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中心为什么会有花果园这种巨大的社区?

ee-超Lz


作为一个贵州本地人,我们曾经常年驻扎在贵阳花果园,也在贵阳生活了数年,对这座城市的内在规律和脉搏,也算是比较了解吧,简单的谈下对花果园的客观评价:

△花果园是贵阳市内高楼最集中的区域

贵阳的老城区,也就是很多老贵阳人公认的“两城区”,原先的一环以内,现在看来,其实可能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县城那样大的面积,而且很多城市建筑属于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鳞次栉比,参差不齐,而且道路相对拥挤,居住密度很高,其实也就是整个圈子显得“太小”,很难再用
"一环内"这么一小个圈,再去承载一个省会城市应有的气度。


△从热力图上看,花果园商圈的热度已经超过老城一环内

而花果园从2010年起,作为观山湖区(新城区)和老城区(一环内)的交界地带,历经将近10年的建设,如今200多栋40多层的高楼在此聚集,成为贵阳市中心高楼大厦最密集的区域,地标双子塔也成为贵阳最高的建筑,而且产业、居住相对来说分布比较合理,有“产城融合”的趋势,类似于重庆的江北嘴,甚至规模甚于江北嘴。

从交通和商圈区位上看,花果园处在新老城的交界地带,不管是西二环、还是中环,甚至是轨道交通的地铁3号线、4号线等,很多都在这个片区交汇,“疏老城,建新城”是贵阳走的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而要通过花果园逐渐将原先位于老城区“喷水池”“大十字”等商圈重心逐渐往西面移动,从而辐射位于西北面的观山湖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现实中,目前花果园已成为贵阳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圈,在这个角度上看,其实花果园的作用类似于重庆的观音桥,是“重庆向北”和“贵阳向西”的一个桥头堡吧。

△贵阳组团示意图

大盘很多,但是位于市中心的大盘,可能并不常见,而花果园这种规模的“神盘”更是堪称罕见。

从产业结构上看,整个花果园写字楼林立,居住人群高达三五十万,初步估计,大约每8~10个住在贵阳主城区的人中,就有1个住在花果园,整个片区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可想而知

某种程度上说,花果园是伴随着贵阳城镇化进程应运而生的,一个花果园,就为贵阳增加了数十万城市人口,让贵阳得以跻身“500万人口大城市”的行列,一跃成为二线城市,可以说,花果园功不可没,从消费能力和财政贡献率上看,花果园的消费比重在一些年份,甚至占到了整个贵阳市消费总额的1/5,这对于贵阳这种消费旺盛的城市而言,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花果园商圈自身的强盛,所以它吸引的公共资源、资本、人口(才)也就越来越多,也是一种良性循环,这不仅仅是一个社区,不谦虚的说,可以说花果园是一个“增长极”。


贵阳小数据


首先花果园并不是中心,只是离中心也不远。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一开始花果园并没有规划这么大吧,还有花果基本都是危建,但愿不要出什么事!花果园热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好赶上了贵阳发展的契机,而花果园基本是和这几年贵阳的发展脚步一致,刚开始花果园房价3000徘徊,在当时真的不敢想象,一下地房价压下了,那时卖房子像卖白菜一样,抢差买。随着贵阳快速发展,很多外地人来了贵阳,花果园的公司太多,据调查花果园一天人流150万,很多外地人在花果园买房租出去,租金可不便宜,单间800+,一套房可隔6-8间!!!现在花果园房价也涨到了7000左右,老实说,花果园除了湿地公园一圈及离公园人气高一点,其他地方可以说是很冷清,来开店基本不到一年就得换,乐此不疲!花果园做生意办公可以,住房并不建议买花果园房子!


SEELEY花样年华


我从黔东南的一介农夫,现在成了世界新城花果园高楼大厦里的户主了,几年前谁曾敢想呀?三生有幸的花果园人笑的快疯了,你就羨慕嫉妒恨吧,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人间前所未有的乐趣,也是国家最重视关心的社区,只因为"世界第一大!"


舍得1


多少写手为了一个花果园就可以有无穷的话题,反来复去的没一点新意,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会有一个过程,多年后也不过就是楼盘规模比较大的地方而已!


生活的独行者1


就是个大坑,不适合居住,做点小生意还可以,门面贵得,死气沉沉。


赵俊26151148


坑坑坑……还是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