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当年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读到陈运和的这首《中山陵》,了解到中山陵这个地方,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

令年少无知的我感到惊奇的是,有很多名人都曾来拜谒过这个地方,周恩来,蒋介石夫妇,赫鲁晓夫,胡志明,金日成等等,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竟会有如此多的名人先后拜访。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2019年,我到南京,第一站就去了中山陵。中山陵位置在南京玄武区的钟山风景区内,乘坐地铁到苜蓿园站下车,走出地铁口不远,就是售票窗口。

当时,买的是钟山风景区的套票,100元一张,包括明孝陵,美玲宫,灵谷寺,音乐台的门票,中山陵不收门票,但需要提前预约,我是上午在微信公号里预约,下午过去,如果打算上午过去,最好提前一天预约。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景点与景点之间的电车票,这个在售票口也有卖的,10元一张,当时买的是单票,不建议通票,用不完,而且每个景点都有电车票卖,随用随买。

下了电车来到中山陵的大门广场,高大的花岗岩牌坊上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字,这座牌坊也被称为博爱坊。广场上人山人海,有很多结伴而来的年轻人,也有台湾来的旅游团,以中老年人居多。还有不少国际旅游团。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接着来到陵门,门上四个大字“天下为公”非常瞩目。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从博爱坊到祭堂,有392 级花岗石阶 ,这当然是有寓意的,392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

当时旁边是台湾来的旅游团,旁听了导游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介绍,陵墓总建筑师吕彦直,在设计上运用了一定的视觉手法。

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站在平台上,从下往上看时,只能看见台阶,看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时,只能看见平台而看不见台阶。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走到第五个平台,上面有两个大鼎,有一个鼎壁上有日军侵华时造成的炮弹孔,去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一口气爬上长长的台阶,还是有些气喘吁吁,夏天来,一定要多带几瓶矿泉水,广场附近的摊位有卖,4元一瓶。

祭堂三座拱门门上刻着“民族”、“民生”、“民权”祭堂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方式,很符合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蓝色的屋顶,灰白色的墙身。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当时,台湾旅游团的导游问大家,这个碑上面的字读起来要怎么停顿,多数人是这么停顿的,包括我,“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先生于此”,导游既然这样问,那多半不能用正常思维考虑,果然,“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于此”是正解了。

至于为什么?孙中山病逝后,北洋段祺瑞临时政府,主张给予孙中山先生“国葬”待遇。但孙中山生前是广州政府领袖,接受北京政府的“国葬”待遇,这就相当于自我否定。

另一方面,国民党方出于现实的政治利益考虑,希望借“党葬”的形式,继承并垄断孙中山先生遗留的政治遗产及其解释权。

打卡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墓碑上的字,很少人能读对

祭堂里面有两墓门,门里是圆形墓室,中间是长形的墓穴,上面是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我去的时候,墓室没有对外开放,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

当时是围绕着汉白玉栏杆走一圈,看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像,深深鞠一躬。这里禁止拍照,不过还是有些人拿着手机在拍。

如果你到南京游玩,不妨到中山陵走一走,看一看,或感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精神,或感受建筑雄伟的气势,或感受登高而望的畅快。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