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努尔哈赤打仗总是能以少胜多,这是为什么?

谈文论史


题主恰恰说错了。

努尔哈赤从来都不是以少胜多,反而绝大多是都是以多打少。我以萨尔浒战役为例。

明万历四十七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当时明军约计11万,号称20万;而后金约计不足6万;当时明庭之所以要决战,其实算了个账,11万和对方6万人死磕,计算一比一,甚至于二比一的死亡率,大明有足够的人力储备,可后金相当于灭国。所以明朝的目的是要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夺取城池。悲剧的是,后金在找个问题上和明朝几乎一致。

明朝分兵三路,一路也就3万人左右,同时又在旷野上进行决战,后金的骑兵部队确实胜过明军,因此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

其后很多战役也是如此,后金小股部队袭扰然后诱敌深入,或者在旷野发挥他们野战优势,但都是在局部以多打少。这些战法和解放战争我军的各个击破、围点打援的战法几乎一致。

所以,从总量上对比好像是以少胜多,实际上局部都是以多打少。因此不能说他们是以少胜多。

求关注!


蓝星文研所


强敌环伺,努尔哈赤敌众我寡,步步生死。

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原来是明朝建州卫将领,在李成梁攻古勒城时,父子二人因为在城中搭救自己的亲人,被明军误杀,觉昌安死于大火,塔克世被误杀。爱新觉罗家族只有努尔哈赤在外幸免。努尔哈赤用自己祖父和父亲遗留下来的盔甲13副、战马30匹,部众数十人起兵.

不管是当时的女真各部,还是明朝辽东守军,都强大无比。现实逼迫努尔哈赤不能用军队硬拼,更多的采用智谋取胜。

努尔哈赤比较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以下几个:

1.1585年,浑河之战。(起步之战)(4人对800人)

2.1593年,古勒山战役。(败女真九部联军,统一女真)(1万对3万

3.1619年,萨尔浒战役。(败明军辽东主力,统一东北)(4.5万对11万)

(努尔哈赤像)

努尔哈赤取胜的原因

一、英勇善战。

典型代表战例是1585年的浑河之战。4月,努尔哈赤率步骑500,征讨哲陈部。时洪水泛滥,行军困难,遂令众兵回寨,只带绵甲50人、铁甲30人继续北进。托木河、章佳、巴尔达、萨尔湖、界凡5寨合兵800人,共同阻御。大敌当前,努尔哈赤亲执大旗率先进战。见敌阵不动,他决计下马率其弟穆尔哈齐等4人直入重围,当即射死20多人。联兵虽众,但互不相属。见努尔哈赤来势凶猛,阵营大乱,纷纷渡河逃命。淹死者很多,等后续部队上来后,继续追击。这一战堪称“神迹”。

二、努尔哈赤军队凝聚力强,联军虽众指挥不统一,互相观望。

分析努尔哈赤的指挥的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努尔哈赤是军队指挥者,下属都听从号令,统一指挥在努尔哈赤手中。

1.浑河之战,对手是五寨兵力互不统属,互相观望,稍有挫折都逃走了,可惜大水不饶人,纷纷溺死。

2.古勒山战役,为女真九部,真正同努尔哈赤作战的只有两部,这两部败退,其余做壁上观,纷纷撤退,因而败北。

3.萨尔浒之战,明军分兵四路,朝鲜一部,蒙古一部,各部互不统属,指挥步调达不到一致,轻敌冒进,被努尔哈赤分兵击败。

三、善用兵法,因势利导。

1.战前侦查,分析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每次大的作战前对作战对手的行动,基本上做到了预先了解,从而能从容应对联军进攻。萨尔浒之战前,派遣了大量的人员进行侦查对手军队的动向,了解到各部主力的步调未达到一致,才决定了战役的动向。

2.利用间谍,了解对手的一举一动,离间对手。努尔哈赤曾经俘虏了一个李永芳的明军将领,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让他劝降明朝守军,同时收集明军的情报,战斗力、部队编制、后勤保证等军事机密,把对手一丝一毫都掌握在手里。

3.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通过情报的分析,擒贼先擒王,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一部,分而攻击。不管是在古勒山战役和萨尔浒战役中,都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并且获得了大胜。

当然,战争中对手将领大都能力平平,虽然不乏英勇善战的将军,但不是最高指挥者,加之明军守卫辽东的名将,调动频繁,不能一以贯之,军队的指挥了、战斗力都下降了很多。

努尔哈赤之死

努尔哈赤起于微末,步步面临生死,但一步一步走来,并且壮大,建立了后金。这时也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名将袁崇焕。(宁远之战图)

宁远之战: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后金主力13万,进攻宁远。宁远小城守军6000人,守将袁崇焕深知努尔哈赤善用奸细,严令部下查内奸,城内消息不得泄露,并将购置的西洋大泡安置在四方城楼平台之上。努尔哈赤久攻不下,在视察前线时被大炮击中,不久去世。










穿越再现彼岸


毋庸置疑,努尔哈赤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他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少胜多。萨尔浒之战就是一个著名的战例。



1619年冬,兵部尚书杨镐坐镇指挥,明朝11万大军,分四路围攻赫图阿拉。结果,努尔哈赤以不到三万的总兵力,将明军分头击破。明军伤亡惨重,从此失去了战略上的优势,后金奠定军事上的主动基础。

后金以骑兵见长,骁勇善战,尤其在野战上能发挥最大的优势。所以,努尔哈赤在攻城的时候,采用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派奸细事先入城,里应外合。二、诱敌出城,野战争锋。这就是后金克敌制胜的法宝,并且屡试不爽。

所以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在很短的时间就被努尔哈赤攻陷,最后导致明军谈金色变、望风而逃。特别是广宁一战,巡抚王化贞弃城而逃,主将熊廷弼只能带着百万难民撤回关内。天启皇帝一努之下自断臂膀,将熊廷弼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1623年,深谋远虑的袁崇焕驻守辽东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变攻为守。因此,后金的野战优势就被束缚,宁远一战金军大败,努尔哈赤身负重伤,不久后就一命呜呼。此后,皇太极率军连续一个多月进攻宁锦防线,结果也是疲于奔命、损兵折将,垂头丧气地退回沈阳。


所以,努尔哈赤总能以少胜多,并不神秘,关键是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式。而袁崇焕能够转败为胜,同样也是找到了最合适的御敌之策。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遂败。以己之长,搏彼之短,必胜!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努尔哈赤。原作弩儿哈奇。明作奴儿哈赤。朝鲜作老可赤。

景、显二祖死于明李成梁兵火。太祖以遗甲起,归怨同种之尼堪外兰而讨之,未敢仇明也。历年兼并同种,经三十三年而称金国汗,并称天命皇帝。又历十一年。

起兵自明万历十一年癸未至四十三年乙卯,为未称金国时。四十四年丙辰至天启六年丙寅,为称天命时。起兵为二十五岁,称汗为五十八岁。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主持创建了女真文字,建立了后金政权。

八旗壮丁平时耕猎放牧,战时披甲出征。努尔哈赤、皇太极平素重视军队操练,严格军纪,屡颁军令,奖勇惩懦,经常举行操练和检阅,还以身作则,奋勇冲杀。在君汗的激励和带动下,八旗军队成为一支骁勇善战、屡败强敌、所向披靡的劲旅,先后大败明兵于萨尔浒、平阳桥、松山,多次入边,千里突袭,直抵北京城下,为进取中原奠定了坚实基础。

努尔哈赤一生南征北战终于有了重大成果:五十八岁的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国,纵观历史无数英雄豪杰,追求至高者,莫过于称王,努尔哈赤亦不例外。



自由如风l


有清以来,努尔哈赤是近现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谋略家,从开头的倭身辽东总兵李成梁似奴才狗腿子,,一步一步的狐假虎威,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部族势力,借明军势力,消灭了众多后金部族王公势力,成为吞天巨兽,为祸辽东,,,。当大明王朝,派大军六万之众分兵四路而进兵时,。犯了势单力薄,危险冒进之险,,而努尔哈赤,有约四万大军,多骑兵勇士,皆勇猛之士,,,然大明总兵官杜松,刘鑽众将,分兵四路,不知地势,粮草奇缺,,,被其引诱到萨尔浒地区,,。采用围点打授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略大败四路明军,从此势分二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当时伟大的军事战门略家,,,


94310417小云


据我分析,第一,满清女真人生活在关在,依靠打猎为生,关外气候恶劣,体质与关内人不同,身体健壮,擅长骑射。第二,大明王朝人心各异,日渐衰微,相互猜忌,作战时各自为政。第三,努尔哈赤身为女真人首领懂得笼络人心,知道为族人谋求更好的生存环境!这就是我的观点。


明阁影楼


在古代,我们知道是有很多英雄人物出现的,他们都是有很大的本事的,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的都是非常勇猛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迅速的成长为一名非常合格的将领,他们迅速的领导了几次战争的胜利,然后让自己很快的就出名了。努尔哈赤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我们提起这个男人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想起这个男人是出身草原的,是非常勇猛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建立那么多的战功,也不会建立后金,给大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这个男人除了是,在政治上有非常卓越的成就之外,同样不可忽视的就是这个男人的军事才华了,而且这个男人就是靠着自己的战绩起家的,也是靠着自己的战绩征服其他人的。

在草原上,给了这个男人很大的发挥空间,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尔哈赤的才华,刚开始这个男人只是一个师出无名的穷小子,但是自己也是有野心的,自己也是想要占领这个天下的,刚好就掌控了各种各样的时机,自己刚好就有了很多的机会。在努尔哈赤的一生中,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战役,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而我们要知道,那时候大明朝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也是有许多优秀的将领的,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他们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少的,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危机。

而且在他们和其他人对抗的过程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努尔哈赤所拥有的兵马是非常少的,他所带领的就只有几万部队,但是当遇到大明朝的时候,往往就是几十万的大部队,他们在兵力上是不占有任何优势的,可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多次以少胜多,凭借着自己微弱的力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真是让人非常佩服的,也是让人非常好奇的,很多人都想知道努尔哈赤究竟有什么样魔力,能够领导自己的部队取得这么多的胜利,而且刚开始他们是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性的,但是偏偏能够绝处逢生,让别人看到他们的实力,要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攻击力。

看看努尔哈赤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优点,才能够领导自己的部队,凭借着小部队取得大胜利。我们知道能够成为一个领导者,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能够快速的取得这么多的胜利,能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江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也是付出很多努力的,努尔哈赤确实是有很多的才华,也是有很大的才能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是非常有智慧的,在其他领导者领兵打仗的时候,他们一般就会仗着自己的部队,就会仗着自己的人吗?认为只要他们能够齐心协力,认为他们只能够在战场上表现的非常勇猛,那么就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了,但是结果却并不是这样。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这个男人在打仗的时候,绝不会让自己有过多的伤亡,绝对会把自己的兵力都会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都会使用很多的谋略。

这样的话,他们都能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他们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某一个具体的地方,放在最重要的地方,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伤亡。这个男人认为打仗最需要的就是智慧,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谋划,需要分清楚事情,需要根据面临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这样的话,他们才能够夺得最终的胜利。

第二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在战场上表现是非常勇猛的,往往带领着士兵一起往前冲,从来不会因为害怕敌人兵力很猛而选择退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气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勇气,所以获得了很多士兵的信任,他们也相信会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他们能够奋力拼杀,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努尔哈赤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成功地鼓舞了士气,并成功的让自己的兵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性!

第三个原因就是这个男人在打仗的时候是非常注重情报分析的,他往往会先派出很多人马看看敌人的情况如何,然后根据时局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且这个男人所培养的士兵对自己是非常忠心的,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的,忠心度是非常高的,而努尔哈赤任用他们深入敌人内部,也是用的非常放心的,就这样努尔哈赤在打一场仗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做的是万全的准备。这也怪不得,最终能够以少胜多取得最终的胜利了。





咏春胖哥


游牧民族就是运动战,骑兵部队在野外快速集结,然后形成一个拳头打击敌方的薄弱环节,等敌方支援部队投入时,再快速撤离主战场,寻找优势地形等待机会围点打援,蚕食你的有生力量。明朝是步兵为主,本身机动性就差,应该集中力量步步为营,依城驻险,不给运动战空隙可钻,可明朝4路出击,恰恰让擅长运动战的清兵有机可乘,围点打援,分开瓦解,分别蚕食。后来袁崇焕就很聪明,我就依城驻险,就是不出去,你运动战的强项发挥不出来,你来我就大炮崩弓箭射,你走我也不追,不给你迂回运行的机会。于是努尔哈赤就被炮崩死了……


手机用户14177847723


敌我分析:内部稳定的后金,勇武的努尔哈赤亲自带着来源于凶狠的草原骑兵。内忧外患的明朝,一个疑神疑鬼的皇帝与一群忙于内斗的大臣派着几个不错的将军带着些步兵干架。一目了然。


小笑骁


努尔哈赤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