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扩容是利好还是利空?

谜桔


应该是一个历史性的大利好!这么多年上市公司成稀缺资源,一个巨亏的公司的壳都成香饽饽,可以卖几十个亿。在被巨大的股民宠着的上市公司已经失去了其根本性的发行股票的原始初衷,变得不求上进,不去做回报股民的基本要素,弄来弄去就只想白融钱来搞好自己、折腾来折腾去,一会儿钱就折腾完了。随几年经济形势欠佳,股市越来越熊,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干脆注册制,终于让他们知道上市公司不是香饽饽了,玩个概念融钱的时代过去了!所以,目前随着巨大的注册制公司入驻,大浪淘沙,真金白银的公司才是值得投资的。所以应该是一个历史性的大利好!


爱思考的金大陆


从前你爸妈只有你一个儿子,不但你爸妈痛爱你,还有你爷爷奶奶也痛爱你,你童年过得很幸福。后来,你爸妈又生了一个弟弟,你爸妈为了更好照顾你弟弟,对你关爱没以前那么用心了。过了一年,你爸妈又造孽生了一个弟弟 ,你爸妈更要辛苦赚养家了,基本上都不怎关爱你了。

过了二年,你爷爷奶奶生病了,你们家庭更加困难了,最可恨的是,你爸妈越穷越见鬼,竟不加制约又给你生了个妹妹,这个妹妹不但爱哭,还经常生病。

你爸妈身心疲倦,根本没精力照顾你们4个孩子,你长大了,渐渐不服家庭约束了。你学会偷东西了,还经常打架,学会撒谎。你二弟也跟着你学坏了。后来你们胆子越来越大,竟抢劫杀人了,你被判死刑,你弟被判死缓。

这就是股屎,你不小心被退市,你二弟ST罢了……


大广东金水哥


股市大扩容绝对是利空。尤其在制度不健全的中国股市,大扩容就是行情走熊的重量级杀手。

首先,从18年看,市场为什么熊了一年实际和上半年搞独角兽大扩容有关。外部因素有但资金不济和预期不明朗是市场走熊的主因。

其次,19年这波修复性行情为什么进行不下去实际上和市场大扩容预期有直接关系。科创板分流资金不说,就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发新股较1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过会率连续100%。说句实话就是在全市场搞变相的注册制。

第三,没有制度约束。上市的公司作假欺诈又会卷土重来。现在一些新三板的公司都在纷纷转板,想在主板登陆。如此以来,新股堰塞湖将无穷无尽。而且,人为把关不严又必将造成垃圾公司大量充斥市场。这个市场不跌反倒不正常了。

第四,管理视角和管理艺术缺乏。管理层一边大发新股一边给市场打气。可市场不是三岁小孩,没有实质利好,即使官话喊了千遍又谁人相信。管理视角漠视投资人的合法利益,这个市场没有投资功能,行情怎么能长期走好走牛。

最后,科创板推出也要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比如规模和质量,制度建设和赔偿等。一方面要考虑扩容后市场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制度创新。如还是按照原来的老思路,只注重融资功能而不注重投资功能。那科创板注定难以成功。


历史正义审判


5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本周的两家拟上市公司全部顺利过会,拟在主板市场上市,这是自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上任以来,连续7周上演的IPO过会100%率。面对A股如此快速扩容,坊间褒贬不一。

有人说,股市大扩容是件好事,这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让更多的科技企业上市。还有人则认为: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股市大扩容,这会对股市产生抽血效应,如果没有增量资金的介入,一下子又要来圈这么多钱,股市能不下跌吗?

实际上,A股市场这几年扩容速度实在惊人,A股从建立到现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己经发展到三千七百多家上市公司,纵观美国股市在二百多年时间才发展到八千多家,双方相比A股的扩容速度已经够快的了。为此,很多投资者认为,以A股这样的扩容速度,会欲速则不达,股市未来趋势反而会越来越疲弱。

对此,我们认为,股市大扩容对于公司的大股东有利,本来公司上市前价值只有1个亿,一旦成功上市后价值从1个亿变成10个亿,100个亿。而一旦成功上市后,只要通过二三年的禁售期,新股解禁之后将会诞生无数千万富豪,所以股市大扩容对于上市的大股东是特大利好,真正的受益者。

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肯定是利空。因为上市企业数量增加后,股票多了,而全社会的资金总量就这么多,也就是说上市企业越来越多,本身就能融到的资金也会越来越少,对资金起到了较大的稀释作用。当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牛市当中,股市大扩容这样的利空可能会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外围资金入市,而被不断上涨的资本市场所忽视和淡化。

目前A股是震荡下行,之前科创板也要在今年6月末推出,科创板基金千亿资金早已提前预售,必定会给A股造成资金分流影响,而现在如果A股再搞大扩容,由会对股市产生极大的抽血作用。盲目的快速扩容,真正伤害的不仅是中小股民,也会对市场的信心造成极大冲击。当然,我们除了要监管层放缓IPO的速度,提高IPO的质量外,还要求增加再融资、定向增发的通过的难度,使A股市场有个喘息的机会。


不执著财经


股市大扩容对于某些人是特大利好,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是特大利空,所以股市大扩容站在不同角色来看是利好还是利空看法就不一样了。

股市大扩容对谁是特大利好呢?

股市大扩容也就是拼命的IPO发行,大家都知道IPO最为收益的自然就是准上市公司变成真正的上市公司,一旦准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后公司的价值就是真正的变现了。公司上市钱价值只有1个亿,一旦成功上市后价值从1个亿变成10个亿,100个亿的价值。从而可以知道对谁最收益了,自然就是对于公司大股东,一旦成功上市将会诞生多少千万富豪,所以股市大扩容对于上市的大股东就是特大利好,真正的受益者。

股市大扩容对谁是特大利空呢?

股市大扩容对于股票市场是好事,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让更多的公司上市;但对于中小股民投资者却是特大利空消息;股市大扩容就是抽血,那这个血液就是中小投资者口袋的钱,中小投资者的钱都被IPO抽掉换成了垃圾股市,从而中小投资者换成了垃圾股份到账市场缺钱,股市缺钱没有资金推动股价,股市出现持续的杀跌,股市持续的杀跌造成股民投资者亏损累累;股市大扩容对于投资者是特大利空。

股市大扩容对于那些准上市公司,对于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特大利好,唯独对于股民投资者属于特大利空,股市大扩容抽血导致股市缺资金,从而出现跌跌不休的行情,让股民投资者血本无归;近几年的A股就是由于大扩容导致A股人均亏损50%以上。


老金财经


当然大利好啊!太利好了。首先,利好上市的公司老板,圈到钱了,变富翁了,可以移民、高消费了;其次嘛,利好当地啊!公司上市圈到钱了,工人工资可多发一点了,扩大点生产也可多招点工人了,何况老板最受益,怎么也要高消费些(虽然很多老移民,但总有不少时间呆公司的。)对当地发展不是很好?!再就是对交易所、国家利好啊,税收怎么也多收些了吧!解决点工人用工也不错啊。

当然,对股民来说,可就“大利好”得吓人了,不断圈钱上市,很多为上市业绩做假!高价发行,上市变脸长期下跌等等!虽可选公司多了,但一不注意可能就选到长生生物、新城控股这样的公司,那可就跳楼也没地方去!所以新股大发行上市,对别人都是利好,唯对股民利空当头,远远大于利好的。


星光90035601


参与主体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有人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为优化资源配置,有人为创新项目得到资金扶持,有人为赚辅导发行费用,有人为上市圈钱伺机开溜,有人为政绩光环,有人为手中套牢股票的价格贬值、、、、、、,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是,也不能一“大”遮百丑,还得规范、公平、公正,还得加強基础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还得严厉打击内外勾结、兴风作浪的妖怪,荡涤污泥浊水,把中国股市建设成为一个高效理性的投资市场。


桂花酒叫花鸡


5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本周的两家志在主板上会的企业全部顺利过会。这是自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上任以来,连续7周上演的IPO过会100%率。面对A股如此快速扩容,坊间褒贬不一,有人说;股市大扩容对于股票市场是好事,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让更多的科技企业上市。还有人说;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股市大扩容,这会对股市产生“抽血”效应,没有增量资金的介入,一下子又来了这么多圈钱的,能不下跌吗?那么到底市场是如何对待A股的快速扩容,小编认为;A股从建立到现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己经发展到三千七百多家上市公司,纵观美国股市在二百多年时间才发展到八千多家,双方相比A股已经够大的了。欲速则不达大家都懂,但有多少人真正能体会到它的精髓。特别是目前A股震荡下行且科创板开板在即,这个时间窗口IPO过会率一再高企。使得整个市场熊长牛短形象,抽血效应更为明显。盲目的快速扩容,伤害的不仅是中小股民,也会对市场的信心造成打击。A股目前还有许多急需完善的地方,但绝不是为某些企业大股东圈钱而去急速扩容。过快的扩容不仅是中小股民投资者的利空,更是我大A股市场的大利空。



梁安樵夫


股市大扩容是降底的企业入市的条件。短期内会有大量的企业进入股市。对股民来说肯定是一个利空因素。它会造成股市大盘指数的严重下探。搞不好还有造成股灾的风险

但如果股市大扩容有与之相对应的严苛的退市制度那就另当别论了。

就拿美国来说,美国的企业入市的条件是比较低的,每年有来自国内外的上干家企业入市。但他有严格的退市制度。所以每年有大量的企业退市据说美国股市的退市率达百分之八十!这样就保证了留在股市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他所实行的是完全的市场化机制,从而倒逼企业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做优秀。

而反观我国的股市,一直在扩容。特别在近五年来股市几平扩容了一倍。甴原来的二干多支股票扩容到现在的四干多支!但我国股市至今还没有出台严格的退市制度。这就严重地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打个比方,就象一个人吃的多拉的少。长期下去这个人肯定会生病。所以我认为国家敢紧制定出严格的退市制度吧。如果再这样下去股民对中国股市真的绝望了!。,


张望情


哈哈,一立方体的水缸里,最多放十几条半斤的鱼,现在本来放了十几条了,还要再放进十几条,最后结果就是全死了?

有人既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既想把散户赶走,还想把散户的钱留在基金里,而基金经理最怕股市上涨。一来不好玩老鼠仓,二来基民赚钱就赎回了,基金骗不到钱了?

以改革和发展的名义,掠夺人民的财产,其实就是公开合理的抢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