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建筑——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瞥

建筑学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既具有物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大自城乡建筑群体,小到单体建筑,都以它们所组成的环境与空间去满足人类居住、劳作、娱乐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又通过它们的形象创造出一种气氛,雄伟或者平淡,庄严或者压抑,这种气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与情绪。

宫廷建筑——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瞥

故宫


  中国数千年的古代历史,历代封建帝王拥有最集中的权势,他们动用最大的财力与人力去修建一栋又一栋的宫殿与坛庙,现在留存下来的北京紫禁城与天坛、太庙等宫廷建筑,可以说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封建王朝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宫廷建筑——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瞥

宫廷建筑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在这座庞大的宫城内,分布着近千栋大小宫廷建筑。这里有供帝王听朝理政的三大殿,它们共同高踞于三层高石台座之上,面临可容万人上朝的广场;这里有供帝王及其家族生活的后寝部分,其中包括帝后、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太子居住的东西五所。这里有专用的宫中园林、戏台、拜佛敬祖用的宗教宫室,有供太上皇使用的殿堂等等。这些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建筑组合成一个又一个大小院落,满足了封建皇族在政治、生活、宗教、娱乐多方面的要求。

宫廷建筑——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瞥

故宫一瞥


  紫禁城内的主要宫殿具有雄伟的体型和华丽的色彩与装饰。前朝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和后寝乾清、交泰、坤宁三座宫殿都是黄色琉璃瓦屋顶,梁仿上绘着青、绿色彩画,红色的立柱与门窗、上衬碧蓝的青天,一斤托白石台座,庄严而且绚丽。在这些宫殿前后,布置着铜龟、铜鹤、石造日暑与嘉量,象征着封建王朝的一统天下与长治久安。从石台基到立柱,从门窗到屋顶梁仿,都满布着象征帝王与后妃的龙、凤纹和福、寿等纹饰。所有这些形体、色彩、装饰所表达的都离不开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和皇权至上这个主题。

宫廷建筑——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瞥

紫禁城角楼


  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社会制度的变革,宫廷建筑所表达的威慑力量,所反映的特定内容都成为历史印记。它们所表现的只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与古代艺匠的高超技艺与智慧。紫禁城所表现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以它东方艺术的特殊魅力与价值,得到世界的瞩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建筑艺术珍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