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病例:59岁的张大姐在半年前因为反酸、烧心、进食吞咽不适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在我院就诊,在检查过胃镜后诊断为:Barrett食管(又称巴雷特食管),当时给她开了一些药物后交待其定期复查,张大姐回家后上网查资料后得知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结果半年来吃不好,睡不好到处就诊,隔三岔五的就往医院看病,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求做一次胃镜,天天想着这个事,怎么劝都没用.........

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了解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又称为巴雷特食管,是一种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取代的病理现象,所以又称为柱状上皮化生食管,最早是英国人Norman Barrett于1950年发现,所以命名为Barrett食管,目前对于胃食管反流会引起Barrett食管这一点是较为公认的,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病尚未明确,并不是所有的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都会发展为Barrett食管,根据资料显示,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发展为食管腺癌的几率比没有Barrett食管的普通人群高30~125倍,癌变率约为5%~20%,Barrett食管一般无遗传倾向。

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很多患者在检查出Barrett食管后,并且了解到其为“癌前病变”以后会担心进一步发展为食管癌。其实Barrett食管虽然是有概率发展为食管癌,虽然重视这件事是对的,但并不需要因为这件事过分的恐慌,反而对病情治疗和控制不利,Barrett食管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正规且规范治疗部分Barrett食管是可以逆转的。

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诊断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的诊断需要胃镜配合胃镜下的病理活检才能确诊,一般病理诊断下显示为单层柱状上皮。

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Barrett食管的病理图片 可见柱状上皮下固有食管腺

逆转病例一例:

今年2月刚过完年,一位47岁的罗大姐,也是因为反酸、烧心等症状来我院就诊,胃镜显示食管下段,齿状线上方可见一岛状橘红色区域,边界清,诊断为Barrett食管,罗大姐强烈要求进行治疗,在规律服药三个月后,再次复查胃镜,依然显示食管下段,齿状线上方可见一岛状橘红色区域,病理活检依然显示符合Barrett食管,于是再次服药三个月后再次复查胃镜依然可见此橘红色黏膜,不过范围有所缩小,因为此患者Barrett食管较为顽固,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在内镜下进行放大加碘染色进行定位后,以氩气刀进行微创治疗,然后出院服药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在10月国庆节过后复查胃镜显示Barrett食管已经消失。

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Barrett食管虽然较难逆转,但并非不可能

治疗Barrett食管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案分别为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抑酸药(奥美拉唑一类的)配合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有癌变倾向的患者需要进行内镜下的微创治疗(高频电、氩气刀、EMR及ESD等),以上均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不过因为创伤较大一般不建议。

所以一旦有了Barrett食管不要太过于惊慌,这样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正规且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逆转或者预防发展为食管癌。

小贴士:Barrett食管因为有一定几率复发,所以逆转治愈后建议治愈后半年内复查一次胃镜,如果无异常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胃镜。日常饮食需定时定量,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不宜饮用咖啡与浓茶,戒烟忌酒。

真实病例,“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巴雷特食管并非不可逆转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健康科普文章,如果有什么想问的或者意见,可以留言私信我,我会尽量回复大家,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