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我国企业5G技术打开大门说明了什么经济道理?

U盾还得回家


谢谢您的问题。5G头部企业占有更多资源,强者更强。

5G领先需要企业领先。全球看重中国5G产业,与华为等领先企业密不可分。华为等企业在手机、基带、系统、芯片、基站等方面都有均衡发挥,只要买到其中一个产品,就相当于接受了国产5G供应链。2019年华为全球出货量2.51亿部,市场份额为18%,国内市场份额42%。华为在5G方面的专利申请、投入研发都是在全球前列,还有海思芯片、AI能力、鸿蒙操作系统,当你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应对各种挑战时,市场就会对你放心。


5G领先需要产业成熟。华为在芯片研发领域,有92家核心零配件供应商,与1.3万家供应商有通信信息技术服务的合作,其中芯片制造商占比30%,还有运营商、终端企业、软件开发商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大家目标相同,形成了市场的合力,能共享全球资源,撬动国际市场的能力大大增强。

5G领先需要生态稳定。中国有庞大的消费能力支持5G商用,2020年无疑会迎来5G手机换机潮。全球有有30多亿人使用移动互联网设备,其中至少8亿人来自中国,占比25%,三大运营商与广电支持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支持鸿蒙系统,当5G技术与产品在一个庞大市场经历考验后,应对欧洲、东南亚等碎片化市场也不在话下,所以国际运营商愿意实战经验丰富的华为进入。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沉浮2019:风口上的5G,等一个落地机会


始于创新,涨于沉淀。等待未来的硬科技诸行业,在2019年迎来了不少“拐点时刻”,有的迎来了发展元年,有的是在厚积薄发,而有的则是在冰火交融中理性狂奔。比如5G、芯片,成为业界相聚必谈的蓝海市场,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在波澜依旧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时至年终,这一场竞赛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和变化?投中网CV智识《沉浮2019》系列策划,一起回顾AI、芯片、5G、脑机科学、造车新势力等几大主要前沿科技领域,在2019年发展进程中的沉浮事迹。



如果2019年科技圈必须有一个热词,这个殊荣非5G莫属。


2019年,全球5G发展走过了前期的探索阶段、试商用的过渡阶段,开始迈进全面的商用阶段。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全球已有342家运营商部署5G网络。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5G网络数量会达到65个,终端数量超过200款、基站出货量达到100万,用户数超过1000万。


毫不夸张地讲,历史上从未有哪项技术像2019年的5G这样发展迅速,并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正如前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所说:“5G是三十年一遇的大变化,很多产业和模式将被颠覆。”



2019年值得被记住的5G关键节点


在2019年,在中国5G历史上有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一是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从国家层面为5G提速;二是中国三大运营商共同宣布5G商用,意味着中国正式步入5G时代。


网络升级,标准先行


2018年12月,世界上首个5G完整版标准正式出炉,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标准的确立意味着为5G各产业链画好了比赛的跑道,同时面向5G规模商用的网络设备、芯片、手机以及各种多样化的智能硬件可以开始生产了。


两个月之后,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成为了5G玩家首次较量的舞台,各种新品发布、场景应用和联合测试,让人目不暇接。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大部分参观者对本次展会上展出的5G产品都发出了感叹,因为没有人能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厂商们会拿出这样的产品,不得不说,5G点燃了整个巴展。”



具体来看,最先开始的是一众手机品牌的较量。OPPO、小米和华为接连发布了“首款”5G手机,不过,彼时手机厂商发布的产品更多的是为了提前占位,基本上是可看不可买的状态。


除此之外,在MWC上对于5G在行业中的应用也给出了探索式的答案,各大参展厂商展示出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探索和案例展示。


随后,始于巴塞罗那的这股5G热浪很快延伸到了全球的5G竞技场。这之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今年4月份美韩争夺全球5G商用的首发。


现在来看,韩国和美国的发展情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韩国依托在3.5G构建了5G商用网络,在视频方面很多和5G的结合应用,推动5G用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韩国的用户已经超过了400万。



随着西方各国接连宣布5G商用,中国也加快了5G的步伐。对全球5G第一梯队的位置,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态度。


6月6日,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里十分吉利的日子里,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和广电发布了5G商用牌照。至此,中国5G商用正式开跑,这一天也比原计划至少提前了大半年。

根据工信部此前的表述和动作,这次牌照发放直接略过试商用进入商用阶段,明显有加速推进5G商用进程之意。


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共同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5G套餐出台,个人用户最快11月1日便可以使用5G网络服务。


作为消费者迈向5G的第一个门槛,运营商的5G的资费以及套餐模式被广泛关注,从官方信息来看,三大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最低月租128元起,最高可达599元。


整体上,三家5G套餐资费标准差异并不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5G个人套餐起步价为129元,最高为599元;中国移动起步价为128元,最高为598元。这其中,5G个人套餐最低价格为128元,该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通话。



而关于国内套餐的定价,各界的声音并不一致


消费者认为相比于4G套餐资费,5G相对较高。但与国外的5G资费相比,国内套餐又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资费套餐主要是跟该国主流资费对比才有意义,国外的资费一直是高于国内的。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也强调称,至于在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还是有些察觉,用得起用得值确实是中国消费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心理。


当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分别开通50个城市的5G服务,同时,华为、三星、vivo等品牌的5G手机也进入开售期,普通用户对于5G网络触手可及。



迅速铺开的5G网络


步入2019年,三大运营商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5G网络建设。


在今年年初,三大运营商就发布了关于5G方面的建设投入资金,其中中国移动规模最大,今年对于5G的全年投资为190亿左右;中国电信次之,投资规模为90亿元左右;中国联通最后,投资规模在60-80亿元之间。


总体来看,三大通信运营商今年的5G网络建设投资总和约350亿左右。


而工信部和信通院多位专家也在公共场合表示,如此急迫地推进5G商用是因为当下我国5G产业链具备了商用的基本条件,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大力部署5G网络。


牌照发放后,当5G网络建设变得名正言顺,三大运营商也都不约而同地向5G发起了冲刺。



按照之前计划,中国联通将要在7个城市城区实现5G网络的连续覆盖,在33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在N个城市定制5G网中专网。中国电信已建成跨省跨域规模试验网,并在17个城市开展5G创新示范试点。


同样,中国移动已在全国17个城市开展5G应用示范,并计划年内在超过40个城市建设5G网络,加快商用步伐。


在三年内,中国三大运营商将建设超过300万个5G基站,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5G商用市场最瞩目的焦点。


不过,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葛颀在接受CV智识采访时曾谈到,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目前处在5G网络建设初期,5G系统的设备和终端都比较贵,网络的覆盖也有限,所以运营商其实是在一个高成本运营的阶段。


为了实现连续的5G频率共享,降低5G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今年9月9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发布公告称,双方将进行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



根据合作协议,联通运营公司将与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接入网络,双方划定区域,分区建设,各自负责在划定区域内的5G网络建设相关工作,谁建设、谁投资、谁维护、谁承担网络运营成本。


网络建设区域上,双方将在15个城市分区承建5G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除运营商以外,广电系统也拿到了一张宝贵的5G牌照,也将参与5G。

5月以来,许多主设备商已经与山西广电、广西广电、福建广电等多家地方广电网络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布局广电5G。


另一边设备商、手机厂商和芯片厂商也丝毫没有闲着,除了宣传新品之外,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在即将到来的真正较量中保持优势。



5G枪响,终端抢跑


不管是标准确立后还是宣布商用后,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手机厂商。手机厂商进行短暂的较量后,5G手机大战在发牌之后的一个月后迎来了高潮。


7月23日,中兴通讯宣布首款5G手机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正式发售,成为国内首款5G手机。7月26日,华为Mate 20 X(5G)正式发布并开始预售,这也是业界首款商用5G双模手机,售价6199元。


8月21日,三星发布了三星Galaxy Note10+ 5G,并成为了三星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5G手机。仅相隔一天,22日,vivo首款5G版手机iQOO Pro正式发布,售价创新低,为3798元。30日,中国移动自有品牌的5G手机—先行者X1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售,售价为4899元。


至此,在5G牌照发放两个月后,中国5G手机市场上集齐了5款产品。



同样,在5G芯片领域的竞争也几近白热化。


在手机定价上,芯片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甚至说其是决定性因素也不为过。同时,芯片厂商在定价和性能上的竞争最终也都会在手机厂商中得到放大和显现。


随着英特尔的退出,全球研发出5G芯片的企业仅剩下了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其中华为、三星5G芯片往往用于自家产品,真正面向市场出售5G芯片的仅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三家。


在中国的 5G 市场已经进入了三足鼎立的模式:麒麟 5G 移动处理平台、高通 5G 移动处理平台和三星 Exynos 5G 移动处理平台,而且这三个平台都有了各自的玩家代表。麒麟芯片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华为系的首选,OPPO 则加入了高通的阵营,而vivo 选择了少数派的三星 Exynos。



9月初,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将5G基带集成到手机SoC中的麒麟990 5G。而在麒麟990系列发布的前一天,三星抢先发布了旗下首款集成5G基带的处理器Exynos980,但这款芯片被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演讲中称为“PPT”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麒麟990系列发布几个小时后,高通也宣布将推出集成5G功能的骁龙7系5G移动平台,并称该平台已于2019年第二季度向客户出样,四季度推出相应终端。

不过对标麒麟990系列的骁龙8系列旗舰5G移动平台,将在年底才发布,相应终端则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推出。


短短三天时间内,三星、华为和高通三家的5G集成基带芯片便接连面世,而这其中的战争意味也颇为明显了。



临近年末,手机厂商的5G抢位战越来越激烈


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在今年第三季度的5G手机总出货量达到48.5万台,其中,vivo主打低端机占据了54.3%的市场份额。


卢伟冰在一场公开活动中表示,“5G到来,手机市场应该会有一个很大的反弹。”


这从华米OV紧锣密鼓的相互掐架中就可见一斑:11月26日,荣耀在北京发布了旗下首款5G双模手机——荣耀V30。就在同一天,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也在微博预告,Redmi的首款5G双模手机K30将于12月10日发布。


OPPO也在赶紧表态,28日,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上爆料旗下首款5G手机的信息:“大概可能是同期同价位最轻薄的双模5G手机”。



众所周知,5G手机的过高价格一直是影响其被市场接受的最大阻力,谁掌握了极具竞争力的低价产品,谁就掌握了2019年的手机市场。


如今来看,5G手机的价格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来的都更早。目前市场上的5G手机售价已经下探到了2000元以内,速度远快于业界预期。


但在现阶段来讲,由于4G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对绝大多数场景的日常需求,5G对用户的使用场景上确实没有太多的应用支撑。所以,OPPO副总裁、全球销售总裁吴强预测,至少从2020年来看,还不会有特别大规模的主动换机潮。


他还认为,在5G时代,视频无论是拍、看、分享,这一整条链路的应用都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在手机上最重要的体验。



垂直行业应用还需添一把手火


早在MWC上,设备厂商便联合运营商展示了垂直行业应用的早期探索,虽然当时这些应用被媒体争相报道,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初级和稚嫩。


视频方面,华为展示了业界首次通过5G,实现8k的视频直播,同时也做到了时延最低。OPPO采用了其首部5G手机完成了全球首次5G手机微博视频直播。不过,现在依靠一部5G手机就可以轻松做到。


工业应用方面,中兴通讯展示了在网络切片中5G网络模拟了智能工厂中手机屏幕的质检和视频远程指导、生产环境视频监控场景,爱立信展示了与中国联通合作的在青岛港打造的智慧码头。目前智慧港口和智慧工厂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增大了复杂程度。


不过,在牌照发放之后,垂直领域的落地和竞争也在全面加速,不管是C端还是B端都展现出了遍地开花的蓬勃之力。



具体来看,5G视频直播,5G超高清视频,VR、AR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应用,而车联网、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也在蓄势待发。


举例来讲,根据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成绩,5G已经助力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了51个应用示范项目落地。


不可否认,最具潜力成为下一个BAT的企业就潜藏在这些应用赛道之中。而在这几大领域之中,被各个企业一致看好的非车联网莫属了,但是在车联网的范畴下,有关注自动驾驶的,有关注车路协同的,也有关注特定场景的。


“我们非常期待C-V2X(蜂窝车联网)在中国的落地,我国的顶层设计能力非常强,而且能够统一调度各种社会资源,这将有力地支持C-V2X技术落地,因为车对万物互联不仅仅意味着车辆要聪明,更意味着路、人、交通灯等都要互联互通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车对万物的互联。”Qualcomm创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沈劲称。



国科嘉和执行董事丁润强也表示,“在应用领域,以智能网联汽车与5G结合为例,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给特定某一类场景的自动驾驶方案,比如工程机械与智能矿山,这些场景更需要无人化改造和先进的通讯服务进行支撑,而且客户具有买单意愿和支付能力。


“短期看,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5G发展仍然意义大于形式。而据相关机构预计,5G时代的新应用大规模爆发也将出现在正式商用的1-2年之后,2020年将是验证5G场景落地的关键之年。”业内专家如此表态。


5G赛道吸引新入局者,资本争相涌入


除了5G赛道的常规选手外,CV智识还发现,百度、阿里、腾讯、B站、滴滴、360等纷纷变更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并不约而同地增加了电信业务的板块。


于这些企业而言,5G对企业来说是一次产业变革的重大机会,抓住这次发展红利,依托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或许就是奔跑在正确的道路上。



以BAT为例,BAT的战场主要聚焦在三大方面,即车联网、视频业务和MEC(边缘计算)。


不可否认,5G俨然成为了科技圈的香饽饽,谁都想在这场变革中分得一杯羹。值得注意的是,5G正式商用之后,资本的热钱也开始渐渐涌入。


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市场寒冬下将目光集中在了5G等新技术带来的机会上,另一方面,一年设立上百亿5G创新基金,五年上千亿的5G投资规划的运营商们在5G投资上暗自较劲。


近日由社会战略投资方与政府产业基金共同出资的5G产业基金正式成立。该项产业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一期10亿元已完成关账组建。


产业基金相关负责人称,5G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全国范围内5G上中下游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携手产业链战略合作方共同培育千亿级的5G产业市场。



在运营商侧,今年9月6日,中国联通宣布将设立一只由联通主导、首期规模100亿的5G创新母基金用于5G应用投资。


随后,在11月15日,中国移动投资公司宣布将在年内投资共计140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更是进一步表示,中国移动将完善5G重点领域投资布局,力争未来五年投资达千亿规模。


同样,中国电信也在筹备类似的5G产业基金,目标也是100亿。


与此同时,通信巨头高通和华为也开始启动5G投资。


高通设立了总额高达2亿美元的5G生态系统风险投资基金。而华为虽然没有对外公布过具体的投资的金额和项目,但可以看到近一年来华为也是直接对5G产业链的初创公司频频出手。


伴随着资本的涌入,人们对5G的关注度和期望也越来越大。


不过,每个厂商对于5G爆发的应用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或执着于B端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空间,或看好C端场景的率先发展之力,又或者对底层芯片有着莫名的期待。



2020年5G网络将覆盖我国所有地级市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要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


“2019年,我国正式启动5G商用,目前全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2020年,要结合5G商用步伐,加快4K/8K、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增加中高端信息服务供给。”苗圩说。


“中国的5G建设正在加速。”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表示,2019年11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5G商用,目前已经开通12.6万个5G基站,在52座城市实现5G商用。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部署超过40万个5G基站。


2019年12月19日,深圳市开通了第15000个5G基站,意味着2019年深圳5G基站建设任务提前完成。深圳的目标是到2020年8月建成4.5万个5G基站,实现全市域全覆盖,5G基站建设密度全国领先。



5G商用正式启动时,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宣布在全国首批50座城市正式开启5G商用。总体来看,国内首批5G基站主要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根据有关规划,2019年我国在50座城市建设了13万个5G基站。预计2020年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5G会逐步部署到全国各城市。“根据MT20205G推进组最新预测,未来5年,5G商用将间接拉动经济总量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长达到8.5万亿元。”


CES 2020前瞻:5G技术大爆发AI与AR技术成亮点


CES2020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即将在1月7号开展,我们的记者已经奔赴前方进行报道,从今年重多厂商提前曝光的消息来看,今年无疑是变革的一年,5G商用落地应用大爆发,AI算法与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民用阶段,芯片算力提高,AR技术在商业领域进行重大突破,这些无疑会成为全球科技企业的巨大推动力。


· 5G商用进入全面落地阶段



早在去年,政府就明确了中国5G的商用落地的发展目标,在2020年全面投入商用,如果说2019年是5G技术的提前试水的话,那么在2020年5G在商业终端的应用会大范围普及,基于华为与其他头部企业的5G技术,5G技术将会带动AI算法,边缘化计算,大数据云,以及智能制造与智能家庭等领域。其中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帮助最为显著,可以帮助企业调整产业布局,让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进行深层应用实现企业的升级与转型。今年的CES上,我们很有可能看到机遇5G技术而衍生的全新一代AIoT设备,智能驾驶以及云计算,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华为、特斯拉、旷视科技这些企业带来的最新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趋于完善 民用普及度增加



特斯拉的自动召唤技术让很多车主为之惊叹,且不说实用性,但从汽车自动驾驶启停壁障与定位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都远超竞争对手,而2019年我们看到了不管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自主品牌,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速度加快,包括自主品牌长安等厂商都配置了自动驾驶技术(长安CS5 Plus 搭载L2级别辅助驾驶),而根据笔者推算,2020年汽车厂商会全面向L3到L3.5甚至L4级别的自动驾驶跃进,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加之各个国家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鼓励与扶植,自动驾驶技术会在2020年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也会搭载L2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民用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AR技术深度落地 提质保量降低成本



很多人在讲2016年是AR的产业元年,但在之后产业技术就很少再被消费者提起,其实并不是这个产业的本身出现技术瓶颈,而是技术应用领域从娱乐消费级向商用领域迭代。今年我们有希望可以看到支持120帧的4K级影视级画质的怪兽级AR眼镜,这款眼镜仅重80克,但续航高达10小时+,有效识别距离高达20米,被广泛的应用于包括电力系统,医药产业,供应链物流等企业,而提供这套解决方案的正是中国本土企业谷东科技,除此之外,CES 2020上我们还将有希望看到另外的AR光学模组产品,镜片更加轻薄,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安防、物流、文旅等领域。从消费级的娱乐技术到商用领域的生产力,AR技术实现了更加深层的蜕变,我们也看到了这个产业更加清晰的未来走向。



CES 2020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崛起,5G商用技术落地,AR创新在商业领域深根细作,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AI与大数据云端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今年的看点可谓颇多,美国当地时间1月7号CES 2020正式开展。


结语


当前,“全球5G看中国”已经成为了各产业链的一大共识。中国5G市场虽然起跑并不占据领先优势,但着实也做到了后来者居上。


工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年底5G套餐的签约用户数量会超过300万,基站数量也会完成13万的发展目标。


而这一数字,不管对于运营商、手机厂商还是普通用户都是一则利好消息,同时,也为中国迈向更为成熟的5G发展阶段注入了一个强心剂。


王建宙在谈到5G时指出,“从全球而言,5G的建设刚刚处于起点。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挑战,一方面5G带来了大量机会。但5G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比较高,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在即将步入的2020年,中国5G发展的势头必将更为强劲,落地应用走过播种阶段,将迎来全面开花结果的收获之季。


搜课


我认为,这说明我国的5G技术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导者。我们正在引导世界5G技术的发展,引领了科技时代的新潮流。这是我国科技企业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事是证明,只要你强大,就会有人来找你。如果你弱小,那说什么也没用。





何涛财经


5G是最新最优的通讯技术,各方面都可用,只中国华为领先。善闰就此而言一是望塵莫及,故其大放厥词说什么不安全,但又拿不出证据,一具国的是阻止别门是使用华为5G技术。由于别回使用了华为5G技术,美国就少了一个进行间谍活动的手段和失了一方的统济利益。但赿来越多国家看清了美国的真实目的,因此,也就改变了态度,而用华为技术了。这是好事情!


Yuelaifa


全球化趋势不可挡,自由贸易越来越广谁厉害谁来,再也不是经济封锁的时代了,不过人心难测一个国家利益还是大于一切的,鹰派就是捣乱地球进步的拦路牌


三十而立不业而立家也


中国的5G当属华为技术,5G的崛起还要感谢美国为华为代言。


刘超杰2020


全球化时代谁的技术好就用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