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走著去醫院的,檢查是血管瘤,還沒手術呢,需要打氧氣和白蛋白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宋慶波3


我們先回答下提問者的問題:血管瘤是分類別的,一般的血管瘤不致命,不需要吸氧和打白蛋白。現在我們來科普一下血管瘤:

第一什麼是血管瘤:

通常人們所指的血管瘤是對一類脈管性疾病的一個籠統概念,實際上脈管疾病具有畸形和腫瘤的雙重特性,包含了從“胎記”到危及生命病變的一大類疾病。病變可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因其所在位置、大小的不同,可導致臨床不適、外觀畸形和功能障礙。儘管兩者在組織結構、病程演變和治療方法上完全不同,不同類型的脈管腫瘤和脈管畸形還是經常被統稱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多在幼兒出生或出生不久發現。我們通過血管疾病分類將它分為兩大類:

(1)血管瘤:嬰幼兒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少見)

(2)脈管畸形: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LM)、混合型脈管畸形

其中的每個小類還有區分,我們在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而中間的血管瘤就是我們要說的。

根據血管瘤所生長的不同位置,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同。比如:喉部血管瘤就會造成呼吸道阻塞,這個就會危及生命;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會致命;還有聽力、視力障礙;骨畸形等都是不同位置的血管瘤引起的危害。根據它的類型、部位、以及輕重,都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的危險程度。而現在治療技術也是非常可觀的。我們一般將血管瘤分為三個階段:快速增長階段、穩定階段、消退階段。如果它已經具備消退階段所具有的的特徵,那我們就進行臨床觀察以及定期檢查,不用治療。我們會根據它的症狀對應治療,比如: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冷凍治療、高頻電極以及微創介導等方法。

第三注意的問題:

其實血管瘤患者沒有特別的注意事項,只要記得,既然已經發現這個病的存在,關於血管瘤護理方式、治療方法與治療時間都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就要早發現早治療!而且專科醫院有專業的技術、專業的團隊,相對來說專業性更強。祝所有血管瘤患者早日康復!


醫生劉戈


病人走著去醫院,說明病人其實各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症狀不舒服表現,事實上血管瘤也確實一般不會有什麼不舒服。血管瘤,還沒手術呢,血管瘤本來也不是一定要手術,事實上,多數情況下血管瘤並不需要手術,比如小的肝血管瘤。當然,有的情況下,血管瘤也需要考慮手術,甚至有的必須要手術,這個還是得聽從血管外科或相關專科醫生的意見。


需要打氧氣嗎?聽到這種用詞,我就心裡想,唉,醫學科普真的非常有必要,可很多人並不想接受醫學科普,只想著遇到問題隨時問,其實有的基本醫學問題不必要問。你看,打氧氣,這種詞聽著讓人很無可奈何,如何打氧氣?我知道這裡說的“打”是打點滴的打,是輸液的意思,可氧氣怎麼打點滴?那是聽氧氣的意思嗎?血管瘤跟吸氧有什麼關係呢?反正你聽著是一頭霧水。


需要打白蛋白嗎?意思是需要打白蛋白針,輸液人血白蛋白針嗎?這個用詞倒是沒問題,但這裡需要科普一下,很多人不管得了什麼病,總喜歡問,要不要打點營養,要不要輸點白蛋白,他完全是把白蛋白當作是萬能的神藥。其實,白蛋白針,就是人血白蛋白針,是從人血中提取的,說白了,本質上是血液製品,就像輸液,能不輸儘量不輸,需要輸時才輸,要嚴格把握適應症,該用的要用,不該用的不要用,什麼是不該用的?最基本的一條要記住,不要把它當作是補充營養的來濫用,動不動就說輸點白蛋白吧,其實根本就不缺,你得化驗血生化,如果生化中提示白蛋白不低,或只是稍偏低,根本就不必要輸,這不是錢的問題,你不差錢也不必要輸,壞處多於好處。我並不餓,你給我吃東西,我不吃,吃了沒什麼好處,還可能有壞處。有的人說,可以預防啊,暈,你現在肚子不餓,是飽的,你要不要現在就吃點預防以後餓。有的事可以預防,有的事不必要也不存在所謂預防問題,難道你現在不貧血,要預防性輸點血來預防貧血?你聽了肯定覺得很可笑,道理是一樣的。


腫瘤專科醫生


如果是毛細血管瘤或者海綿狀毛細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手術,如果是脈管畸形(淋巴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等)則需要手術治療,術前是否需要補充調整需要根據患者術前各項檢查指標綜合決定,一般白蛋白,總蛋白不低是不需要補充的。

圖一為海綿狀血管瘤(靜脈畸形),圖二為淋巴血管瘤(淋巴管畸形),均需通過手術治癒。




血管瘤喬軍波醫生


如果是診斷血管瘤沒有特別疑問的話,不需要吸氧及白蛋白,它是一種良性腫瘤,如果病人沒有肝腎心臟或者呼吸功能異常,不用特殊準備的


輝聲


血管瘤是不是會有危險,取決於它所生長的部位和血管瘤的類型。體表的血管瘤一般都沒有什麼風險,血管瘤最大的風險就是破裂出血。

在醫院檢查出血管瘤,醫生會根據不同的部位,大小,危害性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健康ET


補充小分子到白肽是必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