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字在清朝以前的2000多年,没有得到简化?

枝枝叶叶


汉字经历过很多的简化和补充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汉字。最早的甲骨文,到大篆、小篆、金文、繁体字、再到简体字一系列蜕变过程。

汉字的简化是社会和汉字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可以减轻学习者识记负担,提高阅读和记忆的效率。同时,汉语言的难度足矣挫伤外国友人学习中文的热情,汉字的简化让学习的难度降低,让“汉语热”成为现实。有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动呲打呲1111


汉字的简化不是从民国开始,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和文字使用它的人越多就会越简单。

普通话相对方言简单,现代规范字相对古文简单,实际上正是知识,从精英普及到普通人的结果。历史上推动汉字简化的力量在于让他书写更方便,更快捷。比如王羲之时代给人写书信,常用一个敬称【卿】字,他的笔画实在太多,草书就干脆简写成一笔。
这样的写法,几乎没有什么文字学依据,但大家都接受。对抗这种简化力量的是文字的一种叠床架屋的过程,比如:这个【𦥑(ju)】字,表示双手相叉,后来这字少用了,再给他再添两只手,变成【舁(yu)】又加只勺子变成【與(yu)】,再来只手变成了【舉(ju)】字,所以,【舉(ju)】字杂七杂八五只手外加一个勺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同时,【與(yu)】字又从实词变成虚词,书写任务非常繁重,所以草书里干脆给他减去几只手,恢复最古的简单写法也是常理。
而它作【举】的这个意思,只在一些成语中保留下来,比如:【选贤与能】,其实就是【选贤举能】,而像气息的气,云朵的云,这些实际上都比后来带个【米】,带个【雨】的所谓【繁体字】要早。

在古代让人接受简化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小学语文课上经常用来举例的这个【明】字,日月明大家很熟悉了。实际上,这也称的上【简化字】。虽然上古文字中比较早就有日月明这种写法,但后来人们并不认可,可能日月当空的异象,难以解释吧。在小篆中明字左边,其实写作囧是窗户格子,汉代人理解的【明】就是月光,从窗户中间照下来,后来他隶化变成一个目字,跟肉字旁隶化成月一样方便书写,到唐代刻石经的时候,考订文字,才确立说古代如果有简单写法,就采用古代写法,所以日月明这才开始流行开来,但几千年来并没能完全盖过其他两种写法。

所以跟现在一样,阻碍文字简化的力量在于习惯和认为某种写法更科学的观念。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大部分文字变成现在这副模样,都是将错就错的结果,没有经过文字学的训练,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一个字最初的含义,比如:简单的一个【盡(jin)】字,繁体字【盡(jin)】下面一个皿,大家知道是器皿,但上面是啥,古人基本没有概念。

近代的文字学家认为,这个字从战国开始就写错,后来人几乎没搞明白过。罗振玉认为,他实际上是像个刷子,这个字表示吃完东西洗刷餐具,然后衍生出结束的意思。但是这种刷盘子的意思,有文字以来基本没有用过。既然如此,拿草书字体【尽】字来简化有何不可呢?所以我们现在的简化字基本都是古代这几种力量对抗之后的产物。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简化。比如邻居的邻,现在的简化字应当来自汉代。他忽略了声旁令和㷠字,读音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合理的简化字,将来可能需要改进。

所以简汉字,在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里一直在简化。


公元前


中国50年代汉字简化委员会一些不懂汉字的委员专家瞎简汉字,造成无法挽回损失。有些汉字不能随意简化,丢失了汉字的本义,找不到源头了,砍断了文化传承。举一例如下:

鄉(乡),会意字,看篆字形态很生动,本义是大家围着锅灶在一起吃饭,演绎为群居、部落、鄉村,又引伸为开嚮(发工资)、嚮钱(饭钱)……

现在简化为“乡”,一个人跪在地上,饭锅没了,其他人没了,吃啥?犯错误罚跪呢?怎么体现“乡村”本义!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了。

这里不是主张强制恢复繁体字,而是提醒不要丢弃繁体字,更应学会繁体字。


东之水3255259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文字的简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有原因的。

远的不说,新中国建国以后,1956年,《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的《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汉字简化方案》。

这个简化字,就是我们今天用的简体字。

至于为什么推行简化字,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扫盲。

由于满清的愚民政策,以及民国的长期战争、分裂,中国的文盲率极高。

建国时统计,当时农村男人文盲率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妇女文盲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萨沙的奶奶就不怎么识字,说起来她还是商人家的小姐,并不是家里没钱,而是没有让女孩子学习的风俗,只需要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基本数字、地名就行了。

所以,中国平均文盲率超过百分之八十。

根据我国研究,汉字扫盲想要成功,至少要能比较熟练使用2000个汉字,认识3500个字,这是最低要求。

如果识字不到2000个,就无法完成最基本的日常阅读和书写。

这个书写还不是写文章,而是写非常简单的信件。

3500个字很容易学吗?

当然不容易了。我国小学五六年级,才能达到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孩子们上五六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成年人扫盲通常只能学习1年左右。

如果学习繁体字的话,扫盲难度确实比较大。

打个比方,繁体字的《開學了》有30多笔。

但如果使用简化题,简体字的《开学了》就变成了10多笔。

所以,我国简化字主要是针对常用字,共有1634个常用简化字,基本覆盖了2000个必会汉字。

这样一来,我国1950年文盲率高达80%。到了14年后的1964年,中文盲率下降到了52%,有了很大进步。

然而无论唐宋元明清,不存在大规模简化汉字的问题。

因为,这些朝代,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而统治者认为农民不需要识字,越有知识越反动。人不识字,没文化,就容易被愚弄。

所以,中国古代虽然科举盛行,民间很多读书人,但识字率很低。

各大朝代,中国识字率在10到20%。但是,这种识字率同我们今天并不是一回事。

所谓识字的人,只有10%能够读书和写字,其余大部分是略识几个字,看得懂招牌、便条、官府的简单榜文之内,认识的字只有几百个而已。按照今天的标准,这些人就是半文盲。

既然是刻意愚民,当然没有必要简化字了。


萨沙


1949年文盲率为95%。

历史早期是生产力水平底下,不允许大量人口脱离生产去读书,所以不需要简化汉字;宋以后是统治的需要,“知识越多越反动”,不可以有太多读书人,所以不能简化。这是驭民术的作用。

1949年之后,为了提高全民素质进行了扫盲教育,汉字的繁体成为障碍,所以有后来的简化字。简化字对十几亿中国人来说是必要的和积极的。港台繁体的保持很大程度是国民党到台湾后为了维护“道统”地位而为之。当今很多书法爱好者喊着恢复繁体,实属螳臂当车,但有一点,越复杂的汉字,书法越好表现,仅此而已。


汉水冷雨夜


首先我们要明确汉字,对于汉族人(当然今天是指全国各族人,仍至全世界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最最主要功能是什么?这交流,是记录,是传承。如果失去这么些功能,再古再接近原创又有什么用!?契丹文字没简化,更苍古!全国能认的的专家超不过三个,试问没简没化,多古多近原创,有用吗?清朝(包括清朝)以前的朝代,是愚民,奴欲人民的时代,统治者!怕劳动人民知书识字,也不把字的简化放在心上,只有为功名,进身仕途的极少数富人才有机会读书识字,其余都是文盲,统治者的愚民!只有共产党得天下后,为扫除文盲,人人可看书读报写信日常字据,才在国务院下设文字委员会,对日常用字频率高的繁体字进行简化,有利推进文字普及和扫盲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文字的普及应用!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功绩,文字创造来之于民,人人能读写是最基本的权利!当今有些人自已不知几钱几两,更不知有几毫几厘,妄谈简化汉字。一味赞繁体字好,你能写出几个繁体字!?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今天文化教育普及如此深广,确切地讲简化汉字功不可莫!对书法牌扁及特殊用途也作了明确规定,可用繁体字!简化汉字也有遵循原则,即参照草书例,民间约定俗成例等,参与简化字的专家学者都是当时文学,历史,社会学大家!非泛泛之辈!且是后人可妄谈的!?


小年轻160


“汉字在清朝以前2000多年没得到简化”,这个说法不对,因为不符合事实。

实际上,现在的简化字,相当大部分是在清朝以前已经被简化了的,不过是很多没经由“官方”公布而已。

现在的汉字,至少来源于殷商时期,这一点,全世界皆有共识。甲骨文中的1500个字左右,与现在的汉字,不管是简化过的还是没简化的,有内在的延续关系。

甲骨文,同时存在的金文,再到后来的六国文字和秦的小篆,这属于古文汉字阶段。这个阶段里,金文一般比甲骨文繁复;六国文字,其实还要加上秦国的大篆,一般比金文简约;而秦统一六国后的小篆,相对来说,又回到繁复。

(“无”字的隶变)

“隶变”,是古文汉字和今文汉字的分水岭。

通过“隶变”,把小篆圆转不断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竖、撇、捺;还改变了偏旁;混同了小篆中形体不同的构件,同时也分化了小篆中形体相同的构件。

自此,发生了两种情况,第一,是汉字失去了象形色彩而变成符号性质的文字;第二,开启了由繁趋简的大门。

隶变以后的隶书和楷书,属于今文汉字。今文汉字里,又包含近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即便魏晋时期的隶书,也叫“近代汉字”,因为是与“古汉字”相对而称的。

隶变,是汉字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简化,几乎所有的小篆字体皆有简化。所以,不能说清以前2000多年汉字没有简化。

隶变以后,今文汉字还有简化吗?还有。

比如,汉朝,“東”,已经有人简化为“东”,此人为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游,他是个书法大家,据说章草由他所创。在《急就章》里,他把隶书的“東”,写为“东”。

东晋的书圣王羲之,也多次把“東”写为“东”——

这大约就是现代把“東”简化为“东”的最早依据。

再比如,至少在东晋,人们已经把“門”简化为“门”。王羲之和王献之都这么写。

这也是现代简化字“门”的来源。

还比如,“長”,金文和大篆里,有两种写法——

隶变吸收了后一种写法,大概是为了使其方方正正。但在汉代开始,已经有人“返古归真”,写为“长”了,到了东晋,依然如此——

现代简化字的“长”,显然不是胡来。

还有不少字,不再一一例举。

约略算下来,清以前,至少约有400字左右的汉字被简化。

著名学者叶籁士做过统计,他认为,现在的简化字总表中,有360个字,是清代以前已经被简化了的。如果这样算,清以前已经简化过的字可能会大大增加,因为,被简化过了的字,很多不用再进简化字表,已经约定俗成在使用了。

关于古代汉字的简化,原来曾回答过类似问题,说到,官大的、影响大的文人功不可没。

上面说到的这400个左右的字,皆出于对这些人的统计。

比如史游,一篇《急就章》里,至少简化了30个字。

再比如王羲之,所用过“简化字”,不少于60个。“書”简化为“书”,他有十几种写法。大概受他的影响,王献之、王凝之、王导一干人,都简化着写。

还比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既为大官又是著名书家,都没少用“简化字”。

有意思的是,唐代皇帝高宗、太宗、玄宗,也都使用过“简化字”。

(唐太宗写的“爱”已无心)

概括清以前的“简化字”,大体上采用了使用古字、俗体字、异体字,以及行、草书楷化等方法。

俗体字,是非大官和著名文人、书家,即民间在使用中简化的。

另外,唐宋以后,特别是明代,印刷逐渐成熟,印刷体也随之出现,制版工匠亦推进了汉字简化进程。

套用一个说法——“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字就是用来写的”。

金文,是因铭刻在王公贵族所独有的青铜器等上面的需要形成的,其繁化,是为体现神圣、尊贵。

随着文字缓慢的普及,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写字,是为了记录和交流,因而,便于学习、书写,肯定会成为主流。

这是汉字简化的根本推动力,谁也无法逆转。

当然,作为有如此之大使用基数的汉字,本身,其又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所以,简化,只能是个约定俗成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是缓慢的、不可强行推进的。

有没有必要退回到简化之前的繁体字去呢?应该没有必要。

退回去,必然造成华文圈巨大的混乱,浪费人力物力时间。已经用的好好的了,干嘛画蛇添足?不如集中精力谋发展。

以后,汉字要不要继续简化,不必过度操心,有了这种社会需要,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一老沈一


大家好,我是冀东老李,今天我们聊聊汉字,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都是简化字,它书写简单,认起来方便。那么这么多好处的字体为什么在清朝以前没有得到简化呢?

其实以前没有得到简化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古代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生产力也是不太高的,那时候的人们只注重劳动生产,对读书写字之类的文化教育并不重视,还有好多人家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书,读书写字的都是大户人家,所以读书的少,对于文字到底该不该简并不需要去考虑。

但到了解放以后,也就是1949年以后,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了提高我国的百姓的识字率,加快扫盲识字进程,那些繁琐的字体越来越不适合我们大众,也成了扫盲的障碍,于是我国就提出来简化字的构想,从那时起简化字成了我国人民来习字的重中之重。

但现在很多书法爱好者,他们一直沿用繁体字,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汉字越复杂,书写的字体越好看,也越好表现,仅此而已。

老李我说的不一定对,希望大家在一起多多交流,好了,就写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冀东老李


汉字从形式到内容一直在简化,怎么说两千年没变化呢?就像现代服装一样,变得简洁大方时尚。

发展才是硬道理。繁体字就如过去娘娘的服饰,看上去端装、端正,可那得是足够闲的娘娘能花上半晌把繁琐的服饰穿戴齐整,怎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呢?

文字只是记载信息的符号,日语片假名只用汉字偏旁部首,照样能表达完整信息。解放后简体字方案的推行,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的识字率,总惦记繁体字那点余香有什么意思。



闲着聊聊天呀


简化字一直有,颜真卿楷书中的简化字看看!腊、丰、边等字唐朝就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