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对于秦国来说做了多大贡献,利多弊多?

A浅夏安然


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

范睢是战国时期一位重要战略家,他的历史地位不亚于苏秦、张仪。是他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也是他力主加强中央集权,罢免四贵,为秦统一六国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范睢(?-前255年),字叔,原为魏国人,游说诸侯,想臣事魏王,但因家贫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就通过魏中大夫须贾入朝,随从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很欣赏他的口才,赐给他许多财物。须贾因此怀疑他透露了魏国的情报,回来后告诉魏相魏齐,范雎被下狱治罪,后来他用装死的办法逃到了秦国。
范睢入秦时,战国群雄已经争战了二百多年。齐、楚、韩、魏、燕、赵等国在战争中实力大损,国势衰微。
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夺取西河形胜之地后,一直根据天下形势和各国关系的变化,以外交配合军事,交替实施东进和南下的军事行动,并夺取了巴、蜀。
由秦国担当统一全国、结束割据的历史重任的形势日趋明朗。战争目标已由称霸诸侯演变为统一天下。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范睢适时地向秦昭王献上了他的“远交近攻”战略。

范睢首先向秦昭王分析了秦国面临的形势。他说,秦国四周有要塞可守,北边有甘泉、谷口,南边有泾水和渭水,右边是陇西和巴、蜀,左边是函谷关和崤山,有上百万善于冲锋陷阵的军队,有战车上千辆,国内老百姓害怕内斗,却勇于为国家奋战,局势有利时可以出关征讨,形势不利时则可守关拒敌。

秦国依靠自己得天独厚的地利、人和与强大的军队等优势去控御其他各国,就好比凶猛的猎犬去擒获跛足的兔子,称霸天下的大业可以很容易地成功。但是,秦国至今还偏居西隅,霸业未成,原因何在呢?范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秦国战略上的失误。

范睢大胆指出,秦相穰侯(魏冉)派军越过韩、魏攻打齐国,这是大大的失策。派出军队少了,不足以给齐国造成损失,派出军队多了,则有损于秦国。秦国打算尽量少派秦国自己的军队,而尽可能让韩、魏两国的军队拼死攻打齐国。这样实际上是想让韩、魏两国牺牲兵力,于理是不通的。

现在如果发现同盟国并不对我亲善,而越过他们的国家去攻打另外的国家,是做不到的。因此,范睢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战略,即对距离秦国远的,就拉拢结交,对离秦国近的国家,要集中力量去攻击它。这样,“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

范睢进一步指出了实施远交近攻战略的具体步骤。他建议先亲韩、魏以威服楚、赵,从而迫使齐国亲秦,然后回过头来再消灭韩、魏。范睢分析说,当今天下,韩、魏两国居于中原之地而为天下的门户。
秦国要想称霸天下,必须跟处于中原的国家搞好关系,然后才可以对付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赵国。楚国强大了,我们就去亲近赵国;赵国强大了,我们就去亲近楚国。楚、赵两国都归附于秦,远方的齐国就会对秦国有所害怕,会派使者带着贵重的礼物来巴结秦国。一旦齐国也屈服了,我们就可趁机收服韩、魏两个国家了。
秦昭王深信范睢之言,拜他为客卿,一起谋划用兵攻战之事。范睢的远交近攻战略为秦国蚕食六国、各个击破指明了方向和步骤,正如元人吴师道在《战国策校注》中所说:“秦卒用此术破诸侯,并天下。”
此后,远交近攻成为我国历史上各政治势力进行多极斗争的重要战略策略之一。在冷兵器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人口和土地的占有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往往在邻国之间发生。另外,当时各国没有远距离杀伤武器,缺乏远程运输工具,即使强者也难以“越国以攻远”,而只能是蚕食渐进,逐步扩张。

风吟者


一、是“范雎”,而不是范睢。

有人以《大秦帝国》影视片为由,然而影视片发音实际是错误的。

终究考究不细,闹了笑话,贻笑大方。

二、很多人容易将范雎与白起对比。

简单说,范雎利大于弊,白起弊大于利。


秦发源地甘肃,陕西不过是当年东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攻破丰镐(西安),赶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阳。

秦王仁厚,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秦王灭六国,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几个?

人屠白起败坏秦王名声,被秦王直接赐死。

秦王嬴姓赵氏,秦王杀白起是为赵报仇;白起死后,秦王四十年未攻赵。


用户67724358697


范睢是秦昭襄王的相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史学家司马迁对于其评价很低,认为范睢是个“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小心眼的人,从而忽视了其对于秦国的贡献,下面我就来细细探讨探讨范睢其人。

范睢对于秦国的三大贡献

一、辅助秦昭襄王掌握秦国大权

秦昭襄王在位的前三十六年时间里,其徒有秦王之名而无秦王之权,这一时期的秦国大权始终掌握在以魏冉为首的外戚集团手中。这种情况直到范睢被秦昭襄王所重用,才最终有了改变。秦昭襄王在范睢的建议下,趁宣太后去世的机会,将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公子悝和泾阳君公子芾四大权贵全部驱逐出首都咸阳,秦昭襄王才真正拥有了秦国的大权。

二、提出远交近攻的对外政策

范睢在成为秦昭襄王的左膀右臂后,范雎重新提出来秦国新的对外策略——远交近攻。远交近攻顾名思义就是指:联络和交好距离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随着远交近攻战略的提出,秦国加大了对于韩、赵、魏三国的打击力度,并且结交了燕国。这一战略决策的调整,加快了之后秦军统一天下的脚步,形成了六国越战越弱而秦国越打越强的局面。



三、献上了反间计,帮助秦军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

在秦赵两国关键的长平对决过程中,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做出了以“纸上谈兵”的赵括换掉老将廉颇的错误决策。间接加速了长平之战赵军战败的进程,给白起提供了一个全歼赵军的条件。

尽管范睢给秦国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但是在其为相的后期也给秦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一、作为秦昭襄王贴心小棉袄的范睢与武安君白起产生矛盾,导致白起称病不上前线,使得秦军在邯郸之战遭遇惨败。

二、举荐了的郑安平和王稽两个庸才。前者带领两万秦军投降赵国,使秦军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提升了赵军的士气加速了秦军的战败。后者作为秦河东守与六国私底下做交易,使秦国的处境更加糟糕。

从上面列举的这些事情判断,总的来说范睢对于秦国来说还是功大于过的。


浮沉的历史


范雎(ju),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出访魏国,王稽暗自寻访魏国的贤能之人,范雎被秘密带回秦国,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秦国宰相,后因功封为应侯。

范雎在魏国并不出名,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王稽入秦。

范雎向昭王进谏了约六件大事:

一、劝谏昭王不要进攻齐国,要实行远交近攻,不断蚕食诸侯的策略。

范雎说:“大王不如结交远邦,而攻伐近国。这样攻取一寸土地就成为您的一寸土地,攻取一尺土地也就成为您的一尺土地”;“韩、魏地处中原,是天下中心,如想称霸天下,就必须先亲近韩魏,把它们作为掌控天下的关键,以此威胁楚、赵。楚国强大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就亲近楚国。楚国、赵国都亲附了,齐国必然恐惧。齐国恐惧,必定低声下气拿出丰厚财礼来奉事秦国。齐国亲附了秦国,那么韩、魏两国便乘势可以收服了。"

对于收服魏国,范雎献计说:" 可先说好话送厚礼来拉拢它;不行的话,就割让土地收买它;再不行,寻找机会发兵攻打它。"

秦昭王实行了范雎的策略,使秦国的地盘进一步扩大。远交近攻这个策略是在张仪之前提出的。

二、消弱太后和宰相魏冉的权势,稳固君主权威。

三、用贿赂之法,破坏六国合纵抗秦。

天下的谋士聚集在赵国讨论合纵盟约,目的是六国联合抗秦,这时范睢对秦昭王说:"大王不必忧心,臣可以使他们的合纵之盟约土崩瓦解。”

范睢就派秦臣唐睢载着美女乐队,并给他五千金,在赵国的武安大摆宴席,收买赵都邯郸的官员。收到成效后,又给唐雎五千金,再次到武安,收买天下谋士。金未散尽,而参加合纵之约的天下谋士就为黄金而内讧了。

四、在秦赵长平之战时,使用离间计,让赵王撤掉廉颇,任用赵括挂帅,造成赵国大败。

五、接受赵国贿赂,阻止秦王灭赵;离间白起与秦王关系,并造成白起被迫自杀。

六、有仇必报,有恩必施。

范睢升官后,散发家财,报答所有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报答,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必定报复。

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对他进行羞辱。扣留平原君,以要挟赵国,待魏齐自杀了,才放走平原君。

王稽把范雎带到秦国,范雎向秦王推荐王稽,任命王稽为河东郡守,并允许王稽三年之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的政治、经济情况。王稽做河东郡守时,曾与诸侯有勾结,因犯法而被诛杀。

范睢又向秦昭王举荐曾保护过他的郑安平,昭王任命郑安平为将军。昭王派郑安平领兵攻打赵国,反被赵军围困,情况危急,郑安平带领二万人投降了赵国。

这两件推荐人的事,按秦国法律,举荐者是要连坐的。为此,范睢一天天懊丧,自罪自责,昭王一直宽恕、保护他。后来,燕国人蔡泽来到秦国劝谏范雎,范雎就让出相位,推荐蔡泽,而退隐。

从以上六大事例可以看出,范雎对秦的功劳是主要的,过错是不大的。


南宫外史


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秦昭襄王

这便是君主对范雎的评价,可以说,范雎凭借其才能使秦国的实力进一步上升,使六国之中再也没有与秦国匹敌的国家。 作为臣子范雎对秦国的贡献足以载入史册,就连后世秦朝宰相李斯对其的评价都认为范雎是秦国成就帝王之业的关键人物,但是其逼死白起,错失一举歼灭赵国的时机,亦是其罪过。


老样子,先来看看范雎的生平。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原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见范雎很有口才,便送了十斤黄金和牛肉美酒等礼物给范雎,但是范雎不敢接受,须贾认为范雎出卖了重要的国家秘密给齐国才会得到那么多赏赐。须贾假意让范雎接受牛肉美酒这样的礼品,把黄金归还。

但是回到魏国后,须贾嫉妒范雎得到齐王的赏赐,便向魏国宰相魏齐诬陷范雎出卖国家秘密给齐国,魏齐知道后,命左右用荆条、板子将范雎差点打死,范雎顺势装死,魏齐便将范雎卷在席子里扔在厕所,又让宴饮的宾客轮流往范雎身上撒尿。

而看守知道席子中的范雎没有死,最后看守请示魏齐把席中死人扔掉,范雎才得以逃脱,而此时被魏齐知道,全国通缉范雎,范雎被魏国人郑安平救下,化名张禄,躲藏在魏国,白天不敢出门。

最后被秦使王稽出使魏国时,将范雎、郑安平二人偷偷带回秦国。范雎这才为秦国所用,成就大业。


再来说说范雎对秦国的功勋

打击后宫和权臣,加强君主权利

范雎初到秦国的时候,秦王并不重视范雎这个名士,只是安排他住在客舍,每天供给十分粗劣的伙食给他,就这样范雎在秦国凄凉的呆了一年多。

当时,穰侯魏冉想越过韩国与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封地,范雎面对秦国权臣的势力过大的形势的,当即向秦昭襄王以死上书,向秦昭襄王陈明贵族势力太大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发展,这一点与准备削减贵族势力的秦昭襄王不谋而合,当即认为范雎是名士,并派车马接范雎进宫。

当时秦昭襄王的母亲

宣太后专权,穰侯魏冉、华阳君是宣太后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是秦昭襄王是同胞弟弟,穰侯魏冉担任国相,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三位轮流把持军权,等于国家军政二权都不在君主手里,这对于国家是非常危险的。

当时宣太后独断专行无所顾忌,穰侯出使国外从不与秦王报告出使情况,华阳君、泾阳君不经过君主就随意惩处断罚,高陵君也把持着官吏的任免权。使天下只知道秦国有这几位权贵,根本不知道有秦王。

秦王这才知道纵容权贵是非常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而且自己赏罚不明,只知道赏赐这些皇亲国戚,致使这些皇亲的财富已然超过国家,于秦昭襄王痛下杀手,废掉宣太后,夺取穰侯魏冉的相印,并驱逐穰侯魏冉、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出国都,从此秦国大权掌握在秦昭襄王手里,加强了君主集权。


提出远交近攻
策略,瓦解诸侯联盟

穰侯魏冉想越过韩国和魏国的领地去攻打远处的齐国,范雎当即提出这种策略不可行,舍近求远本来就是兵家大忌,而且远距离用兵供给线漫长且不说,还有攻下之后难以守住。

所以,范雎建议秦国目前的军事目标就是眼前的韩魏二国,而不是远处的齐国,应该派使臣与齐国交好,使韩魏二国得不到齐国的支援。

而且范雎还建议先让韩国这一个国家屈服,因为秦韩两国的领土犬牙交错,秦国领土深入韩国领土,若是韩国趁秦国不备发动攻击,领土很有可能会被韩国分割,所以秦国先派大军攻占韩国荥阳,使韩国分割为三块领土,这样韩国只有引颈待戮,慢慢等死。

这样一来,面对强大的秦国,天下谋士都相聚在赵国讨论策略,准备集合六国之兵打击强秦。本来六国都派了代表在赵国参加合纵之约,眼见六国联盟就要建立起来。秦昭襄王也日夜忧心,但是范雎派出使者前往赵国,公开宴请这些策士,并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并放出话谁先来拿谁就是秦国的朋友,结果六国代表为金银大打出手,完全忘了合纵之约,这也六国联盟就早早收场。倘若这场六国联盟秦国不加以制止,可能在强秦的几代基业就要毁在秦昭襄王手里。


帮助秦国打赢长平之战,使六国之中再也没有与秦国匹敌的国家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使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完全切断,韩桓惠王命令这座孤岛的首领上党郡太守冯亭向秦国投降,但是冯亭不愿意降秦,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请求联赵抗秦,没想到赵国接受了这本应是秦国领土的上党郡,秦赵二国爆发战争。

公元前260前,秦国出兵攻打长平,开战伊始,赵国军队处于下风,主将廉颇收拢兵力,依托有利地形,坚守不出,企图以逸待劳挫伤秦国军事锋芒。这样的坚守,让寻求速战并处于严冬的秦国军队疲惫不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范雎派人携带千金前往赵国散布留言:“秦国恐惧的不是不堪一击的廉颇,而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结果赵王本就对当时廉颇打了败仗且坚守不出十分不满,于同年

阵前换帅,令赵括接替长平防务。

结果,赵括一来便改变廉颇的防守策略,主动出击,这样一来就正中秦军下怀,结果被秦将白起分割包围,军队被冲散。在坚守四十六天之后,断粮已久的赵括决定做困兽之斗,率领军队突围,没想到在乱军之中被乱箭射死,失去主将的赵国士兵向秦国投降,全部被白起坑杀,只留下240名年纪小的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士兵,失去了主动进攻的实力,从此赵国只能被动挨打,而长平之战也标志着兼并战争频发的时代已然过去,接下来就是秦国完成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长平一战过后,战国诸国再也没有与秦国单独抗衡的实力。

范雎来到秦国,确实建立了不少的功勋,为秦国确立了远交近攻的国策,为秦国完成统一战争指明了道路,但是在秦国统一进程中范雎还是扮演了一些畔脚石角色的。


害死白起,用人不当,邯郸之战失利,错失一举歼灭赵国的时机,延缓了统一进程

当初白起在长平之战居功甚伟,范雎嫉妒其军功。且当时秦国刚刚打赢长平之战,虽然大败赵国,秦国也死伤惨重,如今秦王却不听白起之言执意攻击赵国邯郸,且楚魏两国发兵救援赵国,导致秦军死伤惨重,此时白起因病不能参与战役。但是前方战事接连失利,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征,白起以

病重为由拒绝,但是面对国君与宰相范雎的请求,白起带病出征,结果走到杜邮的时候,范雎进献谗言,说白起迟迟不肯动身导致前方战争失利,结果被秦昭襄王赐剑一柄,自刎而死。

老将廉颇再次出马,担任守卫邯郸主将,赵国一心上下使秦军久攻不下,再加上楚、韩、魏

三国相继派军队支援邯郸。面对这样的攻势,范雎举荐他的恩人郑安平为将军,这就有点报恩不看时候,郑安平根本不是什么将领的材料,最后,在面对四国军队的攻势下,主将王龁率残部逃回秦国,秦将郑安平居然率两万余人投降赵国,杀掉白起,换郑安平,这就是范雎一大罪过。

秦国邯郸之战的失利,使自己丧失大量领土,丧失了一举歼灭赵国的机会,延缓了秦国统一全国的进程,而范雎也获罪被迫辞掉相位,回到封地,不久病死。

浮人语

范雎虽有才能,对秦国居功甚伟,但是其性格善妒,导致武安君白起的死亡,虽有有恩必报的美德,但是在大战之时居然举荐自己的恩人郑安平为将,导致邯郸之战的进一步恶化,邯郸之战的失利与范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须贾先前对其做了恶事,范雎做了相国之后,面对魏使须贾,百般羞辱,全然没有一个一国宰相的气度,也坚定了魏国抗秦的决心,导致在围困邯郸之时,魏国站在赵国一方。

所以,范雎对于秦国是有功有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功大于过。


参考文献: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海浮人


范雎是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秦昭王十分器重他。对于秦国能够灭掉六国,他功不可没,根据历史记载,范雎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功绩一:提出远交近攻的计策,为秦国实现统一六国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当时,穰候想要攻打齐国,范雎指出了其中的弊端。秦国和齐国隔着韩国和魏国,要攻打齐国就必须要越过这两国,但是秦国跟这个两国的关系并不好。如果秦国攻打齐国,即使打赢了也会耗费大量的兵力,这两个国家很可能会趁虚而入,到时秦国就会得不偿失。不如就近去攻打周边的国家,结交远方的国家,这样每打下来一寸土地都是属于自己的。韩、魏是位于天下的中心,如果想要称霸天下的话就应该从中心入手。楚国和赵国哪个比较强大就去结交哪个。这样齐国就会惧怕秦国,就会低声下气来奉事秦国。秦昭王听了恍然大悟,采用了范雎远交进攻的计策作为战略方针。两三年内,秦国就攻下了魏国的部分城池,并且让韩国臣服。


功绩二:激励秦昭王废太后和穰侯的权力,加强王权。

秦昭王19岁即位,22岁行冠礼以后就开始亲临朝政。但是一直掌权的都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及宣太后的兄弟穰侯,华阳君,泾阳君。范雎不断像秦昭王进谏,给他分析他外戚专权的危害。在秦昭王在位的四十一年,终于废了宣太后,把掌握重权的外戚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逐出国都,真正地掌握了秦国的大权。范雎成为了秦国新的丞相,还被封为应候。


功绩三:施行反间计助秦国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

长平之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得益于战神白起的指挥,范雎战前的助攻也是功不可没的。他用重金派人去赵国行反间计,在赵国境内到处说,秦国不怕老将廉颇,他就是一个缩头乌龟,但是他们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是不懂灵活运用,而且作战的经验浅。对付赵括当然比对付身经百战的廉颇要容易得多。赵王误信了传言,派赵括出战,结果赵国大败。


因此,秦昭王对他十分器重,即使后来范雎举荐对他有恩的人接连犯了罪,秦昭王也没有降罪于他,反而下令让人不再提起这些事。按照,秦国的法律,被举荐的官员犯了罪,举荐人获同罪。可见秦昭王非常感恩范雎对秦国的贡献的。


史密档案


弊大于利!

一、远交近攻的起因。

笵雎在魏国被魏齐差点弄死,好不容易逃到了秦国,这时的笵雎难道会放过魏国?他的“远交近攻”歪打正着的可能也是有的,时也命也!笵雎放话要魏国交出魏齐,不然秦国就会进攻魏国,魏齐逃到赵国,秦王骗来平原君当人质,要挟魏王,魏王只能追捕魏齐,魏齐在逃回魏国后自杀!人头交到秦国!笵雎报了私仇!

二、外戚专权的大秦仍然不可阻挡

这时昭襄王登位,严侯赢疾作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王族,起到了稳定大秦的重要支柱。赢疾死,魏冉作为国舅和宣太后替昭襄王把持着外交内政!但魏冉也不是仅靠关系立足大秦的怂货,对外征伐屡建功勋,在秦军中培养了大批的骨干,白起就是优秀中的优秀,伊阙大战,斩魏韩二十四万,一战成名,南下攻楚,摧枯拉朽,如狼入羊群,直下楚国郢都!六国为之震动,白起的名号如同梦魇一般缠绕着六国!

如此形势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之久,当然其中穰侯攻伐中的封赏应该不少,用财富来衡量他以公谋私,不是牵强?穰侯越过韩魏攻打齐国,更能怀疑穰侯以权谋私!但这个穰侯毕竟是大秦的穰侯!

这些秦王不知道?只是自己不好说,希望有个人站出来说说!

三、笵雎的功过

时也命也!笵雎赶上了昭襄王收回王权的班车,于是打压穰侯,重用笵雎!提出远交近攻,实实在在的扩大秦国的版图,进攻韩魏,进攻赵国。

当然笵雎和穰侯一样,不忘在部队提拔亲信,修剪穰侯留下的羽翼!白起首当其冲!

长平之战,王龁领兵,连战连胜,廉颇固守,两军僵持。秦赵两国在僵持中快速消耗,让各自的后勤倍感压力。

笵雎使出离间计,赵王中计,用赵括换掉廉颇。这场战争太重要了,以至于秦王为了稳妥还是启用了白起!长平大捷,白起本可以乘胜追击,一举攻陷邯郸,但笵雎害怕白起功高,白起毕竟是穰侯一手提拔的大将,如果白起得势,笵雎位置难保!

笵雎劝秦王停止进攻!白起虽然被封武安君,还是深深的感到了被排挤的滋味!以至于后来白起拒绝再次领兵进攻邯郸,赵国殊死抵抗,等来各国的援军,秦军大败!武安君因抗命拒战被赐死!

笵雎提拔的将领前线投降,笵雎在惴惴不安中把蔡泽推上相位。自己淡出朝局!

远交近攻,是笵雎的贡献,但打压白起导致长平之战,没有得到应有的战果,还最终折损白起。这笔买卖笵雎是赢了,但大秦却输了!


(个人观点,希望辩论!)


一世嘉文


范睢继承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提出远交近攻,为秦国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他私心重,公报私仇排除异己,也造成了秦国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以至于错过了彻底击败赵国的机会。功与过实在不好说。


真诚地看着你


范雎对秦的主要功绩提现在 ”近攻远交”上;对秦来说功绩是比较大的:以往秦国对外也有几次大战,都是隔着一个国家去打另一个国家,还得借道,粮草供给也不放便,即使占领了城池,由于离得远,战线拉的长,不利于管理,没过多久就又把城池丢了。只不过范雎主要是理论大纲,主要实施者是名将白起!


dxp1234


范睢提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正确方法,和商鞅变法一样重要。没有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之战略国策,就没有秦的统一。商鞅变法可以让秦国迅速强大,并不能保持能统一天下,甚至无法保证秦国永远强大,君主专制决定了,毁掉一切,只需要一位昏聩的君主就足够了,而统一,却需要几代贤明君主的努力。有实力,仍离不开正确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