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哪些畫家比較有天賦?

謝謹輝


世界繪畫藝術種類很多,其中能被稱為主流畫種的也只有國畫和油畫,而油畫現在更是成為了世界畫壇的“常青樹”,其影響力遠遠超越了有幾千年歷史的國畫,古今中外,能被稱之為畫家的人也成百上千了,問題來了:你認為哪些畫家比較有天賦?



有繪畫天賦的畫家

每個人對天賦的理解,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我是這麼認為的,一個人的繪畫天賦表現在對藝術認知、藝術理念、創作技法的快速深刻的領悟並實踐,創作出來的作品有獨自的藝術風格,簡單說,就是在相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很高,這就叫做具備了天賦,


我們言歸正傳,古今中外,有繪畫天賦的畫家,堪稱藝術大師,比如,聞名世界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都是年少成名,三十歲之前就成為了大師級別的畫家,用事實說話,拉斐爾的一生極為短暫,從出生到生命結束也只有37年,

如果沒有天賦的話,拉斐爾完全不可能在如此短暫的藝術生涯中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他筆下的那幅畫作《雅典學院》就可以說明一切了,而且後世的西方藝術家幾乎都在研習拉斐爾的畫;當然了,

在國內有繪畫天賦的畫家,比如,國畫大師齊白石,

他二十多歲才學習繪畫,算是起步比較晚了,而且也沒有誰天天手把手的教他繪畫,然而,齊白石對藝術的領悟能力非常高,凡是畫壇前輩(吳昌碩)對他稍微指點,他就能悟透精髓,而且還能舉一反三運用在繪畫實踐中,他的那句“似而非似”堪稱國畫精髓。如果齊白石沒有天賦的話,又怎會有自己的獨到藝術見解,成為藝術大師呢?對吧。



詩夜城主


作為一位藝術愛好者,粗覽了不少藝術大師的作品,和他們的經歷生平。其中,給默默印象最深刻的、很有天賦的畫家,除了文藝復興三傑之外,巴洛克藝術代表大師——魯本斯,絕對是其中之一。

魯本斯(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1577年出生在德國的小城錫根,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魯本斯是家中裡最小的孩子,他最開始在一所拉丁學校讀書,但由於家中貧困、魯本斯被迫輟學了。後來,魯本斯進宮給公主充當侍從,但他不滿足於這種生活,開始拜師學畫。

在繪畫上,魯本斯有著很高的天賦,他先後向三位老師學習。在21歲時,他就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畫家。在1600年,魯本斯為了精進技藝,前往意大利學習深造。在意大利的8年期間,魯本斯學習了許多位,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這令他受益匪淺,這也為魯本斯後來的發展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608年,魯本斯重回故鄉,在第2年,他擔任了首席宮廷畫家一職。魯本斯極受當時女王的器重,奉女皇之命,出訪其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進行外交工作。魯本斯繪畫技藝高超,外交能力也相當厲害,這些國家的國王,都非常欣賞魯本斯,他與多個國家建立了良好關係,是當時最為傑出的外交家之一。

魯本斯一生結過兩次婚,美麗的妻子,是魯本斯創作時的靈感來源。在魯本斯的作品中,有很多就是他以妻子為模特創作的。富足美滿、奢華安逸,是魯本斯作品的主調。

魯本斯一生勤奮,精力充沛,創作了2000多件作品,有著“畫家之王”的美稱。魯本斯在歐洲藝術史上,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畫家都從他的作品中汲取營養,獲得啟發。

為什麼這些藝術大師,為後人所銘記、讓人們對他們的作品念念不忘?

我想,除了這些大師本身具有的超群天賦之外,他們對於藝術的熱愛,為之付出的不間斷努力,嘗試和探索,更是人們喜愛他們,不可或缺的因素吧。

喜歡的話,歡迎點贊關注。我是默默,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默默看藝術



作為一個油畫藝術愛好者,給我印象較深在繪畫上十分勤奮而又頗具天賦的一位畫家,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唯美寫實藝術大師拉斐爾。

拉斐爾-桑西(1483一1520),出生於意大利小城烏爾比諾。在拉斐爾幾歲的時候,身為畫家的父親發現兒子有較好的繪畫天賦,就開始引導拉斐爾學習繪畫,成為拉斐爾的第一任老師。拉斐爾繪畫悟性極好又異常勤奮,十多歲時畫的畫已經很有些意思了。

拉斐爾15歲時的畫作《母親與嬰孩》

拉斐爾11歲時父親去世。後來他拜當地著名的畫家佩魯吉諾為師,畫技日進。沒幾年時間,拉斐爾畫技已經超過了師傅,成為當地的首席畫家。

當時分別年長於拉斐爾30多歲和10多歲的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已經在全意大利享有盛名,拉斐爾十分羨慕,發誓要成為和兩位老大哥一樣有成就的畫家。為了完成應接不暇的教皇和畫商訂製的大量畫作,拉斐爾頻繁往來於佛羅倫薩、羅馬、佩魯賈等地,夜以繼日地作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同時在創作過程中拉斐爾十分注重學習吸取和借鑑波地切利、卡馬喬、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許多前輩和同時代藝術大師和畫家的創作技法和表現手法,在兼收幷蓄中逐步形成自己獨有的溫婉、柔和、圓潤、和諧、安寧、協調、對稱的唯美風格,成為古典主義唯美寫實油畫的開創者。


拉斐爾雖然生命終止在37歲,英年早逝,但天賦加勤奮,他在短暫一生中創作了近300幅作品,其中《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美惠三美神》、《聖母子》等數十幅作品成為傳世經典,對油畫藝術發展產生重要和深遠影響。拉斐爾以自己對油畫藝術的重要貢獻被譽為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齊名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三傑”,同時拉斐爾在西方畫壇還享有“天才畫家”和“畫聖”之稱。


燈影書畫


首先你得要懂畫才能作判斷,從隨,唐後,千餘年沉澱下來的丹青國手都非常優秀,天賦異稟,介是有天賦之人,如: 展子虔(唐)《遊春圖》開創了青綠山水。 : 李思訓(唐)《江帆樓、青王維 (唐) :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水墨山水 薛稷 (唐) :尤擅畫鶴。 花鳥畫 邊鸞 (唐)“唐人畫鳥,邊鸞最為馳譽” 花鳥畫 : 。 韓幹 (唐)《牧馬圖》 : 《韋偃牧放圖》 (李公麟摹本) 。 鞍馬畫 韓滉 (唐)《五牛圖》 等等 。


戰國策


非齊白石老人莫屬!

齊白石原名齊純芝,白石是他的筆名,因為其家鄉有白石山而得名。


齊白石原來是木匠,木工活不錯,他在四十歲才正式開始學畫,進步神速,後遷居北京繼續學習。事實證明,齊白石就是畫畫天才,很快,白石老人就出了名,在美術界打下一片天地。

齊白石的畫貼近生活,親近自然,樸實無華。所畫之物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例如白菜、蘿蔔、昆蟲、荷花、葫蘆、蜻蜓、小雞等,尤其是他畫的蝦最傳神,還有蟬,當時有人不屑於他的畫,說他土。



白石老人還有一個愛好,比較難說出口,那就是喜歡美少女,而且喜歡年輕的。他一生結過幾次婚,到90多歲還叫嚷著要娶18歲的姑娘,真是又可氣又可笑。平時見到美貌少女就盯著人家看,看得人都不好意思。


不過,這些都不妨礙他在畫壇上的成就,他依然是一代畫畫大師!


英雄悲歌


中國畫家:齊白石 徐悲鴻 潘天壽 唐寅 外國畫家:畢加索 梵高 莫奈


yonghongy23


當代中國,就畫家來說,最傑出的是兩三個人。一個是徐悲鴻先生,中西方繪畫結合,形成自己的畫風。後來專門畫馬,舉世無雙。另一個是國畫家齊白石先生,其畫作簡潔而美麗,耐人尋味;而且具有濃郁的漢民族風格。還有一個大概是張大千先生,位居民國臺灣,本人對其不甚清楚。近來推崇範曾,範先生畫技比較熟練,但其作品有些呆板,缺乏生氣和活力。


唐先生4618


儒客非儒客孤陋寡聞,但據所知,古今中外以下幾位畫家是天才型的:

一、西方

1.達•芬奇,文藝復興三傑之首,是集科學發明家、醫學家和繪畫巨匠於一身的“文理通吃”型人物,其《蒙娜麗莎》被稱為人類美術史上“永恆的微笑”。據說,芬奇的智商超過200,是人類最高一族之一。

2.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他少年成名卻僅活了37歲,而其代表作《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等成為西方美術優美風格的開創者,被稱為天才中的天才。

3.凡高,後印象派三傑之一,27歲才開始學畫,37歲自殺,創作時間不足十年,且未經過正規科班訓練,而當代其畫作頻創油畫拍賣史上的天價,其天賦可見一斑。

4.畢加索,現代派代表人物之一,據說16歲就畫的和拉斐爾一樣好,且一生高產,畫作多以萬計,是當代西方畫壇公認的一代宗師。同時不耽誤與諸多美女戀愛。

二、中國

1.蘇軾,中國古代詩、詞、文、賦、書、畫無一不精的全才+天才的文化巨人。對他來說,書法、繪畫,似乎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消遣,就輕鬆成為整個宋代蘇、黃、米、蔡四大家之首。

2.王希孟,北宋天才畫師,不到20歲繪就的《千里江山圖》,是堪與《清明上河圖》並肩的偉大作品。可惜英年早逝,流星般消失在歷史的星空中。

3.唐寅,明代吳中四才子,其畫作充滿天賦成分,被後人演繹成一代風說奇才,唐伯虎點秋香幾乎成為無人不知的故事。

4.八大山人,真名朱耷,生活在清朝的明代皇子,其天才對後世文人畫的影響極其巨大。

5.齊白石,近現代國畫大師,早年只是個木匠,年近60才成名,可謂大氣晚成,其雅俗共賞的畫風開創了國畫新階段,恐怕是天賦其才吧。


儒客非儒客


齊白石


廣平君


中國繪畫之風骨

縱觀中國繪畫史,要數元代花鳥畫家王冕和山水畫家倪瓚兩人畫風最具風骨,其作品都有著超然脫俗的散淡。文以魏晉風骨為最,畫以元代風骨為最,元以山水畫家倪瓚和花鳥畫家王冕為最。而中國古代書畫最沒風骨的也在元代,其中以趙孟頫為最,媚姿媚氣十足,實不足以論。而歷史卻恰恰相反,媚骨十足的書法“趙體”和“趙畫”大行其道,歷代追隨者無數。

元代史稱“蒙元”,元代是一個特殊的朝代,也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朝代,就繪畫而言,中國歷史上最有風骨和最沒風骨的畫風同時出現在蒙元時期,真所謂“溝壑千丈方成顛峰萬仞,百花豔芳才顯一卉清香”。就繪畫風骨而言,宋代宮廷畫家畫風不可取,明代吳中四傑畫風不可擬,清代楊州畫派畫風不可學,直至清末民初海派畫風都更不可追隨。

元代王冕和明代唐寅是中國婦孺皆知的兩個“民間畫家”,王冕之名多從蒙書知其名,唐寅之名多從民間傳說而得。王冕放牛之際畫荷塘之荷花,《王冕畫荷》和《唐伯虎點秋香》是中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雖都為民間畫家,兩個人的思想境界與人生追求卻大相徑庭。唐伯虎為餬口,由學沈周改學周臣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周臣的畫風屬於“北派山水”,學周臣是為討好買主,有個好賣相而已。唐伯虎看著買畫者的眼睛來畫,所畫作品無真情實感,刻薄之媚骨自然而然顯露,其書其畫都不可學。而王冕亦耕亦讀亦詩亦畫,為耕作之餘自娛自樂,體現了人生追求與思想境界,墨淡筆輕,散淡清新,超然脫俗。南宋山水畫四家李唐、馬遠、夏圭、劉松年之山水雖章法嚴謹,筆墨精妙,畫技高超,做為宮廷畫家,伺奉皇上之輩,看著皇上眼睛來畫,不能發其內心,雖技藝高超,無一筆悅已心,筆筆取悅皇上之目,媚氣瀰漫,無半點風骨。李唐入御家畫院前風骨冽冽,入畫院後眼皮看著皇上的臉色畫畫,逐清骨銷損,清氣殆盡。明清形成的畫派頗多,尤以揚州八怪的揚州畫派名氣最大,揚州八怪中鄭燮鄭板橋名氣為最。鄭燮棄官到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乃商埠繁華之地,也是南北客商雲集鹽商盤踞之所,鄭燮也是投鹽商鉅富之好,瞅著人家腰中白花花的銀子揮毫施墨,迎合筆墨成為必然,何況這些鹽商鉅富多為粗俗之人,暴發戶的審美能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清末民初,西學漸進,海派繪畫隨附會買辦官僚和富商巨賈應運而生,筆墨雖然清新典雅,卻有明顯西洋繪畫的影子。這個時期的繪畫多了幾分嫵媚,少了幾許雄健之氣,病詰仍在買辦官僚身上白花花的銀子上。海派畫家對金錢趨之若鶩,甚至不惜出“堂會”為有錢人畫桃寫壽,獻藝獻媚達到不可復加地步,畫家骨氣何之有,繪畫風骨又何談。

人們習慣於站在中國繪畫史中人云也雲,要想真正解讀一個畫家就是從其作品中來體味與解讀,作品的氣息會告訴我們一切。王冕的繁密的梅花散發著一股清氣,簡約的梅花透著一股傲骨。每幅畫都描述著他的經歷,每幅畫都瀰漫著他的認知,每幅畫都顯示出他境界高度。世人不從散淡疏朗的畫風中體會認知倪瓚,而是從其潔癖的生活習慣大談特談,有點本末倒置味道兒。其實倪瓚晚年奔走於江浙太湖周邊,居無定所且病疾纏身,最終客死他鄉。如此生活狀況,如此專注創作不可能“潔身自好”,生存條件也不可能提供“潔身自好”的環境,“衣上松蘿雨,袖中南澗薇”就是他生活狀況最真實的寫照。元四家中要數倪瓚藝術成就最高,繪畫意境最妙,繪畫技巧最絕,畫境也最寧靜。倪瓚與王冕扭轉了由趙孟頫元初形成的媚氣書畫之風。我們靜靜品讀中國曆代畫家作品,從中我們不難品出其作者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況;有的衣食無憂有的食不裹腹,有的貧困潦倒有的富貴榮華,有的耿介無比有的為人圓滑。一部中國繪畫史一部眾生相,一部“酸甜苦辣鹹”的五味雜陳史。八大的畫苦之又苦,趙佶的畫甜上加甜,徐渭的畫辛中含辣,董其昌的畫酸上添酸。元代花鳥畫家王冕和山水畫家倪瓚,畫風清新若春梅,清癯若秋林,不在五味之中,又在五行之外,超然脫俗,脫俗超然,風骨無限。

古往今來,以風骨畫風立於中國繪畫之史者寥寥,元代花鳥畫家王冕和山水畫家倪瓚二人散淡中顯風骨,沖和中見精神。其餘或以筆墨立於史,或以章法立於史,或以形象立於史,或以文脈立於史。古人說得“曹衣出水,吳帶當風”都是中國繪畫線描之技,史上一畫或一技成名者頗多。今人推崇的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黃賓鴻、潘天壽、傳抱石,或一畫成名,或一技成家,或一法成名。其中不乏以洋人之影,或借古人之技,討古人之殘羹,為勢所趨,為利所使,媚眼媚骨,風骨盡失。齊璜齊白石,以“衰年變法”載史,殊不知齊白石“衰年變法”,實為白花花銀子餬口所為,以豔紅取悅於世。這種“衰年變法”實為市場經濟變法,而非藝術變法,骨子裡透著媚俗味道兒!白石老人變法前還有點仙風道骨之感,變法後風骨殆盡、沒有了散淡與沖和,反而多了幾分散漫。若論今人繪畫有風骨者,唯古燕梁琦一人,堪稱真正大家。人生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人生態度又形成了繪畫品格,梁琦的繪畫品格冷峻而孤傲,體現出他的人生價值觀。

今人多以標榜研習徐渭徐青藤與八大山人朱耷筆墨顯燿,似取法乎上。其實沒有學識與筆墨功力之人,學青藤與八大之法,習氣很容易上身。用筆草率,施墨飄浮,章法空洞,內容空泛,會養成“似是而非”之惡俗。任筆輕浮空率而膚淺,過度“恢張”而凋疏。自明清至今要說標榜取法青藤者要數齊白石了,齊白石對徐青藤敬仰五體投地,據說白石老人親手鐫刻一閒章為“青藤門下走狗”,並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可見白石手追心摹下了不少功夫。然從其所畫鱗介河蠏來看,筆墨遲滯,造型散漫,如夏日放了數日之蠏,蠏爪鬆懈,毫無生氣可言,白石畫得就是一隻死蠏。再對比著看看徐青藤畫得墨蠏,活靈活現,真乃天壤之別。白石學青藤都如此,何況三筆兩抹者,輕浮卑陋,更談不上繪畫之風骨了。青藤與八大初學感覺易,照葫蘆畫瓢還行,而愈學愈難;學王冕與倪瓚初學亦難,其筆墨中規中矩,初學者很難胡塗亂抹,愈學愈感覺其難。青藤與八大畫得於心情,王冕與倪瓚畫得於心境,心情可由筆墨宣洩,心境可隨筆墨流淌。王冕和倪瓚之作,如涓涓細流沁人心脾,如冽冽秋風拂人肌膚。

中國元明清至民國,無論山水畫還是花鳥畫多取法宋代山水,各代都出了不少山水畫和花鳥畫大家。然今人學山水或花鳥多取宋人之法或學今人之法,如雕版年畫,刻板僵化,毫無筆墨氣息可言。今人學山水畫和花鳥畫如果以氣息入手,以高格調起步,山水取法雲林,花鳥取法元章,再取唐宋再之氣象,汲取明清之素養,遠離名利,對真山真水和真花真鳥精微體察,中國繪畫森然氣象可再現。中國繪畫史有無數座藝術之峰,藝術之顛非元代最具風骨的王冕和倪瓚莫屬,這是兩座不可逾越的藝術顛峰。悲鴻以洋人之法融入中國畫,以洋人之法辱沒中國傳統之法,洋相畢露無遺,難見中國繪畫之風骨,有點不倫不類,卻影響了畫壇近百年。張大千潑彩山水,借西洋水彩之法,絢麗中透著淺薄,灑脫中透著輕浮。黃賓虹墨色華滋,山之脈絡浸沒難以分陰陽,如粳米糊黑於鍋底,如枯柴晾曬於亂山,難有山水之真氣象。抱石皴法,自立其貌,早年東渡扶桑,東洋繪畫影子頗重,而古法立像亦失。當代李可染、白雪石、吳冦中雖創造山水樣式,只是樣式而已,缺乏中國畫的寫性,如玻璃畫和裝飾畫,千面一律,枯燥無味兒。李可染《萬山紅遍》重複畫數件之多,毫無筆墨氣息可言,純屬製作,卻被今人奉為至寶,真乃良莠不分優劣不辯。吳冠中與“洋虎”謀皮,而後吼幾嗓子以示其藝術非同凡響。藝術無須鼓吹,作品說話就是了。當代畫家急功近利者頗多,有的喋喋不休,說得條條是道,畫得亂七八糟。甚至以“地位”或“價格”抬高自己的繪畫,偷機取巧,淫風四起,此畫風不足以論。魏晉以降,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顧愷之的繪畫《洛神賦》,陶淵明的詩歌《飲酒》,稽康的音樂《廣陵散》盡顯風骨,而後經歷代蝕骨沉淪風骨盡失,至蒙元畫家王冕和倪瓚才再現可貴的中國繪畫風骨。中國繪畫中得一技一法不易,繪畫具有風骨難上加難。一技一法是技的層面,繪畫風骨乃精神氣質層面,繪畫精神氣質高於一技一法矣。風骨是什麼?不為勢所使,不為利所驅,臨風玉樹,謙謙君子,寧折不彎,骨氣入髓,畫風鏘鏘。

王冕,字元章,元代末年畫家,浙江諸暨楓橋人,隱居浙江紹興九里山梅花屋耕讀終老。自建梅花屋,開墾幾畦薄田,種植千百梅花,過著晝耕夜讀的日子。生活平淡而艱辛,畫風淡雅而骨氣十足。其作品《墨梅》題詩曰:“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留得清氣滿乾坤”。王冕植梅畫梅,並以梅花自喻,頗有辛棄疾詞《詠梅》之氣格。悽悽風骨,泠泠梅花,冰清玉潔,花格人格融為一體。王冕另一首詩《白梅》與《墨梅》堪稱姊妹篇,該詩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其詩風孤傲清新,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王冕書法文靜而骨氣瀰漫,詩文與繪畫形成一個整體的人格特質和藝術氣質。

倪瓚,號雲林,江蘇無錫人,元代末年山水畫家,其畫風疏朗,有晉人之風骨。倪瓚以太湖為描繪之景,以自創“折帶皴”為繪畫元素,以疏疏林木闊闊湖水為境,淡淡幾筆盡寫胸中之氣。尤以《六君子圖》為代表,逸筆草草,疏朗空靈,有臨風清癯之美。只傍清水不染塵,清高孤傲,真乃世外隱者。倪瓚另一首曲《越調•小桃紅》寫道:“五湖煙水未歸身,天地雙篷鬢。白酒新篘會鄰近,主酬賓。百年世事興亡運,青山數家,漁舟一葉,聊且避風塵。”,這首曲寫出了雲林後二十年的生活境況與心態。倪瓚一生散盡家財,浪跡太湖周邊的江陰、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超脫塵世,作品越來越蒼涼古樸和靜穆蕭疏,晚年在江陰借寓姻戚家中,中秋之夜染疾後不久客死他鄉。讀倪瓚詩文,也不難發現其錚錚鐵骨,真中要數題所南蘭為最,其詩曰:“秋風蘭惠化為茅,南國淒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其繪畫風骨來自於愛國之情,來自民族大義,也來自心中故國情懷,形成散淡的生活態度。雲林書風瘦勁清新,不冶不妖,獨樹一幟。

“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王冕與倪瓚既不是靠宮廷供養的“專業畫家”,也不是靠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而是地地道道民間“業餘畫家”,他們的生活狀況與是思想境界是一致的。同樣的思想境界決定了同樣的生活態度,兩個人的生活態度對其繪畫產生深刻影響,從兩個人的作品能品讀出思想的一致性。他們不像“專業畫家”那樣拿著皇家的俸祿,畫著君王喜愛的畫風與題材,也不像“職業畫家”那樣靠賣畫養家餬口,揣摩人家買主的愛好,畫幾張能換回點銀子,來養活一家老小。王冕與倪瓚是純粹的業餘畫家,不看任何人的眼色,筆筆都出自內心,出自內心對人生與自然的感悟,作品既真實又自然。我們從王冕和倪瓚兩位畫家的詩文、書法、繪畫三位一體來解讀這兩位偉大的畫家,才能讀懂人生態度與人格魅力,才能真正讀懂平淡而清高孤傲的畫風。

中國繪畫史中,有無數座繪畫藝術之峰,唐代代王希孟以《長江萬里圖》一畫畫史留名,宋代張擇端以《清明上河圖》一畫也畫史留名,宋代米元章以“大米點”皴法留名於世。而南宋馬遠及夏圭以“馬一角”和“夏半邊”獨特之章法佔有一席之地。明代徐渭以創立“大寫意”畫法,在中國繪畫史上獨樹一幟,清代朱耷以冷峻畫風獨領風騷。還有清代“不入時人眼”的“揚州八怪”,以怪異畫風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濃重一筆。齊白石大寫意從中國傳統審美習慣汲取文化元素,以“紅黑”構成大寫意樣式,加之“田間之趣”被人們所喜愛。而潘天壽以筆墨簡約與構圖恢宏存於史,黃賓虹創造一種全新“水墨樣式”而流傳。古往今來,中國繪畫形成了許多繪畫風格與流派,藝術語言豐富多樣,而當代“畫壇”真是“亂花迷人眼”,在金錢面前都得了“軟骨病”。僧人不像僧,院體不像院體,民間不像民間。銅臭熏天,亂象叢生,生活糜爛,畫風狼藉,一塌糊塗,破壞了中國純樸的國風與民風。熱鬧幾許後也就會灰飛煙滅,能留中國繪畫史者會寥寥無已。而元代花鳥畫家王冕和山水畫家倪瓚,以散淡的生活態度,以文人的精神氣質,以孤傲氣格與平淡筆墨,立於中國乃至世界藝術之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兩座藝術高峰。散淡筆墨中風骨森然,彰顯了人格尊嚴與人格魅力,中國繪畫之風骨永存。

農曆丙申年八月十五子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