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孙中山、张作霖,为何坐上同一火车?如何揭示兴衰道理?

史河万里,能见证1次历史大事件,已属神奇。

有这么一列火车,亲历近代3次大事件,且每次见证,都极为巧合地揭示了深刻的矛盾问题。

见证慈禧逃难回銮——

目睹了满清“家天下”的末日疯狂


慈禧、孙中山、张作霖,为何坐上同一火车?如何揭示兴衰道理?

1902年1月3日上午,正定火车站。

钦天监选定良辰吉时已到。

山呼万岁中,慈禧、光绪登上开往京城的火车。慈禧兴高采烈,早忘了这是逃难回家,早忘了八国联军烧圆明园的熊熊烈火,早忘了《辛丑条约》割地赔款的耻辱。

慈禧看得很开,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这么大,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只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自己有好日子过就好。

所以,“回銮”列车上,前7节都是慈禧一路搜刮的金银珠宝。袁世凯和盛宣怀很会来事,列车内设计奢华,黄缎子软包,欧式床具、鸦片吸具,一应俱全。就连“小李子”李莲英,也都安排豪华单独车厢。

安排很妥当,慈禧特满意。钦定翌年三月,乘专列去奉天拜谒皇陵。

为此,詹天佑没日没夜,用4个月时间,赶修了一条40公里的专线。

为花车,袁世凯大花心思,车身用整匹黄绒包裹,用白毡粘衬车厢内壁,马桶叫“如意桶”,“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没人无迹;外则施宫锦绒缎为罩,状若绣墩”,车里摆满古玩玉器,一趟出行,花了200万两白银。

直到8年后,武昌城一声炮响,敲响满清催命鼓。

花车无言,却见证了满清的穷奢极欲、末日疯狂。

见证孙中山巡视全国铁路

——目睹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慈禧、孙中山、张作霖,为何坐上同一火车?如何揭示兴衰道理?

1912年,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考虑溥仪已退位,共和已见成果,孙中山决心“10年不问政治”,集中精力实业救国,要修铁路十万公里。

这一切,正中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下怀,遂授权孙中山“全国铁路督办”,还把慈禧那辆花车安排给孙中山专用。

于是,这列车又见证了孙中山激情满怀,视察正太路、京张路,研究依靠外国筹集60亿铁路建设经费的构想,见证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轻信,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直到1913年3月22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幻想彻底破灭,放下铁路事业,掀起“二次革命”。

花车无言,却目睹了民族资产阶级,对袁世凯的轻信、对帝国主义的幻想,注定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见证张作霖在皇姑屯三洞桥被炸——

目睹旧中国封建军阀的矛盾立场


慈禧、孙中山、张作霖,为何坐上同一火车?如何揭示兴衰道理?

1928年6月4日清晨,经改造的慈禧花车,行驶在京奉路沈阳境内,此时是张作霖的专列车厢“蓝钢车”。

车辆行驶到京奉路(张作霖管辖)与南满路(日本人管辖)交叉的铁路桥洞(三洞桥)时,关东军军人东宫隆吉,在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指挥下,引爆了200磅高爆炸药,铸就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死伤73人。

慈禧花车再一次见证历史,却也在三洞桥彻底报废。

早前,张作霖对日本企图暗杀已有耳闻,但张作霖自信对于东北的控制,也只是出于谨慎,稍有故布疑阵。

然而,张作霖可以保证自己管辖的京奉路,却保证不了交叉的日管南满铁路。这恰如依靠日本人统一东北的张作霖,为了不背骂名,却又如何能彻底摆脱日本人的控制?

花车无言,却见证了旧中国军阀,为了自身利益,既要依靠列强,又反对列强的矛盾立场。

慈禧花车虽然被日本人炸了,但慈禧专用列车制造比较多,如今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仍有收藏。

慈禧、孙中山、张作霖,为何坐上同一火车?如何揭示兴衰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