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為什麼沒入列中國四大名菜?

用戶68289336


湘菜入四大名菜?這個問題問的就有問題,沒有啥四大名菜,說的是四大菜系吧。早期的四大菜系有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後來經過發展變成八大菜系,加入了湘菜,閩菜,浙菜,徽菜。

其實無所謂四大名菜還是八大名菜,飲食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以前的四大菜系不足以滿足現在的美食味道劃分,那就劃分成八大菜系,當然,按我們一般人來說,心中肯定要給8大菜系排個先後的。這個也不好排名的,比如要按受眾人口,普及度來說,那我估計川菜的受眾人口應該是最多的,後來的湘菜也是,普及度都比較高,但川菜就排第一嗎,肯定也不行,比如國宴就淮揚菜比較多一些,那淮揚菜是不是就排第一呢,那肯定也不行,全國範圍來說受眾度不那麼高。所以說無所謂四大菜還是八大菜,在飲食行業發展過程中有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細分菜系,更能滿足各種人群需求






地方美食收集者


對於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網友一:真不是想幫湘菜貼金,我只講一下珠三角地區的經歷,十五年前剛來珠三角地區時,不是黑湘菜,那時這邊到處是川菜館,湘菜館少,而到今天,剛好相反了,現在真的到處是湘菜館了,而且好多同事喜歡吃湘菜,有廣西,江西,湖北,東北等同事。

網友二:在廣東地區湘菜多,總體感覺湘菜館舍得投資給人感覺高檔些,川菜在外地都是小飯店多不講究裝修,現在人吃飯溫飽問題解決了講究環境,所以在廣東地區給人感覺湘菜更有檔次,川菜在外面高檔店面少一些,主要還是一些小菜館環境也不怎麼樣,所以川菜飯店思維還得跟進。

網友三:八大菜系是全國最廣泛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否科學也不可能有答案。全國基本上沒有四大菜系這一說,硬要搞也行,再搞個二大菜系,十大菜系都可以。實際上沒有權威機構評定幾大菜系,評也很難達成共識,各地一定爭破頭。


食味春秋


湘菜沒人入列四大名菜,個人覺得跟歷史、菜式有著極大的關係。

湘菜在大多數人看來特點就是“辣椒裡找菜”,最具代表的菜是剁椒魚頭、農家小炒肉。

先說歷史吧!

中國四大名菜魯、粵、川、淮揚四大菜系。其中魯菜居首。幾千年來帝國王朝建居在以北方為主,人口相對集中,所以大眾化的口味偏向了魯菜,也就使魯菜有了絕對的發主權。而粵菜最具特點的是以海鮮主打,鮮嫩為主極大的滿足了王親貴胄的分級化需求。

雖在北方建都但不能放棄南方市場,也就有了科舉選拔官員,不少出生在南方賢士受地域潮溼的需辣椒驅寒除溼即便到了北方當官仍然帶著川菜特色的廚子,近而川菜得到了南北方向發展;淮揚菜的興起來自於漕運鹽商的功勞及江南水鄉天生的美學。使得菜式如風景般溫婉精緻、鹹甜夯厚,促進了他極快的受到宮廷的賞識。

而湖南在古代屬於並不屬於安居樂業之地,山多水阻,蠻夷眾多、巫術眾衡、流派分雜可以說是兵家必針之地。當一個地方兵災繁多時,人們哪有心思雲發展吃的。那時候的吃食大概以存放(醃製)、下飯(鹹辣)為主要考慮條件吧。

再說菜品菜式吧!

在味道上,川、湘兩菜對於大多數人看來是一樣的。個人覺得兩者最大的區分是湘菜入口比川菜辣比川菜鹹。

在菜式發展上,一提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可以蹦出火鍋、宮爆雞丁、麻婆豆腐、毛血旺、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缽缽雞、夫妻肺片等等讓人流口水的菜餚來;然而說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大概只能說出個剁椒魚頭、小炒肉吧!


樂活花花


湘菜現在是八大菜系之一,到現沒有入列四大名菜之中,為什麼?我認為更多的是歷史原因。因為我國近三十年來,沒有進行過國家部級以上的評選。

八大菜系是由國家原商務部(現商業部),在上世紀中晚期評選的,有極強的權威性,評選結果一直沿用到現在。原商務部共評選了三次,每次的排名都略有改變,所以有三種官方版本,最大的變化是第一名改變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商務部取消了消費領域,國家級評選。最典型的是酒類,國家部級的金獎,銀獎,銅獎,八大十大名酒之類再也評選過了。

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市場環境日新月異,當年那些得到獎的,有的掉隊了,有的退步了,也有的進步了。



八大菜系中近二三十年,湘菜是進步最進的,可以說是異軍突起,湘菜餐飲人在這二十多年,勤勞創新,經過努力把湘菜推廣到全國絕大部分縣,覆蓋率極廣。


在菜品上,湘菜廚師近三十年,進行五次菜品升級換代,及模式創新,全國餐飲市場營收額湘菜以穩居第三名,市場收歡迎度也排進前四。

這些成績是靠湘菜餐飲人,一步步奮鬥出來,也是老百姓一口一口吃出來的。相信不久的將來,湘菜餐飲人努力的付出,定會有回報。如商業部再啟動,國家部級八大菜系評洗,有相信湘菜有很大的機會,以第四名身份例入四大菜系。


傅忠偉960


1歷史原因,湖南人踏上中國歷史舞臺時間非常晚,是清末才開始,那時歷史上早己形容成了四大名菜,並傳播廣泛。湘菜因湘人剛登上歷史舞臺才開人始有一點點影響力。

2地域原因,四大名菜,粵魯蘇都靠是沿海省份,四川之古天府,佔長江之利。原材料對菜品的重要性美食愛好者都知道,湘菜在原材料這一塊,有先性天不足。上世紀交通不便利,光靠湖南自已產的那些原料想進四大名菜,一個難。

3人口原因。粵川魯蘇都是人口大省,與湖南的比例9比6。用現在的說法,湖南先天性少了三千萬鐵粉。

4沒有進行第三次官方評選。官方(部級以上單位)近50年來再沒進行過八大菜系的評選,如果菜系生產總值,或按民間粉絲量,或者真刀實火比技術比菜品。再評選一次,湘菜這次殺入四大名菜可能性還是有的。




美食傅老廚


湘菜為什麼沒入列中國四大名菜?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中國四大名菜,也就是俗稱的四大菜系,是魯、粵、川、淮揚這四個,而一般所說的八大菜系,是在這四個基礎之上,還要再加上湘、閩、浙、徽這四個。

那麼湘菜為什麼沒能進入四大菜系?

那就先要看所謂的四大菜系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但是菜系最終定型,卻是非常近的事,尤其四大菜系的確立,頂多就二百多年,也就是清朝的事,而且是清朝盛期或更後。

說一個有意思的事,如果去江南旅遊,那麼找到一些老字號飯莊,幾乎都可以看到什麼乾隆題詞,或者關於乾隆的什麼軼事。世人都知道,乾隆爺六下江南,當地的官員、富商,為了迎接他,在飲食上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說松鼠鱖魚,不管真實的發展軌跡如何,但因為有了乾隆爺這一出,歷史也只能追蹤到這麼遠。

雖在北方建都但不能放棄南方市場,也就有了科舉選拔官員,不少出生在南方賢士受地域潮溼的需辣椒驅寒除溼即便到了北方當官仍然帶著川菜特色的廚子,近而川菜得到了南北方向發展;淮揚菜的興起來自於漕運鹽商的功勞及江南水鄉天生的美學。使得菜式如風景般溫婉精緻、鹹甜夯厚,促進了他極快的受到宮廷的賞識。

而湖南在古代屬於並不屬於安居樂業之地,山多水阻,蠻夷眾多、巫術眾衡、流派分雜可以說是兵家必針之地。當一個地方兵災繁多時,人們哪有心思雲發展吃的。那時候的吃食大概以存放(醃製)、下飯(鹹辣)為主要考慮條件吧。

再說菜品菜式吧!

在味道上,川、湘兩菜對於大多數人看來是一樣的。個人覺得兩者最大的區分是湘菜入口比川菜辣比川菜鹹。

在菜式發展上,一提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可以蹦出火鍋、宮爆雞丁、麻婆豆腐、毛血旺、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缽缽雞、夫妻肺片等等讓人流口水的菜餚來;然而說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大概只能說出個剁椒魚頭、小炒肉吧!

而說到我國四大菜系的話,可以說都是比較有名的,而且都是能夠代表我國不同的地區的,像湘菜和川菜的話,味道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是你寫上臺面的菜的話,還是以我國的淮揚菜和魯菜為主,像我國的國宴菜的話,好多都是魯菜和淮揚菜。

像今天好吃的湘菜是挺多的,剁椒魚頭,泡椒田雞,但說實話,湘菜沒在全國各地普及,川菜跟粵菜才是當之無愧,川菜全國那條街沒有,粵菜那個高檔飯店沒有,總的來說,還是我國的四大菜系影響力更大一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都具有代表性。

以上就是本人的回答了,歡迎大家探討交流


小春食材鋪


湘菜和川菜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常州回孃家土菜館/柳成蔭

中國菜主要有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之說,其中“四大菜系”是指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八大菜系”是指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湘菜位於八大菜系之中,但不屬於四大菜系,中國四大名菜裡也沒有湘菜。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湘菜製作精細,用料上比較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製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湘菜的主題是下飯,其實很多湖南人也是怕辣的,而又要吃那種很辣的,由辣而產生多吃米飯的結果,所以湘菜主要產生的作用是下飯。

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組庵湘菜為代表,如組庵豆腐、組庵魚翅等;民間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魚頭、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魚粉,東安雞,金魚戲蓮、永州血鴨、臘味合蒸、姊妹糰子 、寧鄉口味蛇、岳陽薑辣蛇等。

在全國餐飲百強企業當中,僅有兩家湘菜企業;而作為“競品”的川菜,有15家川菜企業入圍。一方面作為“伏牛堂”、“人人湘”這樣的湘菜館在全國範圍內聲名鵲起,另一方面真正做到百強的湘菜企業卻屈指可數,“湘菜出湘”的過程中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境況?

“像‘伏牛堂’、‘人人湘’這樣的餐館並不算是湘菜企業,只能算是湘菜中的小吃品類,而且他們的註冊地都不在湖南。”據湘菜產業促進協會副秘書長鄧執君介紹,考量湘菜企業有三個標準,即註冊地在湖南、稅收在湖南和能夠帶動湖南農產品產業的加工和就業。

湘菜做不過川菜,那就更難進四大菜系了,本身湘菜和川菜在烹飪技術和口感上還有一定的相似,“湘菜的主題就是下飯菜”,刺激味蕾,促進食慾。川菜則不然,分支菜系限多,如:川西地區以成都官府菜、眉山菜為代表的上河幫川菜;川南地區以自貢鹽幫菜、內江糖幫菜、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共同為特色的小河幫川菜,川東地區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典範的下河幫川菜。這就奠定了川菜比湘菜有品味的一說。

湘菜名菜不多,當屬剁椒魚頭,然,川菜除了辣外,更有清淡爽口的當家菜,如:開水白菜。故,川菜的結構形式比湘菜廣泛,湘菜過於狹隘。

如果說湘菜是下飯菜,則以麻辣著稱的川菜則是下酒菜,無疑。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端菜為輔,取材多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鮮。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鹹鮮中仍帶點微辣。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魚、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等,其他經典菜品有:棒棒雞、泡椒鳳爪、燈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雞、酸辣土豆絲、麻辣蝦、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鍋、麻辣香水魚、板栗燒雞、酸辣海蜇頭、辣子雞、麻辣小龍蝦、椒麻浸鱸魚、麻辣鱔魚、麻辣牛柳等。

就拿小龍蝦來說,湖北人做成油燜大蝦,四川人做成麻辣小龍蝦,龍蝦之都的江蘇盱眙人做成蒜泥龍蝦、十三香小龍蝦、冰鎮龍蝦,湖南人做成香辣小龍蝦。我敢肯定,川湘人絕對不去做清水、冰鎮龍蝦的。

有了川菜進入四大菜系,則湘菜很難再進,不可能四大菜系中有兩菜系是辣味,畢竟要代表全中國人口的口味的。

〖作者簡介〗筆名柳成蔭,發表小說、散文100餘篇,散文集《故鄉情》即將出版。現在江蘇常州經營一家“回孃家土菜館”的酒樓。


常州柳成蔭


以前說到中國的特色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滿漢全席,但現在說到中國的特色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中國的四大菜系,中國的四大菜系分別是魯菜,川菜,粵菜和蘇菜,雖然有一些菜並不是特別的出名,但是結合各個方面的原因,還是成為了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而湘菜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特別愛吃的一個菜系,可是為啥湘菜走進了聯合國?卻不是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呢?原因在這裡,看完長見識。

四大菜系之所以會被稱為是中國的四大菜系,肯定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而湘菜中的食物味道也非常不錯,竟然走進了聯合國,肯定也是被這些食物的味道給吸引到了,說明湘菜也是一種很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菜系。沒有成為四大菜系的原因有幾個,聽我一個個跟你分析。

1.首先就是知名度的原因。

從各個菜系上面的代表菜來說,相信很多人都能說出來一些,就拿川菜來說,生活中我們吃到的很多菜基本上都屬於川菜,比如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肉絲,水煮肉片,夫妻肺片等,但是提起湘菜,除了剁椒魚頭,你還能想到啥?所以湘菜的知名度不高,代表的美食種類自己不是那麼被人熟知。

2.另外就是烹飪工藝不如四大菜系。

湘菜在烹飪的過程中,大多都是炒和蒸,涼拌的菜是非常少的,所以說並不是特別的全面,而且烹飪出來的食物大多都是以辣為主,所以食物的口感也並不是非常的豐富。

3.最後就是受到了地理區域的影響。

湘菜被周圍的幾大菜系給包圍,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菜系,再加上湘菜不是特別出眾,所以當出現選擇題的時候,大多都會忽略掉湘菜,所以它也很難成為中國的四大菜系。看完之後,你覺得湘菜不是中國的四大菜系冤不冤?


認真麥蒙


因為湘菜沒有四大名菜那麼有代表性。那麼湘菜為什麼沒能進入四大菜系?那就先要看所謂的四大菜系是怎麼來的。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但是菜系最終定型,卻是非常近的事,尤其四大菜系的確立,頂多就二百多年,也就是清朝的事,而且是清朝盛期或更後。


說一個有意思的事,如果去江南旅遊,那麼找到一些老字號飯莊,幾乎都可以看到什麼乾隆題詞,或者關於乾隆的什麼軼事。世人都知道,乾隆爺六下江南,當地的官員、富商,為了迎接他,在飲食上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說松鼠鱖魚,不管真實的發展軌跡如何,但因為有了乾隆爺這一出,歷史也只能追蹤到這麼遠。


雖在北方建都但不能放棄南方市場,也就有了科舉選拔官員,不少出生在南方賢士受地域潮溼的需辣椒驅寒除溼即便到了北方當官仍然帶著川菜特色的廚子,近而川菜得到了南北方向發展;淮揚菜的興起來自於漕運鹽商的功勞及江南水鄉天生的美學。使得菜式如風景般溫婉精緻、鹹甜夯厚,促進了他極快的受到宮廷的賞識。

而湖南在古代屬於並不屬於安居樂業之地,山多水阻,蠻夷眾多、巫術眾衡、流派分雜可以說是兵家必針之地。當一個地方兵災繁多時,人們哪有心思雲發展吃的。那時候的吃食大概以存放(醃製)、下飯(鹹辣)為主要考慮條件吧。

再說菜品菜式吧!在味道上,川、湘兩菜對於大多數人看來是一樣的。個人覺得兩者最大的區分是湘菜入口比川菜辣比川菜鹹。


在菜式發展上,一提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可以蹦出火鍋、宮爆雞丁、麻婆豆腐、毛血旺、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缽缽雞、夫妻肺片等等讓人流口水的菜餚來;然而說到川菜,大腦在10秒以內大概只能說出個剁椒魚頭、小炒肉吧!

而說到我國四大菜系的話,可以說都是比較有名的,而且都是能夠代表我國不同的地區的,像湘菜和川菜的話,味道都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是你寫上臺面的菜的話,還是以我國的淮揚菜和魯菜為主,像我國的國宴菜的話,好多都是魯菜和淮揚菜。

像今天好吃的湘菜是挺多的,剁椒魚頭,泡椒田雞,但說實話,湘菜沒在全國各地普及,川菜跟粵菜才是當之無愧,川菜全國那條街沒有,粵菜那個高檔飯店沒有,總的來說,還是我國的四大菜系影響力更大一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都具有代表性。


一諾美食


三個問題

1.如果從沒吃過中國菜,自己是個外國人,吃湘菜是什麼感覺?

辣!還有呢?辣!還有呢?辣!

第一個問題,味覺層次相對不豐富。

2.菜式廣度

湖南菜涉及魚的有哪些?涉及蝦蟹的有哪些,涉及其他海產,山珍的有哪些?是不是比較容易想到剁椒魚頭,想到肉炒肉等各類家常菜?

湘菜味覺上特色太鮮明,相對會弱化食材本身的風味。這個是很要命的。因此味覺不豐富的家常菜很受歡迎,但是山珍海味菌菇各類珍饈就過猶不及了。

3.烹飪方式

這個更明顯。因為食材的特質,味覺的特點。湘菜的烹飪方式也稍微窄一點。蒸,炒,煸最多。當然不絕對,不過這是事實。生食,清蒸,煎燉,烘烤相對少。

味覺相對單一,菜式相對家常,烹飪操作比較窄。

捫心自問,能代表5000年華夏飲食文化嗎?

那為什麼老百姓吃的多,餐館多。

十四億人,怎麼可能個個吃珍饈?還是家常為主。肉就是豬牛羊,青菜就是常見菜。常見菜豬牛羊的烹飪,加之口味突出有特色。烹飪簡單不繁瑣。這個是飲食方式普及的先決條件。所以老百姓喜歡。不僅外面方便吃,家裡自己也容易買到,容易做出來!

美食,全球的標準大同小異。辣椒哪個國家都有但是喜歡的只是一部分,和氣候,生存環境都有關的。這個東西還是要辯證的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