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夏縣:搬出來的新生活

甘肅臨夏縣:搬出來的新生活

喬玉青在家裡進行縫紉作業。趙梅攝


甘肅臨夏縣:搬出來的新生活

羅桂萍在扶貧車間務工。趙梅攝


甘肅臨夏縣:搬出來的新生活

村民們在臨夏縣新凱鳳鞋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裡務工。趙梅攝

西北的冬日,寒氣襲人,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土橋鎮異地扶貧安置點小區裡暖意融融。

“搬出來後,住房條件好了,我還能到'扶貧車間'打工!”村民喬玉青說。

今年46歲的喬玉青,以前住在山大溝深的南塬鄉賈家溝村,交通不便,住的老土坯房陳舊而簡陋,家裡的生產生活就靠幾畝苦瘠的土地裡種的莊稼維持。

幾年前,丈夫又不幸患上了肝硬化,不能勞動,兒子讀高三,沉重的家庭負擔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要不是搬遷,都感覺日子過不下去了!”喬玉青說,好在2017年村裡實行了異地扶貧搬遷項目,她搬出了大山,住進了水電暖齊全的樓房。

居住環境改善了,生機怎麼辦?正在喬玉青發愁的時候,包村幹部又告訴她一個好消息,她不但能去“扶貧車間”揚帆製衣有限公司參加培訓,學習縫紉技術,還能在這裡務工增收。

既能照顧虛弱的丈夫,還能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打工。喬玉青從2018年底接受培訓,剛開始一月拿1000元,到如今,她已經成了熟練工。“任務多的時候,一月可以拿到2000元。”

42歲的羅桂萍是南塬鄉江家寨村1社村民,2018年8月搬到土橋鎮異地扶貧安置點,在新凱鳳鞋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務工近3個月,如今已經掌握了車休閒鞋鞋幫技術,隨後她還將學習其他複雜的製作技術。

怎樣讓“十三五”搬遷的2329戶11321名貧困人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臨夏縣圍繞從根子上解決搬遷群眾“兩頭跑、兩頭住”和加重負擔的問題,對集中建點安置、縣城和土橋鎮購房安置的群眾,因地制宜、強力推進落實後續產業扶持政策,綜合採取“就業培訓+公益崗位”“土地流轉+勞務輸出”“合作社+電商”等措施,堅持挪窮窩與建產業並重,夯基礎與強保障齊抓,讓搬遷群眾住的好,心裡穩。

如今,臨夏縣已建立1個布鞋加工培訓基地、3個“扶貧車間”,培訓輸轉就業勞動力2200多。

“搬遷搬出了新希望”!”喬玉青說,如今,她可以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兒子的成績也不錯,新家裡的條件也適合丈夫養病,只要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

喬玉青的新家裡,陽光照進臥室,照在她的縫紉機上,一切都像她栽植在花盆裡的花,滿懷期待又充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