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古代诗歌中有一类是专门写寻人访客的,可奇怪的是,这一类诗歌有一个突出的规律,就是总是喜欢写“寻人不遇”——写“寻人”却偏偏要写“寻不着”。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例如我们最熟悉的《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其他还有如《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寻西山隐者不遇》(唐·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有一定客观原因,古代不像现在有手机电话,联系即时方便,如果没有事先打招呼就登门拜访,扑空的可能性很大;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和美学趣味,巧妙地表达了作者深婉的情感追求。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分析起来,此类诗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所寻之人往往是远离红尘、超凡脱俗的隐士高人形象。

此规律从以上几首诗的题目便可得知,只有这个“陆鸿渐”没有直接点明他的身份,那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也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他隐居江南各地,潜心研究茶艺,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对制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一生蔑视权贵,鄙弃功名,热爱自然,沉醉茶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茶仙”。

这一点从他的《六羡歌》中可见一斑: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再看贾岛笔下那位不知名的“隐者”,他更是一位真正的隐士高人,不要说那些想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无法和他相提并论,就是“茶仙”陆羽在他面前也相形见绌。

陆羽的家居虽然清净,但尚且邻近城郭,周围还植桑种麻,充满田园气息,也就是还有“人气”;而贾岛笔下的隐者则独居在深山中,靠采药为生,以救人为业,所处环境是青松翠柏,白云缭绕,俨然是一位世外之人。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那么既然“寻人不遇”,又该怎么来表现这个人物呢?那就要说到这类诗的更为重要的一个特点了——

二、写人往往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景物烘托。

这类诗往往通过描写所写之人的居住环境表现隐士的品格、胸襟和情趣,反映友人的高洁孤傲、超凡脱俗。

这些景物或者是清新雅洁的,或者是幽僻荒凉的,又或者是充满生机的,但共同特点都是远离官场,远离尘嚣,都是体现了山水自然的清净美好。

例如在李白的那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就描写了自己一路走来所看到的山中的美景:流水淙淙,桃花灼灼;古木深深,时见鹿影;野竹翠翠,分开青雾;飞泉直下,山峰入云;犬吠隐隐,钟声杳杳······幽静雅洁又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这是多么美好的桃源景象啊!

而写人即写景,生活在其中的人可想而知是多么脱俗了。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三、侧面描写的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写别人或者通过别人的介绍、评价来侧面刻画这个人物。

这一点在“访人不遇”诗中也很常见。例如贾岛诗中童子对师父去向的回答:“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好一个“云深不知处”,写出了童子的歉意无奈,写出了隐者的高洁神秘,也写出了作者的怅然和向往。

再如《寻陆鸿渐不遇》中,写作者去西家邻舍询问鸿渐行踪,“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回答就写出了陆鸿渐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他情趣的高雅。

而从邻舍的语气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他那种痴迷都令别人有些不解了——山中有什么吸引人的呀,每天都到日头西斜了才回来。

四、“访人不遇”诗往往表达的是作者对隐士高洁孤傲品性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可以说这是此类诗的共同主题。

例如在《寻西山隐者不遇》中,作者就直接表达了对“主人不是驾着巾柴车外出游玩,就一定是到秋水碧潭去钓鱼”这种生活的倾慕向往。他看到“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就感慨“这清幽境地很合我的雅兴,足可以把身心和耳目荡涤”。所以虽然没有见到要访之人,却觉得悟到了“清净理”,足可兴尽而归。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还有些访人诗虽然没有说明是“不遇”,但所访之人却往往也并不直接露面,也多是通过居住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主人的高雅。例如姜夔的《次石湖书扇韵》便是如此。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这首诗是作者姜夔到石湖访范成大时所作,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词人,因恢复中原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在朝廷受到打压排挤,便落职退隐江湖,石湖就是他的隐居之所。

在这首诗中,作者对他没有一句正面刻画,但却通过作者一路之上所看到的江南水乡幽僻清静、远离尘嚣的恬静优美的画面——也就是范成大的居住环境——侧面烘托出了这个形象的高洁孤傲。

那句“家住石湖人不到”直接写出了范成大隐居之所的幽僻,这里的“人”不仅指一般的世人,更是指那些趋炎附势的俗人小人,从而表现了主人高洁的操守和怡然自得之情。

尤其是最后一句“藕花深处别开门”,意为“专把门户开在藕花繁盛的地方”,这是怎样的世外桃源,又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他与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相守,含蓄而坚决地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坚守,对利禄之徒的拒绝。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与范成大是相见了的,那为什么诗中不直接描写范成大本人呢?

其实,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明之处。古代诗歌篇幅简短,言简义深,更重在写意;如果再分出笔墨来直接写人,反而显得直白冗沓了,缺少了一些含蓄的韵味。

类似的还有温庭筠的《处士卢岵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可见,不管这访人是“已见”还是“不遇”,诗人们写起来此类题材来都喜欢用这种写法,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文学现象了。

古人诗中写“寻人访客”为什么总爱写“不遇”?

当然,“访人诗”中的被访之人也并不都是隐士高人,有的也是世俗官场中人,但在作者笔下他们也往往是有着高雅情趣的人。例如韦应物的这首诗: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你看,古人多会夸人:为什么你的诗思如此清澈而沁人心骨?原来是因为你家“门对寒流雪满山”啊。

想象一下,开门对着的是清冽的潺潺溪流,仰头还可看到白雪皑皑的山峰。这环境是多么的清冷幽静!

这句可以说妙语双关,既是对友人居住环境的具体描绘,又是对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表达了对友人的钦慕赞美之情。

这种写法与以上几首诗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由此可见,“清高孤傲”这个在现代颇有点嘲讽意味的词在古代却是一个褒义词,是对人品格的高度赞扬,即使是红尘中人,也往往对之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歆羡之情。

可是,我们现代人又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隐居之地和世外高人呢?只有从古人的诗中去寻求心灵暂时的宁静和淡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