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胡惟庸敢毒死大明第一謀士?

武經總要


胡惟庸因為劉基與皇上論相時說胡惟庸是敗轅之犢,胡惟庸心胸狹窄因此懷恨在心。

惟庸博取得朱元璋歡心,獲得朱元璋的寵信。為此他當了多年獨相,他開始慾望膨脹,生殺罷免大事,也不通過朱元璋。凡是陷害自己的奏章,都扣下。越來越專權了,膽子越來越大,大將軍徐達極恨他奸惡,奏報朱元璋。胡惟庸便誘惑徐達的門人福壽,圖謀害徐達。胡惟庸連徐達都敢謀害,他還有誰不敢謀害?他時刻尋機謀害劉基。

洪武四年,朱元璋賜劉基退休辭職回家鄉。劉基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以來,料事如神。由於他性情剛烈,疾惡如仇,惹了不少人。回鄉後隱居山中,只是飲酒下棋,從不提起自己的功勞。回家沒多久,劉基得知有一塊空地叫談洋,是鹽盜的巢穴,因此奏請朱元璋在此地設巡檢司守衛,奸民為亂便不那麼方便了。

胡惟庸因為此次上奏沒有先通報他,再加上以前劉基說他“敗轅之犢”的話還懷恨在心中。胡惟庸為解心頭之恨,於是便派官員誣陷劉基說“談洋這個地方有帝王之氣,劉基想將它作為自己的墓地,因為當地百姓不答應,劉基便請求設巡檢司將百姓趕走。”因為這些言論,朱元璋剝奪了劉基的俸祿。

劉基趕緊入朝謝罪,留在京城,不敢返鄉。在京長時間居住,終於被惟庸所毒,致使劉基腹中出現了一個像拳頭大的石頭,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得知劉基病情,下詔書讓劉基回家鄉,詔書說:

“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你劉基,千里兼程覲見朕,用徵四方,你也幫助我取得了天下。因而獲得顯爵,敕你歸老還鄉,以盡天命。豈料,禍生於有怨恨,致是不安。若明以憲章,則輕恕有不可恕;若論相從之始,則國有八議,故不奪其名而奪其祿,亦國之憲也。若愚蠢之徒,將謂己是而國非,你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上朝,可謂不潔其名,惡言不出者與?卿已年邁,居京數載,老病日侵,朕甚憫之。今可速往老家,共語兒孫,以盡善終之道,豈不君臣兩全者與?”

回到老家僅住了一個月,劉基便去世了。

由皇帝詔令看來,皇帝明數劉基之罪,可見皇帝已聽進胡惟庸的讒言很深,胡惟庸清楚皇帝即使知道自己害死劉基,皇帝未必發怒。因此胡惟庸敢於毒死大明第一謀士。


刪繁就簡347


胡惟庸是否毒死大明第一謀士還沒有定數。

至少現在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歷史是真實的,也是模糊的。當時的史學家都是讀書人,大多采用春秋筆法,或者根據當權者的意思來編寫史料,從李唐之後尤甚。這就很難讓後來者清楚的知道當時事情的原委。文字寫的很清楚,每每讀來,總感覺有層薄霧,讓人看到的不夠真切。

封建社會的所有階層都是為當權者服務的,所有的事情都要根據統治者的喜好來定。在這說一個統治者自欺欺人的事情,而且做的明目張膽。在北宋宋徽宗經歷了不忍直視的"靖康之恥“,在南宋建立之後,沒有能力打敗金兵,只能苟延殘喘的蝸居江南一葉。每每提到宋徽宗都說是,“皇帝北狩”,意思就是說皇帝去北方狩獵了。這是選擇性漠視,自我的欺騙,也是對軟弱而可憐人的自我安慰。這是明面上不能否定的事實,當權者要為了臉面,自欺欺人的一種手段,從行文措辭上得到安慰。

歷史是瞭解過去的鏡子,只不過有層薄霧籠罩。

胡惟庸毒死大明第一謀士還沒有定數。據記載說是大明第一謀士劉基臥病不起,胡惟庸受朱元璋之命,帶著珍奇藥材,看望劉基。不兩日,劉基逝世。這樣來看,有幾種可能,

第一,黨派鬥爭。胡惟庸直接送的毒藥,讓劉基中毒而亡。根據如下,胡惟庸是淮西子弟,屬於淮系,當時,開國功臣裡面有很多都是淮系的,胡惟庸作為李善長的門上,固然是淮系的鐵桿維護者。劉基是浙東子弟,在當時被封為浙系的領袖人物。再開國之後,兩派鬥爭愈發激烈,首先是胡惟庸和楊憲的鬥法,其實就是以李善長為領袖的淮系和以劉基為領袖的浙系的鬥法。最後,楊憲落敗,浙系暫落下風。在胡惟庸做丞相之後,自然利用手中權力,大肆打壓浙系,這可以作為胡惟庸毒死劉基的動機依據,但是不能作為蓋棺而定的證據。

第二,一石二鳥。朱元璋想殺死劉基,然後除掉丞相胡惟庸。劉基做過元朝的官員,在義軍打元朝的時候,劉基在浙東組織了鄉勇把義軍狠狠的痛擊了一番。劉基曾痛罵義軍十惡:

義軍十惡

第一、不敬孔孟,褻瀆聖人之道

第二、敗壞天理人倫

第三、攻伐無度,形同流寇

第四、時降時反,相互猜疑

第五、糧餉不能自足,臨陣不知兵法

第六、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人,而不知養於民

第七、為將者心胸狹隘

第八、為士者缺乏訓練,作戰形同群毆

第九、勝時聚集,敗時作鳥獸散

第十、此義軍與彼義軍之間,相互猜疑,互相攻伐

可以說讓義軍狠的牙癢癢。朱元璋作為義軍的一支,也是免不了的。朱元璋是個泥腿子出身,自然心裡很不平衡,感覺劉基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也不會從內心對他這個皇帝有多少敬重。最害怕的是劉基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作為帝王,是不能容忍皇權有半點威脅的。因此,假借胡惟庸之手,毒死劉基。

這時候,朱元璋站在正義的一面,法辦了胡惟庸,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這也是皇權和相權的爭鬥,在胡惟庸被殺之後,大明一朝再也沒有丞相的職位。這是做到了皇權的高度集中,彰顯帝王的威嚴。

第三,劉基身體羸弱不堪,自己病死的,與朱元璋和胡惟庸沒有關係。劉基也是積勞成疾,在此次大病之前也是經常生病。只不過在這樣的一個關卡,去世了。

這樣來看,胡惟庸殺死大明第一謀士只是有動機,並沒有實證。歷史的真相未可知了。

我是曹城少年,祝你順心康健。


曹城少年


感謝提問。

胡惟庸敢毒死劉伯溫底氣在於朱元璋對劉伯溫的不滿,以及背後強大的淮西集團的支持。

建國後的爭鬥

朱元璋建國後,照搬了元朝在中央的建制,並且將御史臺改名為都察院。為了防止都察院的人知法犯法,他又搞了六科給事中來監督都察院,而都察院的御史與六科給事中合稱為言官。

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主要有兩幫人,一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主要成員包括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以及死去的常遇春等,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核心;另一幫人以劉基也就是劉伯溫為首,其成員主要是言官,與淮西集團對應被稱為浙東集團。

作為一名領導者,麾下的人如果團結朱元璋肯定是不高興的,因此李善長與劉伯溫註定要互相爭鬥。

胡惟庸的崛起

胡惟庸原本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幸運的是他成為了李善長在朝中的代言人,就如同楊憲是劉伯溫的棋子一樣。

在一次劉伯溫與朱元璋的對話中,劉伯溫因為失誤而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並在不久之後,被朱元璋趕回了老家。

而胡惟庸也沒有辜負李善長的信任,失去了劉伯溫的浙東集團,完全不是胡惟庸的對手。在一次又一次與楊憲的鬥爭中,胡惟庸戰勝了楊憲,淮西集團取得了大勝。

智者的末路

胡惟庸沒有打算放掉劉伯溫,劉伯溫也明白自己如果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去,只有去京城。只有在天子腳下,自己才是安全的。

然而劉伯溫生病時千算萬算沒有料到朱元璋會派胡惟庸來看望自己,並且帶了御醫給劉伯溫看病。胡惟庸走後,劉伯溫服下了隨行醫生開的藥,不久之後便死去了。

小結

劉伯溫離開權力中樞後,胡惟庸領銜的淮西集團一手遮天,而劉伯溫又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因此對胡惟庸來說,毒死劉伯溫不是難事。然而胡惟庸自此以後志得意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包括朱元璋。朱元璋在隱忍一段時間後,毫不猶豫舉起了屠刀,不僅殺了胡惟庸,還包括與此有關的上萬人,以及僅次於皇帝的丞相尊位。


盛夏一抹清涼


大家都知道劉伯溫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春風得意的時候事情發生變了,因為他在說話比較的直,沒有溝通技巧

這個時候朱元璋就對他產生了懷疑。

畢竟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這邊的人過於聰明,於是朱元璋找劉伯溫單獨談話,一開始只是拉拉家常,隨後臉色就變了,對他說,到底誰可以做丞相呢?這個問題非常的具有試探性,劉伯溫非常的簡潔,於是就對皇帝說這個事情要皇帝自己決定。朱元璋的臉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他說楊憲怎麼樣?這當然是一個陷阱,因為大家都知道,楊憲是劉基的徒弟徒弟,所以說就拿來試探劉伯溫,劉伯溫也明白這段話是非常的具有殺機的,一旦沒有談好的話,自己就會人頭落地,他表示楊憲沒有做丞相的才能。

朱元璋雖然對這個回答還算滿意,但是立刻又拋出另外一個話題,他問汪廣洋如何,雖然汪廣洋並不是淮西集團的成員。但是朱元璋也是害怕他和劉伯溫勾結的,於是就是他問劉伯溫,劉伯溫則見招拆招,表示這個人是比較淺薄的,不可以作為丞相。

於是朱元璋就放出了殺手鐧,問劉伯溫,胡惟庸這個人做丞相如何?這個時候劉才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說胡惟庸,現在只是一個小把戲,但是最終會惹大麻煩的,朱元璋最後說這些人都不行,恐怕只有劉先生自己可以擔當重任了。

劉伯溫以為考驗都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嫉惡如仇,不適合當宰相。這句話就得罪了,朱元璋,所謂嫉惡如仇到底是痛恨誰呢?

最終朱元璋再也不相信劉伯溫了。而最終劉伯溫所領導的浙東集團徹底失敗,自己留下來的弟子楊憲也被胡惟庸隨便找個藉口殺掉了,這時候劉伯溫只有在家養老了,但是胡惟庸並沒有放過劉他。

朱元璋也知道這層關係就拍了胡惟庸去探望劉基。劉伯溫一生足智多謀,但是最終還是被害死了,當然皇帝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奇葩歷史大觀


自古帝王統籌大權,朝廷內部各派紛爭不斷。胡惟庸代表的大明開國淮西勳貴勢力,一直視劉伯溫,為眼中釘肉中刺。

其次胡惟庸在任丞相,權傾朝野的時候,身為大明開國第一謀士的劉伯溫,已經歸養鄉里。年邁多病的劉,無心無力,再與之抗衡。

最後就是朱元璋的駕馭之術,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幸好我拼命護住了臉


是不是胡惟庸毒死的劉伯溫也沒有定論,就算胡想毒死劉,沒朱元璋默許他也不敢,劉基是浙系代表,胡惟庸是淮系領頭人,朱元璋也願看到兩派內鬥,他好加以打壓,朱元璋的目的就是把他們整挎,消除黨派勢力,廢除丞相一職,自己大權獨攬。


歸家的綿羊


明洪武八年的正月,這是南京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候,大明王朝的開國功勳,朱元璋最重要的謀臣劉伯溫,因“偶感風寒”而臥病不起。朱元璋聽說消息之後,立刻派左丞相胡惟庸帶著宮廷太醫前去探望。太醫診斷了劉伯溫的病情之後開了藥方,劉府派人照方抓藥,劉伯溫服下太醫開的藥之後,病情並沒有好轉。

十幾天之後,劉伯溫的病情開始惡化,他感覺腹內好像有石塊兒一樣的東西生成,非常痛苦。三個多月之後,劉伯溫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即使按照古代的標準,六十五歲去世也未免早了點兒。因此有人懷疑,是胡惟庸指使太醫毒害了劉伯溫。

後來,一個名叫塗節的御史中丞(專門負責監察百官的官員),在告發胡惟庸謀反的同時,揭發胡惟庸指使太醫毒死了劉伯溫。受指控的太醫經過審訊之後也供認不諱。這樣一來,胡惟庸毒死劉伯溫似乎就成了定案。但是,仔細分析起來我們發現,此案有很多的疑點:

疑點一:劉伯溫沒有察覺藥方有問題。

劉伯溫這個人,被民間傳說得像神仙一樣,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預測吉凶,會看相算命;不但未卜先知,而且料事如神。

比如,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的時候,有一天,朱元璋坐在胡床上全神貫注地指揮作戰,坐在一旁的劉伯溫突然大叫一聲“不好!趕快離開這條船!”說時遲,那時快,劉伯溫猛地站起身,一把拉著朱元璋跳上了另外一條船。還沒等朱元璋回過神兒來,只見一陣密集的炮火呼嘯而至,把朱元璋剛才乘坐的那條大船炸了個粉碎。這個時候,就聽見對面陳友諒的陣營裡一片歡呼:“朱元璋被炸死啦!”可是,等炮火的硝煙過去之後,只見朱元璋安然無恙地坐在船上,突然對陳友諒發起了進攻,陳友諒以及他的部下都驚呆了,天啊,朱元璋是什麼人啊,居然炸不死?朱元璋和他的將領們卻覺得,這個劉伯溫真是未卜先知啊!

再比如,朱元璋被眾人擁戴為吳王的那一年,天氣大旱,一直不下雨,朱元璋就請教劉伯溫:先生啊,有什麼辦法讓老天爺下場雨呢?劉伯溫說:大王啊,您在監獄裡押的犯人太多了,久拖不決,而且大部分都是冤案。將這些案子妥當處理了,老天爺一定會下雨的。朱元璋一聽覺得有道理,立刻下令:先生,這事兒就由你來辦。等劉伯溫把監獄裡的冤案處理完之後,一場大雨,飄潑而至。老百姓覺得,這劉伯溫真是料事如神!

這樣的人物,不可能對藥學知識一點兒不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元朝有一位著名的中醫叫張子和,他寫了一本醫書叫《儒門親事》,內容是兒女孝敬父母必須瞭解的一些醫學常識和藥學知識。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是“十八反”,也就是在所有中藥中篩選出十八種藥物,將它們分成三組,每一組中的一味藥與其他五味藥構成“相反”關係,這一味與其他五味中的任何一味都不能放在一起用,否則會產生毒副作用,或者藥性相互抵消。這本書在當時流傳很廣,成了儒生們的必讀書。“十八反”還編成了口訣,以方便記憶。迄今為止,依然是中醫界必須遵守的中藥配伍的禁忌,屬於中醫入門的常識。

我覺得,像劉伯溫這樣博覽群書的人,對這本書應該有所瞭解。因此,劉伯溫多少應該懂得一些藥學知識。況且,他對胡惟庸極其反感,甚至痛恨,怎麼會對胡惟庸帶來的太醫和開的方子毫無防備呢?如果太醫的藥方有問題,又如何能瞞得過劉伯溫的眼睛?即使瞞得過劉伯溫的眼睛,又如何瞞得過藥鋪裡郎中的眼睛呢?那可是一雙專業的眼睛啊!

疑點二:一副藥效果太長。

就算劉伯溫一時老眼昏花,藥鋪裡的郎中也粗心大意,沒看出來藥方上有問題,那麼什麼樣的藥能夠當時吃下去沒事,十幾天之後發作,三個月之後才致命呢?雖然民間有這樣的傳說,武俠小說裡有這樣的情節,但從藥理學和病理學的角度分析,似乎沒有科學的根據。除非太醫給劉伯溫開了一個療程的藥,他連續十幾天一直在吃,終於吃出了問題。可是,當發現吃太醫開的藥出了問題的時候,立刻停藥並且找太醫質問,或者找出藥方核對,這才符合常理啊,怎麼會就這樣默默地忍受直到死了拉倒呢?

疑點三:知情人太多。

在藥方上做手腳毒害人命是見不得人的事兒,即使再厚顏無恥的人,也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如果胡惟庸真的指使太醫幹這種事,這可是絕密,御史中丞塗節,這位專門監察百官的人,又是怎麼知道的呢?至於太醫的指認,在天子的詔獄中,在嚴刑逼供的審訊下,什麼樣的供詞得不到呢?

綜合以上幾個疑點,我傾向於認為:這個案子很有可能是以懷疑為基礎的流言,以流言為依據造成的冤案。那麼,這個懷疑的始作俑者和流言的第一個傳播者,又是誰呢?我認為,很有可能就是劉伯溫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有以下幾個理由:

其一,劉伯溫是當事人。胡惟庸帶著太醫給劉伯溫看病,看完病之後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這種事情誰最清楚?當然是劉伯溫自己。所以,第一個懷疑胡惟庸指使太醫下毒的,很可能就是劉伯溫。

其二,劉伯溫告御狀。劉伯溫生病一個多月之後,抱病進了一回宮,接受朱元璋的宴請。席間劉伯溫委婉地對朱元璋說,服了太醫開的藥,不但不見好轉,病情反而加重了!劉伯溫說這番話表達了對胡惟庸的嚴重不信任,他在對朱元璋暗示,太醫開的藥方有問題!可是,朱元璋聽了這番話之後,不動聲色。因此有人懷疑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乾的。因為,胡惟庸帶著太醫看望劉伯溫,是受朱元璋的派遣。

其三,給胡惟庸最後一擊。劉伯溫從南京返回老家之後,病情更加嚴重了。去世之前,他對兒子說了一番如何治理國家的建議。然後對兒子說,我這些話本來想說給皇上聽的,但是,如今胡惟庸在,說了也沒用;等到胡惟庸敗了之後,皇上必定會想起我。如果皇上問起我,就把我說的這些話轉告皇上。這些話說完不到一個月,劉伯溫就去世了。問題是,劉伯溫怎麼會預先知道胡惟庸將會敗呢?又怎麼會知道胡惟庸敗了之後,皇上會想起自己呢?聯繫劉伯溫在皇上面前告的御狀,劉伯溫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他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自己的死一定會使皇上相信是胡惟庸下的毒,那麼胡惟庸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劉伯溫心想:胡惟庸啊,胡惟庸,等我死之後,你決沒有好下場。由此可見,劉伯溫懷疑胡惟庸下毒,並將這種懷疑告訴朱元璋,就是想給胡惟庸最後一擊。

那麼,劉伯溫為什麼要懷疑胡惟庸給自己下毒呢?因為他太恨胡惟庸了。同朝為官,至於如此仇恨嗎?這就要從朱元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說起。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其統治集團內部逐漸形成了兩大派別。一個叫淮西派,一個叫浙東派。

淮西是朱元璋的老家,淮西派由最初跟著他參加造反的骨幹形成,以李善長為首。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老鄉,因此屬於淮西派。朱元璋渡過長江,佔領應天之後,向浙東地區擴張。這個時期參加朱元璋隊伍的人,後來形成浙東派,以劉伯溫為首。戰爭期間,兩大集團還可以和平相處,共同對敵。大明王朝建立之後,外部的敵人一旦遠去,內部的矛盾就逐漸尖銳了。兩大集團由於政治權力的爭奪,彼此互不相讓,甚至你死我活。

這兩大派的矛盾,最初以李善長和劉伯溫的衝突表現出來。那還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剛剛當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北上汴梁去督戰。讓劉伯溫和李善長兩個留守南京。

最高領導人一走,兩個人的關係立刻緊張起來。劉伯溫對李善長說:宋、元兩個王朝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它們的制度和法律不夠嚴格。如今要汲取教訓,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對屬下要嚴格要求。讓言官們大膽彈劾那些有過失的官員,不要回避,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高官身邊的人,更要嚴格要求。如果有人膽敢違法,立刻啟奏太子,必須依法嚴懲,讓人們的行為有所顧忌。

劉伯溫這話顯然有所指。那麼,他在說誰呢?當然是在說李善長。果然,這話說完不久,李善長的親信,丞相府的秘書李彬,因貪腐的罪行被發現,畏罪潛逃了。實際上是被李善長藏起來了。李善長這個人特別重同鄉情誼,所以親自找到劉伯溫,希望能夠網開一面,不要制裁。劉伯溫當然不同意,立刻上報太子,要求對李彬處以死刑,太子馬上批准了劉伯溫的請求。

當時天氣大旱,劉伯溫別出心裁地要用李彬的頭祭天祈雨。他這樣做,實際上是想要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權威性,以提高與淮西派爭鬥的資本。可是,這次劉伯溫失手了。雖然殺了李彬,老天依然滴雨不下。這下子李善長可就有話說了。

不久,朱元璋返回南京,李善長在皇帝面前告劉伯溫的狀,說劉伯溫用犯罪之人祭天,是對老天的大不敬,所以天氣會越來越旱。一見丞相告狀,一些對劉伯溫有怨恨的人,紛紛在朱元璋面前說劉伯溫的壞話。可是,朱元璋並沒有因此就偏袒李善長,相反,對李善長越來越不滿了。為什麼呢?因為,李善長的權力越來越大,讓朱元璋感到有些不安。

洪武三年,李善長因病回家休養,朱元璋就動了要撤換李善長的念頭,並且召見劉伯溫商量此事。按理說,這對劉伯溫是個機會,可是劉伯溫卻反對撤換李善長。他說:李善長資歷深,能夠調和眾將領之間的矛盾。朱元璋不理解地問:這個人多次在我面前陷害你,你怎麼替他說好話?我這樣做,是在幫你啊!

劉伯溫立刻明白,更換李善長是朱元璋的真實想法。於是馬上跪倒叩頭說:“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明史·劉基傳》)意思是說,換丞相就好比大廈更換柱子,一定要大木才行。如果整一捆小木來頂替,大廈會倒的。劉伯溫這話是在提醒朱元璋,要換丞相可以,但必須選擇最合適的人。他顯然在暗示著什麼。暗示什麼呢?這還用說,瞧瞧這滿朝文武,除了李善長,誰還能夠堪稱“大木”呢?

朱元璋一時不明白劉伯溫這話是什麼意思,心裡暗想:他這“大木”是指誰?於是,便用試探的口吻問劉伯溫:“我讓楊憲當丞相,你看行嗎?”楊憲雖然是山西人,但他長期在江南一帶生活,又是在朱元璋佔領應天的時候加入到朱元璋陣營中來的,他與劉伯溫的個人關係很好,即使不屬於浙東派,也是浙東派的同盟。朱元璋第一個提楊憲,用意十分明顯,就是以此來試探劉伯溫的態度,看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

劉伯溫一聽楊憲的名字非常失望,心想:原來朱元璋心目的“大木”是楊憲!楊憲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大木”呢?因此,劉伯溫說:楊憲這個人,雖然有宰相的才能,卻缺乏宰相的肚量。

朱元璋心想:這劉伯溫怎麼不支持自己人呢?於是又試探性地問道:“那汪廣洋呢?”汪廣洋不屬於任何一派,與劉伯溫之間也沒有私交。這樣的中間派人物,是比較合適的丞相人選。可是,劉伯溫卻說:他的偏見、淺陋,比楊憲還嚴重。

朱元璋有些不明白了,心想:自己人你不看好,中間派你也不看好,難道你會支持對立派?於是又問:那胡惟庸呢?一聽到胡惟庸的名字,劉伯溫心裡非常鬱悶。原來朱元璋心目中的丞相人選都是這等小人物!心情一鬱悶,這話就難聽了。劉伯溫說:如果用駕車做比喻的話,恐怕他會毀了這車。

朱元璋心想,我提出的人選都被你否定了,莫非你劉伯溫自己想當丞相不成?於是,朱元璋直接把話挑明瞭:“吾之相,誠無逾先生!”(《明史·劉基傳》)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我提名的丞相,都不如先生;可言外之意卻是,我提的人選都被你否認了,看來你自己想當丞相啊!這句話太難回答了,肯定也不是,否定也不行,又不能不表態。

劉伯溫面對這個問題,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他說:“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明史·劉基傳》)意思是,我這個人對壞人、壞事特別仇恨,又特別怕麻煩,做不好繁瑣的事務性的工作。讓我當丞相,恐怕會辜負了皇上您的恩情。

為什麼說劉伯溫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呢?因為,他居然沒聽出來朱元璋“吾之相,誠無逾先生”這句話中的弦外之音和諷刺意味。況且,朱元璋只是說我提名的丞相人選,都不如你劉伯溫,並沒有表示讓你劉伯溫當丞相啊,你幹嘛這麼著急地拒絕呢?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嗎?什麼叫“為之且孤上恩”,我什麼時候說要讓你劉伯溫“為之”了呢?劉伯溫這番故作謙虛的推辭,卻不小心暴露了他想當丞相的急切心情。

劉伯溫希望朱元璋否定自己的這番話,更希望朱元璋堅持讓自己擔任丞相。可是,劉伯溫失望了,朱元璋沒有表態,也許朱元璋根本沒有讓劉伯溫當丞相的意思。

劉伯溫只好給自己打圓場說:“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明史·劉基傳》)意思是,天下這麼大怎麼可能沒有優秀的人才呢?只要明主認真尋找,一定會找到滿意的人選。至於目前這幾個人都不合適當丞相。

這一番話讓朱元璋對劉伯溫失望了,為什麼呢?因為,劉伯溫對所有丞相人選一概否定的態度,表示他的確不適合出任丞相一職。而他要當丞相的急切心情,也讓朱元璋很難相信劉伯溫的公允。因此,一向對劉伯溫言聽計從的朱元璋,這次卻根本不聽劉伯溫的建議。他撤換了李善長之後,先用楊憲,再用汪廣洋,最後讓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朱元璋似乎在和劉伯溫慪氣,你挺誰我撤換誰,你詆譭誰,我偏用誰,你想當丞相,我就是不讓你當!

其實,通過這番對話,劉伯溫對朱元璋也失望了,或者對自己的仕途不再抱什麼希望。於是,劉伯溫向朱元璋提出退休的請求,朱元璋很痛快地就答應了。就這樣,劉伯溫退出官場,回到老家,過起了隱居山林的生活。每天只是喝酒下棋,從不談論自己過去的功勞。即使當地官員慕名求見,也一概謝絕,似乎希望人們將他徹底淡忘。

劉伯溫雖然退出官場,可是胡惟庸依然不放過劉伯溫,想盡一切方法,找劉伯溫的碴兒。這個碴兒還真讓胡惟庸找到了。什麼碴兒呢?

那還是劉伯溫在朝裡為官的時候,曾經向朱元璋建議在自己的家鄉淡洋設立巡檢司,以加強地方治安。因為,這兒是鹽盜聚集的地方,必須加強控制。劉伯溫的建議得到朱元璋的贊同。可是,劉伯溫退休之後,這一帶卻發生了軍人譁變的事件,當地官員怕擔責任而封鎖消息。劉伯溫讓他的長子劉璉去南京直接向皇帝朱元璋報告了此事。

這一下胡惟庸不高興了。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這會兒還不是左丞相,卻剛剛以左丞相的名義開始主持中書省的工作。劉璉直接上報皇上,就繞過了中書省。胡惟庸因此就指使他的親信給皇帝上書,造謠誣陷劉伯溫。罪名是,當年劉伯溫之所以請求在淡洋建立巡檢司,有自己的圖謀。當地百姓不答應,他就打著建立巡檢司的名義趕走了當地民眾。那麼,劉伯溫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他看好這塊地,不是要建立什麼巡檢司,而是要在這裡給自己建墓地。為什麼選擇這塊地呢?因為“淡洋地有王氣”(《明史·劉基傳》)。這個誣陷太狠了!這比捕風捉影、造謠誣衊更惡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此話根本無法驗證,信則有,不信則無。一向非常迷信的朱元璋一聽這話就相信了,或者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想要懲處劉伯溫,可是他已經退休,無官可免,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取消了劉伯溫的退休金。

劉伯溫知道,胡惟庸編造的這個罪名,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為了消除朱元璋的猜忌,劉伯溫趕緊進京請罪。見到朱元璋,什麼也不解釋,只是檢討自己。然後,住在南京不敢再回老家。意思很明白,我住在皇帝您的眼皮子底下,完全在您的監控之中,這下您放心了吧?

劉伯溫趕到京城謝罪卻不作任何辯解,這種態度受到朱元璋的讚賞。他在給劉伯溫的詔書中誇獎道:“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朱元璋:《御賜歸老青田詔》)意思是,君子之間分手時,不會彼此說對方的壞話;忠臣受冤被免職的時候,不會為維護自己的名聲而抹黑國家。朱元璋這話表明,他意識到自己錯怪了劉伯溫。

也正是在趕赴京城謝罪的這些日子裡,劉伯溫生病了。看到劉伯溫病情越來越嚴重,朱元璋不免心生憐憫。因此,下了一道《御賜歸老青田詔》,讓劉伯溫快回老家去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吧,別在南京泡著啦,這樣一來,我為君的義務和你為臣的責任,豈不都盡到了嗎?言下之意,朱元璋對劉伯溫是放心的。

拿到這份詔書之後,劉伯溫才放心地回了老家。劉伯溫回到老家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對於劉伯溫的死因,很多人認為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讓太醫下的毒。但是,如果你認真讀了朱元璋的這篇詔書,就發現不存在這種可能。即使真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讓太醫給劉伯溫下了毒,也沒有必要在下毒一個月之後,再下這道詔書啊。

那麼,劉伯溫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既不是胡惟庸毒殺,更不是朱元璋的指使。很有可能,劉伯溫是自己病死的。那麼,劉伯溫究竟得的是什麼病呢?根據《明史·劉基傳》描述的症狀,我覺得很像肝癌。那麼,劉伯溫怎麼會得肝癌呢?這就與劉伯溫的性格和精神狀態有關了。雖然迄今為止,癌症的發病原因並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是現代醫學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人的性格和精神狀態,是癌變的重要誘因。

那麼,劉伯溫是什麼樣的性格呢?據《明史·劉基傳》記載,劉伯溫的性格大致有兩大特徵:

第一,性情剛烈。

《明史·劉基傳》說劉伯溫“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其實就是心氣特別高,情緒容易激動,說起話來總是慷慨激昂。劉伯溫剛烈的性情最典型的表現,是他的四次辭職。那還是在他投奔朱元璋之前,為元朝政府效命的時候。

第一次辭職,是劉伯溫擔任江西高安縣副縣長的時候。他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省領導想提拔他,卻被他拒絕了。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官場太腐敗了,他厭惡這種腐敗。不但拒絕了長官的美意,而且辭職回了老家。

後來,元朝政府又任命劉伯溫為江浙儒學副提舉。

上任不久,劉伯溫就彈劾御史的失職,由於官官相護,劉伯溫的彈劾被攔截。他一怒之下,再遞一份彈劾書之後,第二次憤然辭職回鄉了。

再後來, 以海上販鹽為生的方國珍,在劉伯溫的老家一帶起兵造反,元朝政府拿他沒辦法,就又想起了住在當地的劉伯溫,任命他為元帥府都事,相當於元帥府辦公室主任。劉伯溫建議各地建造城牆,加強防範,這一下讓方國珍無計可施了。這個時候,元朝政府又想要招撫方國珍了,劉伯溫表示堅決反對,認為這種敢於挑頭造反的人,必須加以嚴懲,才能殺一儆百。方國珍聽說了劉伯溫的態度之後,就派人帶著厚禮賄賂劉伯溫,被劉伯溫一口回絕了。於是,方國珍就派人到元大都(也就是北京)上下打點。結果,元朝政府接受了方國珍的請求,招撫了他。並且授予方國珍官職,讓他主管紹興一帶的地方事務,使方國珍的勢力越來越大。同時,指責劉伯溫,擅自主張,作威作福。面對這種黑白顛倒的元朝政府,劉伯溫一氣之下,第三次辭職回鄉。

不久,強盜越來越多,元朝政府又起用劉伯溫去圍剿強盜。

當然,在這些強盜中包括朱元璋的隊伍,而且朱元璋已經打到了劉伯溫家鄉一帶。劉伯溫本想為朝廷出把力,剿滅這些強盜。可是,由於與同僚無法合作,被處處掣肘,劉伯溫第四次憤然辭官回了青田老家。

劉伯溫四次辭職說明兩個問題:

其一,劉伯溫這樣的人,在黑暗腐敗的元朝統治下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說白了,他就不適合在官場上混;其二,辭職之後卻一再地接受任命,說明他內心不甘,總想幹一番事業,對元朝政府還抱有幻想。

劉伯溫性格的第二大特點是,脾氣暴躁。

劉伯溫這個人,特別容易發脾氣。比如,陳友諒攻陷了太平城(今安徽黃山),並且準備進一步向東擴展,勢力一時非常強盛。朱元璋手下的這幫子人一個個都嚇壞了,有人主張投降,有人主張撤退。唯獨劉伯溫在一旁怒目圓睜,一句話不說。顯然,他對朱元璋手下這幫子人都很失望,也很鄙視。

朱元璋一見劉伯溫這副樣子,就知道他已經有了主意了,卻又不便當著眾人說,就把劉伯溫叫到自己的房間問他如何是好。劉伯溫大聲說:

“這幫子主張投降和撤退的人,都應該處死。”這話多難聽啊,讓別人知道,豈不恨死這個劉伯溫。可有人卻說,這是劉伯溫性格直率,其實,他這是在亂髮脾氣。

正是劉伯溫的這種性格,加上他所處的環境和人生境遇形成了他精神狀態的兩大特徵:

第一,心情壓抑。

性情剛烈,脾氣暴躁的劉伯溫,心情怎麼會壓抑呢?這豈不是矛盾嗎?這種矛盾恰恰是劉伯溫的精神狀態。細分析起來,使劉伯溫心情壓抑的原因有四:

其一,忠臣不事二主的困惑。劉伯溫曾經在投奔朱元璋之前糾結了很久。有人說,他是在等朱元璋三顧茅廬,這是妄加揣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劉伯溫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與諸葛亮相比。人家諸葛亮就是臥龍崗一散淡人,而劉伯溫卻曾經在元朝為官,並且四次辭職,四度出山,顯然對元朝政府抱有幻想。朱元璋見劉伯溫不肯出山與自己合作,扔下一句話:“白面書生,不識時務!”轉身離開婺州(今浙江金華)回了應天。在劉伯溫心目中,朱元璋當時無非是與方國珍一樣的亂賊草寇。即使經過後來的觀察,劉伯溫發現,朱元璋決非一般的草寇可比,的確是一位英明君主。可是,劉伯溫卻在儒家“忠臣不事二主”的傳統觀念中掙扎了很久,才最終下決心投奔朱元璋。畢竟,讓一名政府官員去投農民軍,是需要一個艱難的轉化過程的。這種艱難的轉換過程,會使劉伯溫倍感壓抑。

其二,被另眼相看。當劉伯溫終於下決心改換門庭,投奔朱元璋之後,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尊重,一口一個“先生”地叫著,對劉伯溫可謂言聽計從。但是,朱元璋對劉伯溫這樣曾經的元朝官員,卻是另眼相待的。比如,在北伐的過程中,朱元璋就下令,北伐的捷報傳到朝廷時,曾經在元朝為官的人,不許前來祝賀。顯然他對跟隨自己一起造反的兄弟,和前朝官吏是區別對待的。

劉伯溫心裡很清楚,雖然朱元璋對自己言聽計從,那只是在利用他的智謀,而在朱元璋的內心深處,劉伯溫根本不是自己人。這樣的境遇能不讓劉伯溫心情壓抑嗎?

其三,地位一直不高。既然不把劉伯溫當成自己人,劉伯溫的地位自然就不會高了。比如,朱元璋給劉伯溫只封了個伯爵,俸祿每年僅240石,而被封為公爵的李善長,俸祿卻高達每年4000石。可是,朱元璋不止一次稱劉伯溫是自己的張良,李善長是自己的蕭何。兩位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左膀右臂,待遇卻是如此懸殊,劉伯溫能不感到壓抑嗎?

其四,當不上丞相。最讓劉伯溫感到壓抑的是,朱元璋不讓自己當丞相。有人說,劉伯溫謀略過人,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一直想全身而退,並不想當丞相。這話也對,可這就是劉伯溫的矛盾之處。想想看,一個志向高遠,心懷理想的人,能不想當丞相嗎?這可是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最佳機會啊!可是,心高氣傲的劉伯溫,又不願意直說,也不能直說,這讓他非常壓抑。當他表示自己不適合當丞相的時候,其實內心深處卻希望朱元璋否定他的說法,可是,朱元璋壓根就沒有讓劉伯溫當丞相的意思。朱元璋在撤換了李善長之後,將劉伯溫全盤否定的三個丞相人選,一一加以任用。這能不讓劉伯溫倍感壓抑和失落嗎?

劉伯溫精神狀態的第二個特徵,心情鬱悶,性情剛烈,脾氣暴躁,卻又得壓抑著自己的真性情;他志向宏大,心氣極高,卻不得不過著隱居的生活;他即使隱居鄉間,也逃不過小人的誣陷;他受了誣陷之後不做辯解,只能委曲求全地檢討自己,還要住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表示自己沒有野心。劉伯溫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這種精神狀態可是最傷肝了!

正是劉伯溫在京城謝罪的日子裡,胡惟庸正式擔任了左丞相一職。這是對劉伯溫壓抑、鬱悶心情的最後一擊。劉伯溫聽到消息之後,非常悲憤地說:“使吾言不驗,蒼生福也。”(《明史·劉基傳》)意思是,如果我對胡惟庸的預言不應驗,那就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了。劉伯溫所謂的“吾言”就是他當著朱元璋的面對胡惟庸的評價:如果讓他駕車,他會毀了這車。

胡惟庸的得勢,讓劉伯溫“憂憤疾作”(《明史·劉基傳》)。也就是由於情緒非常憂傷憤恨而生病了。顯然,劉伯溫的病不是所謂“偶感風寒”,而是聽說胡惟庸正式擔任左丞相之後,終因心情過度壓抑和鬱悶而病倒了。

洪武八年正月,劉伯溫開始出現“偶感風寒”的症狀,這其實是肝癌發病的最初狀態,發熱、噁心,食慾不振,很像一般的感冒。朱元璋派胡惟庸帶宮廷太醫前去探望,診斷之後開了藥方。吃了太醫開的藥,十幾天之後,劉伯溫對兒子說,覺得腹內有石塊兒一樣的東西生成,非常痛苦。這很像肝硬化的症狀。劉伯溫從開始發病到最後去世,大約三個月的時間,基本符合晚期肝癌在沒有任何現代手段治療的情況下,從發病到去世的時間長度。所以,我傾向於認為:劉伯溫很有可能是因病去世的,而這個病又很有可能就是肝癌,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推測,因為歷史沒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證據。

那麼,劉伯溫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可是他為什麼一口咬定是胡惟庸下的毒呢?這就與患者心態有關了。在根本無法醫治肝癌的時代,所有的治療不但根本無效,反而會使病情逐漸惡化的過程與無效的治療過程,基本同步,這就會給患者以一種越治越壞的感覺。其實,劉伯溫的確沒有民間傳說的那樣神,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甚至有點像現代社會的一些“醫鬧”,不管自己或親人生的是什麼病,只要病治不好就全怪醫生。這就是所謂的“患者心態”。而且殘酷的官場爭鬥,很容易使人陷入“陰謀論”的陰暗心理。

雖然,劉伯溫有可能死於肝癌,但是,在劉伯溫的死因上,胡惟庸是有責任的,他對劉伯溫的陷害至少起到了誘因的作用。可以設想一下,一個政敵整天在一旁算計你,想方設法收拾你,而皇上又對這個人非常信任,你能過得安生嗎?他官運亨通,春風得意,你卻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這能不讓人憋屈嗎?時間久了能不憋出病來嗎?晚年遇到胡惟庸,也算劉伯溫一生最大的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