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地方把:“去”读“ke”的音?

梁叫兽的秘密


这是地方方言的读法,读这个音的地方有很多,可以说全国基本上都是。也许这种读法与汉语的原始读音有关吧!

其实汉语中不止是这一个字这样读,还有许多的字也有类似的读法,且有很多的地方读音相同,这可能是与汉语早期的读法由有一定的联系吧!


碧野28


有些读音现在已经“语同音”啦。去(qu)发“克”(ke)音,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我奶奶就是这么发音的,老太太生于1888年,土生土长的绥远省人,现在我们这里归内蒙。七十岁以下的人都读qu去音。还有尾巴(yi ba),识字人都读wei ba, 五更(wu jing),识字人都读wu geng。耕地,名词读作geng di,动词读作jing di。


张非9


我老家是吉林的,父亲来到广西六十多年了,有时听他口中说“德惠街”、“四平街”为“德惠该”、“四平该”,显然是将“街”说成“该”。我一直不解,相隔几千里的两地,怎么东北吉林“街”的发音竟会同广西桂柳一带相同。


宝姥爷


去在我们乐平念窃,但在乐平镇桥念克,第二声。他也念克,第四声,我念阿,第三声,数字表示声调。有段绕口令很滑稽:克4屋里个克4跟克4屋里个克4相打,阿屋里个克4克2拖,克4屋里个克4丢破克4屋里个克4北打,单打阿屋里克2拖个克4。意思是,他们打架,我家里人去劝,他们自己不打架了,反而打我家去劝的。


读后感HCJ


感觉南方一些(或许是很多)地方,会把拼音字母g、k、h和j、q、x捉对儿颠倒。例如会把“解放军”读成“改(或许会读成二声)放军”,把“鞋子”说成“孩子”。包括东北很多地方,老一辈的人,都会把“上街”说成“上该”。另外,“卡”、“巷”、“行”等几个字都有跟这几个字母有关的双读音,或许跟这种捉对颠倒也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现在标准读音为“gāngǎ”的“尴尬”两个字,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辞海》中,用“反切”法标出的读音是“jiǎnjiè(音“减借”)”。另外,很多老一辈的东北人,会把“打更(dǎgēng)”读作“dǎjīng(音“打经”)”、“耕地(gēngdì)”读作“jīngdì(音“经地”)”,也应该也是这种捉对颠倒的表现。当然,当其后的韵母没法与捉对的声母相拼时,会自然地换成可以相拼的韵母,例如把不能跟“ǖ(v)”相拼的“k”,将韵母换成“e”。另外,“巷”字两个读音的“hàng”跟“xiàng”、“行”字两个读音的“háng”跟“xíng”,也都属于这种情形。


响箭6


云南保山就把“去”读“克”,去那儿~克那儿。



BS昔年


革命老区南京市六合东王长寿街一带人,家念ga,街念gai,间念gan,解念gai,河念ho,岩念ai,去念kei,姐念zie,佳肴念佳Xiao,鞋子念hai子,螃蟹念螃hai,咸念han,下念ha,睡觉念睡gao,教你念gao你,北念Bo……还有叫父亲为dada,叫姑母为niannian,叫小孩为细伢子,叫女孩为丫头,小青年为小老爹,已婚妇女为嫩(奶)脸盘(模)子,已婚男性为老脸盘(模)子……不知全国何处也有此同音?


马齐晔


甘肃河西走廊“qu”读“ke”,ke哪料,ke兰州料!



956221699037


声母应该是kh,单读KH,因k是爆破音,连读H



用户3485422457492


宜兴话读kai,你kai否,也就是你去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