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真的合适吗?

柒火


我先不说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是不是真的可行!就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每个孩子不一样,所以处理孩子的行为也不会千篇一律!先抛开基因影响,每个孩子从刚出生父母对他的态度,和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后续孩子的性格以及行为!所以李玫瑾教授研究几十年的成果,不会通过一场讲座就断定有效或者无效!因为总有个别案例,突发事件,过往经历,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且我看很多人说孩子哭就让他哭这件事!有人用“冷处理”来概括,我觉得这不叫“冷处理”!“冷处理”是你去静一静,我也静一静!就像一对情侣大吵一架摔门而出!我感觉你时刻都会离开我,你不回来了怎么办!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等等胡思乱想!但是如果一对情侣,你因为你分泌紊乱情绪失控,又摔又砸,你的伴侣安安静静的陪在你身边,看着你发泄,等你发泄完了,冷静下来了,什么也不说,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你是什么感觉!孩子同理!李玫瑾教授的处理方法精髓在于:

1⃣️陪在他身边2⃣️清空身边的其他人,给孩子留有尊严3⃣️微笑平和的看着他,就事论事4⃣️他哭完要给他用热毛巾擦脸!这一套动作下来,孩子的情绪宣泄出来了!他也认识到即使我闹,你也不会丢下我,但是这件事好像就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因为排除了你不会因为我这样你不爱我,所以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关注点投入到“妈妈为什么就是不允许我做这件事”当这个时候,你跟他讲道理,孩子肯定会听!因此,与其问“李玫瑾”教授的观点是否真的有效,不如问问,家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的关注到自己的孩子!跟孩子保持同理心!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相信孩子!不论孩子“使坏”,妈妈都依然爱他,然后陪伴他,让他自己善后!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年纪小的时候他能翻出什么浪花,小错误很容易善后!如果小时候不给他闯祸的机会,他没有自己遇到麻烦,解决麻烦的过程,长大的错误或许就真的没办法弥补!说到这我想顺道分享我的育儿管!永远和孩子站一边!女人和孩子心思一样细腻!我们渴望得到的,孩子该不该渴望!我们不希望感受到的,孩子更不希望!刚才看了一个视频,题目叫“孩子十二岁前一定要让他养成以下六个习惯”!看到题目我想到一句话“有嘴说别人,没嘴说自己”!孩子的行为根本不需要大人教,甚至可以说,大人没有资格教孩子!

1⃣️

原文:粗野的行为不能有,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

汶琪说: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再孩子情绪产生时尊重孩子的情绪,事后陪伴和帮助孩子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自然会遇事平和!可以将情绪和事件很好的做出分离!不被情绪牵引!因此孩子是绝对不会出现粗野行为,可以保持冷静的处世态度的(但是三岁前不要指望孩子冷静处事,理性脑还没发育完成,理性对他们来说就像空气!就算存在也是看不见摸不到)

2⃣️

原文: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

汶琪说:尊重孩子物品所有权,支配权!不强求孩子必须将自己的物品拿出来分享!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随意支配或者乱动孩子的东西!如果要将孩子的物品用作他用必须征求孩子意见,孩子不允许,不强制执行!尊重孩子物品并明确自己的界限,孩子绝对不会随意乱动别人的东西!因为他知道“我的”“你的”

3⃣️

原文:从哪里拿的放回哪去,帮助孩子培养自己能力

汶琪说:家长管住自己!其一自己要做到哪拿哪放!其二,不过对干涉孩子的物品摆放,是需要建议,绝对不代劳!家庭是共同场所,自己的东西自己看顾好!家长不“多事”孩子自然“多办事”!

4⃣️

原文:谁先拿到的谁先用,后来者必须等,帮助孩子形成先来后到的习惯

汶琪说:等一等的行为背后不仅仅是先来后到,而是自律和忍耐力!行为背后给予孩子的是“做事要有规划!拖拉和没有规划,只能等!

5⃣️

原文:不可以打断别人说话,教会孩子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汶琪说:做一个善于倾听的父母,遇事多问问孩子的想法,自己一直被尊重的孩子,自然也会耐心倾听别人的人!就算意见相左,他也会耐心听完再发表言论!因为他一直被这样对待!观念形成,耳濡目染!

6⃣️

原文:做错事要道歉,教会孩子遵守文明懂礼貌

汶琪说:道歉等于要承担责任!因此承认错误绝对需要勇气!它并不是懂礼貌这么简单!承认错误背后他一定有个当他做错了永远都不会指责他的父母!就像孩子打翻牛奶“你怎么弄的,这么不小心,能不能干点事了,以后别弄了”他下次打翻牛奶会小心翼翼,不跟你说,尽量掩饰!换言之,孩子打翻牛奶“有没有伤到,有没有受伤!牛奶撒了没关系,一会再倒一杯,没有受伤就好!我们先一起收拾起来吧”我向你保证,不管他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勇敢的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懂礼貌,都是顺道的事情!

在汶琪眼中,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让孩子更好,所以我们要教育他,一定要让孩子怎么做!而是因为我一直这样做,所以孩子的行为水到渠成!

我是汤汶琪,永远和孩子站一边!


汤汶琪


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点视频,就其中一些观点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

我儿子3个月到1岁时婆婆在带,我在外地上班,一直到现在孩子快3岁,他晚上睡觉都比较倾向于要婆婆,想要他晚上和我睡很困难,除非带他走亲戚,没有选择的情况才会要妈妈。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儿子出生前我就想自己带,而且要带在身边,那时我和孩子爸爸在武汉上班,租房,怀孕期间我都是在上班,这样可以有工资还可以有产假工资。产前我们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孩子爸爸工作单位有住宿的地方,我们就没有继续租房,打算产后回老家坐月子。之前和公婆接触不多,但每次回去他们对我都还客客气气,也嘘寒问暖。产后婆婆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后来才知道,公婆感情不好,婆婆的精神寄托在老公身上,我这个儿媳就成了她的情敌。产后喂奶不顺畅,婆婆千方百计想让我断奶,她来喂孩子奶粉,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我顶不住压力,丢下孩子回武汉上班了,那时蛮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爸爸不开口,我开口又被拒绝,没有经济支撑(产后生病花了不少钱),这一丢就到宝宝一岁。

那时不懂亲子依恋,后来才懂得,在宝宝3个月到1岁期间和婆婆建立了依恋关系,就像宝宝和妈妈的那种依恋关系。在宝宝1岁时,我辞了武汉的工作,打算就在老家找个工作做着,从1岁到现在快3岁,陪伴他的时间也比较多,出去玩他会选择和我一起,也喜欢和我玩,和我互动,但精神上还是比较偏向婆婆那边,尽管婆婆情绪不是很稳定。

很多人跟我说,趁现在有老人愿意帮你们带孩子,孩子丢在家里,你们可以自己赚钱,没得孩子吵闹,得多舒服呀。

还有人跟我说,你是孩子的妈,孩子哪有不要自己妈妈的呀,你还怕孩子长大不认你呀。

说实话,错过的这一年,都可以让我遗憾一辈子。我的孩子以后长成什么样子,谁能跟我保证他不会长歪。孩子叫一声妈就是亲吗?我想要的是爱,是要花时间陪伴的,哪有那么好的事捡现成。


晚霞tania


对于孩子哭闹着要大人满足他的要求这件事,李教授的方法真的很管用,2岁孩子在外面玩不回家,孩子姥爷屁股上给了一巴掌,孩子哭了好长时间,第二天还是不回家继续哭,在我的劝说下试了李教授的方法,老人回避,我抱着孩子不让他乱动,就在我怀里哭,哭了40分钟,给他擦眼泪鼻涕,但是不说话,姥爷几次过来要哄孩子,都被我拒绝,这个过程真的是非常考验人,40分钟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但是40分钟以后孩子完全不哭了,我就跟他讲外面天都黑了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了,你也要跟姥姥姥爷回家。果然自此以后再也没发生类似这样的事。不用打不用骂,孩子乖乖听话。


🍰 糖唐 🍧


我是个三岁女宝的妈妈,二孩,本人40岁,老大男孩,已上高中,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大宝就是随意的,当时又年轻,也没有那么多的信息,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就是按着自己的教育方式,现在看来还不错,就读于本市最好的高中,自律,上进,目前看很好!

小女儿出生时,2016年,智能手机普及,信息泛滥,在育儿上获取了大量碎片化教育理念,以至于让人无所适从!刚接触李老师的育儿观点,也是感觉很新颖,很有道理,转发,按着上面的方法教育女儿!但慢慢的,我越来越感觉行不通,就比如说,让孩子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不理她,冷处理,这样我的孩子就会更哭闹,变本加厉,时间越长,孩子都有些失控啦,我试过几次以后,狠下心来,可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就没有再这样过啦!事后我问过孩子,妈妈已经生气啦,你为什么还哭个不停呢,是不是你觉得妈妈已经不爱你啦!孩子点点头,很委屈!我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立什么规矩并不是重要的,这些家长言传身教就好,让她知道爱,有安全感,有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嗯嗯哈哈呦呦哗啦啦啦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跟亲身体会吧!12年前,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到后来女儿上幼儿园后就上班了。女儿的成长一路都有我的陪伴,我也宠她,但不是盲目地宠爱,是非观念还是得教予她明辨的,她向来与人为善,不无理取闹,安全感十足,四五岁就能自己去买云吞吃并且自己回来。我也看过李教授的完整视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而对于马女士断章取义的观点也有自己的看法,像她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寸步不离的,家里一定请了阿姨,或者不止一个,李教授曾经说过,孩子在一岁半之前一定要有固定的扶养人,以便建立其安全感。那么马女士平时工作繁忙,偶尔一时在家,小孩粘她肯定很正常的,那么她还照本宣科多晚都把孩子送去冰冷的小床,是她自己没有把握好尺度吧,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我女儿小时候就跟我睡,但她也能自己睡,因为她有安全感,不会在一觉醒来找不到我。现在我是一名育婴师,刚接手带两岁的双胞胎女宝其中一个,才刚带一个月,小女孩就要我不要她亲妈,在孩子的眼里,她跟阿姨亲,在我之前有十几个阿姨带过她,其实她也很焦虑,老是啃手指甲,应该是没有安全感,不停地换阿姨。小小年纪的她就要不停地面对熟悉分离,她们不像有固定扶养人那样孩子脸上的童真。


苹果8030808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是有用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特别是妈妈的作用特别重要。说说我自己的体会吧,以前怀孕的时候买了一本书叫发现母亲,里面详细介绍了母亲这个角色在孩子身上的影响,我本人受益颇多。从小我教女儿叫人,她从小很有礼貌的叫人,有人帮助会说谢谢,这对她助益颇多,我的二嫂带着我女儿和我侄子一起去玩儿,我女儿和大院里干活的工人一句一句的聊着,她叫工人叔叔,问叔叔在做什么,工人很耐心的跟她说话,她只有三四岁,她小表弟小一岁,问工人的时候就说工人,你做什么呢?工人根本就不理他。曾经看过一个法制节目,讲的是一个女人骂了一个保安,被保安怀恨在心最后把她杀了,还有就是摔死孩子的事情,原因是什么呢,女人只要省点事儿,不出口伤人,那个被摔死孩子的妈妈只要挪一下车,自己的孩子就不会惨死,我女儿给我说过,妈妈,要尊重低收入群体,因为尊重他们的人很少,但是他们只是收入少,人格上并不比别人差。经常教育孩子尊重别人,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儿,一个惯匪闯入一户人家,这家的孩子看见惯匪的手破了,就说叔叔我给你包一下手吧,惯匪闯入别人家都是杀人灭口,唯独放过了这个孩子。奶奶带大的孩子多是溺爱,妈妈自己带大的孩子从礼貌到交流到与人相处都会好很多,所以要育儿先学会做一个好妈妈,一个心理健康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心理健康,能成多大材不知道,但是一定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橘子红了540930


看了几个李老师的视频,尤其是对年龄段的时期分段是很正确的。我家的孩子现在3岁多,我老婆基本就是用李老师的方法教育孩子,尤其是在闹脾气的时候,不能向孩子妥协!我的孩子基本没有出现过为了买玩具哭闹,给买就要,不给买就不要,而且买的话规定一次只能买一个,下次再买别的!刚开始我以为很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他们不会理解,但是现在我观察他们是能懂的!两岁之后给他灌输的思想,他都能记住,而且非常深刻的。有一次他穿着睡衣我叫他跟我一起下楼,他一定要换了衣服才下,而且还说穿睡衣出门会被人笑的!所以说孩子就是白纸,你教给他什么,他就是记住什么!


韦小乖的粑粑


我家老二自己带到4个月,因为我年纪大了身体实在不行,后来交给了我舅妈带我去上班了,下班后会尽量陪陪她,晚上一直都是跟舅奶奶睡,现在快2岁了,到睡觉和喝奶时都是要舅奶奶,平时和我们玩没问题。不过我也尝试过,只要我在家带超过三天,她就还是有要求和我们一起的意愿,但我怕她太过依念不好破例,我想,给予孩子最真心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内心依然会充满爱和温暖。

李玫谨教授的讲座我听过很多,对于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要用不同的方法,我认为用对时机很关键,支持李教授!


思雨582


本人是正面管教注册家长讲师。最近,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在网上微信里疯狂的转发。引起了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我也认真看了李教授的讲座,关于孩子性格的养成方法。李教授是一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她在讲座中非常注意引导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李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去分析孩子的行为,并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因早年的教育缺失有关。孩子的心理问题,性格的培养往往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听不听话。错失了培养性格的关键期。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李教授的观点的。但在实践中有一些教育方法我还是存在异议的。

李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孩子要闹的时候把孩子抱起来带到卧室里让他哭,并对孩子说:“你要哭你就哭吧!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你不对,所以你爱怎么哭就怎么哭。”并且还要欣赏孩子的哭。孩子撞墙角的时候也千万不能有任何动作,就让他撞。认为如果这时你走过去制止了孩子,他以后就会在这个方面拿住你。孩子这样闹虽然是不对的,但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谁都希望对方能用一种理解、温和的态度来与自己沟通。当孩子看到他撞墙你都不去制止一下的话,孩子会产生哪些心理呢?他会认为你根本不爱他,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并不合适。我从几方面来谈:

一、冷漠的处理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怨恨心理。我撞墙你都不心疼,还欣赏我哭?是亲生的吗?而在正面管教中,可以运用温和的方法,第一句话先理解孩子:“我理解你,但是我的答案是不行。”;“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我爱你,我愿意和你在一起。等你能做到尊重时,就来告诉我。”说完父母可以暂时走开,等孩子情绪稍好一点再进行沟通,这是尊重双方。会让孩子的感觉好很多,减少孩子的怨恨心理。他以后也就学会了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去处理任何问题。

二、你的制止并不会让孩子认为能拿住你。如果那时你走过去制止了孩子,他以后真的会在这个方面拿住你吗?温和并不代表不坚定。家长要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后可以与孩子一起约定好一些事情。约定好的事就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制止了孩子的自残行为后,家长依然可以告诉他,他那样做是不行的。他以后也一样会明白,父母还是坚持原则的,他哭闹都是没有用的,但又是爱他的。

三、爱是有条件的吗?有条件就相当于交换一样。我爱你,但你要听话我才爱你。我给你买东西,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帮我做事。孩子以后就知道了,要得到父母的爱,就一定要懂得取悦父母。一定要成为他理想中的那个人。否则,父母是不会爱他的,这种爱,是真爱吗?我看过《6A的力量》这本书,作者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学会怎样无条件的爱孩子。他的女儿凯蒂只有6岁,那时她正参加赛季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她跑到场边对爸爸说:“爸爸,要是我踢进一个球,你会不会奖我一美元?”“当然啦!”“哇,太棒了!”“等一下,宝贝,”他抓住了正要返回赛场的女儿:“就算你一个球没进,爸爸也会给你一美元。”“真的吗?”“当然真的啦!”没有什么话比这句更能给孩子安全感了。爱不是娇宠,但爱一定要有条件吗?无条件的爱也并不是就不教育孩子呀!我喜欢这句话:我是爱你的,我只是不喜欢你这种行为。

好了,说得太多了。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家长需要学习,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学习。不批评别人的观点,只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欢迎探讨!我是雨后山林静,此文为本人原创,请勿转载抄袭,谢谢!


雨后山林静


恰巧这两天明星妈妈马伊琍很火,因为她在网上发表了一通言论,怼上一些育儿理论,比如延迟满足、挫折教育等等,具体缘由可下图,一时间引起很大的争议。

再说回李玫瑾教授,我很尊重这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的工作者,也看过她完整的演讲视频,网上有些视频剪辑过,容易引起误会,建议大家去看完整的视频,比方说,李玫瑾教授说“就让孩子哭别去管”,其实她说了有年龄限制,主要是2岁以上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家庭辅导师,经常有父母咨询,我家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不写作业怎么办?不自信怎么办?总希望一招直达想要的结果,但就算最专业的人士在没有接触过你家孩子之前,是无法给出答案的,只能给出普适性的建议,那不巧你家孩子就有独特的个性呢?

孩子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只想要方法,解救一时燃火之急就好了。也有家长只想要结果,一键定制孩子完美人生,本质上都是不想花功夫想走捷径的,那这样就算给你一千个专家、一万种方法,对你的孩子也不管用。

理解现在做父母的都很焦虑,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东说东家好,西说西家好!今儿看要给孩子多补钙,明儿就看见补钙多了要中毒?!父母也是一头雾水。

其实,不管是育儿还是其他方面,别人说的话不照抄照搬,也不因噎废食,毕竟有些专业人士的总结性经验更强,能给父母许多参考性的建议

所以经常都说多观察多陪伴孩子,养娃如烹鲜,什么时候下锅、该怎么调火、什么时候该加点料、又要焖煮多久,这些做父母的应该最清楚、该自己去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