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让日军梦寐以求的大佐都有哪些权利和待遇?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达到?

Crazy历史


二战中,相较于其他参战国,日军的军队系统和军衔系统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各国军队通用的是班、排、连、营、团、旅、师、军这样的配置,而日军则是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这样的配置,指挥官配置方面与其他国家大致一样,但依旧有不同的地方,就拿题目中的大佐一职来说,其权力可大可小,主要看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在旧日本军队中,军衔为大佐的人可能担任的职务有: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由于参谋系统与作战系统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所以参谋长的权力就要大上很多,拿师团参谋长来讲,旧日本军队中师团长的军衔一般为中将,而旅团长的军衔则一般是少将,但这里军衔为大佐的师团参谋长其权力就要比佩戴少将军衔的旅团长大上许多,而职务为旅团参谋长的军官其权力又要比同是大佐级别的联队长的权力大。

在日本出版的旧日本帝国《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一书中,只有大佐军衔的师团参谋长也位列将官序列,由此可见,担任师团参谋长一职的佐官军官也可以被看做是“准将”,但其他未担任此职务的佐官则不被看做“准将”,这就是职务带来的权力提升。如果想有一个清晰的对比的话,那就是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军队相比,联队长相当于“上校”军衔,旅团参谋长则相当于“大校”军衔,师团参谋长则相当于“准将”军衔。

至于如何达到这一级别,普通士兵就不用想了,因为只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出来的人才有可能到达这一级别,普通士兵能达到的高度是伍长、曹长、军曹,最多到达准尉这一级别,至于大佐想要再升一级成为实质上的将官,也相当困难,如果只有陆军士官学校这一个学校背书,那除非这些大佐们能拿到天大功劳才有可能晋升,但如果是出身陆军大学或者海军大学,那就不用操心了,因为毕业出来就算是进入日本军队核心队列里头了。

拿日军参谋本部出身于陆军大学和海军大学的佐官来讲,别看只是佐官参谋,但日军的军事进攻计划几乎均是由他们制定,那些派遣军中的将官只有听令的份,哪有反驳的余地,再比如大本营中的参谋黑岛大佐,敢和南云吹胡子瞪眼,敢和联合舰队的参谋长对着干,这便是出身陆军大学和职务所能带来的权力,所以在日本军队中,大佐一职权力小的只能指挥一个联队,权力大的能参与整个日本军队军事战略的规划。

至于那些出身陆军士官学校或者海军兵学校的大佐们,只有战功是晋升的唯一渠道,这便是日军大佐敢于私自行动甚至直接挑起战争的原因,拿七七事变中的一木清直大佐来说,为了晋升,领命去瓜岛与美军作战,最后全军尽没。所以,二战中,日本普通士兵就不要梦寐以求大佐这个职位了,至于出身陆军士官学院的军官们,达到大佐这一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要谋上师团参谋长这一职位竞争就比较激烈,这里还要涉及到出身的问题。


战甲装研菌


日本的军衔制度跟别的国家有所差异,分为将佐尉三级九衔: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其中佐官级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校级军官,大将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将,大尉相当于上尉,其他军衔基本一样。



大佐这个军衔按级别只相当于上校,但权力却不是普通上校所能比拟的。日本的大佐会被授予联队长的职务,联队也是日本独有的作战单位,只有联队才会被日本天皇授予军旗。一个齐装满员陆军步兵联队有3747人,包括各类军官、士官和士兵,下辖3个步兵大队、1个装备4门70毫米92步兵炮的步兵炮中队、1个拥有大车和骡马运输中队、1个联队指挥部、1个弹药小队等。



相比较于其他国家不足两千人的团级单位,一个日本联军已经差不多够一个旅的兵力了,所以有时候一个日本联队可以追着一个师甚至一个军跑,除了武器、人员素质的差别,还有就是一个联队人数真的不少,当时吃空饷的部队太多,很少有满员的。

在士兵的晋升制度上,日本还是跟世界上主流国家一样,士兵可以依靠军功升级,但是顶多只能做到下级军官,像少尉、中尉等等,佐官级别只能是梦想了,更别提指挥近4000人的联队了。想要到达佐官这一级别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上军校,军校毕业生出来已经是尉级军官了,在战争中如果立有军功,那上升速度不是普通士兵所能比拟的。



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各种条件限制下,还是要好好提升一下个人各方面的能力才是重点。


历史伶俜者


说起来二战时期的大佐说值钱也挺值钱的,说它不值钱也不值钱,毕竟佐官在日军里面有一大票人,而且上面还有将官。


之所以大佐能成为日军普通士兵梦寐以求的职衔,主要日军的军队里面的联队长、旅团长等都由佐官担任,且大佐这个职衔可以说是日本普通军人升迁的极限。这便是梦寐以求能当上大佐的原因。

那么日军的大佐有怎样的权利和待遇呢,为何让那么多的日军士兵梦寐以求?又需要怎样才能达到大佐的标准?


在二战时期日军的大佐已经是比较高的管制了。按照国际的军官职位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兵,而日本则是将官,佐官,尉官士兵,也就日军的说佐官也就是校官,

而大佐则是佐官之中的最高级别,相当于校级军官里边的大校。

简单的说,大佐相当于军队中旅长的职位。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士兵想要升迁到一个旅长是多么的不容易,反过来就能知道到大佐的不容易。

上面说到了普通士兵能够升迁到大佐已是不易,如果想在向继续往上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在上去就是将官了,可以说这是军队的核心人物了,那必须要有相应的背景才有可能。

如果这个日军的士兵刚好上过陆军大学又有足够的军功,还是有机会晋升到将官的,至于普通的士兵或者仅仅是上过陆军士官学校的,那么大佐就是他们的极限了。

至于大佐有什么职权呢,大佐一般作为联队长,有4000人左右供自己调配,相当于三四个团左右的兵力,大佐已经在日军里面属于中上军衔了,所以普通士兵是特别的想爬到这个位置的。

毕竟当上了大佐就相当于,有三四千的人来保护自己,各种高级的武器装备归自己所有,是一个联队的最高指挥官,还会被普通士兵的尊重、手下献殷勤,这是一个很好的位置也是普通士兵梦寐以求的。


像素说


熟读抗战史的都应该知道,1944年侵华日军回光返照的大规模进攻战役“一号作战”,此役动用的总兵力超过50万人,是日俄战争以后日本陆军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中国战史谓之“豫湘桂战役”。而策动和具体负责这个作战方案实施的,居然是服部卓四郎和岛贯武治两名大佐军官。

(和平饭店日下步大佐)



服部卓四郎,时任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长,大佐军衔;岛贯武治,历任第11军高级参谋、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高级作战参谋、“中国派遣军”作战主任参谋,大佐军衔。这两个货在东京一碰头,认定必须打通纵贯中国大陆的交通线,否则失去海上运输能力的太平洋战场日军就得玩完。

于是两名大佐带着作战班长等一群中佐、少佐拟定完战役计划后上呈,作战部长(少将)签字、参谋次长(中将)和总长(大将)签字,再由服部卓四郎正式通知侵华日军实施,这就是日本军队二战时期的作战决策体系。很儿戏是吗?这其实就是大佐级参谋军官的巨大能量,“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只有照办的份。



还是这个岛贯武治大佐,战役打响前二度出任第11军高级参谋,在桂柳会战中公然抗拒畑俊六和冈村宁次(第六方面军司令)的命令,支持横山勇擅自行动。同样,在早年的“九一八事变”中,主谋也是板垣、石原等几个佐级军官,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甚至以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发布命令,事后也得到了本庄繁中将的追认,“七七事变”呢?决定动手的也是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

二战日本陆军将官只有三级,不设准将军衔,而同样没有准将衔的民国军队,至少上将还是分为两档的(特级上将不计在内),因此日本的将官比较“值钱”,如此也就造成了大佐军衔级别较高,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将军的门槛,无非需要把停年混够或者获得功勋。所以,日军的大佐军衔“含金量”普遍要高于民国军队的“上校”。



从专业的军制上说,陆军大佐属于“一等奏任官”,服役的年龄上限为55岁,晋级“停年”为两年,年薪4000余日元(旧币)。适配职务为步兵联队长、旅团和师长参谋长、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以及军以上司令部的高级参谋、情报主任参谋、作战主任参谋等等,在二战时期属于高级军官,干掉一个颇为不易。

日本陆军的所有军官都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这成为了二战特例,因为日本就那么一所标准的陆军军官养成学校,不过在这里毕业的军官一般晋升到中佐就算到头了,再朝上升非常之难。怎么才能顺利晋到大佐从而迈入将军行列呢?必须再考进“陆军大学”深造,关于陆大的具体情况之前有专答,考试和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只要一名尉官走进陆大校门,十年之内基本可以晋升大佐。



陆大生多以少尉或者中尉入学,三年期满后一般以大尉毕业,其优惠就是最低停年到了后肯定升级,而没有陆大学历的军官起码要熬满十五年左右才有机会。同时升将官更是一个大坎,就算成绩和业绩相同,陆大生也是优先升将官(只要不犯错误不提前退役),而普通军官升将官非常困难。 所以陆大的入学竞争十分激烈,存在的64年间只有3485名毕业生。

结论很清晰了吧?普通日军士兵“梦寐以求”也是白搭,他们没有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历,就不算职业军官,即便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也最多成为士官(曹长、军曹、伍长)或者准尉,没可能继续升迁。而就算是陆士毕业的普通军官,如果没考上陆军大学的话,晋升大佐的路也是非常遥远,这是由二战日本陆军所谓“精英制”的军事教育体制决定的。

(双枪李向阳剧照)


度度狼gg


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官职一共有三级,分别是将,佐、尉,细分九等,大中下,也就是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等等。题目中的大佐,就处于第四级别,再向前一步就是将军了。

一般,日本的将军是不出现在战场上的,据统计,从918事变开始,八年抗战,我国打死日本将官总共才50人左右,可以看出当时的将军数量实在是不多,在将军如此少的情况下,大佐就是当时级别最高的军官了。

大佐的权利

日本的将军一般都是坐镇后方指挥全局,那么大佐都在前方担任什么职位呢?一般大佐在部队中任职多为联队长,再有就是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师团长就是将军了),所以师团参谋长,就算是平级,地位上也是比旅团参谋长高的。

我们以联队长为例子,日本兵种有很多,其中步兵联队大约3800人,骑兵联队大约1400人、炮兵联队2500人左右等等,除了骑兵外,人数都在三千到四千人。

当时的日本联队是分散兵力最强的战斗力,在往上旅团级别作战就属于大规模作战了,所以大佐也就是能单独碰到的最高级别的长官,可想而知干掉一个大佐也是十分不容易了。

就好像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带领新一团一炮干掉坂田联队长之后,整个晋西北都知道这件事,影响很大。

大佐的权利就是管着这几千人,说让往东就不敢往西,说让撵狗就不敢抓鸡。更实际一点的说,“九一八事变”中,是板垣征四郎等几个佐级军官商讨之决定的发动进攻,当时任职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以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发布命令,直到战争之后,将军们才反应过来,但是也得到了认可,可想而知,当时日本军队大佐的权利有多大了。

至于大佐们的待遇吗,战斗时期,整个联队都是他的,要什么有什么,然后国内给他们开的工资是4000+日元一年(当时的日元没有这么廉价,如果换算成现在的日元的话,大约是在一千两百万日元左右)薪资水品也是十分高了。

准入门槛

当时日本军队的官员都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学校是天皇开的,而是当时日本只有这一所能够培养士官的学校,从这所学校毕业后,才能在军队中管人,一般毕业之后就是少尉军衔。

但是这些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人,一般混到头了也就是中佐(一辈子到头了),几乎没什么希望晋升将军,晋升将军的门槛是需要在陆军大学毕业的。一般陆军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就会分配到参谋部任职,也就是佐级军官,这个时候,只要是有晋升机会,就是陆军学校毕业的佐级军官先升级了。

^上图为日本陆军大学

不要小瞧陆军大学,它可是士官学校毕业生的梦想,想进入陆军大学,报考资格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部队两年以上经历,未满30岁的中、大尉军官,,后来改为有两年以上队务经验的中尉或少尉,同时得到所在联队联队长的推荐。陆军大学毕业前六名还会被天皇授予军刀,这六人就被称为军刀组,二战期间日本的甲级战犯都是军刀组出身。

说回大佐,这个职位在军队中是个坎,多少士兵也只能想一想,并没有机会升到这个职位,想当大佐,首先你得在陆军大学毕业,之后才有机会爬到这个位置,一点一点熬出头。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日寇一个步兵联队编制为:人员3747,马526匹,各种枪2590枝,各种炮14门,掷弹筒76门,非机动车256辆。

日寇的一个步兵联队最高指挥官军衔一般为大佐,一个联队的战斗力可以抵抗中国一个步兵师。

日寇联队有日本天皇授予的军旗一面,这面旗帜是联队创建之初授予的。

获得大佐军衔且执掌一个联队,就可以经常和军旗接触,相当于面见天皇。

保护军旗对日寇而言是光荣的事,他们全联队阵亡前,通常都会把军旗烧掉。

一般能做到日寇大佐这个位置的人,都是不简单的人,他们不仅要有更高的指挥能力,而且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跟更彻底的执行力。

日本军队沿用了佐官这个比较传统的称呼,而没有使用西方校官,就是看重佐官这层次对军队的影响力。

对于每一位日本士兵来说,能够被提拔到大佐那是毕生的梦想。

当时日军对于没有出生背景的士兵最多就是升职成少尉,只有在军校毕业受到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认可以后,才能允许再次升职。因此大佐一职是日寇基层军官最在意的军衔,一旦得到就意味着得到日寇军部对他能力的认同。

日寇的大佐军衔相当于中国的大校军衔,属于将官级别。

二战日寇的军衔分为将、佐、尉三级,每级又分为大、中、少三等,一共三级九等。

获得大佐军衔就相当于准将了,再立功的话就可以升为少将了。

大佐的实际权力比较大,可以掌控一个联队,而日寇的一个联队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团。

大佐可担任的职务有: 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

师团参谋长虽然主要以大佐担任,但由于其属于不同的系统并在师团长 (中将) 身边工作,实际权力比下面的少将旅团长还要大。

师团参谋长在日寇内部也被视同为将官!

据粗略统计,在1931年到1945年这14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共击毙侵华日军大佐83人,活捉1人。


绅蓝冷风


大佐这个军衔不值钱,真值钱的是将官。大佐之所以看上去很厉害,是因为日军联队长,旅团长这些职位,一般都是大佐担任,但是真正把握日本陆军权力的,是陆军参谋本部,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参谋长这个职位。

众所周知,日本是典型的门阀统治,军官的孩子还是军官,政客的后代还是政客,对于普通人出身的军官来说,也就是能做到中佐,有能力者熬资历拼功勋,也就能升到大佐,担任联队长,参谋长一类的职务,可以算是正八经的高级军官了,但多半还捞不到权力岗位,这是他们仕途的终点。而门阀子弟,从陆大毕业开始,起点就是他们的终点。

对于门阀子弟,多半还是能达到他们父辈的高度的。但对于普通人出身的军官,到了大佐,就是仕途的透明天花板。想打破天花板,要有泼天战功,这就是大佐们喜欢搞事出风头的原因。掌握作战计划制定权力的大佐参谋长们喜欢搞事变,这是他们的晋升之道。掌握指挥权的大佐联队长们喜欢激进的作战方式,这也是他们的晋升之道。日本军队屡屡下克上,最终在不断扩大的战争疯狂中走向灭亡,一个原因就是普通人出身的军官得不到晋升的途径。


煮酒闲话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将军不是你想当就能当。

这并非仅仅是因为当将军难度很大,而是很多时候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根本就不会存在当将军的机会。

二战的日本就是如此。

很多影视作品中,大家看到的日军最高长官往往是大佐,而将官极为少见。

那么大佐在日军的地位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二战时日本的军衔制度是分开的,即长官和士兵两种。士兵分为两级:兵和军士。从小到大依次为: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伍长、军曹、曹长。

长官执行三级九等军衔制,三级即将佐尉,每一级又分为大中少三等。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佐对应的大体是欧美军衔中的校。那么大佐再往上一级就将进入将官的序列,真正成为帝国军团中最少数的那部分。

所以大佐其实属于日军中的高级军事人员,基本上和我们现在团长一个级别。

在日本部队的具体设置中,虽然同为大佐军衔,但是不同的岗位手中的权利也并不是完全均衡。大佐能担任的职务有: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

在三者当中,师团参谋长的权利最大。因为日军的师团一般有20000多人,师团长大部分为中将军衔。那么作为师团参谋长的大佐因为可以在中将身边工作,其实际权利可能还要比一般的少将旅团长大一些。

当然绝大多数的大佐担任的是联队长。日军的一个联队大概有3000多人,完全归属大佐管理和指挥。

这也就是为何在等级森严的日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佐训人的场景了。

除了拥有极大的权利,待遇方面也不是普通士兵所能企及的。

根据这份1943年期间的日本陆军官兵军衔薪水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当时陆军收入和现在的自卫队相比差异极为悬殊。但是因为币值不同,所以没办法进行数量上的直观比较。

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1克黄金兑换是1.36日元或1.13美元。可见日元和美元在当时的差异很小,绝对不是现在成百的倍数关系。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么我们将其转换成人民币来对比一下日军的薪水:

一等兵月薪9日元,约为1720元人民币。

曹长月薪最高为75日元,约为14338元人民币。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陆军大佐月薪最低为59265人民币。

34倍,整整34倍,大佐和一等兵之间的收入可以说是极为惊人的差距。这也难怪日军人人翘首以盼想当大佐。无论是权利还是待遇,都远远超越士兵,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如此,也可以理解为何日军的身份等级如此森严,由权利和待遇落下的鸿沟完全超越了能想象的范畴。

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大佐,对于普通士兵而言,能实现的机会几乎只有一个——梦里。因为二战中日军实行的是职业军人制度,军官的晋升极为严苛。需要有背景和军功两方面都能达到标准才能够晋升一级。

所有的尉官以上人员,均来自各级各类军事院校。而普通士兵往往出身于农工牧商等各种行业。出身的不同直接拒绝了普通士兵在军衔上更进一步的可能。所以,他们能做的唯有想象。

对于仅仅出身于陆军军士官学院的士兵而言,他们想要晋升到大佐还是有机会的,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好在有了可能。

正常情况下,想要晋升到大佐级别,那么一般需要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日本陆军大学是陆军的最高学府,创建于1883年,1945年被盟军撤销,又称日本陆军大学校,是培养参谋军官教育机构。其招生要求极为苛刻。一般要求军衔在中尉以上,年龄需要在30岁之下,且要在军队中服役两年以上,这几个条件,就足以将绝大多数人刷下去了。这所学校从成立之日起,就是日本陆军最高素质战斗指挥人员的培养基地,在其存在的时间里,仅仅有3400名毕业生,由此可见其难度非同一般了。

所以,在其他国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在二战时期的日本,普通士兵连大佐都难以奢求,更勿论将军了。


Crazy历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大佐不过是升将军的一个台阶而已,不能说梦寐以求的就是大佐这个位置,只是说这位置在日本,是升将军很关键的一个台阶而已。日本的阶级固化现象,严重的有点变态,历史上唯一说出来算有点松动的,就是明治维新后的战争年代,平民子弟理论上有了一个向上可以到顶的上升通道,不过即使是松动,也只是松动而已,这个通道还是非常狭窄,符合日本一贯的资源集中使用,精英化选拔的社会观念。



二战时日本也是一个人口过亿的人口大国了,可是士官学校就只有一所,要当军官,必需是这家士官学校毕业,绝无二话,要是当兵,那就当到死,立下天大的功劳,也只能当曹长。要当军官,就必需士官学校毕业,那么考试竞争有多激烈,也就可以想象了,但是这家学校毕业出来,冒死作战,最后的结局也就是中佐到头,日本军衔到中佐这里就是一个分割性的玻璃天花板,想要跨过这道天花板,就必需要再考入陆军大学进修,考陆军大学不光是成绩好的事,有前置要求,要士官学校毕业,在军队服役两年以上,军衔中尉或上尉,且年龄不满三十的年青军官,后来放松了一大步,就是有资格考试的军衔放松到少尉或中尉,别小看这一步放松,少尉中尉一步之差,其实意味着士官学校毕业的,人人有资格考试和一部分人有资格考试的区别,说理论上给平民子弟打开上升通道,说的就是这事。


同时,等陆大毕业后,陆大毕业生在升职上,就一路坦途,前期只要自己别作死,哪怕混年资论资排辈也能混到大佐位置!在日军内部,到了大佐这位置,就是跨过了玻璃天花板,也可以说已经一只脚跨进将军行列,最次也是混日子沒任何功劳,最后退役享受少将待遇。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增强,亚洲无敌是说得上的,所以大佐们为早日当上将军,一直形成一个激进的少壮派团体,很极端的抢着开战争功,不惜绑架国家未来,对我国的侵略,从开始关东军三羽乌,到辻政信,这帮大佐少壮派,都是伤害最深的人。

当时日本政府给大佐军衔提供的年薪是四千日元,相当于当时中国四千大洋,不过跟陆大毕业生年停必提的权利相比,钱真的不算什么,还有陆大毕业每届最优的六个,会有天皇赐刀,被称为军刀组,军刀组也有非常大的隐性权利,不过这是特例,就不多说了。


李三万的三万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最大的灾难,而作为挑起战争的日本的法西斯国家,他们无疑是罪恶的。对于我们中国而言,日本的侵华战争是终生难忘的,而日本对于这一段历史也是含糊其辞的带过,甚至他们歪曲历史,让世界看到的并不是真相。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小兵为了得到日本大佐的这个职位,更是拼死而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有着这么大的诱惑力呢?



日本军官的等级分类

日本的军官可以分为三级九等的,三级则是:将、佐、尉,而这三个级别又有大、中、少三个级别的差距。但是日本的军队都是比较的大,他们的一个师团就相当于我们国军的一个师,而一个联队的人数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旅或者团的人数。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都是以师团来做单位的,师团的最高将领就是中将,而联队的步兵队长就是指挥官则是大佐。


而在日本的当时的步兵联队的人数则有着4000人之多,而大佐则是可以直接指挥和管理这4000人的,所以权力也是相当的大,自然让小兵是非常的羡慕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佐在往上的职位就是少将的存在,可以结识更多的人,而且大佐并不用前去前线作战,只是在后面指挥的,所以至少生命安全得到了一些的保障的。

中国有句古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每一个小兵他都是有着梦想的,所以日本的大佐也算是一个团长和旅长之类的官职,对于日本小兵来说也是非常的向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