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應將後續風險也納入疫情防控範圍

疫情的防控應針對當前風險和後續風險。當前風險應該是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如何防止後續風險,如經濟風險和社會信任的風險,還是應該及早採取有效措施糾偏一些疫情防控中的不當行為

李鐵|文

這幾天封閉在家,不斷地接收到各個組織層面打來的電話和私信,有社區居委會,有孩子所在的學校,也有單位的通知等等。都是反覆詢問有關是否曾經出差或者是度假等原因,在近期去過疫區,或者是從疫區返回。為了配合防疫,我老老實實地填寫孩子學校要求提供的每日報表和不時需要登記的信息,客客氣氣地回答社區和物業進行的各種詢問。

我們也按照各級政府組織的要求和醫生的建議,呆在家裡,只每天下午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出行到人口密集的公共空間,一定會戴上口罩。所有朋友間的聚會已經被全部取消。

從各種公開的信息渠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級政府對於疫區的支持,對於本區域的疫情防控組織,都在充分地發揮作用。

全民動員,防控有優勢

無論是從延長假期、關閉公共娛樂空間和取消大型活動,還有在交通運輸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各個城市制定的相應的危機處理政策,都在發揮著強有力的作用。各級醫療機構在政府的組織下,對疫情重點地區進行了全力的支持,在可能受到傳播的城市,也實現了全部醫療資源的動員和準備。

雖然看似疫情的風險有著放大的可能,其實在這種全民動員的基礎上,疫情的高峰期雖然會來到,例如確診的病例達到最高值,但是之後則是數據會呈現穩定下降的趨勢,直到疫情的解除。

從我們自身的行為中就可以看出,中國的危機處理能力應該是世界上最強的。因為我們有強有力的國家治理體制,可以通過中央政府和各級基層政府的強在組織能力,把社會所有資源調動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或者是處理危機。這就是國家體制和制度的優勢。

從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災害,2003年非典的疫情治理,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至於到今天,都可以看到,中國的特殊體制優勢可以迅速地調動全社會的資源,應對任何國內可能發生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僅從這一點,我對這次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擴散和蔓延,打勝抗疫之戰充滿信心。

由於封閉在家,主要的社會交往渠道和信息來源只能依賴朋友圈和一些媒體,也關注到社會的輿論和一些地方政府所採取的政策措施。

例如,有較多的網絡輿論關注疫情擴散的責任,批評對像包括當地政府和有關機構。當然事情的發生總是有原因的,但追究責任在目前似乎應該讓位於解決問題,如何防控疫情方面是當前的重中之重。我相信,疫情危機得到緩解之後,有關部門的調查肯定不會中斷。

這次暴發的疫情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科學地調查結果會得出結論。至少目前不能把各類責任放大到某些責任機構和主體方面,還是應該以調查的事實為最後的依據。

既要防不作為,也要防過度作為

我更擔心的是對於疫情管控的措施,在一些局部層面出現了過度放大的趨勢,甚至超出了疫情管控自身的要求。

例如,某城市的人社部門宣佈,要求企業對按照政府發出延長假期的通知執行的過程中,對於按照要求不能回來上班的職工發放雙倍工薪;某公共媒體監管機構發出通知,要求各個網絡媒體和衛視在疫情期間儘量多放送有關疫情的消息,減少娛樂內容的播放。甚至某些地方和基層政府,關閉交通設施,採取斷路等行為,強制封閉城市和區域之間的交通聯繫。一些城市把本可以提供室外活動的綠色生態空間強行關閉,人們在室外鍛鍊增加對疫情抵抗能力的活動空間也被封殺。還有的城市社區,不論青紅皂白,對凡事外出度假的人員,即使是非疫情地區也採取了禁止進入和在外隔離兩週等措施。等等。

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如何科學地採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中,還是出現了雜音,說明一些基層政府和機構的盲目心態,也可能導致對疫情防控可能產生的後續負面影響。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各方需要把後續的結果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要考慮如何防止疫情從一次公共健康危機通過盲目的社會恐慌心理,轉為潛在的社會危機和經濟危機。

所謂的社會危機,就是要防止通過疫情放大社會恐慌心理,特別是由於基層政府和機構以及組織的一些不當措施,增加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和非認同感。特別要注意,這些基層政府的不作為和過度作為的政策,也會使得長期以來對政府的信任感和認同感下降,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同時,也要考慮到疫情管控措施的力度加大,一定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如何既對疫情進行有效控制,同時把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降到最低,應該是各級政府在制定疫情防控政策要考慮的重點之一。如果不顧一切後果,忽視任何社會風險和經濟風險,只是把目標對準短期的疫情,後續產生的風險和成本則還是需要全社會來買單。

例如要求企業對延期休假的職工發放雙倍工資,就是拍腦袋做出的決定。政府不應該干預企業的行為,而且更不應該違背經濟規則對企業強制提出要求。延期放假,是政府的責任。是否開雙倍工資,應該由企業來決定,畢竟企業也是疫情中的受損主體。如果強制讓企業開雙倍工資,於法於理恐怕都站不住腳。這種主觀行為的放大,會讓政府失去企業的信任。

有關主管部門要求網絡平臺和衛視多發佈疫情消息,無可厚非。但減少娛樂內容的放送,理由何在?幾乎全國的城鄉居民都被封閉在家裡,支持政府的疫情管控措施,並防止自身被傳染。在家的時間更需要豐富的內容去填充,電視和網絡中的娛樂活動,可以使得封閉在家中的人們保持相對愉悅。

因此,在我看來,政府應該把更多的科學手段和方法,以及社會組織治理的經驗,通過疫情的管控充分體現出來,提高政府運作的效率。而不是出現了問題就採取所謂的“一刀切”,甚至“一封了之”,“一關了之”。

更重要的是,要體現政府工作的細緻性,而且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的需求和未來對經濟復甦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增強社會的信心。就如同公安部及時發佈對一些地方和基層政府盲目封路和斷路措施的終結令,也希望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針對一些基層政府和機構採取的錯誤措施及時糾偏,進而將可能產生的後續風險降到最低。

疫情的防控應針對當前風險和後續風險。當前的風險應該是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如何防止後續風險,如經濟風險和社會信任的風險,還是應該及早採取有效措施糾偏一些疫情防控中的不當行為。畢竟疫情之後,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

作者為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編輯:朱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