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房价都跌了,县城房价什么时候下跌?

刘全战略研究


县城就别想了,4000,5000的房价,哪里来的空间跌。


禾刍忄


虽然很多专家一直在喊着房价下跌,一线城市的房价也确实稳中有跌,但是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尤其是县城的房价真的是没有感觉到下跌,反而一直上涨。



像我老家一个县级市,目前的房价已经高达8000元一平米了,但当地的工作收入水平普遍还在3000元左右。


五年前,老家的县城很少有新房在盖,而这五年期间,县城突然涌进了很多房地产公司大规模建楼,在建的楼盘基本与老楼盘的规模相当,可谓是非常壮观。



记得我打出租回家,路过五六个紧挨着在建的新楼盘,我好奇地问出租车司机:"您说咱们这小县城一下子建这么多的新楼能卖得出去吗?"


大哥苦笑道:”怎么卖不出去?这些还没建完的都已经卖光了,不只是咱本地人在买,还有很多周边城市的人来买,想抢都抢不到。别说这普通的住宅了,就是咱这小郊区的600万一幢的别墅也早都卖光了。”


听完大哥的这番话,我确实有些震惊,震惊于家乡父老乡亲们惊人的购买力。


而我对于飘忽不定的房子,一直也不敢掏空积蓄下手去买,于是我眼瞧着老家小县城的房子从刚开始的不足2000元一平米一路涨到了8000元一平米,想想最低价的时候没出手,现在这么高的价又不敢接,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与此同时,近几年回到家乡的小县城,本地口音也少了,外地人逐渐多了起来,由此可见这座小县城竟也是有人口流入的城市。


所以具体到某一个小城市的房价跌不跌跟大的涨跌环境和趋势有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还是要看供需比,看这个城市的人口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如果人口是净流入,且需求仍然大于供给,那么房价不仅不会跌,而且还会继续上涨。


漫步八零


第一、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房价都跌了吗?第二、县城房价什么时候跌?这是两个事情。

1、新房价格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下跌只是个别现象

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都是耳熟能详了。新一线城市有15个,分别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

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还是上涨的,不过是上涨的幅度在放缓。


所以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新房房价大部分城市是稳中微涨,说不上跌,更谈不上都在下跌。下跌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只是个别现象。


二手房的价格走势如何呢?

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中的二手房价大部分还是上涨的,下跌的城市数量比新房中下跌的城市数量要多几个。

2、县城的房价什么时候跌?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不少县城的房价都实现了一波上涨,笔者的老家也是如此,涨幅超过50%,县城的房价都上涨了,这个让之前很多的专家认为三四线的城市没有投资价格,更别说县城了,那么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


说到底是这个时代给我们进行了分层,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层里面,无法理解这个圈层之外的人的生活,我们的一线城市进入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但是大量的内陆城市依然发展水平低下。我们国家的富豪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国家的贫困人群数量依旧不少,这是一个两元结构的存在。

当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生活久了,是无法理解那些使用拼多多的用户的,我们对拼多多嗤之以鼻,但是他拥有3亿用户数量,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了以中产用户自居的京东。

当我们认为58只是一个比较低端的生活信息发布平台的时候,58乡镇APP在乡镇已经攻城略地,深得当地 乡民的喜爱,当地的站长也成为了乡镇信息发布的枢纽。互联网资讯下沉到乡镇的方式是我们大部分互联网的从业人员没有想到的。

那么表现在县城的房价也是如此,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能够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只能在县城终老,过完一生。当我们认为在一线城市大学生满大街都是的时候,我们忽略了在一个县城里面的从业人员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大学生真的非常稀少。

当我们认为每个人都能上大学的时候,其实不然,2019年的高校毕业生是843万,而2001年出生的人口是1702万,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口是走不到大学的。有一半人在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后就进入社会工作了,这些人有多少会回到县城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从乡村里面出来,只要能够在县城买个房子定居,让子女在县城接受教育,这个就是进步了,比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要强得多了。况且在县城里面就有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这就是他的圈子。

县城是我们不少人的最不坏的选择去处,也就是县城是很多人生活的最低的选择,自然有一定的需求,这是这种需求能够持续多久?我们的省会城市、二线城市在膨胀,每年都吸引数十万的人口流入,这些人大多都是本省的乡村或者县城的人口。10年以后我相信省会城市依然充满了吸引力,20年后更是如此,因为他能够一直吸收本省其他地区的人口,而县城的下一代长大了就要想办法走出去,出去了就不回来了

。我们过去20年的城镇化,是乡村大量消亡的20年,那么未来的20年就是乡镇不断消亡的时间表,也是县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间表。

县城未来没有吸引力,但是当下却是很多人的选择。如果你有能力,那么一定要留在一线城市,其次也要是二线城市,或者省会城市,最低的选择也是县城。


壹号股权


全国来看房价稳定是大趋势,下跌只是个别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份公布的2018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我们可以看出同比和环比下降的城市有上海、南京、深圳、三亚等这4个城市,也就是说有94.3%的大中城市环比或者同比是上升的,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的数据,大概只有90%的大中城市的环比或同比上升,10月份是数据或许可以进一步说明,全国房价更加稳定了,尤其是大中型城市。

综上,个人觉得未来大中型城市的房价稳定上涨至少跑赢通胀是大概率事件,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房价下跌概率很小。

那么县城的房价什么时候下跌?

记得前段时间,我回答过一个问题“县城房价破万正常吗?”在我看来肯定是不正常的,很多三四线城市包括一些经济较好的县城房价上涨的原因,很大概率在于过去两年的货币化安置。如今这种货币化安置取消后,县城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上涨的动力就消失了,房价上涨也就很难。那么县城的房价什么时候会下跌?个人感觉对于大部分的县城来说,其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几点:

第一、货币化安置的措施,极大的放大了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也就促进了房价的上涨。

第二、当地居民的不理性购买,盲目的投资跟风。正常来说房地产投资的浪头是从一线——二线——三线——普通地级市——县,可以说县或县级市是房地产的最后接盘者,如果说房地产投资是击鼓传花的话,那么最后泡沫最大,危险最高的就在县(或县级市)市场。

综上,个人觉得如果是刚需居住合适了就买,加上如今很多县城的房价已经逼近地级市的房价,个人建议去地级市购买也不要在县城购买了,风险太大。如果是投资了就更不要了,至于县城的房价什么时候下跌,才疏学浅不敢给具体时间,但是县城的房地产市场是泡沫最大无疑。或许不出多长时间(五年左右)房地产就会彻底洗牌,一些本地的小开发商的楼盘出现烂尾甚至低价出售的情况将会很正常。所以最后还是提醒一句:买房要看位置!!!


勇谈房产壹贰叁


县城房子,不涨就是下跌了,这一轮下去全国性的普涨格局,先是深圳后来到北京和上海,然后是广州和其他省会城市一起涨,这些涨过了之后,才是地级市和县城的涨,从大到小都普涨了一轮。


但像更多地级市和县城,这一轮上涨就是出清的最佳时机,也不要介入,最好是选择临近的省会城市安家,这样比较稳妥。以后三四线这些城市、县城之类的都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出路的,很直观的都会被自己省的省会虹吸吸走,现在高铁这么方便,就是更加剧这些地方人口流动和流出的速度。


县城什么时候下跌,具体也很难说是在什么时候,主要关注你所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没有经济支撑、就没有产业和就业,没有更多人收入的增长和持续,即便乡下的农民伯伯还有很多要进城,但也仅仅是一部分,不改这个大的趋势。


乐哥谈


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房价都下降了,这对于那些还买不起房子的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好事。特别是对四五线小城市的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都已经降了,小城市的房价估计也会跟着降的。

首先,房价涨了这么多年,涨了这么高。也该歇一歇了,也该向下跌一点了。不然的话,涨得让人心里恐慌。



其次,原来最开始房价上涨的就是大中城市,后来小城市的房价才跟着上涨的。现在大城市的房价开始下跌,那么根据规律,中小城市的房价也会紧随其后的。

最后,按说一线大城市的房价坚挺是有一定理由的,毕竟是资源稀缺,人们都想着向大城市内挤。小城市的房价上涨是没有多少道理的,毕竟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理由不充足。

现在一线大城市的房价都开始下跌了,那么小城市的房价还会坚持得住吗?

当然,大城市的房价现在到底是真跌还是假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感觉到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法重情深


来说说我的家乡云南吧。

省会昆明,近两三年来房价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并且在今年5月入选「新一线城市」之后,更是引来利好。

尤其在8月26日,又收到好消息,昆明将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来看看昆明的房价吧(房价行情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下半年,在市场方面,昆明物业市场的容量预计会在500万-15000元/平方米,预计住宅均价会稳定在14000-15000元/㎡左右。


随意感受下新房房价:

根据最新的数据:大理房价全球涨幅排第三,昆明紧随其后第七名!大理2019上半年房价涨幅位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二、云南省第一。大理的房价从2015年之后开始倍增,从5000元/㎡左右到如今的13000元/㎡以上。

就拿云南的一些现实来说,比如红河州的蒙自市,弥勒市,今年以来房价上涨趋势很快,甚至蒙自有楼盘突破了万元,弥勒这座小城的房价,从过去要靠政府去库存政策,从三四千的价格,今年火速上涨到均价六千以上。

但对于“看跌”,这在云南几乎是不存在的。海南之后,云南已经成为下一个旅居康养城市。越来越多外地人把云南当做第二居所了。

能够支撑房价的,还有城市经济发展,区域整体发展趋势是看好的。


早在去年连续出台《昆明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云南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三大措施,进行人才引进。

宽松的落户政策、接连不断的就业创业利好、租房住房优惠等人才引进“组合拳”,也让很多云南人选择回到家乡。返乡的老昆明人、外地“新昆明人”,到昆明就业已经变成“赶时髦”的事。

不仅如此,云南各种地标,一线品牌,网红打卡点,一点也没落后大城市。

同样在一些县城,比如红河蒙自、弥勒,大理,西双版纳,玉溪等,支撑房价的理由太多了。


红河楼事



房产作为不动产,有些特殊情况,即使是全国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房价都跌了,县城的房价依然还可能不跌反而涨。

此外,随着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回流家乡,县城的房价反而会比较坚挺,例如安徽六安的舒城县,还都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喊房价会大跌,可实际上是涨1000跌100的大涨小回情况。

这是真实的情况,而不是房产理论家的观点。

各个县城或县级市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人口基数也不一样,经济发展更是天差地别。靠房产理论家是无法解释众多县城的房价依然坚挺的。

在我看来,房价涨跌与是否在县城无关,还是与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经济实力决定的。

甚至还不排除未来十年也有部分地区的房价翻倍的可能。

我推荐的下面的几个楼盘都还是在长三角的县级区域,但是未来增长潜力看好。

昆山城区高铁站周边地区。

昆山虽然是个县级市,但是实际上经济实力非常强,那里台商云集,在众多台商眼中,昆山被称为“小台北”。

昆山高铁站周边地区步行10分钟或车行5分钟的楼盘将极具增长潜力。

杭州富阳区地铁站地区


杭州富阳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孙权故里,是个被低估的区域。随着杭州地铁富阳站开通,杭州富阳地铁站地区车行5分钟或步行10分钟的楼盘会有不错涨势。

南通启东圆陀角风景区附近楼盘。



启东圆陀角,随着南通接轨大上海的进程的加快,园陀角附近的恒大,长泰,融创等楼盘,可能均有不错的涨势。

我去年8月曾去启东圆陀角看过楼盘,房子确实很不错,已有小伙伴果断下手买入了。


欢迎点评,关注《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大部分县城房价跌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最近两年多的楼市调控中,一线城市或者说新一线城市房价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首先变化最大的就是房价的涨幅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另外就是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了小幅下跌的状况,这种情况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是少有发生的事情,毕竟这些城市资源太多发展速度快,对于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强,只要人口基数大或者说流入人口多,那么房价肯定会处在一个稳定且增长的状态下,房地产有条投资理论,那就是“长期看人口”。即便是很多居住在三四线城市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二线城市的房子才是最具价值的。

而县城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很多县城的房价还处在一个高位,但是长期来看县城房价想要支撑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县城的经济条件收入水平留不住人这才是关键,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肯定是需要一定量的人口规模的,这样才能够支撑得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房价的上涨,可是县城这些年的人口不断的再向一二三四线城市流入,没有人口作为基础支撑,就更别提当地的产业能够进步了,因为产业和人口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产业不行那么就业岗位就少工资就低,人口就会外出去就业,如果人口少那么就没有足够的人支撑当地产业,产业发展就变的越来越慢,其实这种情况对于现在很多县城乃至三四线城市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知道这些年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多达几十个,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产业单一人口外流,最终就导致房价很低,有些城市房价甚至跌至了几百元每平米的价格。

所以说县城房价跌只是早晚的事情,虽然现在还坚挺着,但是由于人口的流失,后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接盘人群,当地楼市肯定降温,而且这样的城市现状在其他的城市也出现过,并非没有可能!


楼盘网


目前,“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房价跌了”的说法有点以偏概全,本人认为这些城市的房价有跌有升,同一个城市不同区位的房价亦是如此,但总体平稳上行,但县城这些4线5线房价,有跌有升,跌多升少,总体下跌。

一是一线城市是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从统计数据来看,深圳房价总体平稳,但实际上受政策调控的影响,由于土地供应稀缺,实际上深圳部分核心城区房价涨势汹涌,多个楼盘新房上市就被秒杀,房价整体向上攀升趋势明显。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北京、广州房间整体缓慢小落。

深圳核心区的房价均价去到每平方米8万元以上,尽管如此,深圳南山、福田、龙华、前海等区域新房一房难求,若限价放开,涨30%可期,而且未来长期看涨,房价将接轨香港。

二是新一线城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南京市、天津市、苏州市、西安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郑州市、大连市、东莞市、宁波市,其中杭州、南京、西安、东莞等地整体房价平稳,其他城市经过2017年房价快速上涨之后开始回落。

三是县城这些4线5线地区的房价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房价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部分城市将可能出现30%以上的价格下滑,除非临近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或国际重点发展区域如大湾区,这些地区房价将可能出现戏剧性的跳跃式增长。

总之,随着国家对房价的调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产价格泡沫逐渐减少,房产价格泡沫逐渐减少,回归本身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