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活捉囚禁不可以吗?

who看who说史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活捉囚禁不可以吗?

这个问题提的好,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杀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呢?他们可以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啊,把他们囚禁不就好了吗!

这个问题也是我小时候看各种故事书和影视剧所想的问题,直到后来,长大之后,看的历史书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才逐渐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一共总结了五点原因,其中有两点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另外三点是大多数人忽略的原因却是致命的。

玄武门之变

我们先说大家的共识的原因:

第一,政治斗争是残酷而且排他的。

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都会屠灭掉前朝皇室宗族以防死灰复燃,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甚至同朝为官却政见不合的大臣们都是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所以,在政治斗争中,争斗的双方一旦分出胜负,失败的一方必然面临着胜利方的赶尽杀绝。

皇朝党争

第二,被己方势力裹挟。

1、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都曾对李世民说过类似的话“如果秦王再不动手,我们就要各自逃命了,因为这样持续下去,我们必然会被各个击破,没有一个人能得善终。”

2、在玄武门之变前夜,有人要为这次行动起卦,被长孙无忌阻止,其理由是“如果卦象不好,难道我们就不做了吗?”也就是说,无论成败,他们都必须得做。

所以,无论李世民内心是想主动做还是被迫的,李世民都只能发动这次行动。

长孙无忌

下面,我来说说大部分人忽略了的三点原因:

第一,李建成当时的实力其实是远超李世民的。

在隋末农民起义至建唐初期,李世民的功劳确实是很大的。但是,李建成的功劳其实是远高于李世民的,由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对史书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导致我们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失真。但是,有两件重大实践李世民却始终无法篡改——西取长安、北御突厥,这些都是李建成的功绩。要知道,相对于当时一盘散沙的农民起义军来说,突厥的战斗力是更加强悍的,就连李世民本人,在即位初期也不得不向突厥示好以保太平。

由此可见,李建成手下如果没有悍将,如何能做到攻取长安和防御突厥?

李建成手下武将云集

在北方稳定之后,李建成主要负责大唐的行政管理,所以,其手下的文臣实力更强,就连魏征这样的名臣都是在李建成的手下。魏征甚至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李建成虽然也早已看出李世民的反心,却始终念在都是同胞兄弟不忍下手。后来著名的贞观之治不就是李世民和魏征二人联手创造的吗?由此看出,李建成手下的文臣也是要超出李世民手下文臣一大截的。

名臣魏征

可见,太子手下可谓是文武双全,再加上有皇帝李渊的支持,怎么能是一个区区的秦王李世民所能对抗的?只是李建成过于妇人之仁导致最终的惨败。

所以,李世民只能靠偷袭,既然是偷袭,就必须做到一击必胜,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斩首行动”。因为,李世民完全没有发动第二次的实力。而如果,李建成这次没死的话,相信也就不会再对李世民手下留情了。

所以,这次的行动目的就是——必须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第二,李建成如果不死,对政治的影响。

1、如果李建成活着,其党羽就必然会想方设法的救出李建成。然后,再想方法推翻李世民。

这样的话,李世民就会永远生活在防止叛乱和忧惧中度过。也会严重影响朝局的稳定和社会动荡。

2、如果李建成不死,他的原班人马,就不可能真心为李世民服务,李世民自然也就无法使用这些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了。

只有没有了李建成之后,这些人才会死心,也才会死心塌地的为李世民所用。

贞观之治

第三,李渊在位,如果留下李建成,李渊必定力保

要知道,李世民是死活都不敢背上“弑父”这个罪名的,所以李渊一直都活的很好。

但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是什么反应呢?他是,看到李世民之后先是感到震惊,后来又愤怒。也就是说,李渊当时的反应是有除掉或者至少是制裁李世民的想法的。但是在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遇害的消息后,便一下颓废了下来,他知道已经无望了,这才认可了李世民。

而如果李建成还活着的话,外有太子府旧臣呼应,内有李渊支持,李世民即使得了皇位,还能坐得稳吗?

后世的明英宗和明景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景帝一念之仁救回了明英宗,明英宗找到机会,反手就让景帝“病死”了。

所以,李世民就只能是在弑父和杀兄这两个难题中作出选择。如果换成诸位,你们会选择哪个呢?

李渊

综上所述,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结果是必然的二选一问题,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人上位,也就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所以,如果李世民不杀李建成,李建成迟早也会除掉李世民。


重头再来趣说历史


其实在政治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是不可能不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具体原因有以下3点。

一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政治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李建成、李元吉一派与李世民一派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李建成一派多次想毒死李世民,但并没有得逞。他们之间之前已经经历过多次的斗争,可以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二是政治利益的排他性

政治利益就这么多,谁能够占得更多,谁就获得了主动权。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有当太子的机会,无论谁上位,谁都会首先把另一派给灭掉,因为这是当时跟自己争过利益的人,这样的人必须露头就打,必须赶尽杀绝。这样的话,整个皇权才能够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三是政治势力的裹挟性。

作为李世民和李建成,其实本身也是不得不上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底下都有各自的班底,下面的班底都清楚,如果这一派失败了,那么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完了,自己的家族也会被诛连九族。出于这样的原因,各自班底的人都会对李世民和李建成进行一种无形的裹挟进行裹挟。这样的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一旦失败,巨大的代价,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受!

因此,正是基于政治的这三大原因,李世民必须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资治通鉴学习读书会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李元吉早就计划要杀死李世民。李世民从密探口中得到消息后,也已做好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准备。

李建成、李元吉在与李世民混战中被杀死

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密奏李渊,说李建成、李元吉要害死他。李建成、李元吉得到消息后也赶往李渊处。当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时,发现情况不对时想撤退,但为时已晚。

李世民在后面叫他们,李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于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李世民搭弓射向李建成,将他射死了。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衣服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一时爬不起来。李元吉迅速赶到,准备勒死李世民,危紧之时,尉迟恭跃马奔来,放箭将李元吉射死了。

由上可见,李建成、李元吉两个是在厮杀过程中被杀的。

李世民不是皇位第一继承人

李建成是长子,也是太子,他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大,李渊又想改娈主意立李世民为太子。正是因为李渊的立场摇摆不定,使李世民看到了希望,同时又让李建成倍感压力,最终造成了兄弟相殘的悲剧。

李世民不是太子,太子是李建成兼长子。只要李建成不死,李世民就不是合法的继任者。所以,李建成必须要死。

结语

如果李建成不死,李世民要登基,只能先废他的太子之位。这在当时是违反规定的,所以让李建成是最稳妥的方法。


扬生解史


补充一点,李世民不仅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杀掉了二人的十个儿子,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无情。

在政治斗争你死我活的情况下,换做是你,你是愿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自己坐稳江山从此后顾无忧、还是愿意给自己埋一个定时炸弹?

有以下三点原因,李世民一定要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斩草除根。

第一、“玄武门之变”当天形势所迫——不杀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自己性命难保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十分惊险,虽然李世民事先做足了准备,但仍然差一点命丧李建成、李元吉之手。

“玄武门之变”当天,三人分别上朝觐见唐高祖,在路上,李建成、李元吉发现情况不对,准备返回。这时李世民在后面喊住二人,李建成、李元吉二话不说先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没有射中;李世民赶紧还击,将李建成射死,但同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被林中的树枝挂住,李元吉迅速赶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赶来,射死李元吉。

由此可见,当天的斗争是非常惊险的,李世民不杀李建成、李元吉,自己就要被他们杀死,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要不要留活口。

第二、一劳永逸解决后顾之忧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的就是从太子李建成手中夺权,二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况且当时支持李建成的势力仍不在少数,如魏征等人就是坚定的太子党。李建成一日不死,太子党们就存在一天的幻想;李元吉也是如此,李元吉很早就投靠李建成,是李建成的最大支持者,背后的势力也很大。

从这个角度,李建成、李元吉也是非死不可。

第三、彻底断绝李渊的心思

李渊曾经许诺让李世民当太子,但后来出尔反尔,立李建成为太子;而且在很多事情上偏袒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显然是想限制李世民的势力,维持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的力量均衡。李世民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就彻底断了李渊的念想,想要李氏坐稳刚刚打下的江山,就不得不依靠李世民。


晓东笔谈


我们先看看“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初期,大唐还未建立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配合还是很默契的,太子李建成主打内政,而李世民则负责南征北战,二人因为分工的不同,所以在后期的团队的性质也就不同。

简单来说,太子李建成主要负责内政,是李渊为其日后管理政事而准备的,毕竟有一个好的基础,日后当了大唐皇帝,管理国家的时候也顺手一点,所以这也造成身边的人,大多为帝都文臣,而李世民经常身先士卒南征北战,手下的人和同僚,大多为武将们。

李渊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来这一句名言,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且当时的李世民立功太多太大,李渊封他的官职封到就差把皇位给他了,若是一般的朝臣的话,功高震主肯定要杀,但是这是亲儿子啊,所以李渊干脆给了李世民一个权力,那就是自己可以有自己的小团队,小朝廷,这是历史绝无仅有的,此时已经与太子的待遇一样了,但是这样做太子舒服吗?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身边除了自己的一众南征北战的兄弟们外,在京城之中,都是太子的势力,若要搞太子李建成,就要一次性搞定,若是单单将太子李建成抓住带回去的话,我们可以想一下,京城里到处都是太子的势力,而且李渊还是比较中意李建成,我们用屁股想也会想的出,李世民会遭殃的,而且下次未必比太子李建成好到哪里起,虽然说这几人为兄弟关系,但是生在帝王之家未尝是一件好事,帝王心难以捉摸!


北派说书人


活捉囚禁绝对不是好主意,也不现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别忘了大唐的实际皇帝是李渊

李渊的皇子很多,但真正适合继承皇位的儿子并不多,也只有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三人。主要因为:

  1. 这三人都是嫡出,为李渊的元配夫人窦皇后所生,最符合当时的法理。
  2. 三人年纪适合,李渊的其他儿子年纪都非常小,难以担当大任。
  3. 三人跟随李渊起兵,都立过功勋,有能力,有威望。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策略就是杀死另外两名竞争者,给李渊出一个选择题:要么立自己为太子,要么任由大唐亡国。

只要李渊稍有理智,都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如果囚禁建成、元吉,那么事情就复杂多了。李世民只是出其不意的控制了皇宫,不是真正掌控着军队。这种情况下李渊的选择也就太多了,如果李渊下令释放建成、元吉怎么办?听从的话不但前功尽弃,还把自己置于绝境。不听从怎么办?一旦李渊获得自由,政令通畅,各地勤王的大军能把天策将军府碾成齑粉。

这种情境下也只有把李渊父子三人全都囚禁起来,名不正言不顺的自立为王。然后跟各方势力去打内战。



建成、元吉的党羽不容小觑

玄武门前秦王府与建成、元吉党羽的交战规模不大,但极为惨烈。建成手下将领冯立,与薛万彻、谢叔方等率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士兵攻打玄武门,李世民的亲信云麾将军敬君弘和中郎将吕世衡迎战,结果全部战死。双方在玄武门交战的时候,薛万彻还有余力要去攻打秦王府,可见东宫与齐王实力的强悍。

直到尉迟恭提着建成、元吉的人头给他们看,东宫和齐王的兵马才作鸟兽散。如果建成、元吉不死,后果不堪设想。



建成、元吉之死是形势使然

建成、元吉进入皇城没多久,就察觉到了异常,二人调转马头,打算先返回府邸再说。这下远处的李世民着急了,大声招呼他们。越是这样,建成、元吉就越疑心,后来元吉干脆引弓搭箭去射李世民。虽然没有伤到李世民,但双方的脸面也已经撕破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二人走脱,否则李世民是万事皆休。于是李世民也搭箭直接射死了建成。



而元吉见势不妙,打算路到武德殿求得李渊的庇护,结果被尉迟恭给射死了。以当时的情景,想要活捉这两个人谈何容易。而形势对李世民一伙极为不利,任何一点差池对他们都意味着灭顶之灾,所以直接杀掉建成、元吉是最现实的策略。


老曹讲史


主要是方式原因

玄武门之变是搞的偷袭,想想搞偷袭还要费那么大的周折,可见在皇城之内太子一族势力有多大了,而且李世民的能力并没有历史演绎的那么突出,李渊,李建成他们也都很突出,而且搞这个伏击时间不宜过长,时间一长御林军啥的就都过来了,所以只能选择快速解决战斗的方式。

一旦活捉迫于各方压力都得把人放了,而且太子一族的势力肯定不肯归复反而会举旗反对这样就麻烦了,只有杀了他们,令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唯一的选择,那就成功了,这就是为啥李建成的孩子啥的很多都被李世民杀掉的原因。




泽远Style


当然是不行的,李世民身为政治家和执政者自有属于他的考量和原因,当一个人走到了和兄弟生死相拼的地步时亲情就已经是云烟,重要的是如何巩固自己已获得的权势和地位。李世民之所以要杀死兄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防止太子李建成的势力进行反扑。

李世民身为秦王有着一定的势力支持,太子李建成同样也有党羽互相依托,如果太子没有死的话,那么这些太子党就会一直抱有希望,

想要把自己的主公救出来然后夺走李世民的皇帝位置。为了斩草除根解决后患,李世民不仅将自己的两兄弟杀死了而且还把他们的妻子儿女通通除掉了。这个做法看起来很残忍,但对于执政者李世民来说却是一劳永逸、巩固地位和权势的好方法。

第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还在人世,他十分宠爱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李建成。

古代的封建男性,无论是王者还是普通人民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嫡长子,而李建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第一个嫡子,因此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将自己的大儿子册封为了太子,后来因为权势和地位的诱惑导致了兄弟相残,

如果李世民不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那么他就要时刻担心自己的父亲会不会因为爱子之情而将他们放出来,然后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他将自己兄弟们除掉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李世民杀死兄弟的原因,见识比较浅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行查资料分析一下李世民不囚禁他们的原因在哪里。


渔经猎史小仙女


古代帝王之争往往是不顾及骨肉兄弟之情,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几乎是耳熟能详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虽被誉为一代名君,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但是登上帝位的过程却是血腥之极。



在太原起事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其实是一对关系的亲兄弟,和一般平民家庭的亲兄弟一样,他们互帮互助,但是自从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他们越走越远,反目成为了仇敌一般,但是毕竟是亲兄弟,一母同胞之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本可以囚禁李建成和李元吉,可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们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断绝李渊的希望,成为唯一的合法皇位继承人

李建成并不是如历史记载的那般不堪,其实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李唐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各李建成各有分工,李世民负责当主将冲锋,而李建成也则在幕后作后勤调度,李世民能够百战百胜少不了李建成的运筹帷幄,他们都是李渊最优秀的儿子,李渊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也是摇摆不定,所以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才会下狠手杀了李建成,以便断绝李渊的幻想,让自己成为唯一的嫡子皇位继承人。

二、断绝朝臣的幻想,为自己的皇位之路铺平道路

李建成作为一个颇有能力的太子,同时也得到了众多如魏征一般的朝廷重臣的支持,唯有把李建成杀了,支持李建成的朝廷重臣才能断绝希望,李世民的皇位之路才能更加平坦。如果只是囚禁李建成,那么他的支持者会想法方设法救他出来,一旦李建成被救出来,那立国不久大唐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军事政变,李世民的皇位都可能被掀翻,所以只能杀了李建成而不是囚禁。

结论

历来帝王之争都不能心慈手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吴王夫差没有杀勾践,才让勾践三千越甲吞吴国,项羽一时的妇人之仁,才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只有像李世民一样,像雍正一样,狠起心来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盛世。


绝尘的时光


李世民有Plan B,李建成和李元吉全部逃脱都没关系。

大家只注意到李世民把两个竞争对手都杀死了,使自己成为唯一候选人。却没注意到,李世民还有另外一手,他同时把裁判员给控制了——李世民的心腹尉迟敬德带武器领兵闯入皇帝李渊的寝宫,向李渊宣布:你现在处于我的“保护”之下。在你死我活的权力争夺中,李渊在这一刻实质上已经成为李世民的傀儡。李世民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命令李渊给他。

李建成和李元吉逃脱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