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進行烏桕良種繁育?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南粵新農人


烏桕,又稱臘子樹,主要分佈中國黃河以南地區,是大戟科鄉土樹種,屬於落葉喬木,花期為4-8月。但很多朋友種植烏桕都不知道如何去正確的進行良種繁育,這是烏桕生長不好、烏桕產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沒有正確掌握烏桕的良種繁育,烏桕也不會生長旺盛。為了保證烏桕豐產,就要合理地、有效地進行種植。下面就與大家共同分享關於烏桕如何進行科學良種繁育技術。

烏桕良種對增產的作用

烏桕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受著複雜的自然條件,長期異花授粉以及人們在較低的生產水平作用下,發生了多種多樣的變異,分化出許多變異類型或品種。由於品種類型不同,其形態、生理、生態和經濟性狀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異,如種子的大小、蠟皮的厚薄、產量的高低、成熟的遲早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優良品種,種子大,千粒重達328克;蠟皮厚,含蠟率高達44%以上,油分多,黑籽含油率高達22%以上,桕籽產量高,有的單株產量達60多公斤。而一般和較差的品種,種子小,千粒重不足140克;蠟皮薄,含蠟率僅為20%3含油少,低的僅為15%強一點;桕籽產量低,單株產量僅為2、3 公斤。

烏桕成熟期,有的早在10月中旬成熟,有的遲到12月上、中旬成熟。在廣大勞動人民長期經營烏桕生產過程中,選擇了許多優良的品種類型,形成了一些“農家品種”。所謂良種,就是遺傳品質好,種子優良,產量高,因此,在發展烏桕生產時,要選擇優良品種,改造低產品種,有了優良品種,還要注意栽培和管理方法,否則也很難實現高產穩產。在改造低產樹方面,採用良種嫁接的方法,可以實現結實早、產量高、品質好的目的。

烏桕的品種類型

由於烏桕在長期人工選擇、自然選擇以及異花授粉的作用下,形成了許多“農家品種”。這些品種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如在浙江省有葡萄桕、雞爪桕、銅錘桕、鋼叉桕、拳頭桕、飯糰桕、楊柳桕、五爪桕、滿天星、龍爪桕等;在湖北省有五爪龍、緊朵桕、蘭花籽、正花籽、大木籽、小木籽等。

在湖南省有皺皮籽、反花木籽、鐵殼木籽、米木籽等;在福建省有串蛋桕、葡萄桕等;在貴州省有大顆雞爪桕、長穗雞爪桕、短穗雞爪桕、長穗葡萄桕、短穗葡萄桕等;在安徽省有木桕、烏桕等。這些烏桕品種有些是同名異物,有些是同物異名。

通常栽培的烏桕有兩個變種:即雞爪桕葡萄桕

  • 雞爪桕

要開兩次花,具有兩種花序,第一次開花的是單純的雄花序;第二次開花的是雌雄異花同序的花序。第一次花序著生在春梢頂端,沒有雌花,所以不結果;第二次花序著生於一次花序的基部,花序的下部著生雄花,上部著生雄花,有的第一次花序脫落後,在基部長出夏梢,然後再在夏梢頂部長出第二次花序。

因為它要開兩次花,所以形成的果穗分權,呈雞爪狀,故稱雞爪桕。葡萄桕只有一種花序,花序直接生於春梢頂端。花序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為雌雄同序。

  • 葡萄桕

果穗成串,很似葡萄,故稱葡萄桕。雞爪桕的第一次花序出現得比較早,壯齡樹4月27日前後,幼齡樹5月8日前後。整個開花時間約60-70天,其中第一次花序從出現花序到花序枯萎約50天,初花期到終花期約20天;第二次花序約為30天(花期20天)。第一次花序與第二次花序有10-15天的重疊期,當第二次花序的雄花開放時,第一次花序已經枯萎脫落。葡萄桕花序的出現較遲,約在雞爪桕的第一次花序之後,壯齡樹與幼齡樹均在5月14日前後,整個花期有45天左右,初花期到終花期約為30天。

烏桕雌雄花的開放時期不同,一般雌花開放早,雄花開放遲。葡萄桕的雌花開放期,幼樹於6月26日,壯齡樹6月11日;幼齡樹雄花開放要遲21天,壯齡樹要遲30天;幼齡樹雄花盛開期於7月2日,壯齡樹6月20日。雞爪桕第二次花序的雄花開放期,幼齡樹於7月3日,壯齡樹於6月25日。

此時,一次花序已進入終花階段,幼齡樹6月30日,壯齡樹6月19日。二次花序雄花盛開期,幼齡樹於7月15日,壯齡樹7月1日。當葡萄桕的雌花開放時,正值雞爪桕一次雄花的盛開期,雞爪桕的雌花開放期又與葡萄桕的雄花盛開期相吻合。在不同地區的物侯觀察,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這就為雞爪桕與葡萄桕的相互雜交授粉創造了條件。

烏桕優良品種

1、銅錘桕

這是蘭溪縣永昌、遊埠、女埠等區廣泛栽培的豐產品種,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選擇,用嫁接繁殖的優良品種。銅錘桕狀如鑼錘,故名銅錘桕。主要特點是枝粗葉大,葉質厚,葉片呈廣卵形,嫩葉淡黃綠色,兩側稍帶棕紅色,春梢頂部和秋葉呈紫紅色。花序粗短直立似燭,果穗短園形,排列緊密,每穗有15-20個果實,每枝春梢均能結果。

果實扁三角形,果柄粗短,果大皮厚,蠟皮厚而略發黃,種子有一條較粗的腹筋,每公斤種子約為3800-4000 粒(一般桕籽每公斤為6000-8000粒)。一般壯年樹株產15公斤左右,果實成熟期在11月中、下旬。其優點是產量高、蠟皮厚、結實早、耐肥、耐瘠,還具有枝條粗壯、鬆脆、皮厚,髓心大、容易進行嫁接的特點。缺點是果穗排列緊密,容易發生爛蒲現象。

2、選桕1號(大粒葡萄桕)

母樹是二萬餘株實生幼林中選出的。成葉淡綠髮黃,秋葉紫紅色,葉柄細弱而長,葉片常下垂,葉背朝上

。果實生長中期,果皮淡綠髮黃,果柄細長,每穗結果實10-20個,園形,花序中常有雌雄花間隔著生,結果枝少,常下垂。枝條色淺,半邊有紅筋,另一半邊青黃褐色,基部芽少,梢部則多。

從這一特徵可以幫助識別這個品種的接穗。在採收桕籽時,保留果枝長度比其他品種要長一些,否則將影響翌年春梢數量和果實產量。本品種早熟,爛蒲少,種子潔白,蠟皮厚,每公斤種子約3600多粒,果實在11月中、下旬成熟。嫁接繁殖的植株,第二年就可開花結果,三年後,株產2.5-3.5公斤。沒有大小年之分,比較穩產。本品種是從山地烏桕中選育出來的,對肥、水條件要求不嚴,比較耐旱耐瘠,適合山地種植。

3、選桕2號(大粒雞爪桕)

母樹於從浙江省文成縣選出。葉大色深,質地厚,嫩葉紫紅色,秋葉紅黃色。分權多,果枝粗短,果穗3-5杈,狀如雞爪。在生長期內,果皮深綠色,果實園形,皺皮,果柄粗壯,每果穗有20-35個果蒲,種子潔白,粒大, 蠟皮厚。每公斤種子約為2800粒左右:12月上、中旬成熟,無爛蒲現象。

本品種第一次花序也有少數離花能形成果實。嫁接後萌發力很強,結果枝多,果枝下垂。葉背朝上,新梢紫紅色,枝條色澤深,果枝帶方形,枝條髓心大面松,皮厚,便於嫁接。嫁接繁殖第二年就能結果,三年後株產2.5-3.5公斤。樹勢生長旺盛,樹冠為園形。在水肥條件良好的條件下,更能獲得優質高產,但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方栽培時,結實率較低。

4、小粒雞爪桕

此品種系實生繁殖,是浙江省金華、蘭溪等地群眾頗為喜歡栽培的豐產品種。發枝力強,枝條細短密集,果權較多,結果枝細密,結果多而果小。葉片小,質薄,菱形,果穗短,果實多,每穗在20個以上。種子很小,千粒重為180克左右。種子含油率達46.72%。單株能高產穩產。經濟壽命長,壯年以上的大樹,樹冠頗大,產量亦高,個別單株產量達50多公斤。

5、分水葡萄桕

母樹是從浙江省桐廬縣選出,當地社員用嫁接方法繁殖的。本品種主要特點是春梢分枝力強,結果枝多而細弱,因而結果累累,果枝下垂。沒有大小年之分,能保持高產穩產。果實扁三角形,果實較小。我場繁殖的這個品種,年年獲得豐產。

6、選桕3號(文成壽桃桕)

母樹於從浙江省文成縣選出,葉大,廣卵形,淡黃綠色,秋葉黃色,葉柄細軟,葉片常下垂,葉背朝上,色澤和樹形均較美觀。果實紡錘形,果皮光滑,呈草黃色,種子桃子形,粒大,蠟皮厚,為晚熟品種。12月上旬後果蒲開裂成熟。結果枝亦為草黃色,果枝常下垂,果皮薄,出籽率高。本品種用於庭園及道路兩旁綠化,具有豔花美果,黃葉迎秋之特色,對於綠化環境是十分適宜的。

烏桕的良種繁育

種子遺傳品質的優劣,對烏桕的產量、品質和生長都有直接的影響。凡是遺傳品質優良的品種,對於烏桕產量、品質和桕樹生長均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應繁育良種。選用優良單株的種條(接穗)建立良種基地--採穗圃或種子園,逐步實現烏桕生產良種化,以達到高產穩產。烏桕良種繁育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1、開展烏桕品種資源調查和良種選擇工作

對中選單株加以編號、標牌、登記,以便在建立採穗圃和繁殖嫁接苗時提供良種接穗條。在烏桕“選優”標準方面:嫁接後五年單株產量達7.5公斤以上,平均每結果枝果數在20個以上,20-30年生的實生烏桕,單株產量達25公斤以上,大小年產量變異幅度不超過20%。具有蠟皮厚、籽粒大、種子潔白,不易爛蒲、種子不易掉落、出油率達42%以上,母樹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冠生長均勻、結果層厚的植株。

2、建立良種採穗圃

為了改造低產劣樹和繁育嫁接苗,需要大量良種接穗。建立良種採穗圃,就可以滿足大量良種接穗的需要。建立採穗園有二種方法:一種在烏桕老產區,利用通過鑑定評選出來的優良品種的種條,作為接穗,對成片的低產劣樹進行嫁接,改造成採穗啊,以供採穗用。另一種是在烏桕新發展地區,缺少烏桕樹,而需大量栽植烏桕時,可用良種嫁接苗造林,建立採穗圃,以供繁育良種烏桕的需要。

3、烏桕良種繁育的方法

繁育良種烏桕的主要措施是通過嫁接方法來實現的。所以搞好嫁接技術對良種繁殖工作有重大意義。參閱本書採種育苗部分的嫁接苗的培育和出圃一節。採穗園的栽種密度一般為3.3*3.3米,也可以2X3米,即每畝栽植60至110株。

總結:想要提高烏桕的整體產量,良種繁育方法很重要。根據烏桕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什麼品種來進行良種培育。只有在種植前掌握它的種植技巧,並且熟悉烏桕生長過程遇到異常問題的解決方法,才能有助於提高烏桕的產量。


老趙談三農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烏桕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木本油料樹種,又是一種優良的園林景觀植物,在園林綠化中可栽作護堤樹、庭蔭樹及行道樹。在城市園林中,烏桕可作行道樹,可栽植於道路景觀帶,也可栽植於廣場、公園、庭院中,或成片栽植於景區、森林公園中,能產生良好的造景效果。這裡我們介紹烏桕種子的採集、烏桕的育苗技術,包括種子繁育、嫁接繁殖和扦插育苗技術;另外還介紹了烏桕的造林技術和撫育方法。

烏桕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烏桕為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春秋兩季葉色紅豔奪目,分佈於中國黃河以南的各省區,現已被廣泛應用在美化城市、公園、庭院、小區、道路街景中。

烏桕高可達 15m,樹冠整齊。葉互生,紙質。葉片菱形、菱狀卵形或稀有菱狀倒卵形。烏桕的花為總狀花序,蒴果,成熟時呈黑色,梨狀球形。烏桕花期在 4 ~ 8 月,果熟期在 10 ~ 12 月。烏桕適應性強,喜光,稍耐陰,稍耐寒,喜溫暖溼潤的環境。在年平均溫度 15℃以上、年降雨量在 750mm 以上的地區均可栽植。在海拔 500m 以下向陽的緩坡或石灰岩山地上生長良好。烏桕能耐間歇或短期的水淹。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紅壤、黃壤、黃褐色土、紫色土、棕壤等土類,沙到黏土不同質地的土壤,以及酸性、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均能生長,抗鹽性強。烏桕 1 年能發 3 次梢,有一定的深根性,側根發達,抗風能力較強。此外,烏桕生長速度中等偏快,壽命比較長。一般栽後 3 ~ 4年開花結實。嫁接可提前 1 ~ 2 年開花結實。

烏桕,又名木蠟樹、蠟子樹,為大戟科烏桕屬植物。烏桕喜光,耐旱,耐短期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在pH5-8的各種土壤上均可栽培。烏桕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木本油料樹種。烏柏樹冠整齊,葉色秀麗,入秋後紅豔美觀不亞於丹楓;冬天白色的種子簇生枝頭經久不落,也很美。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化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烏桕以其較高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越來越被重視。烏桕還是我國特有的重要工業油料樹種,以其種子為原料製成的桕脂和柏油,廣泛用於肥皂、化工、蠟紙、油漆和國防工業,現就烏桕的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一、種子採集

11月種子成熟,宜在果實露白時採種。正確的方法是,在15-30年生母樹的結果枝15—20cm處剪取果穗。從基部剪取果穗或採用竹杆敲擊以及砍大柱的方法都會影響烏桕生長和產量,不宜採用。

二、育苗

2.1 種子育苗

2.11 苗圃地選擇。選擇地勢平緩、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塊做育苗地,山地苗圃可選擇水肥條件好的緩坡,沿等高線整地作床。

2.12 整地作床。在頭年的冬季探翻1遍,結合整地施用硫酸亞鐵30-45kg/hm2進行土壤消毒。為防治地下害蟲,可用呋喃丹15kg/hm2進行土壤處理。同時施入腐熟農家肥15t/hm2做基肥,經犁耙後做成東西向的畦床,苗床高15-20cm、寬1.2m。

2.13 種子處理。烏桕種子於10~11月間成熟,當黑褐色果殼自然開裂、露出白色種子時即可採收。採收後的果實經脫粒、除雜、晾曬後幹藏。烏桕種子外皮蠟質,吸水發芽困難,播前需進行脫脂處理。方法是將種子放入容器內,用50~60℃的熱水加洗衣粉浸泡,邊倒水邊攪拌,讓其自然冷卻後,再浸24h;待種子外層蠟皮發軟後,搓洗種子外皮蠟質,然後將種子清洗乾淨。播前經對種子進行消毒,可用0.5%的高錳酸鉀浸種2h;春季播種必須催芽,秋冬季播種不必催芽。

2.14 播種。一般多在春秋2季播種,如為了避開農忙也可在冬季播種。播種時在苗床上開垂直於苗床走向成10cm寬的播種溝,溝距20~25cm,株距10cm,進行點播,也可撒播,播種量為112.5kg/hm2,播後覆土1~2cm。

2.15 出苗及苗期管理。播後加強苗圃地水分管理,春播約50~75d幼苗出土。幼苗生長期間加強中耕除草,一般全年進行3~4次。當苗高到10cm時按照株行距要求及時進行間苗、定苗、補苗。同時加強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理措施,促進苗木健壯生長。一般當年苗高可達60~100cm,可產苗18~22.5萬株/hm2。秋季落葉後即可出圃造林。

2.2 嫁接育苗

2.21 接穗採集

接穗應選擇優良品種母樹樹冠中上部一至二年生的健壯結果枝做接穗,一至二年生的實生苗做砧木,粗度以1cm以上為好。陝南地區烏桕主栽品種以葡萄桕和雞爪桕為主。接穗於早春採下,蠟封後於室內陰涼處沙藏。

2.22 嫁接及接後管理

常用切接法。嫁接時將砧木距地面5cm處剪斷,並削平剪口處;再把接穗剪成3~5cm,並有2個以上飽滿芽的接穗。接穗一側削成2.5cm長的左右斜面,在斜面的背面尖端削個45°角、長0.8~1.0cm的小斜面,然後在砧木平滑的一側豎切長3cm左右,深達木質部,再把接穗大斜面向內插入砧木切口,使兩者形成層對齊(如砧木切口比接穗切口大,至少一側形成層密接),最後用塑料條包紮即可。嫁接時間以春季為好,通常在驚蟄前後進行。嫁接成活抽梢後,只保留1個粗壯新梢,其餘抹去,並及時清除砧木上的萌芽。

烏桕的繁殖方法,烏桕為大戟科烏桕屬苗木。又名 蠟子樹,木油樹等。【形態特徵】落葉喬木。樹冠橢圓狀球形,具有毒乳汁。單 葉互生,紙質,全緣,近菱形或菱狀卵形.端尾尖。入秋葉變殷紅、 橙黃等色。葉柄頂端具2腺體。花單性,雌雄同株,形成頂生穗狀 花序.花小、黃綠色,最初全為雄花.隨後有1〜4朵雌花著生於花 序基部。蒴果木質,苗木種子球形、黑色,外包白蠟,固著於中軸上,經 冬不落。【地理分佈】主產我國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以浙江、湖北、 四川為主。【生態習性】陽性樹,稍耐陰。有一定耐寒性,較耐溼,對土 壤要求不嚴,不耐乾旱和瘠薄。主根發達,抗風力強.能抗火燒。對二氧化硫、氟化氫抗性和吸收能力強,對氣氣抗性強,對氣化氫抗性較強,並有吸附粉塵的功能。【綠化用途】為較優良的庭蔭樹和行道樹,也是綠化結合生 產的好樹種.還是工廠綠化和防護林的樹種。【苗木繁育】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進行嫁接、根插。(1)播種繁碴烏桕早的3〜4年生開花結實,遲的7〜8年 生開花結實.10〜15年生開始進入盛果期。花期5〜6月,果熟期 10~11月。①採種:宜選15〜40年生、樹形端正、子粒大而飽滿、葉色鮮 豔的壯年植株作採種母樹。採回的苗木種子經陽光曝曬後,去雜可獲 得純淨苗木種子,即可冬播,至翌春4月中下旬出苗。但般是將苗木種子 幹藏,翌年春播。②播種:因苗木種子外被蠟層,播種前要進行去蠟處理,否則影 響苗木種子吸水和發芽。一般用草木灰溫水浸種或用鹼水脫脂法處 理;也有用601溫水浸24小時脫蠟,然後將苗木種子陰乾播種。播種地選用向陽、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2月至3 月上旬進行春播。條播.條距20〜25釐米,覆土 1〜1.5釐米,蓋 草。每667平方米播種量6〜8千克。播後25〜30天發芽出土, 出畝率較高。③播種苗管理:苗高丨2〜15釐米時間苗。進人速生期要及 時鬆土除草,每月追肥1〜2次/伏天后停止追肥。雨季注意排 澇。一年生苗高60〜100釐米。嫁接繁殖優良品種可以嫁接;砧木用本砧。淸明節前 後用芽接、切接.皮接等。成活率較髙。根插繁碴烏桕根萌櫱性很強.苗木起苗後,所留的殘根 易萌發.可培育成苗。移植在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芽萌動前進行.苗木主根發 達、側根也較發達,因而起苗要深達40〜50釐米,要保護主根。小 苗帶宿土移植,大苗需帶土球並防止土球破碎。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