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静夜思》短短二十个字,为什么会用两个“明月”呢?

Freedom20180214


因为这样更加朗朗上口。



《静夜思》是李白的名篇。估计,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东亚地区,会背诵的人应以亿计,可见其流传之广啦。原诗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过,按照宋元之前的版本,原诗很可能是这样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唐诗宋词,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有不少,而这首《静夜思》,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首短短的五绝,才区区二十个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我看,不外乎触动了游子的痛点,另外就是,自然而然,朗朗上口。


游子思乡,是人间最朴素的情感。一向诗风狂放的李白,为什么会突然沉静、隽永起来了?这很好解释。因为,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柔软的所在,所谓铁骨柔情是也。此时,再仔细品读宋明两版本,你就会发现,明版占优。


“明月光”是静态的,而“看月光”是动态的。接下来,一个“疑”字,更加烘托出月光的皎洁。以“明”代“看”,进而生“疑”,显然,更加符合当时那个静谧的气氛,也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诗人的真实心境。


再看看朗朗上口。诗歌的流传,朗朗上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读起来别别扭扭,势必会被时间所湮没。与宋元版本相比,明版中出现了两次“明月”,就恰恰体现出了流畅明了的特点。


在宋元版本中,“看月光”与“望山月”,“看”字不免有些突兀,“山月”则略显文绉绉,甚至有点拗口。我们再看看明版本中的改动吧,“明月光”与“望明月”,读起来确实流畅多了。


有人质疑明人的改动,有逢迎大明王朝的意思。我不这么看。经过岁月的浸润,将诗仙李白的大作,稍加润色,从而,将其推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本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后人,应该乐观其成才是呀。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优美的诗歌,真是我们的福气。


俚言杂谈


《静夜思》

床前寒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目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可能被后人更改过,应该是这么写吧)





圣恒标


现在的版本,是明末清初怀念前明的文人改过的,原文应是:

床前望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LTYwuhan


根据太多的史书文献记载,宋朝以前的《静夜思》才是李白的原稿,那么究竟是谁给李白改了两个字呢?先是明朝赵宦光、黄习远只改了第三句为“举头望明月”,然后清朝康熙沈德潜改了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到了乾隆皇帝二十八年的时候,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取了前两位的改动,才终于造就了今天非常经典的《静夜思》。究竟改了这俩字好不好呢?我认为,有先入为主的理念,再者两种风格读下来后能不难发现确实是现代流传的这个版本更加朗朗上口。无论这俩字改不改,李白的思乡情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大彻大悟4850



山谷里的野菊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有五十多个版本,我们现在熟知的这个版本,是明代人的版本,还有一个宋代人的版本,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李白诗集最早的版本-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

书中记载的《静夜思》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显然,宋代的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创。但我们现在读明代的版本,感觉很通顺。为什么呢?因为是修饰过的,是在经典流传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起来的。

明代人喜欢唐诗,好评唐诗,也爱改唐诗,并对唐诗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印制了许多唐人诗集,所以李白《静夜思》这首诗被改来改去,最后在民间普及并流传至今。


晋唐风骨


这种表达方式小可称之为“诗歌和弦”。

这是古诗词创作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便大的特色就是重复使用某个字或词、甚至是词组。

比如杜甫《曲江对酒》“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里两个花字对两个鸟字,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个峡字对两个阳字。

比如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中有“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无题》中有“一寸相思一寸灰”两个一寸,还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比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比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一个律诗用了三个“黄鹤”。

《诗经》里的《关睢》“参差荇菜”,《蒹葭》里的“溯洄从之”,汉乐府诗中的《江南》用了六个“荷叶”。

李白《静夜思》二十个字用了两个明月,君不知李商隐《夜雨寄北》二十八字,用了两个“期”,两个“巴山夜雨”耶?

可见在诗词中重字很常见,那么为什么要重字?或者最关键的问题是,重字有什么好处?

会产生别具一格的韵律之美。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因为有时没有乐器,所以需要在吟哦之间产生出一种乐感来,这就是平仄格律的前提。而重字则是一种提升节奏感和乐感的有效方式。

我们在听音乐时,不论是哪一种音乐,流行或者古典,总会听到在一首曲子之中,会有部分节奏或者节拍不停地反复出现,把这种重复的专术业语好像称之为Riff,德语应当称为Kontrapunkt。重复使节拍相连,会在相连之中生产不同的变化,从而会强化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让整体特别协调。

在不同的位置重复用字,就等同于在一首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阶段进行旋律的穿插,或者可以解释为一种诗歌的和弦,正因为这种“和弦”的存在,让这一首诗在音律上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节奏之美,有递进、有迂回、有一种“似曾相识、恍然重逢”的剧情,有一种“众里寻她,那人却在”的温润。

重复是旋律美的一种。

现代文写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重复,君不知有一种修辞方法称之为排比耶?在现代诗歌中也是如此,“诗歌和弦”(重复用字)是相当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

排比的最大特色不就是通过语气的强化,从而产生一种情感的递进么?而这种语气恰恰就是一种节奏感。

小可,将之称之为“诗歌和弦”。


亦有所思


来欣赏一下李白这首千古名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可能写于秋天,秋高气爽,月光如洗,春天或夏天空气潮湿,不可能有皎洁的月亮。再加之古时候没有工业污染,空气纯净,夜晚四周静谧,偶尔远处传来几声狼嗥,时高时低,特别适合诗人胡思乱想。那么问题来了,李白在秋天明月下想些什么呢?请看注解:

静夜思,与李白和,并遵守原平仄再改对仗。

杨妃胸露光,

李太汗泄霜。

千杯荡幽月,

一心入梦乡。

这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来是思红颜知已!明月是借代杨贵妃的!写得真妙!


书画报道网


床前明月光,明月姑娘脱的精光站在床跟前?疑似地上霜,她的皮肤又白又嫩像地上的霜一样白。举头望明月,抬着头看着这么漂亮的明月姑娘,真尼玛美啊。低头思故乡,又想到老家的老婆跟孩子,不由得低下头。感觉很愧疚。。此首诗表达了出门嫖风那种内心焦急[呲牙][呲牙][酷拽][酷拽]


风清扬日记


汉魏以前,诗歌多见同字叠出,诗经中最多见,一咏三叹,极尽情致,读来气韵绵长,人不觉异。其后诗歌发展,平仄要求趋于严格,五言七言越发短小,同字出现,或者意向相同都会影响平仄掌握以及诗歌意向的表达。相同字的出现可能是对诗歌节律及意向的“触犯”,一般人作诗尽可能回避,“避同”是总的原则,但常用词汇就那么多,不犯是不可能的。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练字》一篇中有言:“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不以格律限制所要表达的意向。成为对此类作品解释的理论基础。从另一方面看则是理论服从了诗歌实践,最终达到两者圆融。李白《静夜思》一首,今人耳熟能详,纯以口语入诗,连用两个明月,充分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情结。若单以以格律要求,便见语犯,但以情致表达看,却很到位,成为千古名篇。再有就是广为人熟知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巴山夜雨”四字出现两次,更是打破规则,然而后人只觉其诗意境极美,甚至把它作为一种诗歌特色来推崇。其后如苏轼等大家也在诗歌中有此种犯字表现。司空曙在《二十四诗品缜密》中有“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确立了这种避同求变的规则。然而打破规则,往往就能创造出新规则,关键看谁打破规则。二李对诗歌意向的控制,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地步,说白了已经到了不讲规则的至高境界,因此出句便见不同常人处。但也不是随意滥用,这种意向的表达一定强势意向情感的支撑。“语若犯,思必痴”。成为一种规律。这个痴(情至)字已经不是司空曙所说的痴(呆板)的意思了。情至痴处,自成法度变化。这是后人为李白《静夜思》中的复用明月做的诠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