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死了为什么有的叫祖,有的叫宗,有的叫帝,还有人叫皇?

特高级评论员


对于中国古代的皇帝,称号很多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为什么有的称为某某帝,有的称为某某宗,有的成为某某宗,有区别吗?事实上,这些称谓都在这些帝王去世后对已故皇帝的称呼,下面笔者来详细讲解一下。

一、“祖”和“宗”的来历

皇帝称号的祖和宗是庙号,皇帝去世后其牌位要供奉到皇家宗庙,这个宗庙就是太庙。即位的皇帝和皇室宗族要对已经故去的皇帝进行评价,让他们在太庙里有尊号。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规矩,一般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或者奠基者都被成为祖,比如汉朝建立者为刘邦,他开拓了汉朝的基业,那么刘邦的庙号是祖,后人给他的亩号位太祖。而一般情况下除了往上追尊自己的祖先为祖外,大部分王朝除了建立者是祖外,其余的庙号都为宗。也有例外比如汉被王莽篡夺后,汉朝宗室刘秀恢复汉室天下,他的功绩实际符合祖有功,后代尊其为世祖。明朝朱元璋开创帝业为太祖,其子朱棣靖难之役成为皇帝,最初获得的庙号为太宗,其后代为了个人需要改为成祖。清初四位皇帝三组一宗,努尔哈赤开创基业为太祖,福临入住北京为世祖,玄烨因平定三藩和噶尔丹、收复台湾、打赢雅克萨之战等功绩为圣祖。宗比较有名的是唐太宗,而实际上大范围称皇帝为宗也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之前大部分时候某某帝。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宗有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弘历等,一般以宗为庙号的有太宗、高宗、世宗、文宗、武宗、仁宗等,大部分是好的尊号,也有比较奇特的尊号,比如玄宗。

二、“帝”称号的由来

称皇帝为某某帝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来自于皇帝的谥号,谥号也是一种对皇帝的评价,并逐步形成谥号制度。皇帝的谥号最初很短只有二个字,比如汉朝的皇帝谥号大部分都是孝+一个字,比如刘彻谥号是孝武皇帝,我们在称号他是就可以成为汉武皇帝,他的父亲刘启谥号是孝景皇帝称为汉景帝。这种称号皇帝的方式在唐以前是比较普遍的,但因为唐及以后大部分皇帝都可以有庙号,谥号都比较长,用谥号称号某位皇帝变得不方便了,逐步改为称某某宗。另一种称法则来自于皇帝的年号,年号最早来自于汉武帝,主要为了纪年,有些皇帝有十多个年号,这个时候无法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共有先天、开元、天宝三个年号。明朝开始皇帝大部分只用一个年号,可以用年号来称呼这位皇帝。比如永乐帝朱棣、万历帝朱翊钧、崇祯帝朱由检、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等。

三、“皇”称号的由来

“皇”是比较特殊的称号,历史上只有秦始皇和李隆基有这个称号,秦始皇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叫皇帝的君主,以前都叫“王”。李隆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比较特殊的庙号“玄宗”。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和皇帝的名字一样的字是不允许用的,恰好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名字里面有一个“玄”字,对于李隆基就不能称为玄宗,只能从其谥号上找称呼,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个谥号的中心在“明”字,正常应该称为唐明帝,但整个唐朝除了亡国皇帝称为哀皇帝外,其他人都有庙号称呼,称唐明帝有贬低历史比较有名的唐朝皇帝的意识,故称唐明皇。

事实上,这些称呼都是便于后代称呼这些皇帝而使用的特定称谓,并没有特殊意义。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想法,欢迎关注讨论。


行走在马班陈范间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会发现有的皇帝称呼是“”,有的是“宗”,有的是“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谥号、庙号,还有年号,叫宗的用的是庙号,称帝的一半是谥号。开国皇帝一般称 ,接下来的皇帝一般叫 ,但也有例外。

庙号起源于商朝,比如太甲为太宗,武丁为高宗。庙号最初是非常严格的,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开国皇帝称祖,继位的皇帝叫宗。周朝确立了谥号,废除了庙号,到了秦朝连谥号也取消了。

到了汉代,又启用了庙号,汉朝对庙号非常严格,以至于很多皇帝都没庙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但由于司马迁称高祖,所以后世对刘邦的称呼就都叫高祖了。

在唐代以前,人们都用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汉文帝,隋文帝等,因为谥号大多体现了皇帝的特点。到了唐朝对谥号进行了改革,在称呼上不再加入执政特点,而因为谥号太长,改用了庙号,比如唐太宗。到了明清时期,一个皇帝的谥号达到了二十多个字。

叫宗和祖是庙号,只有死了才能有,是后世定的,而叫皇和帝的,在位期间就可以叫。


调侃历史


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被杀必定成为必然。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大决战中,韩信叱咤风云、纵横捭阖,谱就了辉煌的历史篇章。然而,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位旷世名将,最终因“谋反”之罪横遭杀戮,死非其所,实堪哀伤。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瞻仰韩信庙时的感慨:“将略兵机命世雄,仓皇钟室叹良弓!”

古往今来,许多人认为韩信并未谋反,这是刘邦、吕后制造的一大冤案,是谋杀。那么,韩信是谋反还是被谋杀?又是如何被谋杀的呢?

社会经验等于零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其军事才能在太史公如椽巨笔的描述下,早已为世人熟知。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军事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家。他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而他指挥的陈仓之战、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自出山起,“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见《史记》),天下莫敢与之争锋,其卓著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

然而,韩信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政治斗争上几乎等同于白痴。


忆天Y


因为这是中国皇帝的几种不同称呼方式。

XX帝是皇帝谥号,如汉武帝、汉献帝、汉光武帝等。谥号是皇帝死后,臣子对他的评价,这种做法古而有之,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等都是谥号。一般皇帝都有谥号,哪怕是身死国灭亡国之君,只要继承者不太野蛮,都会给他一个谥号。

例外的是秦朝,因为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属于大不敬,予以禁止,所以秦朝两任皇帝没有谥号。秦始皇的正式称呼是始皇帝,秦始皇是后人简略的叫法,始皇帝二世皇帝称号在皇帝生前死后都可以用的,和谥号庙号只用于去世帝王不同。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先秦时期君权还不够强大,谥号的评价作用还比较明显,厉王、荡公、灵公、躁公之类恶谥时不时会出现。但随着君主专制日益完善,臣僚地位下降,他们往往明哲保身,连平谥都很少用,那些得到恶谥的几乎都是亡国之君。

由于美谥的滥用,帝王谥号越来越长,造成称呼的极大不便,于是庙号便取代了谥号作为帝王常用称呼。

庙号是皇帝宗庙中供奉祖宗牌位上的称呼,只有一字,XX祖、XX宗都是庙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开国皇帝称祖,继任者称宗,明清才出现一朝有两个三个“祖”的情况。庙号和谥号作用相近,都代表了一种评价。不同的是,最初庙号不是每个帝王都能享有的,要建立大家比较认同的功业才能得到庙号,如汉景帝这样颇有作为的皇帝都没资格拥有庙号。但正如美谥容易被滥用,在君主专制高压下,庙号很快也变得随意,到唐朝以后就无帝不宗了。于是后人便改用庙号称呼皇帝。

特别说明一下,唐明皇不是谥号也不是庙号,而是后人起的别号。他的庙号是玄宗,因为要清康熙名“玄烨”,需要避讳,如果改称明宗,历史上又有一个后唐明宗,容易混淆,所以就有个不伦不类的唐明皇。


真正鳄鱼不哭


开疆扩土、开国皇帝叫祖如明太祖、宋太祖、清圣祖等;光大祖宗基业的皇帝叫宗如唐太宗、清高宗等;具有突出的才能品德叫帝如汉武帝、宋仁宗等;拥有特殊历史影响和贡献的叫皇如秦始皇、唐明皇等。


秦殇攻略2018


没有为什么,这都是“规矩”。

这个规矩秉持着“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为死去的皇帝上庙号。

一般的开国君主肯定是功劳很大呀!被称为高祖,太祖顺理成章,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

例外的是明成祖朱棣,不过也合乎道理,朱棣确实另外创造了明朝。

然后就是这些“祖”的传人了,无论再怎么有大功劳,是不好越过自己的祖宗的,只好勉为其难的被称呼为“XX 宗”了。

就是汉文帝汉武帝等等,也只是现代人的习惯性称呼,电视剧演绎出来的,汉文帝的官方庙号依然是“汉太宗”。

万事都有例外,还是和朱棣有关系,他掌了权之后,自然是不会认定朱允炆有什么“德”和“功”的,于是送了一“惠帝”的名号于他。

他这个所谓“惠帝”和“汉文帝”的帝不可同日而语也!

还有汉献帝,汉灵帝等人也是因为后人实在找不到他们有什么功德,但是他们确实做过皇帝,那就称呼他们为帝了,不算冤屈他们。

至于有人被称呼为“皇”,也是例外,一个例外是秦始皇,这个不用解释了,千古一帝嘛!第一个皇上。

另一个例外是唐明皇,和大唐没有关系,大唐官方称呼他为唐玄宗。

以后的大宋,大元,大明依然称呼唐玄宗为唐玄宗的。

到了大清朝,唐玄宗必须避康熙皇帝小玄烨的讳,所以被改了庙号。

就是这么不讲理,后来的皇帝可以欺负先前的皇帝。


葭明通半瓶历史


这和古代实行的庙号制度有关系。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里立的命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


辽宁有历史


古代皇帝去世后一般都有庙号,例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等。

这都是庙号。

皇帝驾崩后,根据他的生平作为给与总结性评价,这被称为谥号,谥号一般分三种:

第一种,表扬型,比如汉武帝,汉文帝,光武帝。

第二种,同情型,例如汉殇帝。

第三种,批评型,例如隋炀帝。

至于那些类似于被称为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的,康熙,乾隆这些都是皇帝的年号。


知无为而有益


叫皇的好像就秦始皇嬴政一个,剩下叫祖叫宗是开国皇帝都叫祖,剩下的都是宗


一包麻辣片


宗和祖都是庙号,只有驾崩后,后人的称呼,是由后世定的.而皇和帝的,是在位期间的称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