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北斗如此强大,为何还有人坚持用的美国GPS呢?

MiSs_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如此强大,为何国人依然坚持用美国GPS?其实很简单,北斗作为后起之秀,虽然相比GPS有一定技术优势,但最大的缺陷是还不够成熟。目前北斗很难在全球范围内挑战GPS的统治地位。



北斗与GPS的区别。或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Gps是单向通信的,用户只能接收其信息而不能向其发送信息。而北斗采用的是双向通信机制,用户能够同时收发信息。也就是说,用户既可以通过北斗系统接收定位、时间信息,也可以进行短文字信息收发。这种技术优势和功能多样性,使得北斗相比GPS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但北斗的最大缺陷在于,其目前尚不能提供成熟广泛的服务。据资料显示,北斗最快于明年才具备全球定位导航功能,而GPS已经是成熟的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定位系统。在定位精度上,目前Gps也有优势。此前有专家透露,北斗的覆盖精度为10米,新一代卫星的导航精度可以达到2.5米,其中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测速精度用于0.25米/秒,授時精度优于20纳秒。Gps的覆盖精度虽然也为10米,但综合定位精度可以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

总的来说,目前GPS的技术更为成熟准确,再加上美国强势的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其能占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速建设,精度不断提高,预计采用北斗卫星服务的用户会越来越多。如果国家能够在政策层面予以推进,北斗在不久的将来占领国内市场还是可以的,只不过短期内还很难挑战GPS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成为世界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可以期待的方向!


兵者诡道也


在MBA课程上,关于营销,有两个简单的原则。

第一、后发排名第二的品牌很难挑战排名第一的品牌。

百事可乐难以挑战可口可乐的地位,是因为百事的质量、口感、营销弱于可口可乐么?中国联通难以挑战中国移动,是因为联通的技术、质量、服务和营销弱于移动么?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先发者已经占据了绝对有利地位,让顾客形成了惯性依赖,除非先发者犯错,否则后来者很难挑战成功。这是市场一个普遍的规律。


第二,排名第一的品牌和排名第二的品牌会瓜分绝大多数市场。

这也称之为“数一数二”原则,也就是一个市场上,占有量第一的品牌会占据70%以上的用户和销售量,占有量第二的品牌会占据20%以上的用户和销售量,其余几十上百的品牌则会瓜分剩余10%的用户和销售量。


就像百事可乐难以挑战可口可乐的地位,但是别的品牌可乐也难以挑战百事可乐的地位。


按照上述两个原则,“北斗”系统作为后来者,是很难挑战GPS的地位的,除非GPS首先犯错,而且是营销上的重大错误。不过“北斗”可以尝试巩固其业界第二的地位,让后来者也难以对他进行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