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清政府就能够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

历史总探长


188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机枪一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清政府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于1888年仿制出了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这仿制能力不服都不行。



虽然仿制出了马克沁机枪,但是性能方面却远远不如正版。正版的马克沁机枪一分钟能转六百圈,也正是因为这点才让其闻名于世,连李鸿章在欧洲考察之时,看到这款武器直呼“太快了,太快了”。


对于当时来说,条件实在有限,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步已经不容易。并且就算仿制成功的话,清政府也没有能力去大量制造。

先不谈清政府有没有如此规模的工业体系,光金钱这块就不行,晚清国库空虚,海军买炮弹都已经没钱了,更别提这个了。


麦地传奇


“太快!太快了!”1884年李鸿章参加伦敦举办的新枪发布会上大声感叹。马克沁重机枪在半分钟内一梭子打出300发子弹,将一棵大树拦腰切断。李鸿章立刻买了一挺带回国研究。

李鸿章看到的马克沁

这一年,离中日甲午战争还有10年时间,如果大量制造马克沁重机枪,并大力发展陆军力量,或许会改变甲午战争的结果。但是没有如果,洋务大臣犯了下一个致命战略错误,让腐朽的大清失去了最后的复兴机会。

李鸿章拿回的那挺马克沁机枪,由金陵制造局于1888年仿制成功,命名为赛电枪,顾名思义就是像闪电一样快、一样猛,而英国陆军1891也才开始装备马克沁机枪,大清比大英帝国还早了三年。在19世纪末期,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在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全国已经有以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建船政局、汉阳兵工厂为代表的30多家规模型军工厂,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军工产业链。

金陵制造局的马克沁

他们不仅能够生产“汉阳造”步枪,还能够阿姆斯特朗式后膛快炮、半自动步枪“快利枪”、赛电重机枪等前卫新式武器。1880年天津机器局还试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福建船政局甚至建造了排水量2000吨第一艘国产铁甲舰——平远舰。直到将近100年以后,我们才再次拥用建造2000吨排水量以上军舰的能力。甲午之前的清朝军工产业水平远远在当时的日本之上。

八路军的马克沁

由此可见,大清完全具有大规模量产马克沁机枪的技术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大清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洋务派手中有权有钱,完全有能力大规模发展以步枪、重机枪、后膛炮为主要武器的陆上武装力量,打造一支让列强胆寒的陆军。

也许是在海上被列强打怕了,也许是对陆军能力的过分自信。洋务派把目光放在了海上,聚全国之力打造北洋、南洋海军,耗费巨资从欧洲引进的大量先进的铁甲舰,钱都让海军花完了,陆军成了后娘养的。上节提到了那些陆战武器都没有大规模列装,最简单的步枪产量也只达到每1500支,根本经不起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解放军的马克沁

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登陆后的日本军队几乎没有受到太多的抵抗,人们不禁要问当年血战金陵的湘军、淮军哪里去了。仅仅从武器这项来看,甲午战争的清朝陆军已经落后了日军。如果清军大量装备马克沁机枪等重火力陆战武器,那日俄战争马克沁收割鬼子小命的场景将提前10年上演。

志愿军的马克沁

即使海军覆灭了,强大的陆军照样可以将登陆的日军赶下大海,清廷也不会因为担心从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登陆的日军,南北夹击威胁京师了,也就不会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了。当伊藤博文正在马关与李鸿章讨价还价时,有情报显示大清可能号召全国军队京师勤王,他也吓得瑟瑟发抖,日本并没有与大清在陆上决战的实力与勇气。

民兵的马克沁

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在于广阔的陆上战略纵深。洋务大臣如果选择大力发展陆军,而不是发展昂贵的海军,或许还能有立足世界的可能。四五十年后的抗日战争、半岛战争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没有海空力量,我们也能打赢最强帝国。洋务大臣放弃“马克沁”,选择“铁甲舰”,说白了就是拔苗助长、好高骛远的战略短视。

军博馆的马克沁

甲午战争以后,清朝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着手筹建北洋新军。而然他们已经丧失了战略机遇期,袁世凯的新军最后成了清朝的掘墓人。马克沁机枪的命运,就预示着大清的命运,历史往往就是小事件、小人物决定的,正所谓“蝴蝶效应”。


红龙军团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先说个笑话。

大家知道三十节重机枪吗?

这是美制M1917式重机枪的中国山寨。

最初,有个美国跑单帮的军火贩子,带着M1917式重机枪找到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推销这种重机枪。

时间是1921年,民国已经建立10年了。

吴佩孚看到M1917式重机枪以后,设法拖住了那个美国佬,随后找来汉阳兵工厂厂长。

当时汉阳兵工厂,是全中国最优秀的枪械制造工厂。

吴佩孚问,你们看看这挺机枪, 能不能仿制出来。

厂长仔细研究了一番,说可以仿制。

于是吴佩孚就以走私军火的罪名,将这个倒霉的美国军火商软禁起来。

这边,汉阳兵工厂把M1917式重机枪全部拆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仿制,前后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仿制成功。

吴佩孚就释放了那个美国佬,将重机枪还给他,还给了一些路费。

当时民国军阀混战,国际社会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美国军火商走私军火是违法的。

他只得吃了哑巴亏,认怂走人。

本来吴佩孚是很高兴的,认为仿造美制重机枪成功,以后就不用花巨资购买了。

谁知道,这挺命名为三十节的重机枪,仿造是成功了,但性能极不稳定。

只要持续射击,就很容易出故障,很少有能够一次打光一个弹带的。

那么,三十节实际等于不可用。

吴佩孚极为恼怒,将汉阳兵工厂厂长喊来臭骂了一顿。

厂长表示,重机枪结构过于复杂,并不是拆卸仿造零件再组装就能搞定的。

无奈之下,吴佩孚只得拿钱去向美国勃朗宁公司购买技术转让权。

得到全部资料以后,才解决了三十节的严重质量问题,还进行了一些改进。

即便如此,工厂初造时月产量只有几挺,后来才增加到每月25挺。

大家看看,到了20年代尚且很难仿造重机枪,何谈30多年前的清末。

其实,赛电枪这些玩意,清末根本就不可能大量装备。

抛去仿造的质量问题,满清也没有大量制造重机枪的能力。满清产量最大的江南制造局,年产步枪也只有1500支。

至于枪弹的生产,连北洋大臣李鸿展本人,都是心知肚明,1878年他在奏折里就叫苦:仅后膛枪弹的生产,就是“遇有战事,十年之蓄,不够数月之需”。平时看着生产红红火火,一打仗就不够用。

看看,连最基本的步枪和子弹都生产严重不足,何谈重机枪。就是三十多年后,每月才能生产多少!

装模作样的生产几挺装门面,又有什么用。


萨沙


马克沁机枪在1884年问世,而清政府在1888年就能够伪造出这种机枪了,当时清政府是为了摆脱外国人对于机械生产的操控,所以才让机器制造局开始仿造马克沁机枪的,仿制这把机枪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除此之外,清政府还仿造了一些其他的西方武器。说到这很多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惊讶,毕竟很多人的脑海当中所浮现的画面还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中国军队拿着大砍刀的景象呢,在1888年的时候清政府能够生产出这么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情呀,但是清政府虽仿造出了这种武器,但却并没有批量的生产,更没有把这种武器用在战争中。

首先,我们的仿造能力是根本不用质疑的,但若是说我们能够仿造出来一模一样的机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清政府所生产出来的机器和西方生产出来的武器用的是不一样的思维,西方的武器是批量生产的,而且操作过程非常的专业,他们所采用的是流水线生产,并且还有专门矫正武器的检验样板!西方国家在生产武器之前,首先都会先打有图纸,按照图纸一步一步的进行打造,所以他们所生产出来的武器都是非常精密的。中国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仿制是不具有创造能力的,之所以会这样形容,是因为清政府在得到武器样品之后就会对武器进行拆分,毕竟清政府没有武器图纸,因此他们会通过逆向思维来了解武器制造的步骤,当他们制造出来的武器能够打出子弹之后,他们就会认为制造出来的武器是成功的,如果武器打不出来子弹,那么就会通过拆分武器来继续研究他们的生产步骤。

清政府每年都会在研究武器上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这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回报!在洋务运动的时候,清政府就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兵工厂四十几个,而每年所投的钱都在几百万两,所有投的钱加起来已经超过1亿白银了!但是这一些兵工厂却并没有仿造出特别精密的武器,甚至有一些武器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这种武器拿出去,让西方人看了之后,门牙都要笑掉了。

武器仿造之路非常的艰难,比如说国民政府打造出来的中正式步枪,这种步枪是按照德国的1924年的毛瑟步枪进行仿制的。我们得到了图纸,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也用了7年的时间才把它仿制完成,并且到了能够真正生产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了!这只是普通的步枪,而马克沁机枪可是非常厉害的机枪,它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特别的复杂,并且还是改变了一个时代的机枪,所以在没有图纸没有配套工艺的情况下,清政府能够造出这么一把枪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并且还没有专业的指导。

清政府1888年的时候虽然仿制出来了马克沁机枪,但是这一把机枪能不能够打出子弹还非常难说呢,因此怎么可能去批量生产它呢?这种仿制是不完全的,只是大体比较相像罢了!中国真正仿制出马克沁重机枪的时间其实是在1935年,当时德国和中国在军事方面有合作,所以德国就将马克沁机枪的设计图给了中国,有了设计图之后,中国才开始按照设计图进行仿制,最终成为了仿出了民24式重机枪。第1次仿制和第2次仿制差了快40年,所以怎么可能在第一次仿制结束后就大批量生产呢?并且当时的工匠能力也不行,纺织的工艺更不行。

马克沁机枪1888年面世的时候,李鸿章刚好在欧洲买军火,他亲眼看到这种机枪的厉害之处,并且非常的吃惊,他说这把机枪实在是太快了,竟然可以在一分钟内打出600转。若是放在战场上,那么肯定是可以碾压敌军的。与此同时,李鸿章还说这把机枪根本就用不起。他所说的用不起,不是指买不起这把机枪,而是机枪当中的子弹买不起。清政府若是大量采购这种机枪的话,那么就是拿国库的银子开玩笑。而这也是清政府为什么没有继续研究和仿制马克沁机枪的其中一个原因,那就是用的子弹实在是太多了!


木剑温不胜


马克沁机枪在1884年问世,而清政府在1888年就能够伪造出这种机枪了,足以显示中国人仿造能力之强。可是,当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印象里清军用的还是大刀长矛?如果马克沁机枪真的这么好,为什么清政府没有大量制造呢?

首先,我们仿造出来的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若说批量生产,那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当时中国是农业大国,且闭关锁国很久,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外来的都是蛮夷。所以,当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到我们这里时,我们并没重视。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才领悟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领先中国。而此时,中国没有正规的军工厂,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批量生产马克沁机枪。

西方生产马克沁机枪的流程都和我们不同。西方生产马克沁机枪,操作过程非常专业,而且是流水线生产。而且,西方制造武器,都有图纸,可以通过看图纸进行步骤性操作。而中国就不行了,瞎拆瞎凑,我们是没有正规的操作流程的。

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在军费开支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收效甚微。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的原因是,清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像一只巨大的蛀虫,蛀空了国家的钱库!在洋务运动的时候,清政府就投入了一亿两白银,仍无法建设一个正规的军队,没有建造出一个正规的军工厂。除去科学技术的落后外,投入的资金最后究竟用在了哪里,这还是个问题。

虽然说,清政府在1888年仿造出了马克沁机枪,但能不能使用,能不能打出子弹,还很难说呢,所以怎么可能去批量生产呢?中国真正仿造出马克沁机枪其实在1935年。当时德国跟中国交好,并且把马克沁机枪的图纸,以及设计流程都告诉了我们,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才仿造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沁机枪。

回过头看,清代末年,国库空虚,如果继续研究马克沁机枪的话,那就是拿国家开玩笑。而且,马克沁机枪所需要的子弹甚多,就是买子弹的钱,清政府也是供不起啊。

清政府1888年仿造出的步枪,离1935年真正意义上仿造出的步枪,差了近50年,等到了1935年,工艺、设计流程弄清楚后,才有足够的条件制造出第一把24式重机枪。


谋士说


清朝生产的真正机枪,是1884年生产成功的德国克鲁森式37毫米2磅子后膛炮和美式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188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仿制成功马克沁重机枪。1908年,广东制造军械总厂生产出了麦德森轻机枪。

懦弱的军队都只喜欢远距离交火,惧怕近战和刺刀见红,最喜欢将弹雨泼过去,将子弹远远的射过去,让敌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进。所以,清军很喜欢各种机枪和速射武器,

司马辽太郎在《坂上风云》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步兵进攻时,遭到敌人机关枪交叉射击的密集火网,我军像小虫子一样被杀死。

1888年,金陵制造局成功仿制了马克沁机枪,被称为“赛电枪”, 1881年,英军试装了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而正式批量装备要到1893年。那么清军是什么时候装备马克沁重机枪的呢?1895年,清军批量列装了马克沁重机枪,世界上第2个装备马克沁机枪的军队。

只不过,清军主要装备的是进口重机枪,甲午战争的时候,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的甘军董福祥部,都是装备着毛瑟1871和1884单发和弹仓步枪,马蒂尼亨利步枪,马克沁机枪,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

清朝禁卫军的装备时当时最好的毛瑟,还配有18门150毫米的野战炮,30挺马克沁重机枪。其他新军,特别是北洋新军也开始大量进口武器,重机关枪开始大量输入,最初为德国的马克沁和法国的哈乞开斯两种。

实际我国真正可以大批量生产马克沁重机枪,还是从民24式重机枪开始的,也就是1934年,从德国得到了完整模板和图纸以后的事情。之前的仿造的马克沁重机枪质量都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也是清朝不批量生产,而是进口重机枪的一个原因。


深度军事


我是秋草独寻,有幸回答此问。

题主这个问题实在是有技术含量,所以必须小心谨慎的回答。

在这里需要辟两个谣,

第一,看到超半数回答者都滥用一张图说是1884年李鸿章去国外考察观看马克沁机关枪。历史不能如此粗糙。

李鸿章1884年在国内主持中法战争以及朝鲜事件,没有时间,第一次出国是李鸿章已经赋闲1896才出使全球,一生也才一次。

第二、马克沁机枪第一次实战应用。是在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还需要明确的事实,1888年,是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不是仿制成功。

而且当时的机关枪性能也不稳定,马克沁没有有水冷方式及许多的工艺在后期逐步完善之后才能达到战时性能。

所以仿制成功是做出了个模样一样,还是能够演示,还是能够实战,没有明确的说法。

显示的资料是1893年仅造了4挺机关枪,即停止生产了。


二、机关枪这种军事工业量产标准是如何理解。

1、马克沁机关枪属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工艺原理与制造标准。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制造、测试、实战、反馈、再改进。这是任何重要武器都需要经过的一个过程。

马克沁机枪原型枪(注意早期的机枪是没有冷却套管的,其他的装置就更差了,如调节俯仰刻度系统、缺乏移动轮)


而且马克沁机关枪经常在射击时枪管要持续承受近3000℃的高温,否则很容易使枪弹变形而出事故。所以对于整个枪械系统的指标是很高的,比之于步枪而言又高出太多。

最典型的英军的阿姆斯特朗炮,在1860年已装备部队,并参与鸦片战争八里桥战役,取得了效果,但在1862年萨英战争中,发射28发炮弹之后,就出现了因为过热控制不足造炸膛事故,死亡20多人,之后问题不断,英国只能停止装备军队,直到十年之后才重新装备英军。


武器量产的流程:以英国相应的武器制造到量产到实战的流程为参考。

制造样品——军队测式——实战测式——技术反馈——军代表驻厂——技术改进——测式与实战再测式——技术反馈——量产——实战测式——技术再反馈——全面装备或否决,大批量产与否。

1862年阿姆斯特朗炮是走到了量产,未全面装备,被英军方否决了。


三、为何不量产?需要了解军事工业在清朝的水平

1、清朝的军事工业是官办企业,效率与机制之僵化可想而知。在张之洞到汉阳铁厂时还坐八抬大轿,见面下跪,工人迟到罚打板子,一不如人意就是衙门上刑的做法。技术人员在能否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官员个人的素质。如现在的国有企业的效率你懂的。


举个例子,连李鸿章自已亲自创办委托英人马格里管理的金陵制造局,在1875年试制林明敦击针式步枪时,也问题频频,不仅造价要高出进口步枪的一倍,而且故障频频,所以,李鸿章也无可奈何,淮军最后只有装备进口的林明敦步枪。

上图为1885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观看马克沁操作马克沁机枪。


1876年马格里金陵制造局试制前膛炮出现事故,死三人,马格里本人受重伤,后来在天津再次测试仍然失败,而且这种还是常规测试,并没有进行高强度测度。可见当时的企业管理的水平与能力。


2、没有轻工业的体系是很难提升军工企业的量产速度与能力——洋务运动的问题就在这里,下子直接模仿对方的高端产业,没有任何基础轻工产业是很难做到的。

汉阳铁厂1895年开始投产,到真正生产出合格铁已经到了1908年,直到李维格先生全面从欧洲考察回来才能量产,而汉阳铁厂一直就没有真正赢利过。

上图为英国1895年仿制首批《1895式》7.9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

如马克沁机关枪比起林明敦枪更是困难,涉及的各部件如弹簧钢、合金枪管、齿轮钢、冷凝管、进弹机械、刀具、精密轴承、机体铸造等都需要配套的治金工业及加工厂,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完成的,而且需要这些企业配套水平接近,如同今天的汽车企业是一个道理。

拨送弹链的主要零件是一个棘轮带动的转轮在当时都是一个难以做到硬度高又耐磨及战时的强度标准。

如果平常有一些做民用的有经验的专业轻工企业进行配套,相对的技术难度与量产水平会简单许多。但当时清朝还没有轻工制造业。


简单又典型的制造问题——如果连质量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技术问题就更难解决。


《M1905式》马克沁机枪结构图

当时洋务军工产一个制造精度的问题都很难解决,如传动销与销孔加工精度都难以做到,间隙过大,正常情况下就容易快速磨损、噪声大,故障率高。间隙过小会导致转动困难,事故率高。且不说特殊情况。

这个问题很简单吗?简单,你说不简单吗,他又简单。

且不说,马克沁的金属套管、密闭系统加工、抛壳系统,还不说加工的高精密度。需要更新的测量仪器、设施、热处理工艺等设施,当时都没有能力做到。



其内部各装置的复杂系统在当时步枪生产都困难清朝来说的是有很高的难度

当时的大部分制造枪械配件都需要进口,实质上进行组装也需要有相关的技术能力。

3、很典型的一个问题,清朝军工企业没有引入军代表制,通常在外国,军队对于产品性能的要求会通过不断的试用生产,并不断调整。不至于等到企业觉得可以了,到了军队一试用如果不行,又要推倒重来。

何况许多问题,在军队正常训练中还难以预计得到。


如前述所说的阿姆斯特朗炮就是在部队试用时没有发现问题,在具体气候及环境、战况激烈程序发生大变化时,问题就往往容易发生。

实际上洋务军工企业反映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这些,我在这里不是否认洋务运动,只是如同张鸣教授所说的洋务运动的方向存在,毕竟他为中国培养了开放的意思与人才,认清了与国外的差距。


所以,在清朝虽然仿制造出了马克沁机枪,可以说只是样品,在当时实测中就已经问题多多,譬如说重机枪的搬运、必须有水的阵地,子弹及弹带的制造,更难以用于实战测试,更达不到量产及相应的技术反馈。

如在当时水平最高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在1894年甲午年间,连开花弹都做得不合格,战时只能用实心弹。北洋舰队的官兵还需要用锉刀去修正炮弹,要不有的连炮管都放不进去。


总的来说,我们认识武器的制造与量产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甲午战争中有很多假消息,说清军装备了马克沁。我们从日军缴获的装备来看就知道清军最多也就是连发枪。日军把清军进口的与仿制的步枪,根本就统例为雷管枪系列明细就可以看出对于仿制的态度如何。



相关资料:

《日清战争》

《洋务运动》张鸣

《怎么区别马克沁机枪和其他水冷式机枪》腾讯网

《兵器档案:大名鼎鼎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新华网


秋草独寻


马克沁机枪是1884年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发明的重机枪,它也被形容为死神的镰刀。

马克沁重机枪,是世界上第1款火药动力自动武器,它在发弹瞬间通过枪管和机枪结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作为动力,自动射击。

而这种重机枪之所以被称为死神的镰刀,是因为马克沁重机枪一旦开始射击,他就会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打完为止,而这样的发弹量也是一般国家所承受不起的。

死神的镰刀

马克沁重机枪一经面世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赶过来看马克沁射击演示,在那一批批子弹有如飓风般呼啸扫射的时候,所有的观看者无不是目瞪口呆,也通过这次的演示马克沁和他的机枪闻名世界。

1988年英国陆军首次采用马科技重机枪,在与罗德西亚与祖鲁人能发生战斗期间,1支50人的英军小分队只用了4挺马克沁重机枪就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进攻,致使3000名祖鲁人丧命,还有千多名的祖鲁人中伤。这一战使得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更让世界人对它瞩目。

在不久后发生的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组织的震惊世界的肉弹冲锋,1.2万人在马克沁重机枪为核心火力下命归九段坡,这也是日俄战争爆发期间最为血腥的一次战斗,而马克勤重机枪也被称为战场的收割器。

从此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大量的装备马克沁重机枪,而德国威廉二世引进了马克沁专利生产技术,并重新将它命名为MG08。

第1次世界大战时,这把“死神的镰刀”开始大量的收割生命,仅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时间就打死了6万名英军,这也是世界第1次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当时马克沁重机枪演示的时候,李鸿章曾作为代表参观了这一次的表扬,当时的清政府也对这款新式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如此强劲的武器,为何清政府后来没有批量生产了?

其实李鸿章对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心知肚明,当时他也用仅有的资金下了一挺的订单,由于这个枪的射速极快,李洪江还特意将他的名字改为“赛电枪”。后来李鸿章回国后,也将此枪带到国内,由金陵机器制造局,在1888年仿制成功后正式将它命名为“赛电枪”,因为这把枪的弹链可供每分钟可以达到600发的射速。

可是后来赛电枪,在中国因为量产不足而被人淡忘,到1896年时十门连珠格林炮,四门神机连珠炮和赛电枪都被退下生产线,然后就开始制造抬枪以磅子快炮。

抬枪作为一种清朝独有的武器,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品种十分繁多,重量极大,基本都在15公斤左右,如果运到战场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使用,一个人在前面抬着枪杆,一个人在后面射击。

作为这样的老式武器在与时俱进的科技发展中,它就显得极为落后,所以抬枪在战场上的威力不足以对敌人造成什么威胁,可以说它就是清政府的一个败笔。

太贵了,用不起

而赛电枪没有大规模仿制装备清军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射速太过于浪费子弹,一分钟300发的射速打出去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就是“太贵了”。

作为晚期财政十分紧张的清政府而言,赛电枪不仅本身的制造昂贵,再加上射速快,所以赛电枪就成为了清政府在战场上的吞金巨兽,因此,当时有人提议批量装备清军时,就有大臣提出抗议说太贵了,子弹都用不起。

也由此可见,包括很多清朝大臣们对于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而李鸿章对于晚清的国力财政状态也显得有心无力,那些坐在朝堂内夸夸其谈的文人们,并没有跟上日新月异的科学脚步,导致他们只能纸上谈兵,认为战场上需要用人数来堆砌,让每一个清军士兵装备单拴步枪就可以打赢战斗,但他们却没有了解到马克进机枪作为战场的死神镰刀的威力是多么的可怕。

也正是落后的思想和科技才导致清政府控制下的中国土地被列强划分,也正是因为没有装备这种重武器跟不上军事科技,导致清政府控制下的中国土地被列强王瓜分,后来还签订了各种三圈如果的条约。


大国布衣


“生不逢时“可以形容马克沁重机枪在清朝的诞生。很多人,对于清朝仿制出马克沁机枪表示“震精”。事实上,清朝后期很多大佬对引进洋鬼子的东西,对付洋鬼子,都很积极。甲午战争前夕,我大清该有大杀器的都有:什么巡洋舰、什么加特林机枪、什么克虏伯小钢炮、什么马克沁机枪......应有尽有。

马克沁机枪,1984发明的时候,以高射速、全自动、威力大,而声名在外。大清一点没没落后于人,李鸿章很快就引进、仿制。马克沁机枪发明4年后,我大清就能生产出山寨货。而且在1891年,马克沁机枪在实战中展示了大杀器的威力——英国人50个人的小分队,依靠4挺马克沁,成功抵挡住了非洲祖鲁人5000人的进攻,3000多人命丧马克沁。马克沁机枪,绞肉机的本色初显峥嵘。

然而,大清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话说“好马配好鞍”,人不行,有好东西也糟蹋了。甲午战争中,大清的军队装备不比小鬼子落后,不但列装了马克沁机枪、还有哈齐开斯机枪、雷明顿步枪。可是,没有听说,马克沁打出什么战绩来,反而是日军摧枯拉朽占领了大连湾、屠城了旅顺。

我曾经参观过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老战场,在晋西北,两个山头上各架一挺重机枪,基本上可以封死一个山谷,没个三五千人别想攻进来。

人家马克沁机枪在一战的时候,在德军手里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绞肉机”,索姆河战役,铁丝网、壕沟、马克沁一天绞杀6万英军。这样的大杀器,在清军手里还不如烧火棍。

好东西在清军手上也是烧火棍,当然大量制造也就是浪费。当然这只是气话,真实情况是,在一战前,很多国家都没有给予重机枪足够重视,都没有大量装备马克沁。马克沁重机枪,当时还有好多缺陷。

其一,马克沁本身造价昂贵,每分钟600发的射速,射出去的子弹也都是钱啊。在没有大规模实战证明它的价值之前,理所当然被人们认为“性价比极低”。

其二,当时的子弹,还是采用黑火药加铅弹的模式,持续射击时间短,故障率相当高,威力也比不上后来改进后的。

其三,马克沁采用水冷,制造工序复杂,个头大,重量大,携带移动都不方便。关键是,它的水冷不能循环。作战时,不但要携带弹药,还得携带制冷用的水。

直到德军改进版的马克沁,在索姆河战役大发雄威之后,世界各国才真正重视起重机枪的作用。此后几十年,战壕、铁丝网、机枪,成为防守阵地的标配。


尔朱少帅


说实话,从1861年曾国藩办安庆军械所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中,洋务运动在全国共兴办了40多个军工厂局,比较出名的除了安庆军械所外,还有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金陵机器局、汉阳枪炮厂、福建船政局等,虽然条件艰苦,但从军工产品来看,还是生产了品种繁多的步枪、机关枪、炮、雷、船等,制造能力是很强的。

金陵机器制造局,于1865年由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

比如,1865年成立的金陵机器局,当年就建成了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除了锅炉和钢材是进口外,其他设备和工具都是国产,到了1874年,已建成多艘各型兵轮船;汉阳钢药厂总办徐建寅仅在参观德国胡尔普火药厂时,瞟了一眼火药工人的工作记录,回国后在1901年研制出领先水平的硝化棉无烟火药,比欧美的药力更足,质量更好。

徐寿、徐建寅父子,中国近代化学先驱,图中左起为徐建寅, 华衡芳, 徐寿。

其仿制能力也是超强的,由于清政府是列强军火大买家,世界各地都有情报,一旦有新式武器出来,必定会在国内仿造。比如1863年美国林明敦研制出连发的后装枪,江南制造总局于1867年仿制成功;1870年英军装制最新的阿姆斯特朗前装炮,金陵机器局立即仿制,并于1875年在大沽炮台装制。

图为甲午海战时,日本“秋津洲”号也装备阿姆斯特朗炮。

但是晚清军工厂起步晚,没有逐步核心技术,没有完善的设备,特别是缺少制造先进枪炮的优质钢材,当年的金南制造总局炼钢厂从1891年到1904年仅炼钢8000吨,平均每天仅炼1吨多,差距过于悬殊,只能通过昂贵的进口钢材,清政府财政贫乏,一旦开战列强又卡紧,严重阻碍了军工业发展。

所以,军工厂制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很多在后世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武器,当年都被各种原因放弃,比如前面说的领先于欧美的硝化棉无烟火药在制药房装药时,机器爆炸,连同总办徐建寅在内的16名技术工匠当场炸死,汉阳钢药厂的仅有的技术人员全被报销了,此火药就此中断;大沽炮台装制的高仿阿姆斯特朗前装炮,因为发生膛炸,被舍弃。

马克沁机枪于1883年,由英国人马克沁发明。

江南制造总局于1867年仿制成功林明敦连发后装枪,当时造了3万多支,可使用时经常发生走火事件,被各营退回,部队不买帐,无果,3万多支枪只能作为空枪无弹平时训练用,未发挥作用。而本题所问的1888年就能仿造出马克沁机枪,为何没有大量制造?也是同样的原因。马克沁是1884年研制成功的,金陵机器局立刻引进并仿制,于1888年仿制成功。

马克沁在欧洲也未引起重视,直到一战时德国装备并使用,大出风头,从此成为闻风丧胆的杀人利器,图为一战时奥斯曼帝国装备的马克沁。

但仿制的马克沁问题众多,本来落后于欧洲200多年的军事工业是无法用仿制来弥补的,又无优质钢材作枪管,仿制较粗糙,鉴于很多仿制应用失败的案例,马克沁被搁置,后来清军有少量使用的马克沁基本是国外购买的,而李鸿章在听了下面人报告马克沁每分钟射弹600发,耗银300两,直言这枪太昂贵了,不能使用,于是马克沁被永远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