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细实”把好青岛“西大门”,胶州这个镇做了这些事

胶州里岔:“严细实”把好青岛“西大门”

兵贵神速,在胶州市里岔镇党委书记刘京明看来,是应对疫情非常关键的四个字。“早行动一刻,早一些工作主动,疫情可能就会更好的被控制住。”刘京明说道。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刚刚参加完胶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会议,刘京明就马上扎回里岔。甚至顾不上喝口水,刘京明立即召开镇上的动员会议,商讨具体防疫部署细节。

如何做好宣传动员群众主动配合参与,各卡点的具体措施任务如何做细做实,后勤保障和督导督察如何接着跟进,他与同事们反复沟通着部署细节,一直到凌晨。

1月26日一大早,里岔各个村庄已经部署完成,严防人员随意进出。重要交通节点关卡也已设置好,各部门联合作战,筑牢疫情防控网。

“抗击疫情是在与看不见的对手进行抗争,开战即决战,必须细之再细、实之再实、严之再严。”在村庄防控现场,刘京明一再叮嘱,“细、严、实的‘三字经’,我们一定要记牢,看好自已人、盯紧外来人,内防传播、外防输入”。

“严细实”把好青岛“西大门”,胶州这个镇做了这些事

刘京明(左二)在一线防疫现场。

作为胶州同时也是青岛的“西大门”,里岔镇也是进出青岛市的重要门户,守住辖区内的青兰高速出入口就显得格外关键。申请引入三支“胶州先锋”突击队,将胶州市突击队员与7名镇机关干部以及公安、医护人员汇编成组,组建33人的防守队伍日夜值守,同时对过往车辆、人员,筛来源、量体温、排隐患。“守住这个关口,守住了胶州、青岛的‘娄山关’,我们一定得加倍认真。”刘京明说。

每天在一线抗疫的刘京明,心里有一副“作战地图”。里岔镇的101个村庄被划分为12个战斗单元,他带着一线防疫同事们仔仔细细建起四层排查体系,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缝隙。

“严细实”把好青岛“西大门”,胶州这个镇做了这些事

“我们这个书记不仅明察秋毫,还善于顺藤摸瓜。”里岔镇张应社区管区书记刘汝镇说起刘京明的细致劲儿,“前期摸排小企业、小作坊,我们一开始只想到摸排这些地方是否有来自疫区的工作人员。可他却提醒我们这些小企业和作坊的生产原料,是否有从疫区运输进来的,都是从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运输过来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也正是有了层层防控、家家宣传,里岔镇群防群治也更严密。寺西村村民张桂法儿子原定正月十三结婚,张家主动给亲朋好友发微信,表示婚礼“谢绝宾客,只求祝福!”

(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王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