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阿拉天天讲“阿拉”,

但是你知道伐?

“阿”字的发音在上海话里大有讲究。


小侬的好朋友阿惠,

也欢喜研究上海方言。

今天,一起来听听她对上海话

“阿”字的理解

看完真的涨姿势~


上海话里的“阿”



上海话里的“阿”1.m4a来自侬好上海00:0002:05


上海话里,“阿”字蛮派用场的。


阿哥、阿弟、阿姐、阿妹,假如家里有嫡亲兄弟姐妹的,天天要叫的。


亲眷关系稍微远一点,加上一个“阿”字,好像距离就拉近一点,听起来就亲切得多了,表阿姐、堂阿弟、婆阿妈、公阿爹……


从个人感觉来看,“阿”字讲得声音轻的,一般来讲是亲切的、好声好气的、正面的。


比方刚刚讲的一些称呼;或者顶多是开开玩笑,嘲嘲对方,不带多少恶意。


阿胡子,就是指面孔上长了老多胡子的人;


阿猫阿狗,是指随便什么的小人物。格种事体有啥稀奇,阿猫阿狗侪会做的。



阿福果,是偶然碰到好运气的戏称。伊阿福果,今朝中了新股,还吃了一只涨停板。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要是迭个“阿”字用了重音,哦哟,不妙了。侬听哦——


阿潽阿潽


意思是气愤至极,到了无力的地步。


可以想象,“气得阿潽阿潽”的人,面孔涨得通红,胸脯巨烈起伏,久久不能平复,连话都讲不出来。


通常阿拉讲“气昏了”,生活当中,真正气得昏过去的情况不太多,阿潽阿潽的样子倒是常常有的,非常生动,好理解。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阿爹拉娘


这是表示不满、吃惊、责怪等情绪的感叹词。


讲普通话的时候,表示这个情绪一般讲“啊呀我的妈呀!”,这个程度已经相当厉害了。


上海人倒是讲究男女平等,有啥要紧事体,爹、娘一道喊出来。


举个例子:今天早上来上班,阿爹拉娘,路上堵得一塌糊涂,车子动阿伐动哦!


上海话里的“阿”2.m4a来自侬好上海00:0001:59


阿木林


这是一个带贬意的称呼,一般指木知木觉、容易上当的人。


这个词怎么来的,有几种讲法,一种说是从比较迷信的人,特别是从农村来的人,觉得命里缺木,就在名字里带个“木”字或者“林”字。


还有一种讲法,是英语a moron的音译。Moron,字典意思是傻瓜、笨人,这个词汇不晓得英语四六级字汇表里收进去没有,反正我是不认得。


没想到,“阿木林”一歇歇土,一歇歇洋,还有可能是“外国人”!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还有:


阿飞(穿奇装异服、举止轻佻的青少年)



阿缺西(不识时务、不识货、不内行的人)



阿胡(形容不讲信誉,不正经或把事情做得很糟糕)



阿王炒年糕(吃力不讨好)


这些词汇,意思都偏贬意,讲的时候一般带有不良情绪,不大开心,讲出口来,“阿”字都是蛮用力气的。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最后说说上海人嘴里的“阿二头”,可不单单是指家里的老二哦~


阿二头


我有一个老邻居徐阿姨,退休之前在单位里工作非常勤奋,退休后在家里也是忙里忙外,闲不下来。她讲,现在日脚好过,她的儿子就喜欢看手机,工作么不卖力,“啥地方像我,用不着领导关照,不给我先进也穷做阿二头”。


我第一次没听懂,她不是家里老大吗?为啥讲穷做阿二头呢?


又有一次,徐阿姨到五星级宾馆吃自助餐回来,开心得不得了:“小菜好得不得了,样样有,我穷吃阿二头了!”


这样听下来我就懂了,这里面的意思是拼命做拼命吃,跟老几没关系。


咦?好像外面有声音嘛,我去看看,阿会的是快递来了?再会再会~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哈哈原来上海话里的“阿”,

居然有这么多用场。

下次看到这个“阿”字,

阿是要停一停,想一想了呢?


上海话里的“阿”大有讲究!阿木林居然是外国人?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

快点留言告诉我们吧~


往期回顾


“晚”在上海话里居然有3种读音?请戳↓↓↓

为啥新民晚报要叫“新民夜报”?困惑上海人多年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筷子、调羹、痱子上海话怎么读?请戳↓↓↓

上海爷叔讲惹气的上海闲话!“筷子”怎么读?正宗310都会念错


乐凯、狗皮倒灶,到底啥意思?请戳↓↓↓

听上海爷叔讲正宗上海闲话!这些快要被“遗忘的词”,你都会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