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我发现学欧楷的人多,学欧阳询行书的人却很少。难道说欧阳询的行书不如楷书写得好吗?从欧楷流传下来的行书作品看,后世对其行书评价还是很高的。尤以《仲尼梦奠帖》为最。此贴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元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只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严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搨,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其行书《千字文》一帖,有人怀疑非欧书或集欧字,但此帖无论从哪方面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帖中“渊”字缺笔,就是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但不管此帖是不是欧书,拿来学习学习还是很不错的范本。

今天临习“天”字到“月”字。初临此帖,每天用一两个小时临习十个字,肯定最多得其皮毛。书友们见笑了,全当班门弄斧,抛砖引玉吧。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临帖反色处理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临帖原图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原帖天到月

下面逐个字分析一下: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两横大抗肩,角度基本一致,要短。竖撇在第一笔横的起笔处下端起笔,捺画在第二笔横的起笔处下端起笔,一波三折,要伸展,但不出捺角。撇捺收笔处呈撇低,捺略高之势。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左右两部分呈相向之势,注意笔画的穿插,末笔的书写节奏是轻重轻,不出钩。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首笔点的收笔趋势是左下,横抗肩勿长。整体字形勿大,笔画厚重。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两竖的收笔交叉点基本是长横的中心点。整体要把握好“黄”字的造险之势。欧字许多字的共同特征的都是危而不倒。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宝盖凝重,“于”部飘逸。上下对比明显。书写时要注意首点在宝盖的位置偏左,但“于”字第二横与竖钩交叉点把整个字的中心找了回来。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注意首点与上面“宇”字的首点收笔角度的不同,下部“由”字的中间竖笔要对齐上面的竖点。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注意三点水的写法,末画和首点的重心位置在一条垂直线上。“共”字上高下低,上开下合。中宫收紧。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欧体草字头的写法大同小异,注意把握它们的共性。注意上中下三部分在整个字中各占的比例。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整体勿大,注意左竖和右(横折)竖的轻重和角度走向。

钢笔由楷书入行书临古帖路子对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二)

“月”字笔画虽少,但写好不容易。竖撇轻而挺,横折竖钩重而内敛。内部两横写成两点。

以上就是今天自己的日课。书友们有对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感兴趣的可以把你们的临帖发在评论区,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