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全国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北京也不例外。寻就按要求,踏踏实实待在家里,哪里也去不了,也不会去了。但心是关不住的。在家里,从厨房踱到客厅,从客厅踱到卧室,踱来踱去,就想去北京初雪那天,我在怀柔怡湾酒店饭后踱步,竟然踱出的一段奇妙经历。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怡湾酒店后院有一大片海棠树,海棠果仍挂在树上,雪后的海棠果漂亮极了。我到这里来,是参加“未来资本领袖计划”课,老师们讲得也漂亮极了。课后,我独自一人走到酒店外面,继续消化老师们讲的“家办”。 猛抬头,看到附近竟然有一家景泰蓝厂。来北京二十多年了,听说过也经常见景泰蓝,但这么美的工艺品,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在此之前,我还真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参观过景泰蓝的制作。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当然不能错过这样一个近距离认识景泰蓝的机会。于是就走了进去。厂里有一个很大的展示厅,没有其他客人,门是锁着的。服务员跑过来开门,几个服务员围着我一个人。心里有些悲凉。这么好的工艺品制作现场,竟然没有游客。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景泰蓝兴盛于明代景泰年间,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展示厅里摆放着各种美丽又精致的景泰蓝作品,可谓琳琅满目,夺人眼球。每一款作品都是做工精致,颜色艳丽,从碗碟茶壶到花瓶,应有尽有。服务员介绍说,由于这种工艺品刚开始时只有蓝色的,所以称为景泰蓝,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首,也被列入了燕京八绝之中。它的鼎鼎大名实在是不用再去赘述,但是这么好的东西,没有多少人能够欣赏得了,这让我感到十分难受。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看着这些工艺品精美而复杂,事实上想要制作一个,也确实不那么容易。景泰蓝制作大致可以分为5个步骤。我们都知道景泰蓝是瓷铜结合的,因此在制作之前需要先用紫铜制胎,要将紫铜片按照图纸的要求剪裁成相应的形状,然后还需要用铁锤敲打成为铜胎,经过高温焊接之后制成最初的铜胎造型。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第二步掐丝,也是非常考验手艺和细心的一步。需要用镊子把细紫铜丝掐成各种图案和花纹,再用镊子将铜丝掰出花样,然后在粘到铜胎上面,就好像用镊子在铜胎上画白描一样,是十分考验耐心和手法的。这一步做好之后就需要高温焙烧,以便将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第三步就是传说中的点蓝,这一步是最费力的,因为需要用金属的小铲子把各种珐琅釉料填入丝纹空隙中才可以,不仅十分考验耐性还特别考验眼力,填入之后还需要反复高温烧熔才能够使釉面与铜丝相平,成为一个平滑精美的外面。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但仅仅是靠高温也是不行的,还需要进行一个磨光的步骤,需要分别用粗砂石、黄石、木炭打磨三次,将外表再次磨平磨亮才算是磨光了。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最后一步就是镀金了。已经初具外形的景泰蓝经过磨光后,还需要经过酸洗、去污、沙亮之后,才能放到镀金液糟中,将黄金液牢牢附着在景泰蓝金属部位上,这时候再经过水冲洗干燥处理,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制作精美且雍容华贵的景泰蓝了。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在工业化产品盛行的今天,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东西,而景泰蓝这种传统工艺品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原汁原味,十分难得。林徽因弥留之际依然不忘叮嘱“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可见景泰蓝的地位与重要程度,在郭沫若、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的倡导下,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原来是一次北京郊区平淡之旅,饭后踱步却发现宝库,大开眼界

但是看着展厅的冷清,我不仅心生感慨,是我们对美的追求不如古人?还是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异?诸如此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 希望国之瑰宝能够得到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