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漫談春節民俗 喜迎鼠年新春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掃塵] [吃灶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洗 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過趕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正月初一:[拜年][開門炮仗][佔歲][貼畫雞][聚財]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正月初二:[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正月初三:[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五:[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正月初七:[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正月初八:[穀日][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十:[石頭生日][賀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正月十五:[元宵節][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立春風俗:[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佈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春節的由來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臘月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正月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正月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正月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正月初五: 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正月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正月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正月初八: 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正月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正月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天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春節期間的禁忌,大家也要注意!

正月初一

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另外還忌洗衣,因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因此這二日不宜洗衣。

正月初二

中國有些地方女兒是初二回孃家,回孃家時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孃家的禮物必需成雙。並且白天不可午睡,否則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裡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正月初三

又稱赤狗日,中國南方、北方均有年初三不拜年的傳統,據說年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認為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客家年初三的“送窮”,其民俗思想來源於古老的“赤狗”信仰。

正月初四

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不宜外出。

正月初五

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

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正月初七

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天訓孩子。

正月初八

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九

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過了正月十一

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龍有九子,你知道它們現在呆在哪兒嗎?


老大囚牛(qiúniú),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老二睚眥(yá zì),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

老三狴犴(bì’àn),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訟,常見於古代牢門之上,震懾囚犯,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是辨明是非,伸張正義的神獸。

老四狻猊(suān ní),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老五饕餮(tāotiè),嘴饞身懶,好吃好喝,常見於古代烹飪鼎器上,夏商青銅器便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猛獸,是品嚐美味,鑑賞佳餚的“美食家”。

老六椒圖(jiāotú),形似螺蚌,性情溫順,常見於大門上,銜環守夜、阻攔小人、是求學、求子、升職的保護神。

老七贔屓(bìxì)(霸下),龜形有齒,氣大好負重,常揹負石碑於宮殿中,是長壽、吉祥、走鴻運的保護神。

老八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好張望,常站立於建築物屋脊,作張口吞脊狀,是宅院守護,驅邪納福,安居樂業的神獸。

老九貔貅(pi xiu),又叫辟邪,生性兇猛,專吞金銀肚大無肛,只進不出,即能招財,又能守護財富,掌握財運,是招財進寶的保護神。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鼠年春節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時機老祖宗的春節習俗完整版特別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