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農村為什麼有種說法:兩頭不見春的年份不適合結婚?

涼山四叔


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首先庚子年有兩個春,他是根據歷史天文地理推演而來,說不適合結婚,更沒有證據。只是大家依據口口相傳而來。你要結婚,夫妻之間很好,還在乎,哪些幾個春,你就是天塌下來,只要感情好了,都沒有說離婚的。


真好濤哥


的確在我的家鄉有這種說法,老輩人說這種情況是黑年,結婚不吉利。不過我就是黑年那年結的婚,(本人女)。出嫁那天我要手裡拿個手電筒,手電筒要一直開著。從孃家到婆家腳不能著地。哈哈哈,把我老公那天累的夠嗆,把我背上婚車又把我背到他家。


農村一姐









張風琰


這個春,是指立春的意思。有的地方甚至叫“寡婦年”,因為2019年就找不到“立春”這個節氣,很多農村的老農就覺得2019年不適合結婚。

在農村,沒有春天開始的年份被稱為“無春年”、“黑色年”、“喪偶年”,然後逐漸演變為“寡婦年”。在許多地方,也有這樣的說法:“寡婦不是春天,結婚是不合適的。”村裡的老人說:“過去有一種習俗,寡婦不應該結婚,因為古人認為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播種的季節,但如果沒有春天的開始,婦女就無法”扛起春天“。”因此,有“寡婦”不結婚的習俗。其實,這不是科學的原因,這些都是人為的節氣和物候的調整,而婚姻與喪葬吉祥是毫無關係的,總之,是一種明顯的迷信與封建觀念。





鄉村小生


所謂兩頭不見春,是指一年當中,農曆正月或二月沒有立春節氣,而到了年尾也沒有立春節氣。這就是農村人常說的"無春年",而在過去,一些農村人則把"無春年"稱作為"剋夫年"或"寡婦年",所以,他們認為在這一年裡,青年人是不宜結婚的。

那麼,為什麼農村人會把這"無春年"稱為"剋夫年"或"寡婦年"呢?

農村人認為,春天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陽氣驅逐、戰勝陰氣的季節;而無春的年份,則表示這一年裡陰氣過盛,陽氣過衰,陰氣蓋過陽氣。如果無春,男人從季節中得不到過多的陽氣,體內陰氣則會過重。

而農村人又認為:結婚後,男人的房事又會消耗掉男人的過多的陽氣,因此,"無春年"結婚後的男人陰氣會重上加重。

陰盛陽衰在結婚男人身體內差額過大,則男人易患一些疾疾。而在過去醫療條件極其落後的環境下,男人的一些疾病難以醫治,加之農田之事勞動強度過大,有一些男人得了不治之症,撒手人寰、離世而去。因此,就有了"無春年"為"剋夫年"或"寡婦年"之說,也就是說,在這一年裡不能結婚之說。

所為"無春年"為"寡婦年"不能結婚之說,與過去的算命、風水先生有著很大關係。他們杜撰出所為"無春年"為"寡婦年"之說,為這一年不能結婚推波助瀾,就是希望那些在這年想結婚的人家來找他們尋求破解、免災之法,以獲取一些高額的破解費,來增加自已的收入罷了。

其實,"無春年"是由於協調陽曆(每年365天)與農曆(354天)同步而過一些年農曆出現的13個月形成的"雙春"和"無春"現象,跟在這一年裡結婚根本沒有絲毫關係,"無春年"為"寡婦年"不能結婚,這只是一種愚弄人的迷信說法,根本不值得今天人們的在意。



農事小記


在過去那些落後的年代,受那些封建思想的影響,在農村有的地方,是有這樣的說法的,不但在立春的問題上會有這種說法,在其他的節氣上也會有一些相關的迷信的說法,在那些落後的年代,受封建思想影響的情況下,兩頭不見春的年份不適合結婚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的時代已經是非常文明,非常開放的社會了,所謂兩頭不見春的年份,不適合結婚的說法,早已經雲消霧散,早已經沒有他的市場了,相愛的男女,該結婚的男女,是不會相信這一封建迷信的說法的,該結婚的就一定要走上婚姻殿堂的!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華民族祖先智慧的結晶,在過去的年代,我們都是實行的農曆的紀元方式,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並不固定的,中華民族的祖先,經過千百來年實踐經驗的總結,為了適應寒暑的變化,古代的先人們,在農曆中每19個年頭,加入7個閏月,也就是每19個年頭,有7年是閏年的,這樣就導致了19個年裡頭有7個年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既然有19個年裡頭有7個年沒有立春的節氣,那麼19個年裡就有7個年有兩個立春的節氣了,這樣就形成了19個年裡,有7個年,有兩個立春;有7個年,沒有立春;而剩下的5個年,就正常了,這5個年每年都有一個立春的節氣了!



制定出了農曆平年和閏年,農曆的平年就是一年有十二個月,就是農曆一月到農曆十二月,我們通常把農曆一月稱為正月,把農曆十一月稱為冬月,把農曆十二月成為臘月,農曆的平年每年是354~355天,但是個別的年也有353天的,但是農曆的閏年就有十三個月了,農曆的閏年有十三個月,那麼農曆閏年天數就增加了,有383~384天,但是個別的閏年也有385天,由於農曆有閏月的影響,有閏月的年份,農曆的時間就長了,他就多佔了一個節氣,這個節氣就是立春了,所以也就有了二十五個節氣了。



這就有了我們所說的雙春年,也就是兩個立春的年份,既然雙春年佔了別的年的一個立春的節氣,也就出現了無春年,無春年這一年就少了一個節氣,也就只有二十三個節氣了,我們看一看從2010年到2018年,我國結婚登記人數的這個表,在這九個年頭裡,既有雙春年,也有無春年,也有單春年,但是不管是雙春年,無春年,還是單春年,結婚登記的人還是正常的,2010年~2013結婚登記的人數,都是小幅度緩慢上漲的,而從2013年至2018年,結婚的登記的人數有所下降,但是也都是小幅度緩慢下降的,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結婚登記與雙春年,無春年,單春年,是沒有一點關係的,也不會影響到年輕人結婚登記的!


雙春年,無春年,單春年,只是我們記錄二十四節的一種方式,不是為結不結婚制定的,年輕人年齡到了,就該談戀愛了,戀愛談好了,就該結婚了,沒有人會受雙春年,無春年,單春年影響的,不但這個雙春年,無春年,單春年影響不到年輕人的戀愛結婚,就是其他再大的壓力,再大的阻力,也阻擋不了年輕人戀愛結婚的步伐,如果想結婚的年輕人想要結婚的話,既使遇上了思想頑固守舊,封建迷信濃厚的家長,那麼想結婚的年輕人也會通過變通的方法,先結婚,後登記,也就是不登記,先結婚,如果今年是無春年,說結婚不好的話,那就今年結婚,來年雙春年補辦結婚登記手續,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嗎!



現在城市農村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農村人的思想已經同城市人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了,雖然在個別地方的農村,還有這樣的說法,那也只能是過去的說法了,或者只能是說說而已了,只要兩個年輕人真正相愛了,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好,而且其他什麼外部的因素,其他什麼外部的干擾,其他什麼外部的影響,也都阻止不了年輕人結婚步伐的,當年輕人戀愛談成之後,那就是水到渠成,那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唯一的選擇,就是幸福的結婚!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其實所謂的無春年是由於我國使“干支紀年”和“公曆紀年”並用所引起的立春時間變化而成的。一年四季在於春,說明春天萬物復甦的重要性。把無春年認為是寡婦年是由此而潛移默化而來,其實沒有科學根據,所以結婚是人生大事,一家的喜事只是投個吉利,寧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免得親朋好友忌諱而尷尬。





季家人




覓荒野的美


說起無春年農村老年人有幾種說法,寡年,化年。其實這都是迷信的說法

農村老年人是這樣解說:

在過去,有個在朝裡面做大官的,他的一個兒子從小體弱多病,快到結婚的年齡也沒有改善,那個時候人都很迷信,他請來一個算卦先生,算卦先生給他兒算了一卦,說給你兒子沖喜病才能好,為了兒子能快點好病,就給兒子辦了婚事,婚事過後沒多久兒子病情加重,一個月後死去,於是他就拿算卦先生問罪,這個算卦先生知道不妙,在去的路上跳河身亡。他沒辦法了,又請來一個算卦先生,問問怎麼回事,這個算卦先生很害怕,怕說錯了什麼,剛好這年是無春年,這個算卦先生就胡亂說了些。你兒子婚事不應改這年辦,因為-這是無春年。

從那起流傳這種不好的說法,當然了,咱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封建社會的迷信,沒有一點科學道理。新中國成立,現代科學推翻了各種各樣的迷信,

新社會,新國家,新時尚,有春無春結婚都一樣,現在年青人結婚大都選擇國慶節和五一節日,全國放長假,這兩個日子結婚,即不當務自己工作,也不當務親朋好友工作,好了,話就說道這。


李記紅


我們這裡也有這種說法,而且很多人都避開無春年結婚,要麼趕在頭年十,冬月,臘月是盡頭月也不合適,要麼第二年正月,二月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也不適合,

農村諺語:“一年之際在於春”,立春是一年之首,無春年就相當於無頭之年,兆頭不好,結婚希望美滿幸福,白頭偕老,農村人不願意一開始就觸黴頭,所以,很多農村人寧可匆忙提前或等待一年避開無春年結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