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处死亲儿子褚英?

晕海的感觉


亲弟弟舒尔哈齐被幽禁而死后,努尔哈赤开始着力培养贴心骨干,分忧解劳,上阵父子兵,其首先选中的就是自己的嫡长子爱新觉罗·褚英,褚英生母为元妃佟佳氏。

按常理,褚英是努尔哈赤接班人的不二人选,但褚英和代善这对同母兄弟实在让努尔哈赤太过失望甚至伤心,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八和硕贝勒议政制,否则后金之主还真没皇太极什么事。八和硕贝勒议政体现的可不只是“民主”,还显露出努尔哈赤深深的无奈,两个嫡子都指望不上,那就大伙说了算吧,并非他的“民主”意识有多高,代善和褚英但凡有一个能扶起来,努尔哈赤也不会如此“放权”。

努尔哈赤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草根成长为后金汗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凶险,自身势力才能逐步作大,这就造成褚英的童年还不如普通家的孩子,其他家庭的孩子穷些,苦些,大都性命无虞,但是褚英却在幼年就开始了他的战斗生涯,天天面对着正面冲杀、暗地刺杀,数不清次数的浴血厮杀,这就造成褚英脾性虽勇猛,但同时也极其暴躁,热血影响了判断甚至智商。

长大后的褚英,骁勇善战,战功无数,好处并不只限于地域之争,还有族群的威慑力和他们赖以生存的战利品,包括人畜这些稀缺“财富”,努尔哈赤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吝于赏赐,褚英得到了贝勒爵位。

再后来力排众议,坚决出战的褚英,通过自己身先士卒、奋勇厮杀,极大了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令努尔哈赤十分惊喜,有嫡长子如此,做父亲的不免老怀大慰,本来褚英的重要位置就毋庸置疑,再加上无数战功的累加,褚英被授权职掌国政,叙述到现在,褚英年纪三十不到,基本算是“发育正常”,按正常剧情,大局已定。

褚英战功卓越,又被授权参与国政,一时间除努尔哈赤外,身份权利无出其右者,而这也造成了褚英暴露了自己的致命缺陷,身份地位高了,军功多了,渐渐的,自傲的褚英开始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其中也包括他的兄弟们和位高权重的大臣们。

佟佳氏早逝,褚英、代善本应该受到更多的怜惜和关爱,而努尔哈赤创业初期都是刀口舔血求生存,并没有能力和机会提供给他们良好的成长条件,嫡长子身份加显赫的战功,必然会造成无论为君为父,努尔哈赤挑选继嗣的天平都会倾向于褚英这一方,诸位兄弟的怎么会甘心大权旁落,所以联合一些同样看不惯褚英的重臣诬陷褚英有不臣之心,明眼人都清楚,以褚英的地位不需要搞这些小动作,继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褚英和代善不愧是亲哥俩,太多相似之处,包括心急。无论权位多高,毕竟还不是最高领导,在已经招来众人非议的同时不想着培养自己的团队,不想着拉拢兄弟抱团取暖、也没想着恭敬大臣填充实力,反倒把自己搞成众矢之的,不但如此,最高权力还没到手就开始打击异己,着手削弱他人的权力和财富,这也造成他必然会受到强力的反弹。

努尔哈赤看重也看好褚英,但是出于两种原因,造成他不能再偏向、重用褚英:

一、无论关系多亲密,努尔哈赤不会为亲近一个人,而得罪所有重臣和亲人,这代价太大,一旦众叛亲离,不但基业会毁于一旦,甚至自己的性命都不知道会落到谁手里,这是努尔哈赤所不敢去尝试的。

二、虽然大臣和贝勒们是出于争权夺利而诬陷和疏远褚英,但是在这件事上,同时也能看出褚英的极大缺点,他不能很好的团结内部力量,他没有那种政治素养,甚至连起码的教养都欠奉,不适合做头领,一旦褚英继任,多年积蓄的实力立刻会土崩瓦解,四散分离,自成派系,恢复成一盘散沙。

努尔哈赤的抉择当然诸位大臣和其他贝勒,他不再重用褚英,不再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自此宅在老巢看家,本来通过这次机会,褚英应该深入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检讨,韬光养晦,可是褚英并没有这么做,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暴躁脾气一下子爆发开来。

一威胁就威胁一群,真该佩服褚英的勇气,竟然敢说出来,一旦得到皇位,要把对他不好的兄弟和大臣全部处死,这招没有达到褚英所期盼的效果,反倒是点中了努尔哈赤的死穴!自小受继母虐待的努尔哈赤是非常在意亲情和族群的。

比如:岳托和硕托是代善和前妻的孩子,但是他却总想抢岳托的宅地,还诬陷亲子硕托叛逃到了明朝,想置之死地而后快,代善是如何被努尔哈赤训斥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你代善也是我和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努尔哈赤怎么会容忍自己的继任者有弑弟杀臣的危险倾向,机会他已经给过褚英,但是褚英还在被自己的情绪控制着,并没有沉淀下来好好反省,而机会只有一次,因为褚英没有再给努尔哈赤这种机会,褚英不但要杀死兄弟和众臣,还诅咒努尔哈赤:

“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

“若被击败,我将不使被击败的父亲及弟弟们入城。”

撇去战功,总结褚英的一生,其实也是总结褚英的缺点和罪行:

脾气暴躁,热血冲动,目光短浅,不懂收敛,急于求成,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愚痴无智,挑拨离间,心胸狭窄,自以为是, 淡漠亲情。这~还没写全。

死因:影响内部团结,造成贵族和勋贵阶层不合(只在针对褚英的时候,异常的团结),为了削弱他人实力,保障自己继任后的权力,大肆强索财物,怨声载道,妄言诛杀各大贝勒和重臣,诅咒生父努尔哈赤,往小说是惹祸精搅得鸡飞狗跳,往大说就是破坏安定团结,大逆不道,人神共愤。总之,死的绝对不冤。

努尔哈赤本想通过时间消弭矛盾,但是两年后矛盾依旧,褚英也根本没有自省,最终还是无法保住这个曾经他属意的继任者,褚英坐罪死,好在未祸及妻儿。


古今通史


努尔哈赤处死亲儿子褚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这个褚英不仅威胁到了大汉努尔哈赤的权利和地位,而且还有蓄意谋反的企图。所以权衡利弊后,努尔哈赤果断下令将儿子褚英处死。


褚英被杀也是他咎由自取,目中无人所致。史料上记载,因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所以从小跟随在父王身边,那时候努尔哈赤还没有功成名就,所以整天在外面打仗。因为年纪小,为了安全起见,褚英常常被关在一个木头箱子里面,跟随父王的部队南征北战,幼小的褚英那个时候就通过木箱的缝隙,耳闻目睹了外面战场上厮杀的场面,刀光剑影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长大后,褚英的胆子也比别人要大,他不仅练就了一身武功,而且还特别聪明,据说十几岁的时候就替父出征,英勇善战,功绩显赫。十八岁的时候,褚英就被努尔哈赤赐号“洪巴图鲁”,意为草原勇士的意思,并且还被封为贝勒。


后来褚英履历战功,深得父王努尔哈赤的器重,一次,在与乌拉部的战斗中,褚英表现的特别勇敢,与弟弟代善一起斩杀敌军三千,获得马匹五千,战甲三千副的战绩,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努尔哈赤特别关心,为了鼓励褚英,再赐他为阿尔哈图土门,寓意广略。因此后来褚英常常被称作广略贝勒。

后来努尔哈赤完成了女真各部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后金汉国,成为了大汉天子。褚英呢,也由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功绩可鉴,又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因此在他的几个兄弟当中脱颖而出,在军中的威信也越来越大。年近半百的努尔哈赤也有心立褚英为自己的接班人。


可是,褚英这个时候,却有点居功自傲,狂妄自大,说白了就是有了点成绩就不知道北在哪了 ,这小子虽然胆子大,可是心眼特别小,总以为自己功劳最大,干什么都要比别人强。而且仗着自己是兄长,对他那几个弟弟是特别苛刻,而且居然还堂而皇之的说自己就是继承王位的之人。要求他的四个兄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一切都要听他的话,更不许将他的话告诉父王。不仅如此,褚英还大胆的宣声称:“凡是与我不友善的兄弟,以及对我不好的大臣们,等我坐上汉王位置之后,必将其处死”。


褚英这是翅膀没长齐就要飞呀,不久,褚英的做法就引起了四个兄弟反感,于是他们救联合和努尔哈赤的五个最忠心的大臣,向努尔哈赤汉王控告褚英。说大哥褚英怎么怎么恐吓他们和朝臣们,努尔哈赤一听大怒 ,查明原因属实后,介于褚英打仗有功,取消了褚英的储君资格。也不在用他代兵参战,并且严厉教训了褚英一番。

可是这个褚英不仅不思悔改,不承认错误不说而且还写咒语诅咒父亲和他的弟弟们。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仇恨。褚英这样折腾一下也就罢了,可没想到的是后来褚英居然做出来一件令人发指的大事。

褚英也是因为这件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什么事呢?


就是努尔哈赤率领大军亲征乌拉的那场战争,褚英被留守在家中看城。父亲努尔哈赤出师不利,大败而归。也就是没打过人跑回来啦,这个时候呢,褚英就想着策动群臣准备造反,守住城门,不准他的父王们进城。可是毕竟那些被褚英预谋策反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忠于大汉努尔哈赤的。褚英见策反未果,也就暂时放弃了造反的念头。

努尔哈赤回到城中后 ,得到褚英要造反的消息后,是勃然大怒,立即将逆子褚英拿下幽禁了起来,你小子不是想造反吗,那么好我就让你永远不得自由。


就这样褚英从此失去了自由,叫天天不应是叫地地不灵。被囚禁起来了居然还不自悔过,后来在公元1615年8月的时候,大汉努尔哈赤觉得留着这小子将来必成后患,于是狠心的下令处决了这个逆子褚英。

褚英之死纯属自作自受,是他自己导演的一处闹剧,才惹来了杀身之祸。


任驰赢天下


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

从小跟随作战,勇猛功多。所以在努尔哈赤杀死反叛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后,褚英开始掌握兵马最多的白旗,继承人地位逐步确定。

1613年被册封为储君。

不过,褚英过于勇猛,不善于权术,对努尔哈赤的老部下过分苛刻,又不善于安抚兄弟,最后,以费扬古等5大臣,代善等4贝勒最终联合起来一起告发褚英,一是谋反,二是压迫兄弟大臣,三是威胁将来处死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兄弟和大臣。

努尔哈赤明白,褚英性格暴躁,已经彻底得罪了宗室集团与勋贵集团,而这两个集团是后金政权的核心支柱,在一个褚英与这么多大臣子侄面前,努尔哈赤只能放弃褚英。

在册封继承人三个月后,褚英被废黜幽禁。

两年后,褚英并没有反思,反而诅咒努尔哈赤兵败,努尔哈赤只好下令处死。


四川達州


褚英是一个出色的战将,他有很多缺点,他并非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悲剧是由他的出身和他的父亲努尔哈赤造成的。他本来不属于权利场,是因为努尔哈赤为了平衡自己和弟弟舒尔哈齐已经失衡的关系,而被刻意纳入权利场的。

褚英天生就是一个出色的武将,其武力值和弟弟代善不分伯仲。

万历26六年(1598年),年仅19岁的褚英第一次带兵,夜袭了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处,其余屯寨尽行招服,获人畜万余,胜利回师。努尔哈赤非常高兴,被赐以“洪巴图鲁”尊号,意思是强盛的英雄。同时晋封了贝勒。而代善是次年晋封的贝勒。

万历35年(1607年),27岁的褚英和弟弟代善跟着叔叔舒尔哈齐,去蜚悠城去迎护策穆特黑的家眷和部众。在回程途中,在乌碣石遭到数万乌拉兵的堵截,结果牛逼的舒尔哈齐怂了,而褚英和代善各带了500兵马冲了上去,结果一战,大家都傻眼了,斩杀乌拉兵3000多人,获马5000匹,甲3000副。代善甚至擒斩了乌拉大将博克多。是战,褚英被赐以“阿尔哈图图门”尊号,就是足智多谋的意思。代善被赐以“古英巴图鲁”尊号,就是钢铁英雄(钢铁侠?)的意思。(满人的这些荣誉称号真的是忽悠死人不负责。)

万历37年(1609年)褚英被努尔哈赤拉进了他和弟弟舒尔哈齐的二元权力结构中,成为了和后金的二号人物舒尔哈齐平起平坐的角色。

这样一来,父子感情完胜兄弟感情。万历39年(1611年)舒尔哈齐阴谋分裂后金,被努尔哈赤给圈禁死掉了。因而褚英和努尔哈赤就在权利结构中,再一次变成了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关系了。

褚英并不知道,叔叔舒尔哈齐的结局也是将来自己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因为后金当时还在创业,危机四伏。后金没有中原王朝的“立长立嫡”的传统,努尔哈赤之所以赋予他重任,是因为努尔哈赤在权力斗争中,需要他的帮助。就像当年赋予弟弟舒尔哈齐是一个性质。而由于战争的进展,后金的扩大,八旗制度在飞速发展,要调动各方积极性,那就必须股份制啊,才能在大明这个末世求生机啊。

后金的八旗制度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分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个权力重新洗牌的过程。

建州三卫,由一开始的红(努尔哈赤)黑(舒尔哈齐)两旗,到候来的红(努尔哈赤)、白(褚英)、黑(舒尔哈齐),再到后来的满洲八旗,和更后来满、蒙、汉八旗。这是个类似分裂式繁殖的模型。所以越往后,话事权靠的是绝对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后金功臣”费英东、额尔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等“五大臣”不希望褚英继位的最主要原因是褚英的强大。

原因很简单,褚英本身就是这权力结构中的一员(他本身就占有白旗军),他若继位,实力将无人撼动(加上皇太极的红旗军,不是舒尔哈齐后人可以制约的),而其他兄弟也别想分到一丢丢权力。努尔哈赤和自己有感情,可是自己帮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时候,褚英还在襁褓里,他跟自己没感情,现在还未上位,就已经完全不把自己这帮老家伙放在眼里了,以后不堪设想。

而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和阿敏这“四大贝勒”也是等着分权的,所以如果褚英上位,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所以他们也不希望褚英继位。

所以他们很快就形成了利益联盟。他们利用了褚英的一次军事失败,立刻疯狂地上书努尔哈赤。但是努尔哈赤毕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并没有莽然地做出除掉褚英的决定,而是希望给予他机会和警示,于是就像当年圈禁舒尔哈齐一样,慢慢削弱褚英的实力,开始扶植代善。万历40年(1612年)褚英被“罢政”反省。在这个阶段,努尔哈赤迅速地把三旗开始整编成八旗,取消掉黑旗军,把白旗军开始分成正白旗和镶白旗,等等。在褚英被“罢政”反省的时候,八旗制度正式形成。其中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本人、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褚英二弟)、正白旗主皇太极(褚英八弟)、镶白旗主杜度(褚英长子)、正蓝旗主莽古尔泰(褚英五弟)、镶蓝旗主阿敏(舒尔哈齐的次子)。

看这个新的权力结构,其实大家都明白了下一个倒霉的又会是谁了。没错,就是褚英的二弟代善。

但是代善之所以命运稍微会好于褚英,是因为他懂得放弃。但是然并卵,在权利斗争中,只有输赢。万历41年(1613年)“五大臣”和“四大贝勒”再一次发动了猛烈进攻,控告褚英很多“罪状”。其他无关痛痒,但是有一个杀招,即“我即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这是多么可怕的杀招啊!努尔哈赤读到这个条陈的时候,不禁冷汗直冒。

虽然一字未提努尔哈赤本人,但是一旦有联想,那结局是相当可怕的。他继位后一切与他为恶的都要诛杀,那么可以杀自己的弟弟,自然也可以给自己的父亲挫骨扬灰。

在努尔哈赤的一系列动作后,褚英终于看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他与努尔哈赤之间彻底丧失了互信,把抱怨的矛头指向了努尔哈赤本人。努尔哈赤终于出离愤怒了,猜想已经成真了。不除掉褚英,自己将难料结局。于是努尔哈赤的天平终于倒向了“五大臣”和“四大贝勒”。

明万历43年(1615年)8月22日,褚英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处死,年仅36岁。



炒米视角


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但他并没有为人所知,因为他早就被努尔哈赤杀死,那努尔哈赤为何要处死亲生儿子褚英?


只能说褚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把部分责任分担给褚英,褚英开始接触政治。在处理军事政务时,褚英立下了不少战功,又因其是嫡长子,努尔哈赤便把他立为接班人,可这就使得褚英变得骄纵了,因为他的地位除了努尔哈赤无人撼动。但这也给他惹来了不少祸端,辽阳之战时,前线打仗正胶着状态,而褚英还在营中饮酒作乐,努尔哈赤一怒之下惩罚了他。而褚英与努尔哈赤的亲信关系也不好,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就对褚英不满,褚英常常与他们作对,他们对褚英也非常厌恶,所以这五人就向努尔哈赤告状,努尔哈赤经过调查也发现了褚英的存在的问题,就解除了他的兵权。褚英将不满就发了一下牢骚,努尔哈赤一看褚英不知悔改,就废除了他是太子之位。可这褚英还是不知道低调做事,褚英焚香诅咒努尔哈赤与五人,诅咒他们出师不利,“焚表告天自诉,乃坐咀咒”。努尔哈赤便把褚英囚禁起来,后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处死。

褚英与康熙的废太子很像,他们都早先被选为接班人,可最后他们逐渐走偏了,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太子之位。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爱新觉罗·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出生于1580年,1611年,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让褚英主持部分开始军政事务,开始历练。

褚英在历次作战中非常勇猛,立有战功,很得努尔哈赤的喜欢,一度被立为早期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褚英作战勇敢是有原因的,努尔哈赤最初起兵时褚英才4岁,刚起兵的努尔哈赤也曾多次经历危险,刺客进家门刺杀更是常有的事,可以说褚英是从小就跟着努尔哈赤,在刀光剑影中长大,但是这种长大的孩子除了勇敢外,性格也有问题,就是性格非常残暴。

随着战功的累加,褚英的性格缺点开始显露无疑,他开始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努尔哈赤的"开国五大臣",包括"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这些人可以说是元老级人物,褚英也不放在眼里。至于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和侄儿,褚英更是不正眼看他们,久而久之,褚英的人缘就变得极差,基本没人说他好话。

被孤立的褚英与其他子侄矛盾日益激化,久而久之,就连努尔哈赤也开始对褚英不满,但是毕竟是自己的长子,努尔哈赤只是采取一些方法来警告褚英,比如在攻打乌拉这么重要的战役上,努尔哈赤就没让褚英出征,这在之前是不可能的事。下图是位于辽阳市东京陵村的褚英墓。

不让出征就不出征呗,可是褚英竟然来了个“焚表告天自诉”,其实自诉也没毛病,可是褚英说话实在是太不注意了,比如他的这句: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若被击败,我将不使被击败的父亲及弟弟们入城。”这话说的简直等同于谋反。结果被人密告努尔哈赤,同时说褚英是在诅咒五大臣的和他的兄弟。

努尔哈赤是大怒,也在各种压力下,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将长子褚英幽禁。算是给其他人一个交代。可是被幽禁的褚英又一次暴漏了性格缺点,他没有反省,也没有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而是扬言:"我即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此话一出,不仅众人请求处死他,就连努尔哈赤也认为他不思悔改,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下令处死自己的儿子褚英,当时褚英年仅36岁。其实褚英并没有真的谋反,只不过是说了几句犯上的话,可是努尔哈赤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为了给五大臣和其他子侄一个交代,硬是了结了自己的儿子,换个角度看,褚英成为了努尔哈赤平衡各方势力的一个牺牲品,在权力面前,亲情都变得如此淡漠,这是我们出生在寻常百姓家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山水湖畔


关于褚英的死,很多人都想不通。此人少年成名,十七岁便领军打仗,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加上他嫡长子的身份,毋庸置疑,他理应是努尔哈赤的最佳合法继承人。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褚英居然被自己的父亲处死,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褚英被处死呢?分析历史事件嘛,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鄙人不才,愿分享个人心得,如果有什么不妥,还请方家多多指正。

第一、褚英死于自己的低情商。翻遍史书,父亲只要是个雄主,一旦儿子情商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李世民,他本人情商很高,这个不用怀疑,而他的第一个太子却不敢恭维,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惹得很多大臣对这位太子都是敬而远之。反观褚英,跟这个情况有点类似,努尔哈赤此人雄才伟略,靠自己的才能和胸怀把女真各部都笼络了起来,一跃成为明朝最大的隐患,按理说,如果褚英是个情商高、会来事儿的主儿,那么,作为嫡长子,他继承努尔哈赤的汗位几乎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褚英偏偏四处树敌,与开国大臣们矛盾越来越深,连他的亲兄弟对他也逐渐不满,这样一来,很多人都跑到努尔哈赤那里告状,诉说对褚英的不满。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有一个共性,人比较直爽,很少有汉人们的弯弯绕,所以,努尔哈赤也顾忌到大家的感受,开始调查褚英,这一调查不打紧,发现这家伙还真有不少问题。于是,褚英被软禁了起来,但他死不悔改,在软禁期间多次出言不逊,这才使努尔哈赤起了杀心。

第二、褚英性格短板严重,是后金的巨大隐患。无论是哪个开国之君,都梦想着自己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努尔哈赤自然也不例外。褚英此人性情残暴,心胸狭窄,根本没有天下之主的胸怀,对臣下动不动就是鞭打、体罚,搞得身边人怨气很深,敢怒不敢言。努尔哈赤又不是傻子,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如果真的让褚英即位,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他的其他儿子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而女真事实上只是各个部落的联盟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如果这么搞下去,几个部落会重新反目,努尔哈赤多年的心血肯定付之东流。所以,努尔哈赤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褚英不除,隐患太大。

第三、褚英触犯了重臣们的切身利益。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组织形式还比较原始,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头领。大家之所以跟着努尔哈赤,通俗点说,第一,我打不过你,必须跟着你,不然你会打我;第二,跟着你有饭吃,大家一起打天下,一起喝酒吃肉,你不能亏待我。很明显褚英并没有看到这一层,他认为努尔哈赤就是唯一的领袖,居然仗着自己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想法设法去削弱其他部落头领的权力,并严重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很明显他操之过急了。这么一来,部落头领们不愿意了,多次在努尔哈赤面前放话,先是要求废黜褚英的储君之位,后又多次旁敲侧击,要求诛杀褚英。为了能够团结其他部落,努尔哈赤杀掉褚英,这其实也是一种策略。

好了,鄙人才疏学浅,只能分享这些,不妥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猫叔说历史



牵手玫瑰2


努尔哈赤一生共纳娶16个妻妾(《清史稿》中记载为14个,两位从殉的庶妃未被列入其中),生下16个儿子,其中长子褚英、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十四子多尔衮等等。后金建国前,努尔哈赤曾想让战功赫赫的长子褚英接班,后却突然以贻误战机为由将其囚于狱中,并处死。然而,大清历史上这么一件政治大事件,居然在清太祖的《实录》中,连一个字的影子都找不到。直到60年以后,康熙帝才首次对此解释了褚英被杀的历史事实,但却未透露被杀的真实内幕:“太祖飞子,亦曾似此悖乱,置于国法,因诸贝勒大臣诘告一案,置阿尔哈图土门贝勒诸燕于法。”从此可以明显看出:

第一,36岁的褚英是被父亲努尔哈赤亲自下令杀掉的。虎毒也食子。

褚英17岁开始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战,少年血刚勇猛善战,因表现出色被赐以“洪巴图鲁”的光荣称号,意思是英勇之意。后来的鳌拜也荣获过此殊荣。看来这个称号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努尔哈赤对诸英是寄予厚望的~这既是一国之君对未来接班人的考验,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天然期望,后金建立后,也学习仿照了大明朝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按照传嫡长子制的政治法则,如此作战勇猛的褚英在努尔哈赤死之后接班是顺理的。可褚英等急了,再等就头发开始白了,而且后面还有两个班的弟弟呢!可努尔哈赤为何要亲自下令杀掉呢?肯定是褚英干了背逆上天背逆人伦的事,是不杀对不起上苍的那种状况。

第二,褚英究竟是怎么个忤逆法?都是皇储之位惹的祸。

根据《满文老档》的碎片化记载,褚英之死,死在他的另类身心上:性格孤傲、心理阴暗、心胸狭隘、超越人伦底线等等。最后有点变态。褚英的欲望都是努尔哈赤刺激的——执掌国政后,其野心短时期内极度膨胀,盼望着努尔哈赤早一点归西,自己承继大统。为此,他几乎每天诅咒,对着星星诅咒,尤其是努尔哈赤出征时,他诅咒地更彻底,不但焚香祈祷上苍~赶快收走努尔哈赤吧!更可恨的是,褚英还强迫四个弟弟和五个近大臣一起组团捆绑式诅咒努尔哈赤被明军乱箭射死。其实就是通过这种共同捆绑“犯罪”将9个关键人物掌捏在自己手中,既可作为要挟他何的把柄使其买命,又可威胁他们去做他想做而无法做的龌龊事。其心可诛也。后来,这五个大臣心理负荷太重,不堪重压,有上吊自杀的,有豁出老命去联名举报。努尔哈赤听闻后,气的吐血三口,将褚英锁禁关押。谁知褚英此时还死不悔改,狂言匪语更甚,诅咒地更厉害了,这时神经有点分裂了。不久,努尔哈赤以褚英在萨尔浒之战中贻误战机为由赐其自尽,留了个全尸。


书中有毒


帝王家的事我们操那份闲心干吗!因为我不想看到为了帝业传承而骨肉相残的历史悲剧,统治阶级的满嘴仁义道德在他们家荡然无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