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

可乐119222


这个也没有定数,根据目标鱼和天气、季节、气温有关。

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目标鱼发窝时间,当然还是理想状态情况下,还需要根据下面的几种情况来仔细分析。

鲫鱼;10分钟到半小时左右,鲫鱼分部广泛,有时候你不打窝鱼儿都回来。

鲤鱼;半小时到两小时左右,鲤鱼对气味和甜味的感受迅速,它的两条胡子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所以发窝稍微快一点,当然要是附近有鲤鱼的情况下。

草鱼;草鱼发窝的时间比较慢,它们在野外一般有比较固定的觅食路径和地点,除非你打到它经过的地方,这样就会快一点。一般情况下向野外草鱼发窝咋子4-8小时不等,如果是大体系小密度地方可能要24-48小时。

罗非;小罗非几分钟发窝,大罗非一般要半小时以上。罗非有群聚的习惯,小罗非聚集的地方大罗非也比较放心。

气温与发窝

原则上来讲发窝气温越高发窝越快,气温越低发窝越慢。但是也不是绝对,有时候如果你找到了鱼窝或者鱼儿习惯出没的地方,哪怕是结冰发窝的时间也很快。不过正常情情况下在冷天隔夜窝的效果要好,哪怕你是抽窝都是一样。

天气与发窝

天气分为很多种,这里主要是说说对流天气,微风天气。对流天气就是突然降温的第一天,水面温度与水底温度倒挂(水面比水底低),低水温的密度高会下沉这样会产生表面和水底的对流,加上表面的低温鱼儿更喜欢呆在水底,这种天气发窝特别快。因为水体里面不断运动,会更快的把气味分子带到远方。

微风天的下风口也是同样的效果,表层的浪花不断拍打水岸,然后岸上的水流到湖里面,这样会造成谁表面像你面前流动,水底则是向中间流动。你打的窝子的气味会从水底向外传播得很远。加上有风的天气鱼儿基本都是呆在水底,浪花太大,它们可能也会头晕恶心,最重要的是让它们看不清水面以上的捕食者,选择低调一点在水底觅食比较靠谱。

窝料状态与发窝时间

这一点很重要,往往被打窝的钓友忽略:固体颗粒留窝持久,但是诱鱼能力低下,雾化窝料诱鱼快速但是留鱼不行。也就是说你如果打雾化窝料那么你诱鱼能加快,尤其是四你抽窝能带动水流的情况下。

最好的方式就是雾化和不雾化的结合,比如我经常会用小鸡饲料加碎玉米粒或者发酵的麦粒打窝。这样诱鱼快速而且绝大部分的淡水鱼都能诱惑过来。甚至有时候能钓到桂花和生鱼。至于老窖碎玉米粒与发酵的麦粒,我之前的文章有分享过不少,关注我之后看历史文章即可。


钓鱼蓑笠哥


打窝后随时可以钓鱼,但多久可以上鱼,就要看钓点的水情和鱼情了。

打窝的目的,是为了把钓点分散的鱼儿聚拢到窝点中来,以缩短垂钓时间和提高垂钓收获量。打窝和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以及多久可以上鱼,要根据季节、水情以及鱼情而定。

不是所有的季节都要打窝。一般来说,夏、秋、冬季垂钓时需要打窝,而且诱鱼的效果不错。

夏天和秋天

夏天和秋天钓鱼打窝,由于水温适宜,鱼儿活跃,往往打窝后很短的时间内便有鱼入窝觅食。因此,夏、秋季节打窝后随时可垂钓。

冬季

冬季垂钓,并不像夏、秋季节那样随处可钓,由于天寒地冻,水温特别的低,不耐寒的鱼儿在深水处不食不动冬眠过冬。而耐寒的鱼儿则躲在水深至少两米以上多水草(枯茬)处、水底有障碍物处,以及水底呈凹状且多腐殖质的地方聚集,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温要高于其他地方,鱼儿喜欢窝在较为温暖的地方活动,如果再有食物存在的话,鱼儿当然是不会放过可以填饱肚子的机会的。

所以,冬季钓鱼,就要选择在水深至少两米以上多水草(枯茬)处、水底有障碍物处,以及水底呈凹状且多腐殖质的地方打窝,酒米窝料的诱鱼效果最好。可以不同的地方多打几个以供轮流垂钓,打下窝料后就可作钓了。

冬末春初

但是冬末春初钓鲫鱼,不一定非要打窝。若采用打窝的方法垂钓,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冬末春初气温还是很低,鱼儿不爱游动,打窝会将鱼儿惊走,惊走的鱼儿就很难再聚拢回来了。所以还是采用“人找鱼”,即在水草缝隙、或者有树桩等障碍物处下钩探钓的办法垂钓的效果要好一些。



★总结

打窝后,钓者就尽量不要再有幅度较大的动静了,以防惊扰到鱼儿使鱼儿不敢入窝觅食。只要动作轻且没有干扰,打窝后可立即在窝中垂钓。


野钓鱼倌


你好,我是钓鱼飞飞,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也是一位钓鱼爱好者,钓鱼也有几年了,关于你提出的问题: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我回答是要看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没有具体时间的,下边我来说说我个人一些看法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窝料怎么选择?打窝后多久才能钓鱼?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决定

第一:我们目标鱼是什么?

第二:我们垂钓地方在哪?

第三:目标鱼有没进窝?

①我们打窝前,我们先要确认自己想钓什么鱼,然后我们才能选择正确的窝料,每一种鱼,我们的窝料选择都是有点区别的,所以我们选择窝料时,我们目标鱼是什么鱼,我们就买什么窝料。目标鱼定下来了,我们就可以选择窝料了,比如我们目标鱼是草鱼,我们就可以选择买玉米粒来打窝了,因为玉米是草鱼爱吃的食物之一 ,玉米还可以避开一些小鱼,所以玉米打窝也可以,作为钓饵也可以,其次我们也可以去野外割点青草,青草也是草鱼喜欢吃的,这两种食物都是草鱼喜欢吃的,我们可以随便选择一款,看看哪种方便就选哪款吧。

②我们垂钓的地方是哪里?鱼塘还是野外如果我们开钓的地方是鱼塘,那我们就简单容易了,我们只需选择鱼塘经常喂鱼的地方打些窝料就可以了,窝料可以选择青草,一般鱼塘都是喂草的,所以鱼也没什么戒心,它们也吃习惯了,只要窝料一打下去,不出半小时,投窝料地方就会聚集了大量草鱼,我们看到目标鱼进窝了,我们就可以开钓了 ,如果是野外钓鱼,那我们就要下足功夫了,野外鱼资源是偏少的,不像鱼塘那,所以我们就需要提前打窝做窝了,一般野外我们想钓草鱼这些大型鱼,我们肯定需要提前几天做窝的,窝料如果选择青草,我们就要准备多一点青草,把青草用绳子绑好,然后丢到水域里固定好,每天准时到窝那里观看一次,如果发现青草被啃了,已经所剩无几了,那我们就要补窝料,我们在抛一些青草下去,同样也是用绳子绑好,固定好,这样来回几天,窝里面就会聚集大量草鱼的,这时候开钓就可以了。

③我们打窝后,多久才能开钓,就要看我们目标鱼有没进窝了

,如果打窝后,没有发现目标鱼在窝里,那我们则需要等等了,需要时间来发窝,要等到目标鱼出现了,发现了目标鱼,我们才可以开始钓鱼,相反如果我们打了窝,就发现我们目标鱼在窝里面了,那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开钓了,所以打窝多久后可以钓鱼,就要取决于我们目标鱼有没有在窝里,只要窝里发现目标鱼了,我们就可以随时开钓,如果没有目标鱼,那我们就需要等了,等多久就要看目标鱼什么时候在窝里了。

只要发现窝里面有目标鱼了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选择鱼饵了。

鱼饵选择

第一:青草,我们都知道草鱼是最喜欢吃青草的,所以草鱼就是这样得名的,我们如果窝料选择青草打窝的, 那我们鱼饵也可以选择青草,这样它们就没有戒备心,可以放心大胆进食。

第二:玉米,我们都知道草鱼也是喜欢吃玉米的 ,如果我们选择玉米粒打窝,那我们钓饵也可以选择玉米,因为这样选择,它们也没什么戒备心,也可以放心大胆进食。

我们打窝用什么窝料,我们钓饵也可以选择什么,这样鱼就没什么戒备心了,钓饵选择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钓具了。

鱼竿的选择

草鱼个体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选择鱼竿相对也要长一点,起码也要选择5.4米左右吧,长竿是比较好控鱼的 ,中到大草鱼后,我们也有机会把它们控制好,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把它们成功钓上岸来了。

鱼线选择

草鱼个体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线组搭配也不能小,做到宁愿大一点,也不要小一点,特别是野外钓草鱼,有时说不定一天就那么一口,如果因线组选择小了,造成跑鱼,那就可惜了,所以线组要搭配大一点。

鱼钩选择

草鱼个体是比较大的,所以鱼钩也不能选择太小,一般几斤重的草鱼,我们选择鱼钩起码也要选择5-7号吧,个体越大,鱼钩就要跟着加大,要不很容易造成跑鱼的。

草鱼的钓法

第一:钓浮,一般我们选择鱼饵是青草,那我们就需要钓浮了,因为青草是浮面的,草鱼一般吃草也习惯了在水面上吃,所以我们就要投其所好,我们就要以钓浮为主,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钓到草鱼了,青草我们直接挂在鱼钩上,我们钓2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

第二:钓底,一般我们选择鱼饵是玉米,那我们钓底就比较适合了,因为我们用玉米打窝,玉米是在水底的,草鱼在水底吃玉米也吃习惯了,所以我们也要投其所好,我们用玉米钓草鱼,我们就要以钓底为主了,玉米挂到鱼钩上,只需要漏出一点点钩尖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钓到草鱼了。

总结:我们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我们最主要是要看我们窝里有没有目标鱼在,只要窝里有目标鱼在,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钓鱼都可以的,但如果没有目标鱼在窝里,那我们就需要等了,具体等多久就要看目标鱼几时出现在窝里了,谁也说不准的。


钓鱼飞飞


打窝要分季节

冬季,温度低水冷鱼的活动范围小,所以冬季打窝过后等待的时间长,甚至可以晚上打窝第二天钓,俗称隔夜窝。一般冬季野钓做窝后一小时垂钓可以,鱼的活动慢吃饵吃的也慢所以无需补窝,可以多作窝轮流垂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9a0005a08640cef361\

老五钓鱼笔记


答:要看打窝处有鱼没有。没有鱼,打窝料,也无用。窝料关键要效果好,才能钓到鱼。打窝料2O分钟――6O分钟,效果好的窝料,几分钟就能钓到鱼。🐟🐟🐟











云游四海66815566


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主要取决于鱼的密度、鱼的活性、窝点的选择。鱼的密度自然取决于钓点,鱼的活性和季节、天气有着密切关系。

开春的时候,如果在一个鱼情较好的水库或是池塘,选择向阳的草滩打窝,有时二三十分钟左右就能有鱼进窝。当然也有钓友要说了,我有时候打完窝下竿就有口,这怎么说?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您的窝子里原本就有鱼!不打窝下竿也有口,不过这种过路鱼口不会持续太久,还是要及时打窝补窝。

冬天阴冷的天气,鱼的活性很低,打的窝子通常需要两到四个小时才能有鱼进窝,有时候半天都不一定来鱼,这种时候的建议,一是选择合适的窝点,比如深坑、芦苇根部,避风处。二是多打几处窝子,哪个窝子进鱼了及时作钓,并注意留窝。条件允许的可以提前打窝,我曾经有过腊月钓鲫鱼,早上七点打的窝,到下午四点半才进鱼,开始连杆。天黑后补了窝,第二天一早继续连杆的经历。

钓大物情形又不相同,因为大体型鱼数量相对稀少,活动范围又很大,一般都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进窝,所以才会有守大物的说法。特别是大的自然水域,如果想要有较好的收获,可能需要打下重窝,坚守数个日夜才能收获心中的目标!




青灯不归钓鱼郎


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


这是一个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问题,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有确切的答案,如果有人能给出准确的时间,那他绝对是一个“理论家”。

问题的意思,转换成钓界术语,就是打窝多长时间能发窝。不需要经验丰富的老钓手,只需要有过十次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作钓经历的人,就会知道,

发窝时间每次都不一样,发窝的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1. 鱼的密度(水域面积)

有些人在喷技术流的时候,总是说“水里没鱼你怎么怎么的都是白搭”,每每碰到这样的话,我还真不好怼回去,因为他说的真的是没有“错误”,哈哈。水里鱼的密度高,发窝的时间肯定会缩短,因为窝料的作用,不单单是靠窝料自身的味型扩散,还有鱼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搬运。

2. 选点

钓点的选择得当,就与第一条鱼的密度划了等号。在一个范围的水域里,是有鱼的适宜“居住”场所的,选点到这样的区域或其附近,那发窝时间肯定很短,反之,则会很长。

3. 季节与天气

每个季节鱼因生理特性的不一样,对食物的需求不同,不同的气温及气压下,鱼的活性程度也不同,所以,季节与天气的因素是完全可以影响鱼发现窝料的时间长短,也就是发窝时间的长短。

4. 窝料的作用差异

这个就不用太多的解释了,窝料因成份不同,其效果肯定不一样。不考虑引杂鱼招小鱼的情况下,窝料的味型越浓、越是对象鱼喜爱的,那发窝时间肯定短,反之越长。

其实还有很多的条件因素会影响发窝时间,甚至就仅仅因为打窝方式的不同,就会造成发窝时间的明显不同。所以,这个问题,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太泛,意思不大。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


江钓人狂龙


非常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根据题主的提问,打窝之后多久可以钓鱼,要想完全弄懂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打窝的源头说起,不是说每次钓鱼都必须要打窝,也不是说每次打窝都需要打大窝或者重窝,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但是总体上来说,打窝在做钓的整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为什么要打窝

基本上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钓鱼都是要打窝的,这就要来说说打窝的重要性了。

1、打窝是为了诱鱼

要想鱼上岸,就要拿粮食换,这是先辈们的忠告,也是对我们钓鱼的指引,不错,人尚且以食物为天,何况鱼呢?基本上

鱼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食物,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繁衍。所以我们打窝首先就是为了诱鱼,将鱼诱到窝点来,我们才能有希望钓到它,这是大部分情况下,成功钓鱼的前提条件。

2、打窝是为了留鱼

当我们将鱼诱进窝点之后,它们肯定是要寻找食物,在吃过之后,如果发现没有食物的话肯定是要游走的,那么此时留鱼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留鱼是为了长时间的钓鱼,当然留鱼的时间也是根据我们的窝量,以及窝料的性质决定的。当然留鱼也讲究打窝的方法和方式,在打窝的时候要使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留,不能喧宾夺主影响钓鱼。

3、打窝是为了形成老的窝点

有时候我们来到一处陌生的水域时,在不了解情况下,会选择老钓点来下杆,这就是为了规避空军的风险,防止在不清楚的新钓点钓不到鱼。而

这些老窝点,就是钓鱼人经常打窝做钓的地方,它能让鱼形成定点觅食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会节省我们的诱鱼时间,而且很多时候,窝点的位置也会影响到鱼道的形成。

二、发窝的时间与什么有关系

发窝的时间就是指打窝后多长时间能钓鱼,当然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是一个综合考量的东西,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1、发窝和温度有关

窝料在水里对鱼的引诱力有多大,需要多久,是由食物的分子在水里的扩散传播速度决定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那么鱼来的就越快越多。而这一切和基础的水温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水温越高,诱鱼越快,水温越低,诱鱼越慢。

比如:夏季的时候,水的温度是非常高,我们打窝之后,基本上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下杆做钓了,而在有小鱼的水域,其反应速度更快,所以夏季不适合用腥味的饵料。而在冬季的时候,水温很低,我们在做钓前要提前几个小时打窝,就是为了节省诱鱼时间,也可以多打几处窝点来提高效率。

2、发窝和水域面积有关

水域面积就是水域的水体容积总量,自然水域肯定是水广鱼稀,当然

水域面积越大,窝料在水里的传播速度就相对慢一点,如果窝量小的话可能就传不了多远;而在水域面积小的地方,传播速度相对就快一点,那么发窝的速度就快一点。


除此之外,还跟水域的水质情况有关,在水质清瘦的水域,发窝速度就快,在水质肥的地方,发窝肯定就慢,甚至是不发窝,因为水体太肥,营养成分太多,打下的窝料基本上不管用。

3、发窝和鱼的进食欲望有关

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即使你窝料再好,窝量再多,鱼没有进食的欲望也是白搭,就好比生病的人或者年老的人,你给山珍海味也不一定能吃下去。所以也要看鱼是处在什么阶段,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就是看鱼是否健康,病鱼或者不健康的鱼估计也吃不下去,这也是和水质,就是鱼的生活环境有关的,自然水域的鱼肯定要健康一点,黑坑里的鱼可能都只能在维持生命的状态。同时也是和人为的影响有关,一些以利益为目的而过度捕捞的手段肯定会影响鱼的健康。

其次,就是和鱼处在什么样的生长阶段有关的,如果是在快速的生长期,那么它们的食量就大,对食物的需求就强,我们

在打窝的时候就要多打一点,发窝的时间可能就快一点比如:在草鱼生长的头两年,尤其是夏季的时候,是生长最快的时候,对食物的需求量非常大,给的多长的就快。

4、发窝和窝料本身有关

我们在打窝的时候也不是随便乱打的,在窝料的味型和颜色上面都要考虑到想引诱大鱼来窝点的话,就要用纯粮食的窝料,虽然诱鱼时间慢,但是只有粮食的香味才能引起大鱼的注意。如果想钓鲫鱼的话,可以打发酵过的酒米,这种味型在水里的穿透力很强,而且味道符合它们平时的觅食习惯。而颜色主要以黄色或者红色为主,鱼类对这两种颜色的辨识度比较高。

三、如何打窝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打窝也是一门经验活,对鱼和水了解的多,才能在打窝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1、根据水情打窝

主要是依据水体温度,水深,水底情况来决定的。水温高的话,就要使用清淡一点的窝料,水温低的话就要使用腥一点的或者穿透力强的发酵类窝料,以缩短诱鱼时间。水深的情况下,就要打重窝,集中打窝;水浅的时候就要打小窝,多打窝,并寻找有障碍物的地方。当水底情况复杂的时候,比如有斜坡或者坑洼地面的时候,就不能使用圆形的窝料,可以使用三角形的颗粒打窝,防止滚落太远而影响发窝。

2、根据鱼情打窝

在了解水情之后,还要根据鱼情来决定如何打窝,因为不管怎么说窝料是给鱼吃的,只有了解所在水域的鱼情才能打的更有针对性,否则只能是死窝。

比如:当我们发现水域的小杂鱼比较多的时候,就不能使用雾化高,味型重,散落快的窝料,否则引来的只能是小鱼闹钩。当我们发现做钓水域水质较肥,鱼口轻,鱼口滑的时候,就不能打重窝,或者味型大的窝料,因为这里的鱼不缺吃的,而且健康状态不好,进食欲望也不大。

3、根据窝料本身打窝

窝料本身也是有味型,比重,颜色等不同的,所以在针对不同的鱼种的时候,也是要选择不同的窝料,或一种,或几种,来打窝。

比如:在钓草鱼的时候,或者其它食量大的鱼的时候,就要

注意窝料的虚实相结合,在窝料的物质比重,数量搭配上要结合,使用麸皮加玉米的形式,让草鱼能吃到,但是又吃不饱,又不想离开的状态是最好的。不能全部打玉米,这样可能造成喧宾夺主,草鱼只吃窝料,而不吃钩饵,让自己感觉到是来喂鱼的而不是钓鱼的。

最后总结

今天分享了打窝后多久可以钓鱼这一问题,在正式分析之前还是说了一下打窝的重要性,然后从水温,水域面积,鱼的进食欲望,窝料本身等方面影响发窝的速度,即打窝后多长时间能诱到鱼。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在水情,鱼情,窝料这三方面有了全面的掌握之后,我们才能了解如何打窝才能更好的发窝。当然,有的时候也是不需要打窝的,比如鱼情好的时候,或者使用路亚钓鱼的时候,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打窝还是有好处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泥鳅党”的产生,因为那样路亚诱鱼更快。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也欢迎朋友们关注评论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