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美] 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在与世隔绝的爱丽丝岛上,有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屋,那是岛上唯一的书店。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书店的店主是一名每天昏沉压抑的中年男子A.J.费克里,书店是他的爱妻妮可要求创立的,妮可说:"一座岛上怎么可以没有间书店呢?"于是有了挂在门廊上的褪色的招牌上的一那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可是后来妮可死了,死于意外。

费克里是位有一定学识的文化人,但他太固执,也太封闭,虽然对很多书的阅读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见解却是有偏向性的,他讨厌八卦书刊,讨厌成功学与名人传记,只愿意固守自己所能接受的书本。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费克里对于书籍的"怪癖"延续到了生活中,他无法与人正常社交,尽管书店的收入源自游客,他却厌恶着打搅他生活的游客。在妮可还活着的时候,这一切交际任务都能被她轻松搞定;但妮可去世后,陷入对亡妻怀念中的费克里更加孤僻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费克里消沉度日之时,他唯一的珍藏本,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帖木儿》被盗,这让他心灰意冷,失去了对一切的希望。或许对费克里来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他还会为你关上一扇窗。

没想到窗台下还有位可爱的小姑娘。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就在《帖木儿》被盗的第二天,费克里在书店中发现了一位快2岁的弃婴,这个可爱的小家伙玛雅从此成为了费克里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他原本已经黯淡无光的生活。

玛雅的来历也充满着悲情色彩,她的母亲原本是个贫苦的孤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一次意外怀孕不仅使她失去了奖学金,还让她的人生从此灰暗。在走向深海之前,玛雅的母亲看到了岛上这家小小的书店,她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在书店长大,或许是对女儿以后人生的最好规划。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玛雅知道她的妈妈把她留在小岛书店,但是也许每个小孩在某个岁数都会遇到这种事。有些孩子被留在鞋店,有些被留在玩具店,还有些被留在三明治店。你的整个人生都取决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她可不想生活在三明治店。"

玛雅的存在不仅改变了费克里的人生,还连接了他与身边人的关系。他跟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娅终于再续前缘,小姨子伊斯梅成了玛雅的教母,警长兰比亚斯则成为了玛雅的教父,这两人最后走到了一起。

我最喜欢的是故事的最后并不是一般小说中大圆满式的结局,也非悲情结局,而是符合了时间流逝事态发展的主线。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帖木儿》其实是被伊斯梅拿走的,但伊斯梅最终将其还了回来,拍卖成为了费克里的治疗费用;费克里最终没有躲过死神的召唤,阿米莉娅选择带着玛雅离开,书店没有关闭,伊斯梅跟兰比亚斯带着对故人的怀念继承了它。

苦难和压抑永远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温暖才是

《岛上书店》中的所有人物从来都不是故事的中心,书中所有章节都是用的其它实体书的标题,他们会随着事态发展而离开,唯有书店才是永恒的。从书中获得知识,从书中获得力量,从书中读懂世间百态,或许这就是为何《岛上书店》能够成为现象级全球畅销书,短短一年之内就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的原因。

当你对生活心灰意冷时,不如去读一本好书,或者开启一段学习之旅,第2导师论文辅导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