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河南日报记者 赵大明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一些有趣的困惑。比如平顶山的郏县和三门峡的陕县(现为三门峡市陕州区),乍一看,它们就像是在“照镜子”,甚至一些快递物品还曾被错寄到对方那里去。

像这样高度“撞脸”的县(县级市),在我省还有一对,那就是焦作的沁阳和驻马店的泌阳。沁阳古称怀庆府、河内县,因故城位于沁水之阳而得名,是我国首批“千年古县”之一,位于我省西北部。泌阳则位于我省南部,因位于泌水之阳而得名。西汉时曾设有比阳县,现在的“泌阳”,大概也是“比阳”的谐音——不过要“科普”一下的是,在当地方言中,泌阳常被念作bèi阳。

一“撇”之差,代表了迥然不同的市井风物和人间烟火。比如,沁阳有朱载堉纪念馆、丹河峡谷、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神农山、悬谷寺,有闹汤驴肉和四大怀药;泌阳有铜山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盘古山,有泌阳花菇、夏南牛、泌阳驴和白云仙桃……在这两座小城里,究竟有哪些值得说道的故事?还是听当地的老乡来唠唠吧!

沁阳——

做毛笔,编蒲扇

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发展,一些老手艺、老作坊也不可避免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渐行渐远。比如在沁阳,做毛笔的、编蒲扇的,就越来越少见了。

今年73岁的任发喜回忆,自打他记事起,家里就开有制作毛笔的手工作坊,名叫“德有泰”,祖上传下来的。那时候,他家的老院在老西门街,就是现在县城覃怀中路古楼十字口以西,路南。

说起做毛笔,任发喜如数家珍。比如他说,制作毛笔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毛竹,大都盛产于南方,武汉还专门设有批发市场。别看这种竹子细,其实既结实又有韧性,裁断后中间有个针眼大小的孔。羊毛、马毛、黄鼠狼尾毛等原料则多来自甘肃、内蒙古等高寒地带,那里出产的各种动物毛比较细腻,又长又硬。黄鼠狼尾毛被称作“狼毫”,要用冬天出产的。因为每到冬天,它的尾毛细长、坚挺,毛尖透明耐磨,做出来的毛笔运笔有锋;马毛是用来裹笔头的,就好像给它穿了层外衣,漂亮,还能根据顾客需求染成各种颜色。

“俺家的毛笔大多都销往济源等地,也有山西的笔商前来进货。”任发喜说,有人在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还见到过他家的毛笔。到了上世纪80年代,钢笔、圆珠笔、铅笔、水笔等书写工具逐渐普及,毛笔市场被冲淡了。沁阳的纯手工毛笔作坊,也就此慢慢销声匿迹了。

而说到蒲扇,更是为我们所熟知。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南寻村,家家户户编蒲扇。“随便到村里转一下,就会看到门楼里、树荫下、胡同里,一把把蒲草伴随着欢笑声在女人们的手中上下舞动,一顿饭的工夫,一把蒲扇就编好了。”村民王占先回忆。

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编蒲扇

这项传统的手工艺起于何年何月,或已无从考究。王占先介绍,蒲草生长在涝河边或者谷沱里,麦收过后,村里的男人们就三五结伙,到田间地头寻找河沟或池沼收割蒲草。经过晾晒、去杂,就可以编蒲扇了。当年的物质条件差,轻巧、韧性好而又便宜的蒲扇便成了人们纳凉遮阳、驱蚊赶蝇的重要工具。在炎热的夏天,走累了就把蒲扇垫在地上,一屁股坐上去,靠着大树迷糊一阵,很是惬意。

“它也给俺村带来了一些‘活套钱’。卖蒲扇虽然赚不了大钱,但称盐舀油就靠它了。”王占先说。后来,电风扇、空调等家用电器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蒲扇编制业也从此一蹶不振。蒲扇,也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见了。

好吃的驴肉,不只在“河间”

说到驴肉,可能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河间驴肉火烧”,不少网友还亲切地称之为“驴火”。不过真要比起来,咱沁阳的驴肉也不差。沁阳古为怀庆府,历史上是驴肉之乡。这里地理环境独特,丰茂的药草植被养育出的豫北平原驴,体健精锐,肉质细腻,深受称道,相关的美食品种繁多。闹汤驴肉、五香驴肉、驴肉丸子、驴杂碎等美味,享誉“怀府八县”。据传,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怀庆,品尝驴肉之后也是连声叫好。

说到闹汤驴肉,总有很多年历史了。所谓“闹汤”,指的是煮肉后的陈年老汤,汤里富含胶原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的一条小巷,在明清时期就已出名,至清末达到鼎盛。据说,彼时巷内一董姓人家将自家一头驴杀掉,精心制成驴肉上街出售,没想到很快被抢购一空,从此他就干起了卖驴肉的营生。久而久之,驴肉越做越香,卖驴肉的人家也越来越多,相继出现了胡、靳、王、徐等家。怀庆府商贾云集,每天都有各州县的客商将肉贩往各地。从此,怀府驴肉远近闻名,这条小巷也因此得名“杀驴胡同”,一直沿用至今。

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沁阳驴肉

在几百年的传承创新中,还逐渐形成了菜品丰富精美的全驴宴。改革开放前,驴肉产业长期停滞在小打小闹的境地,规模难以扩大,品种也受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驴宴得以发扬光大,成了沁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全驴宴,顾名思义,就是整桌宴席的各道肉类菜肴主料全部使用驴肉,从选料到烹制都很讲究。比如专门要挑选3-8年的驴,经过一段时间调养育肥后才能宰杀;烹制工艺上,从清洗、腌制到煮、卤、炖、烧、清炒、煲汤、凉拌等,首先要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再加入一些现代技术,用料的比例和数量也都有严格规定,丝毫不能马虎。

等到全驴宴上了桌,嚯!有的浓香醇厚、肥而不腻,有的淡雅清香、回味悠长;有的耐嚼筋道,有的绵软细腻、入口滑爽,还有的外焦里嫩、满口酥香……正所谓“毛驴虽小,全身是宝”,从头到尾,从耳朵到蹄子,从内脏到驴皮,各个部位都能烹制成美味佳肴,花色品种超过l00种。就拿驴板肠来说,也是特别好吃,所以沁阳人常说:能舍孩(儿)他娘,不舍驴板肠!

随着全驴宴的声名远扬,驴肉餐饮业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沁阳有一定规模的驴肉餐馆有十多家,经营驴肉食品的商户有几十家。各家老店还在省内外开设了分店和连锁店,生意红火着呢。

外地的朋友来沁阳,不尝尝全驴宴就真的太亏了,“不吃全驴宴,回去落遗憾”。相信我,它可比驴肉火烧过瘾多了!

泌阳——

多才多艺的提偶戏艺人

流行于泌阳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有曲剧,有王店乡的大装表演——一种已有300多年历史、融戏剧造型和杂技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活动,还有提偶戏。

据地方资料记载,泌阳的提偶戏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泌阳县付庄乡陈洼村的杨林忠等人,少年时跟随吕十一老师学习提偶戏,传承至今。

提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上,腿、手、肩、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提偶戏表演 周豫琳 摄

几十年来,付庄提偶戏都是在周边乡镇举行节庆活动、香客许愿还愿、婚丧嫁娶等民间活动时进行表演。布置舞台背景完毕后,表演者在后面手提木偶表演各种动作,演绎出各类故事情节,并演唱戏剧中的唱词。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可以灵活地演唱任何戏剧,但在演唱越调时不穿插其他剧种,因为越调的乐器与其他剧种有所不同。

杨林忠擅长各类民间戏曲,多才多艺。多年来,杨林忠等人积累了大批传统剧目,题材上主要沿袭宋代傀儡表演的路子,绝大多数侧重于表现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除元、清两朝外,对各朝代的历史生活都有所反映。

“咱用的人偶由桐木制造,半米来高,每个人偶的头、脚、手等部位均有细线相连,表演时采用各种民间乐器,能表演完整剧目30多种。”杨林忠说,他们常演的剧目有《桃园结义》《辕门斩子》《五关斩将》《大闹天宫》《诸葛亮吊孝》等。

近年来,年近七旬的杨林忠在文化遗产日举行的活动中精心表演,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付庄提偶戏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深深扎根于民间,根植于泌阳人民的历史文化之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已被列入县级首批非遗名录,亦被市政府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为了传承提偶戏而拨付了部分保护资金,为表演者们置办了设备和服饰。杨林忠老人又主动培养侄女杨玉凤、女儿杨花等人为下一代传承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项目并不能带来什么经济收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对杨林忠他们来说,表演更多地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如今,这种历经二百多年风雨的乡间戏剧正在渐行渐远。杨林忠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有人将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传承下去,给后人留下一点美好的记忆,留下一小片精神家园。

“豆腐焦”散记

会做豆腐的人,不少。但能把豆腐做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多。前不久,“焦氏传统工艺豆腐”被列入泌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豆腐焦”。

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焦保臣用传统工艺磨豆腐 冯华豫 摄

“豆腐焦”名叫焦保臣,今年66岁,是古城街道草店村的农民。20岁那年,他开始用家里传下来的工艺磨豆腐,至今已经46年。对待顾客,他一视同仁,童叟无欺。除了“豆腐焦”,大家都喜欢尊他一声“老焦”。

老焦磨豆腐,总是挑选粒大色正的上等黄豆作原料,用祖传的石膏工艺点豆腐,各个环节一丝不苟。改革开放前,老焦靠磨豆腐挣工分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磨豆腐又成了他全家人生活和致富的门路。

4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老焦来说,做生意的初心始终没变。他的口头禅是:“讲良心,宁吃亏,不坑人。”

每天清晨,老焦的豆腐摊都是县城一景:来自四面八方的市民早已自发排起了长队,等着抢购老焦磨出的豆腐。有一天,我也排在队伍里,跟前面一位排队的老太太聊了起来。这位老太太家住城西苗楼村,离这四五里远,第二天要到郑州的闺女家,小外孙特地打来电话,要姥姥无论如何带上几斤泌阳县城老焦磨的豆腐。“外孙说,在郑州吃不到这么好的豆腐。”老太太说。

旁边一位中年汉子接过话茬:“同志你不知道,老焦家的豆腐点得细嫩,入口爽滑,筋丝有味,远近闻名。别说是郑州,就连咱县在北京、海南的企业家,只要家里有人去,也要点名捎点儿老焦磨的豆腐哩。”

说话间,老焦开着装满豆腐的三轮车来到了。他中等身材,满脸堆笑,按顺序一面接钱,一面切豆腐,也不过秤,不大一会儿,带来的豆腐全部卖完。

我随手拦着最后一位买豆腐的姑娘,问道:“老焦卖的豆腐没有过秤,你放心吗?”

“一百个放心,老焦是个讲诚信的人,他卖的豆腐只会多一些,绝不会少半两。”姑娘说,有一次,有个人慌乱中拿错了豆腐,回家后发现少了一斤,第二天同老焦顺口说出了此事,老焦二话没说,当即切了一大块豆腐让他提回家。还有一次,有个人忘了带钱,老焦还主动拿出几十元钱让他赶集。

两年前的一件事,至今仍让老焦历历在目。那一回,一个年轻人买了他10元钱的豆腐,趁人多悄悄塞给他一张100元的假人民币。老焦接过钱,凭手感识破了,但他没有当场点破,只是淡淡地说:“年轻人,我没有零钱找给你,今天我不收你的钱,你把豆腐掂回去吧!”

这个年轻人被感化了。第二天早晨,他自觉拿着10元钱还给了老焦,并当场赔礼道歉。

“我相信,好人最终会有好报!”老焦说。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沁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一“撇”之差,迥然烟火

《河南日报》2020年1月17日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