊斯兰化,强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城在和田境内。

5、若羌:就是史上著名的“楼兰国”,也是西域小国,公元445年被晋所灭。就在今巴州若羌县境内。

6、楼兰:就是鄯善国,而鄯善国是若羌与公元前77年更名所得。

7、且末:也是西域小国,公元785-850年被吐蕃占据,在现巴州且木县境内。

8、小宛:西域小国,人口一千多人,兵力两百多人,也在现巴州且木县境内。

9、戎卢:人口一千六百多人、兵力三百多人,也是西域小国,在今民丰县境内。

10、扜弥(yu mi):旧址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克里雅河东古拘弥城。

11、渠勒:在今于田县和策勒县一带。

12、皮山:在皮山县境内。

13、西夜:人口四千多、兵力一千多,在今叶城县境内。

14、蒲犁:在今塔什库尔干县以东,王城在蒲犁谷。

15、依耐:在今英吉沙一带。

16、莎车:古代的西域绿洲国家,汉朝时很强盛,后被疏勒国所灭,在今莎车县境内。

17、疏勒:西汉时国力不强,三国时期兼并了十二国,成为西域大国,后被吐蕃所占。

18、尉头:公元76年与疏勒起兵反对汉朝,被班超击败,后被龟兹吞并,在今阿合奇县西哈拉奇一带。

19、温宿:都城在温宿城(乌什县境内),领地为乌什县、阿合奇县一带,被龟兹所灭。

20、尉犁:在今尉犁县、库尔勒市以北,王城在尉犁城,被焉耆所灭。

21、姑墨:在今阿克苏、温宿县一带,都城是南城(阿克苏县东的喀拉玉尔衮)。

22、卑陆:在今乌鲁木齐东,王城在天山东干当国。

23、乌贪訾离:在石河子附近,东汉后为车师管辖。

24、卑陆后国:就是卑陆,当时分为卑陆前国和卑陆后国。

25、单桓:在今乌鲁木齐以北。

26、蒲类:在今巴里坤湖附近。

27、蒲类后国:就是蒲类,当时分为蒲类前国和蒲类后国。

28、西且弥国:在乌鲁木齐附近。

29、东且弥国:在乌鲁木齐附近。其实是且弥国分为东西两国。

30、劫国:在阜康市附近。

31、狐胡:在今吐鲁番达坂城。

32、山国:范围在今西至尉犁、北至焉耆、东南和鄯善、且末相接壤。

33、车师前国:都城在吐鲁番西北,东南通敦煌,南通楼兰、鄯善,西通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地理位置重要,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商站。

34、车师后国:同为车师国,分为前国、后国。

35、车师都尉国:在吐鲁番以南、鄯善以西,是汉元帝所设戊己校尉在高昌壁的驻地称为车师都尉国。

26、车师后城国:在今奇台,是汉元帝所设戊部侯城的驻地。


今天的过去式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汉书》中这样记载,说明汉代时期的西域,国家数量不是定数,而是一个变数。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胜者并国、弱者亡国、大国裂国。这些年,红于探墓类小说的“精绝国”就是被“于阗国”所灭。

那么,在西域三十六国时代,到底有那些古国呢?历史上没有出现三十六国的详细名单,下面的古国仅为参考。

1、车师前国,行政中心在交河城,辖区在今天库木塔格沙漠一带。

2、车师后国,行政中心在务涂谷,辖区在今天吉木萨尔县至奇台县之间。

3、车师都尉国,《汉书》记载40户人家,国家级别“村长级”,推测可能在吐峪沟附近。

4、车师后城长国,《汉书》记载154户人家,辖区在今天奇台县周围。

5、蒲类国,行政中心在天山西疏榆谷,辖区在今天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6、蒲类后国,《汉书》记载100户人家,推测大概位于木垒县到木萨尔县之间。

7、婼羌,羌人建立的国家,大约位置在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

8、鄯善国(楼兰国),行政中心在扦泥城,辖区在今天的罗布泊西部。

9、且末国,行政中心在且末城,辖区在今天的且末县一带。

10、小宛国,行政中心在扜零城,辖区在今天的且末县的正南面。

11、精绝国,《汉书》记载480户人家,辖区在今天的民丰县一带。

12、戒卢国,行政中心在卑品城,辖区存在争议,有说是在今天民丰县、于田县一带,也有说在洛浦县,总之在昆仑山北麓。

13、扜弥国,行政中心在扜弥城,辖区在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

14、于阗国,位于交通要冲之地,拥有东西2座都城,辖区在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南沿。

15、渠勒国,行政中心在鞬都城,辖区存在争议,有说在今天的于田县以南,也有说在洛浦县。

16、皮山国,行政中心在皮山城,辖区在今天的皮山县。

17、西夜子合,原是西夜、子合2国,由文化习惯相同的羌人所建,被汉朝政府当成1国,辖区在今天的叶城县。

18、蒲犁国,行政中心在蒲犁谷,辖区在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克自治县。

19、莎车国,行政中心在莎车城,辖区在今天的莎车县。

20、捐毒国,行政中心在衍敦谷,辖区大概在今天的乌恰县。

21、无雷国,行政中心在无雷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22、依耐国,《汉书》记载125户人家,辖区位于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克自治县。

23、桃槐国,《汉书》记载700户人家,具体位置不详,有的说在帕米尔高原,也有说在阿姆河上游。

24、休循国,行政中心在鸟飞谷,辖区位于今天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对方一侧。

25、乌秅国,行政中心在乌秅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叶尔羌河上游和喀喇昆仑山之间。

26、山国(墨山国),“墨山国之路”是汉朝重要的交通要道,辖区位于今天的新疆库尔勒市以东库鲁克山区内。

27、焉耆国,行政中心在员渠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和静县、焉耆县一带。

28、危须国,行政中心在危须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和硕县曲惠镇。

29、尉犁国,行政中心在尉犁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尉犁县。

30、渠梨国,行政中心在渠梨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库尔勒市。

31、乌垒国(轮台国),丝绸之路北道要冲,辖区位于今天的轮台县。

32、龟兹国,行政中心在延城,西域“第一大国”,领土包括今天的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六县市。

33、姑墨国,行政中心在南城,辖区位于今天的阿克苏地区。

34、温宿国,行政中心在温宿城,中心位置不是今天的温宿县,而是临近的乌什县。

35、尉头国,行政中心在尉头城,辖区位于今天的阿合奇县。

36、疏勒国,行政中心在疏勒城,辖区位于今天的喀什噶尔。

信息量众多,码字一个早上,我大体也只整理出个简略介绍。需要再强调1次,严格意义上的“三十六国”的历史指的是汉宣帝到汉平帝之间,而之后很快就变成50多个国家。


子屠龙


汉朝时期,西域有数十个小国家,也就是有名的西域36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新疆境内。西域小国林立,有时向汉朝称臣,有时则向匈奴人称臣。直到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后,西域诸国才归顺汉朝的管辖。

这三十六国分别是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今乌恰县)、莎车、疏勒、尉头、姑墨(今阿克苏县)、温宿(今乌什县)、龟兹(今库车县)、尉犁、危须、焉耆、姑师(车师)、墨山、劫、狐胡、渠犁、婼羌、楼兰(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乌垒。

对此,《汉书·西域传序》记载道:“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根据史书记载,在这西域三十六国中,有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有的是据城池而守的城国,汉朝根据自己的习惯,将它们统称为国家。其中,人口最多的龟兹国有8.1317万人。

其他人口过万的国家有:焉耆国3.21万人,姑墨国2.45万人,扜弥国2.004万人,于阗国1.93万人,疏勒国1.8647万人,莎车国1.6373万人,鄯善国1.41万人。

而其他的国家均不满万人,人口最少的国家(部落)则只有194人。因此,当时整个西域三十六国的总人口加起来也只有30余万上下,大概只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水平。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为了打击漠北的匈奴人,派臣属张骞出使西域地区,去寻找与匈奴人有仇的大月氏人(匈奴人击败了大月氏人,并把大月氏人首领的头颅制成了饮酒器)。

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任务,却意外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此后,汉朝不断与西域诸国来往,并建立了贸易关系。

在汉武帝以前,西域诸国大多受到匈奴的胁迫,被匈奴掠夺、奴役。汉军到达西域后,向西域诸国传达了汉朝皇帝的旨意,许多国家便纷纷投靠汉朝。不过,真正开始全面统领西域(新疆)的还是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废太子刘据的孙子)

公元前60年,汉朝国力达到极盛。汉宣帝刘询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委派的西域都护为统领,管辖西域36国的人口和兵马,这是历史上中原王朝首次将新疆地区纳入版图。


历史的荒野


西域古三十六国让人向往,这三十六个国家见于中原王朝史籍当中,是在西汉后期当中。有关于这三十六国的传说,我们一直在听说。那么西域古三十六国是哪些,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西域古三十六国的由来

西域古三十六国的由来,跟公元前二到一世纪的一次民族大迁徙有关。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汉朝初期,大月氏一直雄居着天山南北到蒙古高原。当时的月氏强到什么程度呢?匈奴头曼单于的儿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冒顿单于早些年被送到大月氏做了人质,后来到了人家的马逃回了蒙古。

冒顿回到匈奴之后,励精图治,匈奴终于开始崛起。大月氏在匈奴的接连打击之下,从今天的敦煌与天山之间的草原向西不断迁徙,一直到达今天的伊犁河、楚河流域,由此也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中亚民族的大迁徙。

这场迁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导致了西域诸葛重新变化。大月氏在西迁过程当中,由于一部分部落不愿意离开,所以这个民族就分裂成了两个部分。月氏人在西迁过程当中,先后洗劫了乌孙,然后又攻占了伊犁河的塞人,乌孙无奈不得向东迁徙,后来为了生存投靠了匈奴。到了汉武帝时期,乌孙王为了为父亲报仇,在匈奴残余的帮助之下,击败大月氏,将这伙人从伊犁河流域赶到了中亚阿姆河流域,之后乌孙王在伊犁河的故地之上建立了新的乌孙。

从公元前2~1世纪,是西域诸国开始慢慢迁徙并且不断形成的过程。塞人南下,乌孙西迁,匈奴则从蒙古高原到达了今天的罗漫山巴里坤草原,徒步盆地等大月氏原来居住的地方。公元前108年,吐鲁番盆地的小月氏两个小部落开始归顺汉朝,从吐鲁番东迁酒泉,从而引发了中亚民族的新一轮大迁徙。

在汉朝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战争当中,姑师人从罗布泊西岸迁徙到了吐鲁番小月氏族居住的地方,后来分化为了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楼兰人则于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南下鄯善河姑师故地,更名为鄯善。公元前176年,匈奴击败大月氏时,西域只有26国,到了公元前108年,姑师从罗布泊北迁到吐鲁番盆地之后,跟这里的小月氏移民逐渐融合,形成了出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

西域古三十六国

西域古三十六国有乌孙、龟兹、焉耆、于田、若羌、楼兰、且末、小宛、戒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东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

西域古三十六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乌孙是现在的新疆伊宁市附近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

  • 龟兹是现在的新疆库车、拜城一带;

  • 焉耆是现在新疆焉耆自治县一带;

  • 若羌是新疆若羌东南,罗布泊西北,离古阳关最近;

  • 楼兰是现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旁沙漠中。后来改了国名,为鄯善。现在留有古楼兰遗址。

  • 且末是现在新疆且末县西南,现在存有周围20里古城,墙垣断续。唐僧取经,在此停留过。

  • 小苑是现在新疆且末县西南,车尔臣河南,有人口只有1500人,在西域古三十六国当中国土面积最少。

  • 戒卢是现在新疆的于田县南;

  • 弥是现在新疆策勒县东边;

  • 渠勒是现在新疆策勒县南。在西域当中,这里曾有4个小国,不过后来被卡克拉玛干沙漠全部吞没。

  • 皮山现在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附近,这里现在存有汉皮山国城废墟,被当地人叫做破城子。

  • 西夜是现在新疆皮山县西南;

  • 蒲犁是现在新疆叶城东的一代地方;

  • 依耐是现新疆英吉沙东南东乐库尔依奈和蒲犁两国。这里在古代虽然国土面积较少,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丝绸之路当中的要道。

  • 莎车现在南疆莎车县,后来被于田吞并;

  • 疏勒现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 尉头现新疆南疆乌什巴楚地;

  • 尉犁现新疆库尔勒、尉犁地方。后来归于焉耆。

  • 姑墨现新疆南疆康县以北的一大片地方;

  • 卑陆现新疆阜康县以北的一片地方;

  • 乌贪訾现新疆离现玛纳斯北和昌吉附近;

  • 卑陆后国是现在新疆玛纳斯东北;

  • 蒲类是现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西北地方;

  • 蒲类后国是现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西北;

  • 西且弥是现在新疆乌苏县东南;

  • 东且弥是现在新疆昌吉县以西的地方;

  • 劫国是现在新疆呼图壁东北;

  • 狐胡是现在新疆吐鲁番的以北地方;

  • 山国是现在新疆南疆尉犁县东北的地方;

  • 车师前国是现在新疆吐鲁番交河城;

  • 车师后国是现在新疆乌鲁木齐的附近一片地方;

  • 车师尉都国是现在新疆吐鲁番东南;

  • 车师后城国是现在新疆奇台周围。

结语

西域古三十六国自从汉朝见于中原史书之后,由于多年战争,所以后来一些国家就慢慢的消失了,之后再出现在中原史书当中,就是玄奘西行去印度求经。所以西域古三十六国虽然跟民族大迁徙有关,最后消失,也跟战争、民族融合有特别大的关系。


草木皆史


西域,一直都是匈奴统治的,汉人对玉门关、阳关以西都是陌生的,一无所知,随着汉武帝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才弄清这片土地的形势,设置西域都护府。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时将这片土地上大小林立的政权统称为三十六国,也就有了《汉书·西域传》,其实因为战乱和纷争有灭亡、有分裂,数量并不是固定的三十六个,有的是真正国家,有都城、政权、军队、有的只是一个县一个城镇,甚至一个部落,后世为了方便记载统称为西域三十六国。

图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与标注的西域各国。

分别是:车师前王国、车师后国、车师都尉国、车师后城长国、蒲类国、蒲类后国、蒲犁国、婼羌国、楼兰国、且末国、小宛国、精绝国、戎卢国、扜弥国、于阗王国、渠勒国、渠梨国、皮山国、西夜子合国、莎车国、捐毒国、无雷国、依耐国、桃槐国、休循国、乌秅国、乌垒国、山国、焉耆国、危须国、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尉头国、尉犁国、疏勒国。此外还有西域以外诸国,分别是:乌孙国、大宛国、罽宾国、乌戈山离国、安息国、大月氏国、康居国等。

车师前王国,原名叫姑师国,在今天的吐鲁番盆地,因臣服匈奴不愿屈大汉,汉武帝时期大将赵破奴征伐匈奴时,灭了姑师国政权,并将领地分裂为几个小国,分别为1车师前王国、2车师后国、3车师都尉国、4车师后城长国,再无力对抗大汉帝国。

5蒲犁国,年纪大点的人新疆人能明白,新疆一直有个蒲犁县,1954年才改为塔什库尔干自治县,所以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就是以前蒲犁国。

6蒲类国,活跃于新疆巴里坤湖水域的民族,唐朝时为蒲类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大汉征伐匈奴时被灭,残余势力重新建立的政权称为7蒲类后国。

8婼羌国,挨着且末国和楼兰国,在今天青海西北部和新疆交界一带,此国无固定居住,属逐水草而居,后归了楼兰国。

图为楼兰古城遗址。

9楼兰国,又名鄯善国,千古之谜的楼兰古城仍是今天人们探索的目标,在今天新疆若羌县一带,楼兰古城遗址距离若羌县300公里。

10且末国,这个好理解,因为且末这个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就是今天新疆且末县。

11小宛国,汉朝时袖珍小国,人口仅有千人,按规模只能称得上部落或乡镇,在今天新疆且末县以南。

12精绝国,《鬼吹灯》里面的精绝女王让这个西域小国充满神秘色彩,在沙漠的绿洲里建国,人口也仅有数千人,在今天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

13戎卢国,挨着小宛国,人口仅有千人,在今天新疆民丰县境内。

14扜弥国,都城为扜弥城,在今天新疆于田县境内,后归了精绝国。

图为敦煌壁画中的于阗国王李圣天像。

15于阗王国,此国悠久,长达1200多年,曾一度占领大半西域,唐朝时为安西四镇之一,主要活动区域是今天新疆和田地区,和田以前叫和阗,1959年才改的名,而和阗就来源于阗王国,发掘的约特干遗址就是于阗王国的产物。

16渠勒国,也是个袖珍小国,在今天新疆策勒县和于田县一带。

17渠梨国,活跃于今新疆库尔勒市境内的一个小国,人口仅有千人。

18皮山国,袖珍小国,后归了于阗王国,皮山国也好理解,就是今天的新疆皮山县。

19西夜子合国,本叫西夜国,国王称子合王,所以统称为西夜子合国,在今天新疆叶城县境内。

20莎车国,这个好理解,今天新疆境内有个莎车县。

21无雷国,活跃于今天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一带。

22依耐国,西域最小的游牧部落,活跃于蒲犁境内,也就是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县一带。

23桃槐国,居无定所的游牧之国,一直沿着阿姆河迁徙,而阿姆河流经中亚各国。

24捐毒国,塞族人,也就是今天的东伊朗人,活跃在今天新疆喀什地区以西。

25休循国,和捐毒国一样,也是塞族人,活跃地区一样。

26乌秅国,昆仑山里的小国,在今天新疆叶城县以南喀喇昆仑山脉一带。

27乌垒国,当年汉朝大将李广利灭了轮台国,并在此地扶植了一个新国家叫乌垒国,西域都护府衙也设在乌垒国,今天的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就是当年乌垒国活跃区域。

28山国,活跃于新疆托克逊县与博斯腾湖周边,据说此国人在山里露天居住,不会盖房子,被记载为山国。

图为博格达沁古城遗址,焉耆国都,也是焉耆府衙所在。

29焉耆国,历史悠久,唐朝有焉耆都督府,清朝时还有焉耆府,民国时有焉耆专署,也就是今天新疆巴音郭楞州焉耆县。

西域危须国后裔哥舒翰,为唐朝征战四方,在今天甘肃临洮存有哥舒翰纪功碑,距今1200年。

30危须国,主要活跃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后被焉耆国所灭,唐朝名将哥舒翰就是危须国后裔。

31龟兹国,西域的大国,产铁器闻名,唐朝时为安西四镇之一,都城叫皮朗,也就是今天新疆库车县,发掘的皮朗古城就是龟兹国都城遗址。

32姑墨国,主要活跃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温宿县一带。

33温宿国,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有个温宿县,就是其活跃范围。

34尉头国,主要活跃于今天新疆阿合奇县境内,后被龟兹国所灭。

35尉犁国,今天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就是其发源地。

图为莫尔寺遗址,为古疏勒国遗迹。

36疏勒国,这个好理解,今天新疆有个疏勒县,古时候疏勒就是西域南北交汇点,今天依然是新疆西南的交通要道。


图文绘历史


西域三十六国出自《汉书》,是西汉时内属的城邦国和部族的总称。其地理位置基本都在今天新疆境内,当时属于乌孙以南、匈奴以西的地方,大多是一些沿着沙漠边缘的绿洲城市。

这些城邦国家一方面经营绿洲或者河流农业,一方面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很多经济都非常发达。居民人种复杂,先后有过塞种人、印度人、吐蕃人、伊朗人、羌人、汉人等。

  1. 乌孙
  2. 龟兹
  3. 焉耆
  4. 于阗
  5. 若羌
  6. 楼兰
  7. 且末
  8. 小宛
  9. 戎卢
  10. 扜弥
  11. 渠勒
  12. 皮山
  13. 西夜
  14. 蒲犁
  15. 依耐
  16. 莎车
  17. 疏勒
  18. 尉头
  19. 温宿
  20. 尉犁
  21. 姑墨
  22. 卑陆
  23. 乌贪訾离
  24. 卑陆后国
  25. 单桓
  26. 蒲类
  27. 蒲类后国
  28. 西且弥国
  29. 东且弥国
  30. 劫国
  31. 狐胡
  32. 山国
  33. 车师前国
  34. 车师后国
  35. 车师都尉国
  36. 车师后城国

加密货币百晓生


西域是个很笼统的名称,就跟我们现在说"西方"有点相似,那就是汉代华夏人民心目中的西方世界。起,可以从大汉国境线开始;止,却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国际"交往受到局限,大汉跟北方游牧民族距离近,难免锅盖碰锅勺,不定时打打架,但是跟西方的游牧民族部落、国家,在前期可以说是很少往来,相距遥远,中间往往隔着匈奴,互相够不着,两者之间缺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边境和平,皇帝亲征匈奴,经过近半个世纪,五次大战,才彻底消除了北部边疆的安全隐患,具备了打通西域的条件基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张骞出使西域,对西域各国进行摸底调查,才揭开了西域的神秘面纱。

东汉的史学家班固根据张骞的数据,在自己编撰的《汉书》中,对西域各国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把当时西域现存的政权概括为三十六国。

其实历史在发展,局势在变化,所谓的三十六国只能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国家的数量和版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所谓的国家,有大有小,大的相当于一个市,小的只有一个乡镇,甚至一个村落,把他们说成是国家,有点夸大其词,倒不如说是部落更恰当一些。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还是把他们叫做国家合适。

在史书中记载的三十六国,分别是:

一、车师国也有人叫它姑师国,它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吐鲁番盆地,该国是抗衡汉朝的急先锋,立场最顽固,态度最坚决。

因此枪打出头鸟,汉武帝的矛头首先指向该国。对他们采取了瓦解分化的政策,扶植起一个又一个鸽派政权,该国鹰派人物从此失势,再也没有能力对大汉发动侵略战争。

车师国分裂成为四个国家:一、车师前王国、二、车师后国、三、车师都尉国。四、车师后城长国。

五、蒲犁国,今天的蒲犁县,后来改为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人口只有一千八百人,面积不到一百平方公里。

六、蒲类国,活跃于新疆巴里坤湖水域的民族,是个勇敢顽强的民族,人口有三千人左右,唐朝曾经设蒲类县,就是今天的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strong>

七、乌孙国,是西域大国,位置在今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

八、婼羌国,是个荒凉的地方,不是荒漠就是山岭,几乎没有可耕种的地方,人民以游牧为生。婼羌国原址位若羌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辖。

九、鄯善国,在古丝绸之路上,水丰草足、牛羊成群,首都在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东边和敦煌、接壤,西邻且末,位于今天的罗布泊西部。、

十、且末国,两千人的小国,名称从古到今没有变化,即新疆且末县。

十一、小宛国,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人口不到千人,还没有内地的一个自然村大,位于新疆且末县以南

十二、精绝国,人口三千,没错,就是盗墓小说里的那个小国家。

十三、戎卢国,挨着小宛国,也是个比肩而立的小国,位于新疆民丰县境内

十四、于阗王国,这是个很有名气的国家,历史悠久,存在了1000多年,是个西域国家里的巨无霸。此国国祚比较悠久,位置是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

十五、渠勒国,也是个袖珍小国,在今天新疆策勒县和于田县一带。

十六、渠梨国,今天的新疆库尔勒市境内,也是一个标准的小国,人口两千人。

十七、尉头国,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阿合奇县境内

十八、皮山国,生产羊毛,骆驼也非常多,人民富足,后来被灭国,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皮山县。

十九、西夜子合国,本叫西夜国,国王称子合王,所以统称为西夜子合国,在今天新疆叶城县境内。

二十、莎车国,也是一个地道的小国,地名至今沿用,也就是今日的新疆境内莎车县。

二十一、无雷国,他们的地盘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西南部的帕米尔高原一带。

二十二、依耐国,人口两千多,居无定所,喜欢到处漂泊,活跃于蒲犁境内,也就是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县一带。

二十三、桃槐国,没有桃花,没有槐花,但是有大片的草原,成群结队的牛羊。人口三千多,武装部队就有600人。

二十四、捐毒国,有波斯人基因,他们的活动区域在

新疆喀什地区以西

二十五、休循国,的位置在今天新疆阿克陶西部

二十六、乌秅国,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与世无争的国家,因为它是昆仑山里的小国,位于今天的新疆叶城县以南喀喇昆仑山脉一带。

二十七、乌垒国,传说汉朝大将霍去病征服了利轮台国,然后在这里扶植了一个政权,这就是乌垒国的由来,它位于今天的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

二十八、山国,山国的地盘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国都在墨山城。只有450户人家,人口大约为5000人。军队有千人之众。该国的人不会搞建筑,没有开发商,所以只能在山洞里栖息,因此得名山国。

二十九、焉耆国,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焉耆回族自治县,也叫乌夷、阿尼。

三十、危须国,发祥地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三十一、龟兹国,西域的数一数二的大国,人口达10万之众,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人丁兴旺,马欢羊叫;在今天新疆库车县。后来唐代设置的安西大都护府就在此,这个地方的音乐也很出名。

三十二、姑墨国,该国是个袖珍国家,人口千人左右,在今天的乌什县、温宿县一带

三十三、温宿国,即今天的温宿县,属于新疆阿克苏地区。

三十四、尉犁国,它的位置在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一代。

三十五、疏勒国,它的活动中心在新疆疏勒县

三十六、难兜国,它的发源地在且末县的正南。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据使者记载,这里的人均寿命超过50岁,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西域三十六国只是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从它们再往西越过葱岭的安息等汉代统治势力所不能及的伊朗、阿拉伯、欧洲地区,仍然也是广义上的西域地区。


历来现实


按历史资料,他们大致应是: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