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今天午休打开朋友圈时,发现好友A发了一条特别的朋友圈,引起了我的注意。

“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辞退了,下一个会是谁?”

我带着关心和好奇私聊了她,原来因为贸易问题,她上班的公司这几个月订单越来越少,公司开始裁员了。

第一批公司要裁的是那些工作效率低,拖团队后腿的同事。做事效率低的人,做事不讲究方法,正在被团队所抛弃,公司无情地对其说再见。而好友公司的行政助理雯雯是平时间加班最多的,却在第一批被裁名单之中。

为此,好友心里有些不平。寻思着“人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呢,说裁就裁了,不讲半点情面。

那么,工作效率是什么?

工作效率,一般指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通俗地讲就是在进行某任务时,取得的成绩与所用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比值。

产出大于投入,就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就是负效率。工作效率是评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求正效率值不断增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工作效率的高低。

工作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明明每天充满干劲地从早忙到晚,为何工作还是做不完?看到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工作起来比自己更加利索,你有没有嫌弃自己?“难道我就是一个很没用的人吗……”

工作效率高与效率低的人,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实际上,与其说两者的能力有差别,还不如说是因为平常的习惯不同而导致工作效率出现天壤之别。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人才培养策划师藤井美保代的著作《会工作,惹人喜爱之女性的8大习惯》中,详细阐述了工作效率低的人容易在职场上出现的3种习惯。

1,陷入完美主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从上司那儿接到任务之后,想要做得完美而过分拘泥于细节,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

如果你拘泥于“必须做到完美”的心态恰恰偏离了上司的意思,那么你将陷入最糟糕的情况。干劲十足地将自认为“完美”的作品提交给上司时,却因“这与我交代的不一样”而被退回,此时,可能没有推翻重做的时间了。

因此,作者藤井女士建议那些工作认真、追求完美的人“最好在工作完成60%左右时给上司看一下”。完成60%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不算很多,如果被上司否决,至少还有修改的时间。

如果你努力追求工作上的完美却得不到上司的赏识,那么与其拘泥于“完美”,还是先以60%为目标努力吧!

2,反复查看手机

你在工作中,一般一天查看几次手机?是否出现过因为反复查看手机而无法集中精神工作的经历?

据说比起随时查看邮件,集中查看会更有效率。“不知不觉就会查看邮件”的人,还是制定一个查看邮件的规则吧!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设置查看手机的时间,“早上、中午、下午2点各查看一次”,其余时间就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二种方法是将查看手机作为转换心情的一种方法。比如说,“专心工作25分钟后看5分钟手机”,“专心工作50分钟后看10分钟手机”,这样按照一定的节奏,分时段检查手机,可以使工作流程变得张弛有度。

根据一天收到的信息量,设置适合自己的方法,避免反复查看手机吧。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3,不会组织整理物品和信息

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数码电子媒介,你能在工作时马上取出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料吗?

在需要用到资料的时候,嘟囔着“咦?那个数据保存在哪儿来着?”,花时间四处寻找,工作效率也会降低,上司肯定不会放心把工作交给这样的人。

若能注意收拾整理办公桌周围的物品,统一管理各种信息,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若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迅速完成工作,心情也会比较平静,工作会变得越来越顺利,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经常在“找东西”上花费较多时间的人,请提前30分钟上班,把办公桌上的东西以及电脑中的信息资料整理归档。

以上就是工作效率低的人容易在职场上出现的3大NG行为,大家觉得怎么样呢?这些都是稍微花点心思就能改善的事项,有此征兆的人请务必从今天开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吧!

提高工作效率的“留白式”法则

《稀缺》一书中,作者沙菲尔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忙碌带来的时间稀缺,所产生的后果:

想象有一大一小两只箱子放在面前,你需要往里面装东西并且带走箱子。

如果你拥有的是大箱子,那么你在装完必须的衣服行李等物品之后,空间还会有空闲。

而如果非常不幸,你拥有的是小箱子,那你必须对空间非常精打细算,不断权衡。

到头来却发现,无论怎么布置,箱子都是满满的,但是需要带的东西依旧没装完。

工作几年后,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身陷这样的困境:时间表被塞满,越忙越没有成就感。遭遇时间困境时,你需要的是“留白”式高效工作。

这种时间困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的。

我们必须时刻权衡,在下一刻要做什么,因而时间表上也是排满的,过于忙碌处理事务本身,会错过很多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事情。而这一现象,叫做“管窥”

所谓管窥就是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管子以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对于稀缺有限的事物,人们心理上容易造成管窥效应,促使个体过分追逐,从而忽略整体和长远的判断。

这里,“管子”就代表了有限的时间和稀缺的财富,而我们因此变得目光狭窄,找不到真正的意义,很难拥有成就感。

《深度工作七步法》的作者惠特克在书中说到,在纸上画一个花瓶,你可以谈论绘画中的图案和底上的留白,而如果画面全部被填满,整幅画面就失去了美感和层次。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快节奏的生活,996,007式的工作模式,如何留白?

我有一个很有用的小技巧,是和前经理学到的。

她的日程非常满,但无论如何忙碌,她也会每天给自己留出30分钟的空白时间,这段时间不进行任何会议,不打电话发邮件,而是由自己完全自由安排。

有时候她会学习MBA课程,有时候会回顾最近的工作,有时候只是躺着任由思路满天飞。

起初,这样的空白让我觉得工作效率会降低,少处理很多事情。然而坚持三周之后,我发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许多之前看不到的问题,没有思考的点,都因为刻意的留白,而浮现了出来。

我们可以在留白的时间做什么呢?

试试看,每天提一个优质的问题。

耶鲁大学2019年的新生演讲上,校长Peter Salovey没有讲大段大段的人生道理,而是讲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比的故事。

他说拉比的母亲在他年少时,每天放学后,不像别的父母一样问孩子的学习。她只问他一个问题:你今天在学校问了一个优质问题吗?

母亲的提问帮助他养成了寻找优质问题的习惯,他因此注意到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并且开始真正思考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可以说为他后来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功打开了一扇窗。

而我认识的一个很优秀的姐姐,27岁就当了外企高级经理。

她闲聊的时候给我说过,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时候老板或前辈会告诉她,这个用什么方法是做不到的,或者必须用什么什么样的方式去做。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而她的核心逻辑是,问自己这些问题:

做不到是因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如何才能做到?除了大家公认的Plan A,有没有Plan B,C,D?

正因为她经常问自己这些优质问题并深挖,她才总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解决思路。随后的一个月,我开始每天腾出半小时时间思考并问自己一个优质问题:

哪些事项耗时最长?是人为因素还是客观因素?怎么能改变?

相同的一件事,为什么小A和小B达到的效果天差地别?可以怎么学习?

和我天天相处的同事们都在做什么业务?我们可以如何沟通和配合

......

这些问题是可以分成3类去进行汇总的。

人,和做事的人相关的所有问题,比如同事的做事风格,工作喜好等等。

事,这件事本身的所有问题,比如事情的计划,流程,安排等等。

环境,你所在公司、团队的氛围,准则,不成文的规则等等。

每天问自己一个优质问题的底层逻辑,是发现工作中更多的可能性。

试想,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天天见到的人都是一样的,每天的任务也是有章可循的,公司的流程也基本一样,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能坚持发现并且深度思考某个问题,能够达成的成就将会更大。

那个加班最多的同事被裁了,职场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用

如何问出优质问题?“5Why工作法”帮你直抵本质。

我们如何发现“优质问题”呢?“优质问题”不同于普通问题,它是有价值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

在你不知道要问什么的时候,我建议使用职场中常被用到的“5Why工作法”找到一个优质问题。

5Why工作法来源于丰田佐吉,是通过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五个“为什么”来自问,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1980年的美国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墙面出现裂纹。

如果只是不加思考,直接找工匠修理,就不会发现下面的问题。

专家们一开始以为是酸雨导致,后来发现这个纪念馆的受损情况比其他建筑物更严重。而通过5Why工作法,我们可以这样发现解决思路:

为什么杰弗逊纪念馆受酸雨影响比别的建筑物更严重?因为清洁工经常使用清洗剂进行全面清洗。

为什么要经常清洗墙壁?因为墙壁上有着大量的鸟粪。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生活着很多燕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

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因为大量的飞虫被黄昏的灯光吸引。

而只要在天还未黑之前,拉上窗帘,杰弗逊纪念馆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就是应用5why分析法的经典小案例。

而在这里,最后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就是一个优质问题,因为它指向了最后的解决方案:

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这样问自己。

比如一只公关汪的自问:

为什么我工作没有成就感?因为工作日即使保持连轴转的状态,却依然忙不完。

为什么每天连轴转却依然忙不完?因为时常被打断,又总有突发情况出现。

为什么有突发情况出现?因为公关的工作性质,总会有需要紧急应对和处理的事情。

为什么总会有需要紧急应对的事情?因为公司处在上升阶段,媒体常常盯着不放,压力很大。

为什么压力很大?因为没有建立有效的预案,经常是出了事情再想解决办法。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优质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建立预案,包括完整的应对流程,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分配等等,而不是让自己的工作被突发情况经常打断。

END

平时再忙碌,你一定也要找到自己的“留白”时间,每天问自己一个优质问题。正如耶鲁校长Peter Salovey所言,所有重大的发现都来自提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