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江古渡

永宁江古渡

主讲人:戎 怡

渡口,古人称津渡。津,意为关津、津要。永宁江是黄岩人的母亲河,古时,这条江上有很多渡口,维系了两岸人民的生活。后来,渡口逐渐被桥梁取代,告别了历史舞台。永宁江畔的古渡见证了黄岩曾经的辉煌,而它的没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曾经,历史上的永宁江有过它的辉煌,宽阔的江面,奔腾的江流,多姿的九曲河道,秀丽的江畔景致,丰富的渔产资源,繁忙的物资运输,更有那神奇的江水,由于咸淡适中,灌溉成就了闻名中外的黄岩蜜橘。据明万历《黄岩县志》记载:永宁江,又名澄江。其源头出自西部山区,经宁溪、长潭,然后蜿蜒曲折东流,穿过黄城后,再经马鞍山、王林,白石道头,在三江口与灵江交汇后入椒江。

古时候的永宁江,上游窄,中游渐宽,下游过白石渡这段江面超过300米,三江口入椒江处近500米,浩浩汤汤,其势壮观。由于江宽流急,造桥困难,于是都以渡船为交通。故而每隔一二个村庄就设有渡口,或公立,或私营,或义办,以方便一方百姓出入及官府公干。

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日益发达,20世纪60年代初,澄江上游建成长潭水库后,江流变缓,淤泥沉淀,河床慢慢变窄,古渡口逐渐被桥梁取代。20世纪末,三江口又建造了船闸,于是,在永宁江,渡口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永宁江古渡口,录入宋《嘉定赤城志》的有黄林渡、白石渡、断江渡、西浦渡、江亭渡。而明万历《黄岩县志》里添加了新楠渡、丁家渡、亢山渡、东江渡。清光绪《黄岩县志》又添了七里渡。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永宁江水域共有渡口22个:江口、平义、王林、丁家、七里、七里王、后洋黄、东江、戴家汇、道头、新界、古竹上、古竹下、汇头、三官堂、双楠、小澧桥(小里灰)、亢山、称歇、岩头、长潭、菱湖等。

自长潭水库建成,政府相继在小里灰、三官堂、头陀道头等江道比较窄的地方建造桥梁,以桥代渡。到1988年,仅存新界、新江、岙岸、王林、王林施、白石道头、江口七个渡口。目前,除长潭水库内尚留几个外,永宁江流域几乎消失了所有的渡口。

下面,简略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古渡。

(一)江口渡

永宁江古渡

江口,又名三江口,因地处灵、澄、椒三江交汇处而命名。它不仅是交通要津,自古是军事重地,明清时期是扼守灵江、澄江的重要关口。

早期史书上未见江口渡的名字,民国《黄岩县志》上才见记载,或许论历史此渡口是比较年轻的。

民国《黄岩县志》记载,江口渡建于清朝末年,太平县的乡绅为方便一方学子赴台州府赶考,募捐集资,造船置地,建成这渡口。

渡口位置在今江口“永宁江大桥”下面,南岸在大桥上游,属于后江口自然村;北岸则在大桥下游,地属临海的车埭村。车埭村北边相邻的是街路村,西边相邻的是黄岩下洋顾村。其实,它连接的是一条黄临捷径,过江后从红光、西岑、水洋、马头山连接汛桥然后直达台州府。

从大桥左边小路下去,走百米到了渡口路廊。这路廊是台州黄岩一带路廊较为典型的风格。它外观像普通民居,长十几米,跨度七八米;两端人字架,木椽小青瓦;东西由青砖砌成墙壁,南北直通无门。廊柱十几根,一律由一尺见方的条石做成。石柱中间横接几根三米多长的方木,供过往行人休息作凳子用。江边老埠头旁有古庙 “护国庙”,这是飞凫乡的保界庙。近处还有一座庙宇,叫“武圣庙”,是渡口庙。

一般来说,有渡口必有路廊,有廊必有庙。永宁江渡口的最显著特色,就是渡口的路廊与渡口庙。为方便行人侯船等渡,几乎每一渡口都建有路廊,相当于现代侯船厅。另外车埭村、王林村、王林洋村的路廊,以及江口街的太平亭等,都各有特色,形成渡口的一道别致风景。

各渡口都建有神庙,是两岸百姓企求风调雨顺、江河平静、行人出入平安等愿望的寄托,形成丰富多彩的神庙文化。

考证过程中,好多人都说古渡口在江口港区一带。其实也对。江口港区原先是有老码头,但不是渡口,而是很古老的商埠,但其历史作用不亚于江口渡口,甚至更为重要。江口到附近几个乡镇如红光、涌泉、西岑、章安等地,若走陆路得绕一大圈,路程十几甚至几十公里,而水路才几公里,内江舸舨不定期的往来,或运货或送客,其实也担当了渡船的角色。所以不管是江口渡口还是老码头,历史上对江口集市、乡镇的形成和兴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溯到明清年间,三江口是水道要津,北通灵江,东达海门,南与东官河连接直抵太平,从温州、雁荡、太平过来的商贾、学子北上台州府、省城,半数选择走水路。

其实还可以追溯到隋唐甚至更早。比如当年智者大师就是从天台山来,顺着始丰溪,经灵江到三江口后折入永宁江,然后溯流而上,沿永宁江弘法,在头陀的崇法寺,北洋的灵石寺、瑞岩寺等地都留有大师的足迹。

与江口渡口相距2公里的上辇芦村,相传南宋皇帝赵构流亡到台州时就曾从这儿上岸,去山下郎的朱砂堆隐居寺暂住了几天。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1875),太平知县唐济从台州府过来,将去太平任职,经江口下船时遭遇一场大雨,浑身淋个透湿,很是难堪。于是唐知县便发心改建完善码头,他牵头筹集资金,花了两年时间建造,于清光绪三年秋峻工,将新建邮亭题名为太平亭。亭北是驿馆,供过往学子、商人、民众投宿;亭南是渡口庙,叫天后宫,供奉的是妈祖娘娘,即传说中沿海渔民的保护神。解放后太平亭被拆,天后宫改作江口小学。江口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两座木质码头,80年代造500吨级水泥码头一座,年吞吐量达六七十万吨。三江口船闸建成后,外海船不能进港,江口港逐渐被废弃。

永宁江古渡

(二)白石渡

白石渡,也叫白石道头渡。古渡的位置在今下庄行政村道头自然村,对岸是上渚后洋村。

白石渡古称平安义渡。据明代张粹记载,白石江“出海潮汐迅驶,风作波涛汹湧”,南来北往商贾、邮使络绎不绝,然而往往因为没有渡船而停止行旅,或者因船只狭小,在波涛中颠簸让人惊恐,行人常常望而却步。乡人高士金怡薰,捐己捕鱼船作渡船之用。他说:“宁我食无鱼,宜宏济险船。”在张友慧等众多义士的帮助下,加上渔夫、村民捐田资助,共同成就了义渡,往返行人一律免费过渡。

方圆十几里民风敦朴,都以先辈为楷模,每当渡船更新维修之时,争相或出钱或出力,以维持义渡几百年不断。据八旬村老支书回忆,民国晚期,渡口因战争而中断多时,乡亲想去县城、附近乡镇赶集,以销售山地农产品来换取生活用品,却苦于大江所隔。邻乡临海杜岐的乡亲们倡议修复古渡,白石村自然响应,各家各户捐出大树、木材以造渡船,两村村民一起共同恢复渡口。然后,过往行人还是免费过渡。

而平安渡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当地的一对孝女。后唐长兴二年(931),渔民贺朔出海捕鱼遭遇风暴,船翻人亡。其女英如、华如沿江找寻父亲的尸体,久久不见父尸浮出,伤心欲绝、嚎啕大哭,随后便跳入江中寻觅,最后托举父尸上岸后双双遇难。乡亲们被贺氏二女孝心感动,筹资建庙以作纪念,供奉二女,命名平安宫。这平安宫边上的渡口就俗称为平安渡。

(三)王林渡

王林渡,古县志称为黄林渡。据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黄林渡在县东北五里,此数不甚准确,实际上王林距县城陆路4.5公里,水路则有8公里。永宁江自黄岩城区东流后,折向北过妙儿桥、长塘,经马鞍山后再向东南迂回一个大汇头,然后北上,环绕整个王林洋村一周才东去。古王林渡就在这南北走向的河道上,江东是王林村,江西是王林洋村。古渡口路廊就位于王林洋村新建的小区高楼群中。老埠头则在古路廊附近,早就被土石填了。

据旧志记载,在这段江面上,曾发生过一件大事:元至正十二年(1352),时值清明前后,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与起义军头领方国珍在此激战,当时永宁江上浊浪翻滚、百舸对峙,虽不见硝烟,却也刀光剑影,甚是惨烈。最后方国珍得胜,泰不华尽节。去世后,泰不华就葬于永宁江畔唐门山的将军岩下,岩上摩刻“元魏国公忠介尽节处”,红色大字赫然醒目。江边有崇节祠。

唐门山顶有文笔、文星双塔,明万历年县令袁应祺于己卯年始建,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2017年重建。

(四)江亭渡

江亭渡,位于古县城拱宸门外,今黄岩大桥上游50米的位置。原先有一条山地货行老街,街尾就是古渡遗址。江亭古渡,始立于汉至三国期间,是黄岩域内最早的渡口,也是台州境内仅次于灵江中津的第二大渡口。

江亭渡自古是交通要津。无论台温古驿道还是太平古道,永宁渡口是必经之路。它位于北通省城、及北方各重衢,南接瓯闽这条南北主干线的咽喉之地,其作用无疑是重中之重。古时候江南江北亭台楼阁,驿站邮馆迎来送往,渡口运输十分繁忙。在永宁江畔,客栈旅馆星罗棋布,一片繁华景象。

江亭,或许与别的渡口的路廊、邮亭相似,或者便是古人诗中的那种长亭,乡人送别亲朋好友的饯行之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旧志记载:唐咸通二年,方珪将军跟从台州刺史李师望,讨伐裘甫叛乱,驻军黄岩永宁江。后来贼平,方珪却鞠躬尽瘁,卒于永宁江亭中。

相传李清照经过黄岩时,曾在此下船去追赶流亡的南宋朝廷。她的著作《金石录后序》,记录下了来台行程:“……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李清照行旅匆匆,从黄岩下船,顺江经江口、上辇、三山,到达章安,据说,在舟中写下不朽之作《渔家傲》。

交通需求一般都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南宋时期,朝廷政治中心南移,台州经济日益发达,经贸商业繁荣,农业生产空前发展,教育事业进步等等,落后的交通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宋嘉定四年,县令杨圭发动百姓建造浮桥。

当时浮桥使用小舟四十艘,以竹篾编织的绳索串连,船的上方铺设桥板组成浮桥,桥长百余丈,宽三丈。桥成,命名利涉浮桥,百姓欢天喜地,乡绅贾客更是争相赞称。宋侍郎叶适的《利涉桥记》有一段记录:“嘉定四年二月,黄岩县浮桥成,……县东南车马担负,而客之途,皆达于桥;西北樵采携挈,而民之市,皆趋于桥;诸公跨天台,陟雁宕,行过黄岩,皆喜曰:增一桥矣。”

往后历代利涉浮桥时有维修。清康熙十九年(1680)浮桥损坏严重,城乡居民募款重新修建,改用铁缆代替篾索。风风雨雨又过二三百年,到1955年,黄岩澄江大桥峻工,浮桥遂被移至上游继而迁往七里渡。

黄岩大桥于1955年7月1日通车,是省内第一座自行设计并施工的现代大型公路桥。20世纪90年代初,桥面增建平行复桥,各自单向通车,总宽近30米。

建国初期,古渡边上曾开辟有汽车渡,地址在南岸荔枝巷和北岸普光堂(原冷冻厂)地段。渡口配有单车渡船2艘。黄岩大桥通车后,渡运终止。

民国时期,黄岩水上交通已经相当发达,已有客船航班通往潮济、海门、临海等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江亭渡上下游已有大小码头五六座之多。1953年至1960年,黄岩港在旧存江大和永升两座码头上相续改建和新建了三座码头,均为浮式水泥趸船结构,泊位4个,最大能靠300吨级货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运输扩大至外海。直到20世纪末,江口建造船闸后才中断了外海航线。近百年来,黄岩港是全县货物疏运的主要集散地,是台州重要的物资疏散基地。

目前,南岸沿江一带开辟了几十米阔的风景带。渡口对岸江边三圣庙还保存着。浮桥头民房已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高层次的商务区与住宅区。

(五)西浦渡

西浦渡在西江河上,属于永宁江支流的一个渡口,宋之前就已存在。黄岩古城有五座城门,其中西门“液金门”离县治很近,仅隔一条百余米长的西街,街尽头便是西浦渡口。

对岸是桥上街,史上曾是宋皇室后裔赵氏在黄岩的始居地。另有旺族王氏、蔡氏、葛氏、陈氏等的豪宅府第,占据了大半条街。

古时候,西浦渡是勾通县城与西部各乡镇的主要通道。乡村人来县里办事、赶集采购、走亲访友,古渡是必经之路。同时,县邑人外出西乡,西浦渡也是主要捷径。黄(岩)永(嘉)古道,就是自县城出西门,经桥上街、桥头王、山头舟、小澧桥、长潭、乌岩、宁溪,然后越决要岭入永嘉县的。另有通温州的西南古道,通临海的黄临捷径,通乐清的临乐捷径,通仙居的黄仙便路,都与黄永古道衔接后再通达出去。所以西浦渡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要津咽喉。

宋代元祐六年(1091),黄岩知县张元仲,发动民众建造跨河石桥。旧县志记载:“张元仲,字孝友。民感其德,呼之孝友桥。”

然而,由于洪峰摧击,孝友桥时有损坏,最终毁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同年,赵伯澐重建西桥。

赵伯澐,宋皇室赵氏的第六代孙。自宋以来,黄岩赵氏一族名人辈出,进士及第者众多,而与黄岩人民休戚相关的当数赵伯澐。2016年5月间在屿头乡前礁村发现的赵伯澐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多件玉器、水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丝绸服饰中的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和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曾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参与相关展示。因倡议修建了五洞桥,赵伯澐的名字永载史册。

五洞桥造型精巧别致,气势恢宏。每一桥洞由青油石筑垒成拱桥,然后五座拱桥环环相扣,相形成趣,如长虹横跨西浦。其构造科学合理,经七百年完好无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民国晚期开始因河床淤塞、河道变窄,五洞桥的一个拱洞堵塞,民居建其上,成了四洞。桥面也因通机动车而抹了水泥路。2018年开始,政府出资整改五洞桥及周边沿河公园,拓宽河道,挖掘被埋没的第五桥洞。现在,古桥面貌焕然一新。

五洞桥西岸左侧,旧时有孝友小学,建国后改西江小学。现在这片漂亮的古建筑,是从后巷迁徙过来修建后的淑德小学校舍,就是著名的五凤楼。因其是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所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古宅内设“黄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

沿河往下游,不远处就到西江闸。西江闸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为阻挡咸潮,储蓄淡水资源,防旱抗涝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江流域的近200平方公里的农田为之受益。

闸门旁有石碑兀然耸立,上题四个大字“魂兮归来”。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年建造西江闸时,工程颇为艰辛,因地质土层原因,致使工程屡遭波折,舆论哗然,胡步川总工程师遭受到不公正的责难。他两次发表《告全县人民书》解释原委,积极善后工作。那时,西江浦口两岸遍野是荒冢孤坟,胡步川便将这些无主的坟墓一次性处理,集中尸骨于公墓,捐出自己的薪金建亭立碑,平息了诸多麻烦。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任劳任怨,事事躬亲顾问,因操劳过度,导致罹病吐血。先贤的敬业精神、慈爱仁德感动了一方百姓。

永宁江古渡

(六)断江渡

断江渡在今头陀镇断江村与澄江镇山头舟交接的村口,澄江截弯取直后,江流从断江村北边流过,那这段老河道就不再通航。

断江渡自古属于交通要津,黄(岩)临(海)古道必经之路,又与黄永古道衔接,为西部经济发展和百姓的生活方便起了重要作用。

翻阅旧志,发现古时候这断江区域湍流尤为悍急,时有翻船溺水事故发生,易渡建桥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大愿望。明代县令袁应祺亲临渡口考察,倡导筹款建桥,于1579年8月桥成,袁令题曰利渡桥。

后来,桥圮。因流水湍急,曾多次重建石桥不成,便恢复舟渡。金崇梓(清诸生)的《澄江晚眺》大约能带我们了解断江渡口当年的景况。“不断澄江水,滔滔自古今。潮流随曲折,村树共浮沈。小艇冲波险,孤帆挹流深。斜阳人独立,散发试长吟。”

时光流逝,又过二百多年,嘉庆壬申年(1812)太学士潘荣耀筹款重建石桥。建设过程中时有曲折。每逢大潮讯,两端新筑堤岸常被大水冲毁,堆放岸边的石材也会失去大半。反复不成遂改建浮桥。从筹建到桥成,历经十余年,直到道光壬午年(1822)浮桥建成。

民国早期,浮桥由原潘荣跃后人管理,因日久倒坏,经费不足未及修复,行人过往中断,仍以渡船交通。民国二十九年(1940)政府重修,改名山头舟浮桥。20世纪90年代末水泥桥梁建成,浮桥遂废。

断江是中华宽皮柑橘的发源地,黄岩蜜橘的始祖地,栽培种植柑桔有1700多年的历史,断江的乳桔在唐朝就已被列为朝廷贡品。目前断江与凤洋村连接,共同组成规模宏大的黄岩橘文化博览园。

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元代这里出了一位名人,即陈绍大。陈绍大,字成甫,以圣学自任,著有《四书辨疑》,居断江西山下,躬耕乐道,不求仕进,门人尊曰西山夫子。

(七)亢山渡及周边的古渡

亢山渡建于明代,是乡人郑于鑛出资捐建的。在今北洋康山村。

宋、明时期,黄岩西郊就有小澧桥市、头陀桥市等繁华集镇。亢山渡正是连接小澧桥街与头陀街的交通要道,黄(岩)永(嘉)古道就经过这里。

另外,在亢山渡上下游,还有许多古渡。比较重要的有岩头义渡,是连接潮济古街与称歇村的关津。

北洋域内的古渡口还有许多,如新楠渡、菱湖渡、小澧桥渡、长潭渡等等。今日古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钢架水泥桥梁:汇头桥、双楠桥、特产桥……。

俗话说,读书养志,观史思今。千百年来永宁江上的干支河流与古渡口交织成网,共同承载着这片山水之乡的文明发展,记录着黄岩的历史变迁。古渡虽大多被各式各样的桥梁所取代,然而这些桥梁何尝不是古渡口的延续?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永宁江上。目前,永宁江上桥梁达30多座,从早期的木桥到后来的石拱桥,从浮桥到钢筋水泥墩柱桥,从公路桥到高架桥,一直到现在的高铁桥,无不见证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而古渡周边的地貌也有变迁,有的成了内湖,有的成为湿地公园,有些开辟了风景区,还有的成了现代化住宅区。即便如此,同样以不同的方式装点着黄岩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美好。

今天我们回顾、了解历史,缅怀先贤,为的是学习先辈的勤劳智慧、道德风范、和合精神等等,自然有他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永宁江古渡

作者简介:戎怡,黄岩区历史学会会员、黄岩区宗教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主编|方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