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斌:未来社会的核心财富将不再是产品,而是数据和信息


陈雄斌:未来社会的核心财富将不再是产品,而是数据和信息

未来的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每一次人类文明形态的更迭,都会导致新型城市的出现。

  在农耕文明时代,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水就不能生产,所以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几大河流体系:

  尼罗河诞生了古埃及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

  恒河和印度河诞生了古印度文明;

  黄河则造就了华夏文明。

  到了近代,在工业革命和资本的推动之下,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贸易和金融开始在全球一体化,那些聚集了人流、货物流、货币流的港口型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于是,中国兴起了几大门户城市,比如,贸易门户,广州;金融门户,上海、中国香港地区;行政门户,北京。 这些传统的一线城市,主导了中国城市的格局。

  而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人类文明的又一次升级, 从“工业时代”大步迈向“互联网时代”,这是一场非常伟大的变革,也将诞生崭新的文明。

  工业时代遵循的逻辑是“占有大于一切”。

  它关注的是有形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关注的是有形空间的占有和使用效率,但有形的空间对工业时代来说既是优势,也是一种阻碍。

  互联网时代遵循的逻辑是“ 连接大于拥有”。

  它不求占有实体产品和有形资源,只充当大脑和连接,把人、货物、现金、信息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东西连接起来,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然后去调配大量分布在各地的外部资源,不求拥有,但求连接。

  工业时代的思维是线性的、连续性的、可预测的;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是断点的、突变的、不可预测的。这是完全不同层次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时代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文明。

  我们先拿广州、深圳和杭州做一个对比。

  广州作为中国传统贸易的门户城市,是传统商品的流通和集散地,而在深圳和杭州兴起的互联网应用,让传统商品的流通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深圳作为腾讯的所在地,承载了社会的信息对接功能。

  比如微信,数亿用户每天都用微信进行商务活动,诸如点餐、打车、预约医生、查询快递、扫码乘车等,这些就像蚂蚁雄兵,蚕食了过去那些规模化、统一化的传统商业服务。

  杭州作为阿里巴巴的所在地,改变了商品流通的通道。

  比如淘宝、天猫,连接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几十亿人口及数十万亿价值的商品,超过了世界上所有的超级港口与购物中心。

  当社会的信息对接和商品流通渠道都发生了变化之后,传统贸易必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一点从广州的广交会及各大港口的落寞便能看出一些端倪。

  未来社会的核心财富将不再是产品,而是数据和信息。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谁掌握了消费数据,谁就可以制定新规则。

  在互联网时代,以蚂蚁金服为例,它主导的小额线上贷款在5年多的时间里累计为400多万个小微企业提供了近7000亿元贷款,支付宝连接了全球6亿用户,它们惠及了千千万万个急需拯救的中小个体。

  因此,未来的贸易核心是信息化调度,而非传统的物理输送体系;未来的金融是建立在大数据和信用基础上的普惠支持,而非传统的银行抵押模式。

  传统贸易和金融的核心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对接大企业、大项目。而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和贸易的核心任务是最广泛地顾及中小企业和闲散资金,这就顺应了“个体崛起”的大势,扶持了无数个个体一起成长。

  如马云力推的e-WTP (电子世界贸易平台),目标是连接1000万个中小企业和20亿个消费者,更加大众化、更具普世价值。

  如果能把全球的中小企业和青年个体全部激活,再连接起来,这种颠覆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互联网时代,因为有了各种平台,所以边界被打开了,这就让更多有创造力的个体融人到生产中来,每个人、每一支小而精的团队的能量都将得以释放。

  如果有一辆汽车, 你可以做司机;如果有一块地,你可以种东西。这样就把交易从之前的“企业对企业”变成了“个人对个人”,从“面对面”变成了“点对点”,社会越来越垂直细分,这就好比让人体的毛细血管更加丰富,供氧能力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把GDP作为工业时代的经济统计手段则有失偏颇。传统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这三种算法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那就是用最后的结果数量减去开始的数量,然后得到一个增加值,这就是社会创造的价值。这是一种粗放式的计算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我们必须放弃生硬的生产指数统计办法,要对多种经济形式进行灵活细算,把规模小、未注册的团队的生产效能也统计进去,包括对不同性质的人赋予不同的权重,而不再单纯算人口总和。

  2016年中国GDP规模在全球占比为15%,而在1998年,这个比例仅为3%。也就是说,近20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增长了4倍。

  而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这部分GDP里,“ 数字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根据回归模型测算,数字经济指数每增长1点,GDP大致增加1406.02亿元。以2016年为例,中国数字经济的体量达到了22.77万亿元,占到GDP总体量的三分之一。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中国,没有永远的“北上广”。

  其实,北京也正在面对雄安的崛起。

  2017年,由10款不同汽车厂商组建的Apollo无人驾驶车队出现在雄安,这个车队被称为自动驾驶“国家队”,包括无人公交小巴、无人轿车、无人SUV、无人扫地清洁车、无人物流车.....

  雄安的定位是智慧城市,就是要人与人之间、人与设备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能有效地连接,从而构建智能基建、智能运输、智能能源、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全新的社会结构。

  比如智能医疗,它会利用智能传感器和ICT设备,将患者与医生及护理人员连接起来,提供量身定做的医疗服务。

  未来我们不再需要在拥挤的医院等待医生,我们的身体状况会储存在整套智能系统中,医生也将更容易了解我们的病史,避免使用令我们过敏的药物。

  再比如智能教育,未来雄安也许会为每一位学生用A1量身定做教育课程,这里再也没有传统的学校和教师,也不再有统一的考试,课程越来越定制化、细分化,越来越有利于每位学生的成长特征和特长。

  可以想象未来雄安或许将由机器人接管,打扫卫生的是无人扫地车,送快递的是无人物流车,指挥交通的是机器人交警,酒店前台变成了机器人接待,景区导游变成了精通各国语言的机器人导游。

  如果说工业文明追求的是高速增长,让人类征服世界,那么互联网文明则让人类和自然,甚至和人工智能组建成命运共同体。世界就像空中不断变化的风云,重组和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每一种平衡,一且形成就会立刻被打破。

  在古代,每个城市都会会建立道护城河用来保护自己。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化、共享化、平台化、流动化才是大势所趋。现在,每个城市必须城门]四开,随时准备接纳、欢迎各种创新和先进元素。

  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人、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没有永远的落后,也没有永远的领先。

  这个时代,所有固化的、有形的壁垒,所有的世俗和价值尺度,所有的傲慢和偏见,都将被打破。一切金 钱和物质交换将变成数字交换,世界将变得更加柔性而灵动。

  这不仅是商业的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

  这就像一股洪荒之力,如果我们不能顺势而动,随时都将被历史大潮所淹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